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18年第2批休闲服装等27种产品质量国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18年童鞋等1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8.11.07•【文号】•【施行日期】2018.11.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童鞋等1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童鞋等1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涉及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机械及安防、电工及材料等5类产品。
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本次共抽查649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其中有9批次产品涉嫌假冒或无CCC证书,已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对629家企业生产的640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检出8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13.4%。
另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第3批播种机等39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国市监质监函〔2018〕206号),1批次学生用品当时处于企业样品确认过程中,目前该批次学生用品已经完成企业样品确认和检验工作,检验结果为不合格。
(二)本次抽查的主要特点。
一是实施抽检分离,生产企业抽样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实施,市场抽样辅助工作由不承担该产品检验任务的技术机构实施。
二是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支持,科学规划、统筹部署本省抽样力量,有效保障了抽样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招标遴选入围检验机构,入围后随机选择,公开、公正、科学地遴选承检机构。
四是深化“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采用“双随机”信息化系统,随机确定抽查企业,随机确定承检机构,并进行匹配。
五是实行市场抽样和生产企业抽样相结合,对童鞋、旅游鞋产品采取市场抽样方式进行抽查。
六是远程监控抽样全过程,提供可追溯性的证据。
二、抽查结果分析(一)童鞋。
抽查了7个省(市)85家企业生产的90批次童鞋产品,其中1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18年笔等3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03.11•【文号】国市监质监函〔2019〕96号•【施行日期】2019.03.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笔等3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国市监质监函〔2019〕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2018年底,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笔等3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抽查概况。
本次抽查产品为笔、毛绒布制玩具、被子枕头、毛针织品、摩托车乘员头盔、电动跑步机、燃气采暖热水炉、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微波炉、电火锅、电饼铛、豆浆机、食品加工机械(榨汁机、原汁机)、除湿机、吸尘器、电热暖手器、电吹风、碎纸机、投影机、打印机、纸面石膏板、冷轧带肋钢筋、采暖散热器、铝合金建筑型材、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隔离开关、电力变压器、铜及铜合金管材等30种产品。
本次共抽查2478家企业生产的2788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
其中,1批次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产品涉嫌假冒,已移送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1批次毛绒布制玩具产品目前在异议处理过程中,待完成后通报。
对2476家企业生产的2786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检出34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2.5%。
其中,微波炉、食品加工机械(榨汁机、原汁机)、打印机未发现不合格产品;笔、毛绒布制玩具、毛针织品、吸尘器、电热暖手器、投影机、纸面石膏板、铝合金建筑型材、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铜及铜合金管材等10种产品的不合格发现率低于10%;被子枕头、摩托车乘员头盔、燃气采暖热水炉、电火锅、电饼铛、除湿机、电吹风、采暖散热器、隔离开关、电力变压器等10种产品的不合格发现率在10%至20%之间;电动跑步机、豆浆机、碎纸机、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等5种产品的不合格发现率在20%至40%之间;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冷轧带肋钢筋的不合格发现率均为46.7%。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1年儿童学生用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2.05.05•【文号】•【施行日期】2022.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2021年儿童学生用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儿童学生用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抽查概况。
本次抽查了2050家企业生产的2186批次儿童学生用品,涉及玩具、童车、童鞋、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学生文具、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运动头盔等7种产品。
其中2批次玩具和1批次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涉嫌假冒,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发现297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3.6%。
(详见附件1)(二)跟踪抽查情况。
本次跟踪抽查到上次抽查不合格企业58家,其中有12家企业本次抽查仍不合格(详见附件2),46家企业合格。
二、抽查结果分析(一)玩具抽查不合格率16.1%。
本次抽查为流通领域抽样,抽查了15个省(市)831家企业生产的850批次玩具产品,发现137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6.1%。
不合格产品中,2批次产品涉嫌假冒。
本次抽查了金属玩具、毛绒布制玩具、塑胶玩具、木制玩具、电玩具、其他类玩具等6类玩具产品,其中,电玩具、其他类玩具2类产品抽查不合格率较高,电玩具产品检验了185批次,发现37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0.0%;其他类玩具产品检验了49批次,发现15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30.6%。
