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件
- 格式:doc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8
天津高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审理指南(超详细)2018-01-20民事法律参考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审理指南为依法妥善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统一裁判尺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天津法院审判实际,制定本指南。
一、确定案件诉讼主体(一)原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原告是:1 .在交通事故中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2 .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和被扶养人;近亲属应区分为两个顺序:等一顺序为死亡受害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无第一顺序近亲属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可作为原告起诉。
同一顺序的近亲属应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
3 .为在事故中的无名死者垫付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单位或个人;4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物品等财产遭受损害的财产所有权人或其他权利人。
(二)被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被告是:1 .机动车驾驶人;2.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等其他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单位或个人;交通事故中身份明确的侵权人死亡,以其继承人、受遗赠人为被告,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但留有遗产的,赔偿权利人可以侵权人遗产的最终所有人为被告提起诉讼。
3.承保事故车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的保险公司;4.经当事人请求列为被告的承保事故车辆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以下简称“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
二、事故责任认定据以查明交通事故经过、确认交通事故责任的证据包括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现场视听资料、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
(一)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审查对交通事故认定书应进行质证。
交通事故认定书系公文书证,援引该证据的当事人提交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原件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认的副本的,推定该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为真实。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真实性有异议的,应承担本证的证明责任,其所提供的证据应达到能够证明交通事故认定书内容不真实的状态。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转发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涉及超标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关判决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2018.01.08•【文号】公交管〔2018〕9号•【施行日期】2018.0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转发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涉及超标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关判决的通知公交管(201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管理局、处:近年来,超标电动车(含二轮、三轮、四轮电动车)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小城市逐步蔓延,这类车辆及其生产企业普遍未列入国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车辆各项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性能差,上路行驶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且未投保相关保险,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给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秩序、矛盾化解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对此,一些地方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超标电动车交通事故的民事诉讼中,依法判决车辆生产销售企业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为各地从源头治理违规生产销售超标电动车行为开阔了思路、提供了借鉴。
现将部分判决及案件评析转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参考:在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积极引导当事人对超标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要求承担赔偿责任,有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公安机关有关警种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倒逼企业停止违法违规行为。
有关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请及时报我局。
附件: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涉及的超标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关判决及相关评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8年1月8日附件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涉及的超标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关判决及相关评析一、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林某某等诉浙江钻豹电动车有限公司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一)判决书内容浙江钻豹电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钻豹公司)因与林某某、林信均、焦改惠、孙凤英产品责任纠纷一案,不服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法院(原浙江省奉化市人民法院)于2017年1月23日作出的(2016)浙0283民初6179号民事判决,于2017年2月18日向本院提起上诉。
