锅炉给水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900.50 KB
- 文档页数:36
第四章给水控制给水控制的目的是在保证锅炉给水流量满足机组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给水泵安全运行。
给水控制主要关注给水指令的形成、锅炉启动时给水控制。
另外,提供一篇关于给水与汽温调节的论文供学习。
1给水主控1.1给水控制指令目的是控制总给水流量,以满足当前锅炉输入指令。
总给水流量在省煤器入口测量。
给水主控主指令由锅炉主控输出相应的函数对应值(见表1)和锅炉加速控制的给水需求前馈两步分组成(稳定时由锅炉主控指令给出),RB发生时该指令必须进行速率限制,以确保与燃烧适应。
1.2燃料对给的水修正锅炉输入指令计算出的给水指令经油煤混燃比例进行修正,再经过与燃料量的交叉限制产生,以保证调节过程产生的不平衡始终不超过规定限值。
修正及交叉控制两根据调试情况决定,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进行燃料对给水交叉限制:●无RB或机组频率偏差不大●给水流量、风量、燃烧量及锅炉输入指令信号正常●负荷大于300MW1.3最小流量的补偿为确保机组在最小流量以上运行,加进一个最小给水流量的补偿,这个补偿是在锅炉湿态运行期间由过热器总喷水流量经函数发生器给出。
这个函数的作用就是为给水流量提供补偿偏置,以便在过热器喷水流率大大增加时,确保流过炉膛的最小给水流量不至于使炉膛过热,(因为过热器喷水管道是从锅炉省煤器出口出来)。
最小给水流量补偿设定如下。
当过热器总喷水流量超过22.5*t/h 时,这个值约BMCR 给水流率的1.5%*,过热器喷水流量应加在给水流量设定上作为最小流量设定补偿。
具体见表2。
1.4防止省煤器汽化保护1.4.1防止省煤器汽化的给水流量偏置为了避免省煤器汽化现象的发生,在给水流量指令上还加上经保证省煤器出口一定过冷度计算给出的正偏置(见表4),以增加给水流量。
1.4.2防止省煤器汽化措施省煤器汽化保护如果由于负荷RB、甩负荷等等,锅炉压力瞬间减少时,省煤器侧的水有可能蒸发,因为省煤器水温会大于在此压力下水的过热温度。
必须防止省煤器汽化,因为它会造成水冷壁水流量不稳定。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
大型火力发电厂地位显得尤其重要。
其机组由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庞大的设备群。
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众多,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作和控制,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使之正常运行,并且电能生产要求高度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尤其是大型骨干机组。
大型发电单元机组是一个以锅炉,高压和中、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为主体的整体。
锅炉作为电厂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生产流程又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
其中,汽包锅炉给水及水位的调节已经完全采用自动的方式加以控制。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研究发电厂给水控制系统,即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其要求是提供合格的蒸汽,使锅炉发汽量适应符合的需要。
为此,生产过程的各个主要工艺参数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锅炉设备是一个复杂的控制对象,主要输入变量是负荷、锅炉给水、燃料量、减温水、送风和引风等。
主要输出变量是汽包水位、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炉膛负压、过剩空气等。
发电厂锅炉给水控制系统1.概述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由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庞大的设备群。
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众多,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作和控制,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使之正常运行,并且电能生产要求高度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尤其是大型骨干机组。
大型发电单元机组是一个以锅炉,高压和中、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为主体的整体。
锅炉作为电厂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生产流程又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
其中,汽包锅炉给水及水位的调节已经完全采用自动的方式加以控制。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研究发电厂给水控制系统,即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锅炉汽包水位是一种非线性、时变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在锅炉运行中,水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若水位过高,则会影响汽水分离的效果,使用气设备发生故障;而水位过低,则会破坏汽水循环,严重时导致锅炉爆炸。
同时高性能的锅炉产生的蒸汽流量很大,而汽包的体积相对来说较小,所以锅炉水位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直流锅炉燃烧及给水调整一、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的特点与给水控制对象动态特性1、锅炉启动阶段(湿态运行),为了水冷壁的安全,启动一开始就必须以最小安全流量向锅炉连续上水,同时维持储水罐水位正常,以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2、转干态以后,蒸发量不仅决定于燃烧率同时也决定于给水流量,给水调节的任务是满足机组负荷的需要同时维持中间点温度有合适的过热度,防止返回湿态和水冷壁及过热器超温,对过主汽温进行粗调。