本次重点对机械与物理性能、易燃性能、特定元素的迁移、增塑剂等4大类项目进行了检验。
不合格项目涉及小零件、小球、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刚性材料上的圆孔、特定元素的迁移和增塑剂等18个项目。
经技术机构分析,产品不合格主要原因:一是生产企业在设计时未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刚性材料上的圆孔尺寸、材料厚度、声响等相关参数进行验证;二是企业对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未对原材料中增塑剂等物质进行检测;三是未在产品外包装和产品上标注相关安全警示说明;四是产品安装不牢固或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可预见的合理滥用后容易出现小零件、小球、磁性部件脱落或出现可触及的危险锐利尖端等情况。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21年休闲服装等12种网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2.04.25•【文号】•【施行日期】2022.04.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2021年休闲服装等12种网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休闲服装等12种网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抽查产品及平台。
本次抽查了休闲服装、床上用品、女式内衣、羽绒服装、羽绒被、老年手机、按摩器具、织物蒸汽机、美容仪、木制家具、非医用口罩、电子锁等12种网售产品,涉及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苏宁易购、唯品会、小红书、小米有品、淘宝、当当网、真快乐(国美)、云集、网易严选、天虹、蘑菇街、贝贝网、点淘、华为商城、考拉海购、快手、喵街等21家电子商务平台。
(二)抽查概况。
本次共抽查1932家企业生产的2062批次产品。
其中,313批次产品涉嫌无证无照、无厂名厂址、假冒等,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对1624家企业生产的1749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检出386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2.1%。
(详见附件)二、抽查结果分析(一)休闲服装抽查不合格率为19.2%。
本次抽查了15个省(区、市)330家企业生产的343批次休闲服装产品,其中39批次涉嫌无厂名厂址,2批次涉嫌假冒,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检验的302批次产品中,发现58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9.2%,较上次抽查上升4.4个百分点。
近3年该产品在电子商务领域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10.0%、14.8%、19.2%。
图1 休闲服装产品近3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本次重点对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18年羽绒服装等33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8.12.27•【文号】国市监质监函〔2018〕357号•【施行日期】2018.12.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羽绒服装等33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国市监质监函〔2018〕3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羽绒服装等33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本次抽查概况。
本次抽查产品为羽绒服装,袜子,快热式电热水器,按摩器具,日用香精、香料,家用清洁剂,湿巾,卫生纸,瓦楞纸箱,自行车,玉米联合收割机,饲料加工机械,碾米机,汽车轮胎,摩托车轮胎,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机动车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汽车内饰材料,制动软管,横机,抽油泵,抽油杆及其接箍,抽油机,钻井悬吊工具,电线组件,非金属密封板,汽车传动带,阻燃输送带,光伏并网逆变器,家用和类似用途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防喷器及防喷器控制装置、税控收款机、电力线载波机通信产品等33种产品。
本次共抽查1621家企业生产的1781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
其中,2批次产品涉嫌假冒或无CCC证书,已移送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1批次非金属密封板目前在检验过程中,1批次机动车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1批次制动软管、2批次光伏并网逆变器目前在异议处理过程中,待完成后通报。
对1614家企业的1774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检出12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7.2 %。
其中,日用香精、香料,玉米联合收割机,碾米机,汽车轮胎,汽车内饰材料,横机,抽油泵,抽油机,钻井悬吊工具,汽车传动带等10种产品未发现不合格产品;快热式电热水器、家用清洁剂、湿巾、卫生纸、饲料加工机械、制动软管、抽油杆及其接箍、电线组件、阻燃输送带、光伏并网逆变器等10种产品的不合格发现率低于10%;羽绒服装、瓦楞纸箱、自行车、摩托车轮胎、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机动车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家用和类似用途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等7种产品的不合格发现率在10%至20%之间;袜子、按摩器具、非金属密封板等3种产品的不合格发现率高于20%。
2018年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专项跟踪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布本次任务共监督抽查了我市共96家企业生产的37种(类)96批次产品,发现10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0.4%。
儿童服装、西裤、休闲鞋、一次性纸杯、笔(除铅笔、毛笔)、电玩具、玩具(家用活动玩具除外)、外墙涂料、食品用塑料包装复合膜袋、混凝土普通砖、钢化玻璃、电子防盗锁(电子锁)、门锁(弹子插芯门锁)、淋浴用花洒、水嘴、离心泵、潜水泵、标准紧固件、微电机、漏电断路器、器具开关、塑壳断路器、小型断路器、毛发护理器具、机动车喇叭、电能表、配装眼镜、眼镜镜片、人民币鉴别仪等29种产品未发现不合格。
其中,插头插座共抽查了经开区11家企业生产的11批次产品。
经检验,发现1批次产品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为9.1%,不合格项目为标志;旅行箱包共抽查了瑞安市6家企业生产的6批次旅行箱包产品。
经检验,发现1批次产品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为16.7%,不合格项目为振荡冲击性能;皮凉鞋共抽查了永嘉县5家企业生产的5批次皮凉鞋产品。