张志伟、郭青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8.13【案件字号】(2021)晋10民终1748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师玲萍王慧勇梁荣【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张志伟;郭青霞【当事人】张志伟郭青霞【当事人-个人】张志伟郭青霞【代理律师/律所】陈晓东山西佳讯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陈晓东山西佳讯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陈晓东【代理律所】山西佳讯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张志伟【被告】郭青霞【本院观点】依据临汾市尧都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对涉案纠纷作出的事故认定,本案案由应为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上诉人张志伟对交警部门作出的认定书未提任何异议,该认定书应作为认定事实及赔偿标准的依据,认定书结论为双方负同等责任,原审据此判令张志伟对郭青霞的损失承担一半的赔偿责任正确,应予维持。
【权责关键词】撤销委托代理过错证明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查明事实与一审法院一致。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依据临汾市尧都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对涉案纠纷作出的事故认定,本案案由应为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上诉人张志伟对交警部门作出的认定书未提任何异议,该认定书应作为认定事实及赔偿标准的依据,认定书结论为双方负同等责任,原审据此判令张志伟对郭青霞的损失承担一半的赔偿责任正确,应予维持。
上诉人张志伟称自己并未撞到郭青霞,只是帮扶的主张与临汾市尧都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的事实不符,也无其他证据否定该认定书确定的事实,故对其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采信,应予驳回。
原审认定事实清楚,判决正确,应予维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824元,由上诉人张志伟承担。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律师观点分析案件经过:原告王某某(反诉被告)与被告李某某(反诉原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某法院于2021年某⽉某⽇⽴案后,李某某(反诉原告)于2021年谋⽉谋⽇向本院提出反诉,本院依法适⽤简易程序于2021年某⽉7⽇公开开庭进⾏了审理。
原告王某某(反诉被告)及其委托诉讼代理⼈刘冰冰、被告李某某(反诉原告)及其委托诉讼代理⼈顾某某到庭参加诉讼。
王某某(反诉被告)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李某某(反诉原告)赔偿王某某(反诉被告)医疗费、住院伙⾷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等各项费⽤共计124434元;2.本案诉讼费⽤由李某某(反诉原告)承担,事实和理由:2019年3⽉某⽇11时某分许,李某某(反诉原告)驾驶电动车沿某路西侧机动车道由南向北⾏驶⾄某某附近时,与驾驶电动车由某地进⼊新华路的王某某(反诉被告)发⽣碰撞,事放致双⽅受伤,车辆受损。
事故发⽣后,王某某(反诉被告)被送往原中国⼈民解放军第⼀五⼆(以下简称解放军⼀五⼆医院,现为中国⼈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救治。
平顶⼭市交警⽀队事故预防和处理⼤队出具事故认定书,认定李某某(反诉原告)负事故主要责任,王某某(反诉被告)负事故次要责任。
因李某某反诉原告)未对王某某(反诉被告)的合理损失进⾏赔偿,故诉⾄法院。
李某某(反诉原告)辩称,要求王某某反诉被告)赔偿其因本次交通事故所受的各项损失9799元。
另,本案交通事故认定书显⽰因护栏维修导致事故双⽅必须同时从该道路经过,故事故责任四六划分为宜。
王某某(反诉被告)围统诉讼请求提交以下证据:证据1.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据2,王某某(反诉被告)⾝份证复印件;证据3.李某某(反诉原告)⾝份证复印件;证据4.⼊院证、诊断证明、出院证、住院病历、住院收据、门诊收据(含伤残鉴定费票据1张)和住院费⽤每⽇清单;陪护证明1份;证明1份,病历信息错误更改证明1分;证据5.鉴定意见书;证据6.被扶养⼈⾝份信息及证明。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例律师观点分析原告:张某。
被告:王某。
被告:某保险公司河南省分公司。
作为原告代理律师,案情如下: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是:1、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伤残赔偿⾦、住院伙⾷补助费、交通费、护理费、营养费、鉴定费、精神损害抚慰⾦等127885元;2、请求被告某某保险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在某保险范围内依法赔偿以上损失;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是:2020年9⽉17⽇,王某驾驶豫P×××××号重型半挂牵引车沿西华县西三环由东向西⾏驶转弯时,与东西⾏驶的张某驾驶的三轮电动车相撞,造成张某受伤及车辆不同程度损坏的交通事故。
经西华县公安交通警察⼤队出具事故认定书认定:王某负该事故的全部责任,当事⼈张某在该事故中⽆责任。
事故发⽣后,原告张某被送往周⼝淮河医院住院治疗,被诊断为:1、左侧股⾻颈闭合性⾻折。
2、左⼿⼩指离断伤,住院治疗58天。
经查,事故车辆豫PVxx在被告某某保险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投有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
原被告双⽅就赔偿事宜多次协商未果,为此,原告为维护⾃⾝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诉讼,恳请法院⽀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王某缺席未答辩。
被告某保险公司辩称:对交通事故的事实⽆异议,对被某保险⼈投保的交强险和商业险⽆异议。
1、关于医疗费,原告患有脑梗、肺部疾病等其他基础性疾病,⼀般应当在医疗费⽤中扣除20%的⾮医保⽤药。
由于某保险公司在原告住院期间已经垫付10000元,该项费⽤应当予以扣除。
2、住院伙⾷补助⽆异议,误⼯费有异议,由于原告年龄已经达到75岁,按照法律规定已经丧失劳动能⼒,其主张的误⼯费不合适。
针对营养费、护理费的计算⽅式⽆异议,但计算时间明显偏长,根据《⼈⾝损失误⼯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误⼯期、护理期、营养期⼀般不超过120天、90天、100天为宜。
3、伤残赔偿⾦,原告已75岁,应当计算为5年,交通费⽆异议,鉴定费属于间接费⽤,不属于某保险理赔范围,诉讼费也不属于某保险理赔范围。
广东高院发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4.07.08•【分类】其他正文广东高院发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今天,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包括误工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费用的计算,交强险保障范围的确定,商业三者险免责事由的认定等多个热点、难点问题。
其中,在韩某诉陈某、某安保险公司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法院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超过退休年龄的“银发打工人”所主张的合理误工损失、被扶养人生活费予以支持。
在谢某诉郑某、王某、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法院鼓励引导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积极救助受伤人员,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李某等诉刘某、吉某出租车公司、某民保险公司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法院对连环交通事故进行“并案调解”,一揽子解决多个受害人的赔偿请求,减少当事人诉累,彰显了司法为民、能动履职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广东法院在全省开展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建设,全面推进道交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统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规范鉴定程序、纠纷调解前置、统一裁判尺度等工作,有力助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