给水投自动后,锅炉负荷经动态延迟函数器、函数器得出相应锅炉负荷下需要的给水流量再加上经中间点温度修正的信号(机组负荷大于55%时中间点温度给定值被喷水比修正)作为给水流量最终给定值,给水流量测量值(经给水温度修正后)与其给定值的偏差经PID计算后作为给水控制信号送给给水泵转速控制系统。
3、给水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给水流量阶跃增加时,蒸发量、汽温、汽压的变化都存在迟延,运行时要注意分析总结了解其动态特性,尤其是对主汽温的延迟较大,这对正常调整和异常工况的处理很有帮助。
二、过热汽温的调节1、蒸汽流量扰动下过热汽温对象的动态特性:燃烧率增加对流式过热器出口的汽温升高,辐射式过热器出口的汽温降低,最终末级过热器出口的汽温仍随着负荷的增加/减少而升高/降低。
当蒸汽流量扰动时,由于过热器上各点的汽温几乎同时变化,因此过热器出口汽温变化的延迟很小,如果蒸汽流量的增加是汽机侧引起的,则在锅炉燃烧率调整之前,过热汽温是随着蒸汽流量的上升而下降,这就是为什么超温的时候开大汽机调门能快速把主汽温度降下来的道理(严重超温时可利用锅炉的蓄热适当加负荷:CCS或TF方式下将滑压开关退出,适当将主汽压力给定值设小,让汽机开调门)。
2、烟气传热量扰动下过热汽温对象的动态特性:沿着过热器整个长度方向上,烟气的传热是同时发生变化的,所以过热汽温的变化很快,迟延时间很小,其动态特性较好,但作为调温手段较困难。
3、减温水量扰动下过热汽温对象的动态延迟和惯性较大,手动操作时不要大起大落。
(1)单冲量控制系统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它以汽包水位作为唯一的控制信号,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由汽包、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及调节阀等组成。
其原理是变送器将水位信号送到调节器,调节器根据实测水位和给定值的偏差,经过运算放大器后输出调节信号驱动执行器改变调节阀开度,改变锅炉上水量,使水位维持在容许的范围之内。
对于水在汽包内的停留时间较长,且负荷又比较稳定的情况,“虚假水位”现象不严重,采用单冲量控制系统,进行PID调节一般就能满足生产要求。
所以,单冲量水位控制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适用于水容量大,上升速度小,负荷变化不大,控制质量要求不高的小容量锅炉系统。
(2)双冲量控制系统双冲量控制系统。
它是在单冲量水位自动调节的基础上,加入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便构成了所谓的双冲量水位控制自动调节系统。
这种以锅炉汽包水位测量信号作为主控信号,以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构成的“前馈一反馈”控制系统。
引入蒸汽流量来校正不仅可以补偿“虚假水位”所引起的误动作,而且能使给水调节阀的动作及时,从而提高控制质量。
但是双冲量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控制作用不能及时反映给水方面的扰动,当给水量扰动时,控制系统等同于单冲量的控制。
因此,如果给水母管压力经常波动,给水调节阀前后压差不易保持正常时,不易采用双冲量控制系统。
(3)三冲量控制系统当代工业锅炉都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一般的锅炉容量越大,汽包的容水量就越小,容许波动的蓄水量就更小,这种情况下如果给水中断,可能会出现危急水位。
这样很容易因缺水在几分钟内就发生事故。
如果几台锅炉并列运行还会出现几台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相互干扰的现象。
而在双冲量水位自动控制中,对于给水量这种自发性变化不能及时反映出来,要经过一定的延时后,给水量的扰动才能通过汽包的水位变化而被发觉。
此后克服扰动过程中几台锅炉的水位控制还相互影响使得控制过程非常复杂。
针对双冲量控制系统的不足引入了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
锅炉用水控制指标及炉水处理一、锅炉用水的控制指标:1、悬浮物:指经过滤后分离出来的不溶于水的固体混合物的含量。
(悬浮物如直接进入锅内,会使炉水中有机物增加,造成汽水共腾。
)2、总硬度:通常指钙、镁离子的总含量,是防止锅炉结垢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锅炉来说,水中硬度越小越好,控制给水硬度就能控制锅炉结垢速度。
3、总碱度:指每升水中所含有的碳酸根、重碳酸根、氢氧根等酸根物质的总含量。
4、PH值:即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是表示溶解酸碱性的一项指标。
PH值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锅炉的防垢和防腐。
可用PH试纸来测定,PH值〈水呈酸性;PH值二水呈中性;PH值>水呈碱性。
炉水的PH值应控制在1(Γ12为宜。
5、溶解固形物:指水中溶解盐类的总含量,通常以该含量来表示锅水的浓度,并用于指导锅炉的排污量。
6、相对碱度:是指存在于炉水中的游离氢氧化钠的含量的含量与炉水中溶解固形物总含量的比值。
(过大会造成腐蚀,使钢材产生细微裂纹。
)7、含油量:指每升水中具有的油脂的含量,大量油脂会造成汽水共腾。
8、溶解氧:指每升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会造成锅炉的氧化腐蚀,应进行除氧。
二、炉外水处理及钠离子交换器:1、工业锅炉水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水的软化,即通过离子交换处理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防止锅炉结垢。
2、钠离子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原水用一根粗管引至交换器顶部的分配漏斗,从中喷出均匀通过交换层被软化,软水在交换器底部汇集后排出。
经过钠离子交换层时,水中的钙、镁等阳离子与交换剂中钠离子进行交换,使水得到软化。
随着交换过程的不断进行,交换剂中的钠离子被大部分或全部置换掉后,出水中便又含有了钙、镁等阳离子(出现了硬度),当硬度达到一定数值后(不符合锅炉给水的标准),则说明离子交换剂失效,需要再生。
故再生过程就是使含有大量钠离子的氯化钠溶液通过失效的交换剂层,将离子交换剂中含有的钙、镁离子排出掉,而钠离子被交换剂所吸附,使交换剂重新恢复交换能力。