经检验,发现1批次产品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为20.0%,不合格项目为耐折性能;通用阀门共抽查了龙湾区和永嘉县5家企业生产的5批次通用阀门产品。
经检验,发现1批次产品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为20.0%,不合格项目为壳体最小壁厚;皮鞋共抽查了鹿城区、龙湾区和永嘉县10家企业生产的10批次皮鞋产品。
经检验,发现2批次产品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为20.0%,不合格项目涉及帮底剥离强度、衬里和内垫材料的耐摩擦色牢度及勾心纵向刚度及勾心硬度;儿童皮鞋共抽查了鹿城区和瑞安市5家企业生产的5批次儿童皮鞋产品。
经检验,发现2批次产品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为40.0%,不合格项目涉及标识、重金属总量(铅(侧帮衬里人造革))及重金属总量(铅(外底));按摩器具共抽查了平阳县2家企业生产的2批次按摩器具产品。
经检验,发现1批次产品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为50.0%,不合格项目为结构;儿童皮凉鞋共抽查了瓯海区1家企业生产的1批次儿童皮凉鞋产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2018年皮革服装等7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03.28•【文号】市监质监函〔2019〕637号•【施行日期】2019.03.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2018年皮革服装等7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市监质监函〔2019〕6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2018年底,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皮革服装等7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抽查概况。
本次抽查产品为皮革服装、动感单车、卫浴家具、溶剂型木器涂料、地坪涂料、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电池等7种产品。
本次共抽查458家企业生产的459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共发现71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5.5%。
其中,卫浴家具、溶剂型木器涂料、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等3种产品的不合格发现率低于10%;原电池、地坪涂料、皮革服装等3种产品的不合格发现率在10%至30%之间;动感单车的不合格发现率为44.1%。
另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笔等3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国市监质监函〔2019〕96号),1批次毛绒布制玩具产品当时在异议处理过程中未进行通报,现已完成相关工作,结果为不合格。
(二)跟踪抽查情况。
本次跟踪抽查到上次抽查不合格企业18家。
其中,1家企业本次抽查仍不合格,17家企业本次抽查合格。
(三)主要做法。
一是采取“双随机”抽查方式。
招标遴选入围技术服务机构,入围后通过“双随机”信息化系统,随机确定抽查企业,随机确定承检机构,并进行随机匹配。
二是实施抽检分离。
在“双随机”确定的技术服务机构之间实施抽检分离。
三是远程监控抽样全过程,提供可追溯性证据。
二、抽查结果分析(一)皮革服装。
12省市休闲服装抽查不合格率18%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8年第10期
抽查范围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对休闲服装产品质量开展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12个省、直辖市197家企业生产的197批次休闲服装产品。
抽查依据
本次抽查依据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FZ/T73020-2012《针
织休闲服装》、GB/T 2662-2008《棉服装》、GB/T 22700-2008《水洗整理服装》(GB/T22700-2016于2017年07月01日期实施)、GB/T 22849-2014《针织T恤衫》、FZ/T 73020-2012
《针织休闲服装》、FZ/T 73026-2014《针织裙、裙套》、FZ/T 81004-2012《连衣裙、裙套》、FZ/T81006-2007《牛仔服装》(FZ/T 81006-2017于2017年10月01日期实施)、FZ/T
81007-2012《单、夹服装》等标准的要求,对休闲服装产品的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pH值,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纤维含量等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
抽查发现有36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到纤维含量、耐水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pH值项目。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1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1.06.29•【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1年第27号•【施行日期】2021.06.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21年第27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食糖、茶叶及相关制品、乳制品、饮料、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饼干、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产品、罐头、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调味品、冷冻饮品、速冻食品、糖果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9大类食品584批次样品,检出其中食用农产品、酒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调味品等10大类食品18批次样品不合格。
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污染、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等。
产品抽检结果可查询https:///。
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总局已责成北京、河北、山西、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等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向总局报告。
现将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一、微生物污染问题(一)天猫云吉食品专营店(经营者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云吉商贸有限公司)在天猫(网店)销售的、标称宁夏宁安堡土特产品有限公司委托甘肃省兰州佳旺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甘草杏,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18年第2批休闲服装等27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