截至目前,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共设立调解室160个,配置专兼职调解员约1.8万人,会同公安、司法行政、保险等部门,成立道交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保险行业调解组织,努力促进道交纠纷公正高效化解。
据统计,2023年广东省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069万辆,较2018年增长11.7%,2023年全省法院新收一审道交案件4.5万件,较2018年下降4.1%,在全省法院新收一审民事案件中占比从4.9%下降至3.4%。
2023年1月至今年6月,全省法院新收一审道交案件7.2万件,一审调撤率约为35.7%,道交纠纷诉前调解成功约7.8万件,道交纠纷源头治理和实质性化解效果明显。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案例的分析热门城市:吕梁律师秦皇岛律师汉中律师岳阳律师临沂律师周口律师攀枝花律师三明律师巴彦淖尔律师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机动车作大量的出行工具在街道上行驶,难免会出现交通事故,我们不可忽略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危险,就会造成严重的事故,针对保定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案例,做出了以下说明。
▲河北保定交通事故:自行车闯红灯造成交通事故▲案件经过2009年8月25日10时15分,马某驾驶天津牌照大型客车,沿东兴桥东侧辅道由南向北行驶至中山门胜利巷附近时,遇宁某驾驶电动自行车不按照交通信号规定通行由西向东驶来,大客车撞击宁某身体及电动自行车,造成宁某当场死亡及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交通事故。
2009年11月4日17时25分许,张某驾驶河北省牌照的长安牌小客车沿林大路自东向西行驶至21公里处,路口超速行驶,遇孙某驾驶自行车沿孙台村内公路自北向南不按照交通信号规定通行至此,小客车前侧撞至自行车左前侧,造成两车损坏,孙某受伤后经宝坻区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交通事故。
▲案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遇有停止信号时,应当依次停在路口停止线以外。
没有停止线的,停在路口以外;向右转弯遇有同方向前车正在等候放行信号时,在本车道内能够转弯的,可以通行;不能转弯的,依次等候。
自行车闯红灯会使正常行驶的机动车驾驶人来不及做出正确的反应,机动车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易造成失控、侧滑、侧翻等,不仅对自行车驾驶人安全造成威胁,对周围的交通参与者也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非机动车通过路口,与机动车一样均需严格遵守交通信号,不得闯红灯,停车不要压越停止线,不要占用机动车道停车,转弯时也应仔细观察路况,注意避让机动车辆。
我们为了避免和减少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可以组织开展清理整顿占道停放、经营、堆物等违法行为,规范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点),从严查处占道经营堆物、不按规定停车等违法行为。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例2012年6月9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某路,刘某驾驶电动自行车由南向西左转弯行驶,万某驾驶自行车由西向东行驶,两车相撞,造成万某受伤。
因刘某未按规定让行,事故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刘某负全部责任。
万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刘某赔偿其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共计2万余元。
现在市面上的电动车数量越来越多,因为电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即非机动车交通事故。
如果发生了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要怎么认定呢?下面小编就为您提供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例为您参考,相信可以帮助您了解相关的知识。
▲相关案例▲万某诉刘某健康权纠纷案2012年6月9日10时30分,在北京市海淀区某路,刘某驾驶电动自行车由南向西左转弯行驶,万某驾驶自行车由西向东行驶,两车相撞,造成万某受伤。
因刘某未按规定让行,事故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刘某负全部责任。
万某的伤情经医院诊断为腰2椎体压缩骨折。
万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刘某赔偿其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共计2万余元。
刘某辩称,对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当时是因为万某骑车造成双方发生碰撞,其因为不明白交通事故如何处理才在事故认定书上签的字,应该是万某负全部责任。
而且万某主张的损失金额过高。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此次交通事故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刘某负全部责任,万某无责任,刘某虽对责任认定提出异议,但其未提供证据,故对其就责任认定提出的抗辩意见,法院不予采信。
对万某因此次事故造成的合理损失,应由刘某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最终,一审法院判决,刘某赔偿万某各项损失共计16,000余元。
判决后,刘某不服提出上诉。
后在二审阶段,刘某自愿申请撤回了上诉,二审法院作出终审裁定:准许上诉人刘某撤回上诉,双方均按原审判决执行。
▲案件分析: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赔偿规则为: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均有过错的,根据双方的过错分担民事责任。
王某某等与王某某1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7.24【案件字号】(2020)京02民终6637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李蔚林王艳芳王元【审理法官】李蔚林王艳芳王元【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王继宁;王小丽;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当事人】王继宁王小丽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当事人-个人】王继宁王小丽【当事人-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代理律师/律所】李希北京晋熙律师事务所;张雨彤北京晋熙律师事务所;周欣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希北京晋熙律师事务所张雨彤北京晋熙律师事务所周欣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希张雨彤周欣【代理律所】北京晋熙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王继宁【被告】王小丽;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本院观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偿。
【权责关键词】显失公平撤销合同侵权证人证言鉴定意见证明先予执行诉讼请求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偿。
