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与梁连接节点详图(四)
- 格式:dwg
- 大小:61.79 KB
- 文档页数:1
第四章:梁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页图集号16G101-1-841.跨度值 L 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 ni+1之较大值,其中i =1,2,3..2.图中h 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 ni /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 /3范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4.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ni 楼层框架梁KL 纵向钢筋构造≥L aE 且≥0.5h c +5d搭接长度≥非搭接区≥梁上部第二排钢筋 梁上部第一排钢筋梁下部钢筋注: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三维钢筋构造示意傅华夏hc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
相邻跨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中间层中间节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85纵向钢筋构造abE锚固长度伸入柱内长度5d ,搭接长度≥L LE非搭接区≥1.5h 0梁上部通长筋梁下部纵筋梁上部纵筋1.跨度值 L 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 ni+1之较大值,其中i =1,2,3..2.图中h 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 ni /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 /3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4.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ni 注:傅华夏廖宜香hc≥1.5h0≥llE 顶层中间节点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
相邻跨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置位于较小直径一跨)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86框架梁水平、竖向加腋构造1.括号内为非抗震梁纵筋锚固长度2.当梁结构平法施工图中,水平加腋部位的配筋设计未给出时,其梁腋上下部斜纵筋 (仅设置第一排)直径分别同梁内上下纵筋,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0;水平加腋部位侧 面纵向构造筋的设置及构造要求同梁内侧纵向构造筋。
HUALU 1X02-2010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G O N G S I B I A O Z H U N S H E J I H U A L U 1X 02-2010目录目录………………………………………………………100 (共01张)钢结构节点详图说明…………………………… 101~106 (共06张)变截面H型钢柱工厂拼接……………………… 201、202 (共2张)H型钢柱工地拼接………………………………… 203、204 (共05张)梁与柱强轴刚接节点…………………………… 301~309 (共12张)梁与柱强轴铰接………………………………… 401、402 (共11张)梁与柱弱轴刚接节点…………………………………… 601 (共01张)梁与柱弱轴铰接………………………………… 701、702 (共11张)H型钢梁工厂拼接………………………………………801 (共01张)H型钢梁工地拼接………………………………………802 (共01张)H型钢柱节点域补强…………………………………901~906 (共06张)柱间支撑……………………………………………1001~1009 (共11张)H型钢柱间支撑工地拼接…………………………………1010 (共01张)梁与梁铰接连接……………………………………1101~1112 (共86张)水平支撑的连接节点………………………………1201~1206 (共06张)钢结构焊接连接节点通用图批准部门: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管理术部标准编号:HUALU 1X02-2010主编单位: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土建室发布日期:2010年12月20日实行日期:2010年12月20日主编单位负责人: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技术审定人:设计负责人:目录100说明:1.本套钢结构节点详图适用于非抗震及抗震等级低于或等于二级的一般工业与民用钢结构节点连接。
2.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热扎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 11263-2005《焊接H型钢》YB 3301-20053.材料:3.1钢材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及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时间匆忙,如有不当及错误,望指正。
转帖或复制本帖请注明出处。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
14、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
15、老图集没有并筋构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
16、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梁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梁结构设计能力。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梁结构的基本形式和分类;2. 梁的内力计算方法;3. 梁的截面设计方法;4. 梁的施工图绘制方法。
二、实训内容1. 梁结构的基本形式和分类梁是建筑结构中最常见的构件之一,按照其作用和受力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简支梁:两端简支,中间受载;(2)悬臂梁: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3)连续梁:两端或一端连续,中间受载;(4)曲梁:梁的轴线呈曲线形状。
2. 梁的内力计算方法梁的内力主要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
以下分别介绍三种内力的计算方法:(1)弯矩计算: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可采用截面法、虚功原理、叠加法等方法计算弯矩。
其中,截面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步骤如下:① 沿着截面的形心轴将梁分为两部分;② 分别计算两部分的内力;③ 将两部分的内力叠加,得到截面处的弯矩。
(2)剪力计算:剪力是指梁截面上剪应力所引起的力。
剪力计算可采用截面法、虚功原理等方法。
其中,截面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步骤如下:① 沿着截面的形心轴将梁分为两部分;② 分别计算两部分的内力;③ 将两部分的内力叠加,得到截面处的剪力。
(3)轴力计算:轴力是指梁截面上轴向力所引起的力。
轴力计算可采用截面法、虚功原理等方法。
其中,截面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步骤如下:① 沿着截面的形心轴将梁分为两部分;② 分别计算两部分的内力;③ 将两部分的内力叠加,得到截面处的轴力。
3. 梁的截面设计方法梁的截面设计主要包括截面形状、截面尺寸和材料选择。
以下分别介绍:(1)截面形状:梁的截面形状主要有矩形、圆形、T形、I形等。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梁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
(2)截面尺寸:截面尺寸主要包括截面高度、截面宽度和惯性矩。
截面尺寸的确定需满足以下条件:① 截面尺寸应满足强度要求;② 截面尺寸应满足刚度要求;③ 截面尺寸应满足稳定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