【法规类别】产品质量监督
【发文字号】国市监质监函[2018]2号
【发布部门】60426
【发布日期】2018.04.01
【实施日期】2018.04.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18年第2批休闲服装等27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的通报
(国市监质监函〔20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2018年第1季度,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了休闲服装等27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涉及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及安防、电工及材料等6类产品。
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本次共抽查2023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其中有17批次产品涉嫌假冒或无CCC证书,已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对2000家企业生产的2006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
有1636批次合格,产品抽查合格率为81.6%;检出37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8.4%。
抽查产品中,水表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低于5%;内衣(针织内衣)、玩具、农用薄膜3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介于5%至10%之间;休闲服装、西服大衣、床上用品、旅行箱包、背提包、吸油烟机、电烤箱及烘烤器具、电压力锅、室内加热器、电磁灶、电冰箱、家用电动洗衣机、电源适配器、液晶显示器、移动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手持式信息处理设备、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厨房机械、衣料用液体洗涤剂、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滴灌带、砂轮、阀门23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高于10%。
(二)按照抽查产品类别划分,日用及纺织品抽查检验了856家企业生产的856批次产品,包括休闲服装、内衣(针织内衣)、西服大衣、床上用品、旅行箱包、背提包、玩具7种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7.2%;电子电器抽查检验了632家企业生产的637批次产品,包括吸油烟机、电烤箱及烘烤器具、电压力锅、室内加热器、电磁灶、电冰箱、家用电动洗衣机、电源适配器、液晶显示器、移动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手持式信息处理设备、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厨房机械13种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0.1%;轻工产品抽查检验了98家企业生产的99批次产品,包括衣料用液体洗涤剂和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2种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3.1%;农业生产资料抽查检验了143家企业生产的143批次产品,包括农用薄膜和滴灌带2种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5.9%;机械及安防抽查检验了90家企业生产的90批次水表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4.4%;电工及材料产品抽查检验了181家企业生产的181批次产品,包括砂轮和阀门2种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2.7%。
(三)本次抽查的主要特点。
本次监督抽查工作,实行抽检分离、招标入围、市场买样和过程监控等多项改革举措,有效落实监督抽查制度改革要求。
一是全面实施抽检分离,抽查与检验两个环节由不同主体实施。
二是地方质监部门科学组织实施,统筹调配本省抽样力量,基层监管人员全程参与抽样,有效保证了抽样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推
进监督抽查制度改革。
三是深化“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采用双随机软件,随机确定承检机构,随机确定抽查企业,对承检机构与抽查企业进行随机匹配。
四是采用招标入围的方式,公开、公正、科学地遴选承检机构,落实抽检分离要求。
五是实行市场买样和生产企业抽样相结合,对休闲服装、内衣(针织内衣)、西服大衣、床上用品、旅行箱包、背提包、玩具、电磁灶、电源适配器、衣料用液体洗涤剂等10种产品采取市场买样方式进行抽查。
六是全面实行视频可视化监控,实行远程指挥,监控抽样全过程,提供可追溯性的证据。
七是继续突出抽查产业集聚区,对家用电动洗衣机、移动电话用锂离子电池、厨房机械、滴灌带、农用薄膜等产品集中产区的生产企业进行了重点抽查。
二、抽查结果分析
(一)休闲服装。
抽查了12个省(市)200批次休闲服装产品,其中3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检验的197家企业生产的197批次产品中,3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8.3%。
重点对产品的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值、耐水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纤维含量指标等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不合格项目涉及产品纤维含量、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
(二)内衣(针织内衣)。
抽查了11个省(市)120批次内衣(针织内衣)产品,其中1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检验的119家企业生产的119批次产品中,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9.2%。
重点对产品的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纤维含量、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拉伸弹性回复率、保温率等1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不合格项目涉及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纤维含量和保温率。
(三)西服、大衣。
抽查了9个省(市)90家企业生产的90批次西服、大衣产品,其中2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3.3%。
抽查产品包括西服、大衣、西裤、西服套
装4种,重点对产品的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纤维含量等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发现问题是,有18批次产品纤维含量不合格,6批次产品色牢度不达标。
(四)床上用品。
抽查了13个省(市)90家企业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