事故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开发区交通大队天华路中队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王某某负主要责任,张益均次要责任,王某某1无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 指导案例 24号 司法应用报告( 2018 )指导案例24号是最高人民法院在2014年1月26日发布的第六批指导性案例之一,涉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司法实践。
本文以“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 ”中的裁判文书作为数据样本。
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1 2月31日,指导案例24号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106例指导性案例中被应用最多的,应用案例共计671例,比2017年(399例)增长272例。
应用案例的案由以交通事故侵权为主,受害人多为行人和电动车驾驶人,在应用案例的裁判结果中,法官对是否参照指导性案例明确作出回应的占近六成。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损伤参与度已经不能影响法官是否参照指导案例24号。
关键词: 指导案例24号 交通事故侵权 司法应用 大数据分析数据来源: 北大法宝法律专业数据库pkulaw数据范围: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检索路径: 指导性案例的援引应用应用概述 :一、指导案例24号的基本情况指导案例24号“荣宝英诉王阳、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支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1月26日发布的第六批案例之一。
该指导案例全文如下:【关键词】民事 交通事故 过错责任【裁判要点】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没有过错,其体质状况对损害后果的影响不属于可以减轻侵权人责任的法定情形。
【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基本案情】原告荣宝英诉称:被告王阳驾驶轿车与其发生刮擦,致其受伤。
该事故经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滨湖大队(简称滨湖交警大队)认定:王阳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荣宝英无责。
原告要求下述两被告赔偿医疗费用30006元、住院伙食补助费414元、营养费1620元、残疾赔偿金27658.05元、护理费6000元、交通费8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0500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及鉴定费用。
涉及因果关系参与度法院判决合理性的分析案情:2011年10月1日17时10分许,被告XXX驾驶鲁B51Y01号小型客车,沿青岛市经济开发区嘉陵江路由东向西行驶至武夷山路路口处左转,适遭原告XXX 驾驶鲁BCM052号二轮摩托车沿嘉陵江路由西向东行驶至此,两车相撞,致使两车损坏,原告XXX受伤。
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交通警察大队于2011年11月8日对本次交通事故做出公交认字【2011】第100007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XXX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原告XXX承担次要责任,原被告均对责任认定无异议。
事故发生后,原告XXX被送往青岛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救治,诊断为: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闭合型颅脑损伤。
原告于2011年11月8日向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XXX、XXX保险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赔偿医疗费82744.9元、误工费14870元、护理费2739元、伙食补助费420元,共计100773.9元。
评析:在本案中,事故发生后原告被送往青岛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救治,青岛市开发区第一人民影像中心影像检查报告单中认定XXX腰椎滑脱、移行椎、“L5/6”椎间盘轻度突出、腰4双侧椎弓崩解、腰4/5椎小关节退变、腰4/5椎间盘后移。
其后医院对XXX进行腰椎后路腰5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减压、腰5/骶1椎间盘摘除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术。
我公司在认真仔细审查原告XXX提交的病历等相关证据后,结合本案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原告XXX的年龄及所从事的工作初步判断原告XXX在事故发生前很可能已经患有慢性腰椎间疾病,所以认为本案涉及交通事故与所受伤情因果关系及参与度问题。
由此,我公司向法院了提交了《交通事故与所受伤情因果关系及参与度鉴定申请书》,申请对被申请人XXX所受伤害与交通事故因果关系及关联度进行鉴定。
经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委托青岛胶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经其鉴定出具的青胶开司鉴所【2012】临鉴字第48号《残鉴定意见书》中认为伤者XXX于车祸受伤后,即出现腰部疼痛、腰椎滑脱症、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明确(腰椎滑脱症一般系先天发育不良、外伤及劳损形成,椎间盘突出多为腰椎蜕变所致)。
黄某1、黄某2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12.15【案件字号】(2021)闽06民终375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林健陈育生叶小铭【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黄某1;黄某2;林某;周丽娇【当事人】黄某1黄某2林某周丽娇【当事人-个人】黄某1黄某2林某周丽娇【代理律师/律所】陈炳聪福建仁胜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陈炳聪福建仁胜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陈炳聪【代理律所】福建仁胜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周丽娇【本院观点】误工费是受害人因遭受人身损害所造成的收入减少,是受害人应得利益的丧失。
【权责关键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撤销法定代理侵权法定代理人鉴定意见证据不足新证据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查明,原审判决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
另查明,基于周丽娇在二审诉讼中提交关于“辅助器具费850元”的正式发票,黄某1、黄某2、林某自愿撤回关于“一审认定辅助器具费850元错误,周丽娇未能体会正式票据,只是收款收据,不应采纳”的上诉理由,系其合法处分诉讼权利,本院予以准许。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误工费是受害人因遭受人身损害所造成的收入减少,是受害人应得利益的丧失。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在本案中,周丽娇的伤情为“右肱骨大结节骨折”,其疾病诊断证明书又记载“建议休息2-3个月”,可证实其受伤后致使其不能正常参加劳动,进而导致收入减少,一审酌定其误工时间为60天系法官行使合理自由裁量权的范畴,故一审法院支持周丽娇的误工费于法有据,黄某1、黄某2、林某提出不应支持周丽娇误工费的上诉理由与法不符,不予支持。
护理费赔偿是受害人因为受损害生活不能自理,由于需要有人进行护理而造成的财产损失。
成都中院关于审理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判决
书案例