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进程日记第一部分:主题介绍1.1 了解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在工业生产中,锅炉给水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直接影响着锅炉的稳定运行和产生的蒸汽质量。
而dcs控制系统则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先进技术,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证生产安全。
对于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的设计进程,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深入的探讨。
1.2 本文结构本文将从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的设计背景、流程、关键技术和个人观点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整个设计进程的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份高质量、深度和全面的文章。
第二部分: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背景介绍2.1 300mw锅炉给水系统的重要性300mw锅炉给水系统是整个锅炉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主要负责给水、减温、净化等工作,直接关系到锅炉的安全运行和蒸汽产量。
而dcs控制系统的应用,则能够提高系统的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程度,从而更好地控制给水流量、调节温度和保证水质。
2.2 设计背景的重要性了解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的背景,并不仅是对一个具体项目的了解,更是对工业制造技术的认识。
只有了解了项目所处的背景,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设计的必要性和实际应用,这对于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流程3.1 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在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给水系统的工作环境、工艺要求、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详细了解,以及对dcs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合理的系统框架和硬件配置,为后续的软件编程和调试奠定基础。
3.2 软件编程和调试软件编程是整个dcs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稳定性。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针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精细化的编程设计,并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锅炉给水三冲量控制原理一、给水量控制给水量是指向锅炉补充的水量,通过控制给水量可以控制锅炉内水位的升降。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当锅炉内水位过高时,需要减少给水量,避免溢出;当水位过低时,需要增加给水量,保证锅炉正常运行。
给水量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泵的转速或开关泵的数量来实现。
二、排污量控制排污量是指从锅炉中排出的水量,通过控制排污量可以控制锅炉内水位的降低。
排污的目的是将含有杂质和浓缩物的锅炉水排出,保持锅炉水的清洁和水质的稳定。
排污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排污阀的开启程度或排污泵的转速来实现。
三、补水量控制补水量是指从给水系统中补充到锅炉中的水量,通过控制补水量可以补充锅炉内水位的上升。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蒸汽的消耗和水的排出,锅炉内的水位会逐渐降低,此时需要增加补水量,以维持锅炉内水位的稳定。
补水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补水泵的转速或开关泵的数量来实现。
锅炉给水三冲量控制的原理是通过对给水量、排污量和补水量的控制,来调整锅炉内水位的升降,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锅炉的运行情况和要求,设置相应的控制参数,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给水量、排污量和补水量的精确控制。
锅炉给水三冲量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通过控制锅炉内水位的升降,可以避免水位过高导致溢出或水位过低导致锅炉干燥,从而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2.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锅炉在正常运行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以便能够有效地传递热量。
通过控制给水量、排污量和补水量,可以使锅炉内水位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3. 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水位的升降会对锅炉内部的构件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应力。
通过控制给水量、排污量和补水量,可以使锅炉内水位的变化尽量平缓,减少对锅炉的损伤,从而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4. 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合理地控制给水量、排污量和补水量,可以减少给水和排污所需的能源消耗,降低锅炉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