关于原告XX与被告XX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因其他方式无法向你方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向你方公告送达XX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如下:
一、被告XX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七日内向原告XX赔偿损失人民币37787.48元;
二、驳回原告XX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所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082元(已由原告XX预缴),由原告XX负担人民币337元,被告XX负担人民币745元。
本公告自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成都中级人民法院。
特此公告。
- 1 -。
无锡法院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分类】其他正文无锡法院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一、未佩戴安全头盔驾驶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案二、成年人违规乘坐他人酒后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案三、行人进入高架桥发生交通事故案四、违章停车引发交通事故案五、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案六、交通事故受害人主张牙齿种植费用案七、已达退休年龄受害人因交通事故主张误工损失案八、网约车因交通事故主张停运损失案九、顺风车发生交通事故案十、车辆违规载货发生交通事故案未佩戴安全头盔驾驶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案裁判要旨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未佩戴安全头盔在交通事故中头部受损,应认定其对损害结果的扩大存在过错,相应减轻侵权人赔偿责任。
案情简介2021年3月,张某驾驶小型轿车在道路上行驶,超越同向前方蒋某某(未佩戴安全头盔)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后,右转弯发生两车相撞,致使车辆损坏、蒋某某颅脑及其他部位受伤,蒋某某经送医治疗无效于当日死亡。
交警部门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张某负事故全部责任、蒋某某不负事故责任。
蒋某某的继承人诉至法院,请求赔偿各项损失110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小型轿车驾驶员张某对事故发生负全部责任,但考虑到蒋某某存在未佩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且经鉴定蒋某某系颅脑损伤导致死亡,其未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与脑部损伤扩大具有因果关系,故在认定赔偿责任时应相应减轻张某的赔偿责任。
据此,法院依法酌定减轻小型轿车驾驶员张某10%的赔偿责任。
案例意义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作为出行代步的交通工具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电动自行车市场呈现产销两旺的现象,与此同时因车辆安全性能、驾驶不规范等导致的事故数量也直线上升。
其中,因驾驶人、乘坐人未采取诸如佩戴安全头盔等安全措施造成的损害屡见不鲜。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
珠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审判文书标题:珠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审判文书一、案情回顾本案是一起涉及珠海地区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的审判案件。
原告A先生与被告B女士因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争议,原告A先生遭受了一定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提起诉讼。
二、事实依据1.事发时间和地点:根据事故发生时的交通监控录像、交通警察的勘查笔录以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本案事发时间为2022年6月1日下午3点左右,地点位于珠海市某大街交叉口。
2.事故经过:原告A先生在交叉口西侧骑行电动车,被告B女士则驾驶小轿车由南向北行驶。
当双方交叉口接近时,被告B女士驾驶的小轿车迅速转弯,与原告A先生驾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导致原告A 先生摔倒受伤,电动车也受到了损害。
3.相关证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交通监控录像显示了事故发生的全过程,通过录像可以清晰地看到被告B女士的车辆无法避免与原告A 先生的电动车相撞。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责任划分:事故发生后,双方对于事故责任的承担存在争议。
原告主张被告应承担全部责任,而被告则认为原告在骑行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也应对事故负有一定责任。
2.伤害损失的认定:原告请求被告赔偿其因事故受伤所产生的医疗费、住院费、交通费等各项损失。
被告则对原告的伤势和损失程度表示怀疑,认为其提出的索赔数额过高。
四、审理过程1.证据收集和质证:双方当事人提供了事故发生时的交通监控录像、交通警察的勘查笔录等证据材料,并对证据进行了质证。
2.当事人陈述和辩论:双方当事人分别陈述了事故的经过和各自的主张观点,并对对方的主张进行了辩论。
3.证人证言:法庭传唤了对事故当时情况知情的目击证人进行证言,其证言内容对确认事故责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鉴定结论:法庭委托交通事故鉴定机构对事故发生时的交通情况、碰撞力度等进行了专业鉴定,并作出了鉴定结论。
五、判决结果根据事实及相关法律法规,本院判决如下:1.被告B女士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根据交通监控录像、交通警察的勘查笔录和证人证言等证据,可以确认被告B女士驾驶小轿车时没有采取必要的注意和安全措施,直接导致与原告A先生驾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且造成原告一定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朱文岭与渠玲芹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12.28【案件字号】(2021)京02民终16616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张鹏【审理法官】张鹏【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朱文岭;郭江尔;渠玲芹;渠辰举【当事人】朱文岭郭江尔渠玲芹渠辰举【当事人-个人】朱文岭郭江尔渠玲芹渠辰举【代理律师/律所】朱常栋北京安太律师事务所;苏义华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张力浩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朱常栋北京安太律师事务所苏义华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张力浩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朱常栋苏义华张力浩【代理律所】北京安太律师事务所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朱文岭【被告】郭江尔;渠玲芹;渠辰举【本院观点】本案争议焦点为一审法院确定的赔偿金额是否适当。
根据渠某的出院诊断记载,渠某除左内踝骨折,亦存在左骼骨翼骨折、右额部头皮血肿、多处皮肤浅表挫伤等情况,故一审法院结合渠某伤情及身体情况,参考博大所出具的鉴定意见,确定渠某的护理期为90日,并无不当,朱文岭上诉关于渠某护理期过长的主张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权责关键词】撤销代理侵权鉴定意见反证新证据重新鉴定诉讼请求中止审理开庭审理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二审期间,各方均未提交新证据。
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无异,本院对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一审法院确定的赔偿金额是否适当。
关于残疾赔偿金及精神损害抚慰金一节,根据本案在案卷宗记载,朱文岭虽然对于博大所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有异议,认为渠某踝关节功能丧失50%的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
但鉴定人已出庭对其所提异议作出了较为合理的答复,朱文岭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推翻鉴定结论,故该鉴定结论应予采信,一审法院依据鉴定意见酌情确定的伤残赔偿金及精神抚慰金,符合本案实际情况,本院依法予以维持。
冉志豪、谢奎林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2.07.08【案件字号】(2022)浙09民终332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袁志雄【审理法官】袁志雄【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冉志豪;谢奎林【当事人】冉志豪谢奎林【当事人-个人】冉志豪谢奎林【代理律师/律所】宋以林安徽淮都(颍东)律师事务所;董力豪浙江乾勇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宋以林安徽淮都(颍东)律师事务所董力豪浙江乾勇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宋以林董力豪【代理律所】安徽淮都(颍东)律师事务所浙江乾勇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冉志豪【被告】谢奎林【本院观点】本案主要争议焦点为一审对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的认定是否合理。
【权责关键词】代理鉴定意见自认新证据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认定的事实基本一致,本院对一审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主要争议焦点为一审对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的认定是否合理。
对此本院分析如下:一、医疗费。
医疗发票中的护理费382.8元系医院治疗过程中的费用,属于医疗费用,与护理期的护理费不是同一性质费用,故一审未在医疗费中予以扣除,并无不当。
另上诉人提出谢奎林治疗肝功能异常的费用不应承担,但根据一般医疗常识,过度劳累、服用药物等原因均可造成肝功能异常,医院的出院小结亦仅在出院医嘱及注意事项部分提到谢奎林“肝功能异常,建议择期复查”,且现并无证据证明谢奎林确实患有肝病并予以治疗,故出院带药2盒护肝片费用属于合理医疗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
一审认定的住院伙食补助费为100元/天,营养费为70元/天,属于合理范围,符合当地实际,本院予以支持。
三、交通费。
邓才明、陈开菊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2.08.22【案件字号】(2022)浙04民终216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刘坤张涛张鑫杰【审理法官】刘坤张涛张鑫杰【文书类型】裁定书【当事人】邓才明;陈开菊【当事人】邓才明陈开菊【当事人-个人】邓才明陈开菊【代理律师/律所】李三山浙江浙博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三山浙江浙博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三山【代理律所】浙江浙博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邓才明;陈开菊【本院观点】双方在本案审理期间提出撤回上诉的请求,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准许。
【权责关键词】申请撤回上诉【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双方在本案审理期间提出撤回上诉的请求,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准许。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裁定如下:【裁判结果】准许邓才明和陈开菊撤回上诉。
一审判决自本裁定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减半收取25元,由邓才明、陈开菊各负担12.5元。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更新时间】2022-09-24 18:00:49邓才明、陈开菊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22)浙04民终2161号当事人上诉人(原审原告):邓才明。
委托诉讼代理人:郁顺萍(系邓才明女儿),住浙江省嘉善县。
上诉人(原审被告):陈开菊。
委托诉讼代理人:李三山,浙江浙博律师事务所律师。
审理经过上诉人邓才明与上诉人陈开菊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双方均不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法院(2022)浙0411民初99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
本院审理过程中,邓才明与陈开菊分别于2022年8月19日和8月22日向本院申请撤回上诉。
张硕飞与张龙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2.08.31【案件字号】(2022)京03民终953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高贵【审理法官】高贵【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张硕飞;张龙【当事人】张硕飞张龙【当事人-个人】张硕飞张龙【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张硕飞【被告】张龙【本院观点】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权责关键词】侵权新证据诉讼请求简易程序开庭审理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对一审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综合当事人的诉辩主张和查明的事实,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为:一审法院认定的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数额是否适当。
关于护理费,涉案事故造成张龙趾骨骨折,行走困难,其在治疗和康复期间须有人护理,一审法院考虑张龙的伤情、恢复情况及北京市一般护理费水平酌定的护理期及标准合理适当。
关于误工费,张龙系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因本次事故受伤确会产生影响其劳动收入的实际情况,一审法院根据医嘱、本案实际情况及北京市一般工资标准认定的误工期及标准并无不当。
关于营养费,涉案事故造成张龙趾骨骨折,确需加强营养,一审法院结合张龙的实际伤情支持的营养期及标准亦无不当。
张硕飞主张张龙伤势轻微,并未住院治疗,不应产生护理费,一审法院认定的护理费、营养费数额过高,误工期认定不当,误工期应计算为106天等上诉意见,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均不予采信。
综上所述,张硕飞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张广发与许永军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2.03.09【案件字号】(2022)京03民终225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李淼【审理法官】李淼【文书类型】裁定书【当事人】张广发;许永军【当事人】张广发许永军【当事人-个人】张广发许永军【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张广发【被告】许永军【本院观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通知》第二条之规定,当事人逾期不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缴纳案件受理费并且没有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或者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仍未交纳案件受理费的,由人民法院按照当事人自动撤诉处理。
【权责关键词】证明撤诉司法救助【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通知》第二条之规定,当事人逾期不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缴纳案件受理费并且没有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或者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仍未交纳案件受理费的,由人民法院按照当事人自动撤诉处理。
张广发申请免交诉讼费未获批准,亦未在本院指定期限内交纳上诉费,本案应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年修正)第一百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十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二十条之规定,裁定如下:【裁判结果】本案按上诉人张广发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一审判决自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更新时间】2022-09-25 10:20:29张广发与许永军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22)京03民终2251号当事人上诉人(原审被告):张广发。
2018年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以其便利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成为普通老百姓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到2.5亿辆、电动三轮车社会保有量5000万辆。
1同时,近年来餐饮外卖、共享单车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仅2018年,上海外卖总单量超过6391万单,2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达115万次。
3伴随着非机动车,尤其是电动自行车使用率的快速增长,各类交通问题也频繁出现,因此类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案件也呈现多发态势,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我们以2018年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我院)审理的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为样本,统计此类案件的基本情况,并分析此类案件的审判特点,提出此类案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及处理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共建安全文明出行环境。
一、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审判的基本情况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所涉及的案由主要有两大类: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事故,案由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或其他物品之间发生的事故,案由为生命权、健1参见国家自行车电动车质量监检中心2017年3月15日发布的《中国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白皮书》。
2参见指食针、再惠两家大数据公司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外卖大数据报告》。
3参见任翀等:《上海共享单车一年时间缩水一大半,“共享经济”是伪命题吗?》,载“上观新闻”微信公众号,2019年1月23日。
康权、身体权纠纷。
2018年,我院审结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共计1110件,其中涉及非机动车的659件,占比59.37%;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件共319件,其中涉及非机动车的71件,占比22.26%。
见图1(外圈为机动车案由,内圈为身体权案由)。
图1 2018年我院非机动车案件收结数(件)(一)涉案主体以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碰撞为主,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碰撞次之从案件事故双方的主体性质上看,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的在涉非机动车案件中占绝大多数。
2018年,我院审结的730件涉非机动车事故,其中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的659件,占比90.27%;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的47件,占比6.44%;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事故的20件,占比2.74%;其他类型的事故4件,包括电动自行车与路面护栏碰撞、电动自行车在路面滑倒等。
见图2。
图2 2018年我院非机动车案件事故主体统计(件)(二)案涉非机动车以电动自行车为主,自行车次之当前,非机动车的种类繁多,从动力上看,既有人力的自行车或三轮车,也有电动或燃气的助动车。
就我院2018年审结的涉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而言,案涉非机动车以电动自行车为主,其次为自行车。
具体情况在机动车交通事故案由和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案由中各有不同。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案由中,案涉非机动车最多的为电动自行车,计580件,占比88.01%;其次为自行车,计50件,占比7.59%。
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非机动车29件,占比4.40%,其中包括电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燃气助动车等。
在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案由中,67件系非机动车被诉的案件。
其中,电动自行车最多,计52件,占比77.61%;其次为自行车,计8件,占比11.94%;其他类型的非机动车7件,占比10.45%,诸如燃气助动车、人力三轮车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类型的非机动车中,有一起案件的肇事方为电动滑板车,而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的规定,电动滑板车属于未按规定注册登记通行工具。
见图3。
图3 2018年我院非机动车案件事故中非机动车类型统计(%)(三)涉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造成死亡近一成涉非机动车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同样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
姑且不论财产损害,仅从人身损害来看,我院审结的730件涉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造成人员死亡重大事故的有68件,占比9.32%;造成不同等级伤残的有609件,占比83.42%;造成人员受伤但未构成伤残的53件,占比7.26%。
见图4。
图4 2018年我院非机动车案件事故中事故后果统计(件)不同事故类型造成的事故后果各有不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的案件中,造成非机动车驾驶人死亡的66件,占此类案件的10.02%;造成人员伤残的564件,占比85.58%,其中包括非机动车驾驶人伤残554件,非机动车乘坐人伤残9件,非机动车驾驶人和乘坐人皆伤残的1件;造成人员受伤但未构成伤残的29件,占比4.40%。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的案件中,造成人员伤残的26件,占此类案件的55.32%,包括驾驶人伤残的25件,乘坐人伤残的1件;造成人员受伤但未构成伤残的21件,占比44.68%。
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事故的案件中,造成行人死亡的2件,占此类案件的10.00%;造成人员伤残的15件,占比75.00%,包括行人伤残的14件、非机动车驾驶人伤残的1件;造成行人受伤的3件,占比15.00%。
其他类型事故共4件,皆造成人员伤残。
见图5。
图5 2018年我院非机动车案件事故中事故后果分类统计(%)(四)提交事故认定书的逾九成,非机动车有责的近半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常会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陈述等,记录事故相关事实,并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道路交通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成因无法判定的,则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和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都是法院在办案过程中重要的证据材料。
从证明事故过程的证据材料类型看,2018年,我院审结的730件涉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有671件案件当事人提交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占比91.92%;50件案件当事人提交了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占比6.85%;5件案件当事人提交了其他材料,例如公安部门出具的案件接报回执单、经交警协调后当事人出具的承诺书、交警情况说明等。
另有4件案件无事故相关证明材料。
从责任认定结论来看,有认定书的671件案件中,非机动车4无责任的374件,占比55.74%,且均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案由;非机动车次责的76件,占比11.32%;非机动车同等责任的117件,占比17.44%;非机动车主责的73件,占比10.88%;非机动车全责的31件,占比4.62%。
见图6。
图6 2018年我院非机动车案件事故非机动车责任认定(件)不同事故类型中非机动车的责任认定差别较大: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中,有认定书的618件,其中非机动车无责的374件,占比60.52%;次责的73件,占比11.81%;同等责任的110件,占比17.80%;主责的60件,占比9.71%;全责的1件,占比0.16%。
在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中,有认定书的37件,其中从作为被告的非机动车一方的责任来看,全责的24件,占比64.86%;主责的10件,占比27.03%;同等责任的3件,占比8.11%。
4在事故双方均为非机动车的案件中,此处统计的仅为被告一方的非机动车。
在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事故中,有认定书的16件,其中非机动车全责的6件,占比37.50%;主责的3件,占比18.75%;同等责任的4件,占比25.00%。
见图7。
图7 2018年我院非机动车案件事故中责任认定分类统计图(五)部分案件中非机动车不符合标准非机动车作为区别于机动车的交通工具,应当在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等方面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2019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18)正式实施,明确了对电动自行车车身重量、速度、尺寸、电池、功率等方面的限制,并提出了防改装要求,增加了车速提示音等,遏制电动自行车行业“野蛮生长”。
在我院2018年审结的涉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有5件案件中非机动车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情形,其中1件属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由,4件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由。
(六)部分非机动车涉及第三方网络平台我院2018年审结的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有9件当事人系外卖骑手,且均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案由。
其中,有6件案件为骑手全责,1件为骑手主要责任,1件为骑手同等责任,1件为骑手骑行过程中不慎摔倒。
此9件案件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残。
此外,我院2018年审结的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有3件案件涉及共享电动自行车,且均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案由。
其中,有2件案件为电动自行车全责,1件案件为电动自行车次责。
三起案件分别造成一死一伤一残。
二、涉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引发原因(一)基本概述尽管在现行法律规范框架下,无论是交警部门还是人民法院,就非机动车过错的认定,相较于机动车过错的认定,都采纳了更为严格的证明标准。
但是,从数据上反映,非机动车驾驶人对事故的发生存在过错的比例仍超过四成。
在涉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经法院认定非机动车驾驶人对事故发生承担同等以上责任的案件数为237件,占总案件数的32.47%;非机动车驾驶人承担次要责任的案件数为83件,占总案件数的11.37%;非机动车驾驶人完全不承担责任的为410件,占总案件数的56.16%。
5然而无论非机动车驾驶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事故的发生承担责任,其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都是5该数据为根据法院裁判统计的非机动车承担责任比例的数据,与上文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责任比例的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出入。
一方面,法院通常情况下会采纳认定书所认定的责任比例,但也存在例外情况(详见下文)。
另一方面,对于交警部门无法认定责任比例的,法院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或其他证明材料所记载的事故情况予以认定。
造成涉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中较为突出的包括酒后驾驶非机动车、逆行、超速、超载以及非机动车不符合相关标准等原因。
(二)典型案件类型分析1、酒后驾驶非机动车引起的侵权纠纷。
目前,“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由于刑法惩处的范围仅限于机动车,交警对非机动车驾驶人是否饮酒进行执法检查的力度不够,加之舆论宣传也并未对该问题有过多关注,人们对于酒后是否可以驾驶非机动车仍有不同的认识。
然而,酒后驾驶非机动车造成的伤害也同样惊人。
例如,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当中,宫某骑电动自行车与韦某驾驶的小客车相撞,宫某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交警部门作出的事故证明认定宫某系醉酒驾驶非机动车。
据此,法院认为,醉酒驾驶非机动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驾驶人的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对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过错,故宫某仍需对自身的死亡承担20%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