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的运行总复习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860.00 KB
- 文档页数:3
个人对核电厂的认识和理解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发展的核电到现在为止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发展的道路当然是不平坦的,经过三里岛事故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以及近期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我们都可以看得到,核电拥有的不仅仅是经济、环保等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
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世界核电发展史,探讨核电现状,以及本人对于核电的陋见。
(一)、世界核电发展史:第一、高速发展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全世界共有242个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属于“第二代”核电站(上世纪60年代,陆续建设30万千瓦及以上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核电站)。
受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核电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核电经历了一个大规模高速发展阶段,鼎盛时期平均每17天就会有一座新核电站投入运行。
第二、减缓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使得全球核电发展迅速降温。
从这时候开始,人们开始重新评估核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确保核电站的安全,世界各国加强了安全设施,制定了更严格的审批制度,我们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其实和当时的核岛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那时候是缺少安全壳这一结构的。
第三、复苏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对环境的重视,核能凭借其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而重新受到青睐。
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以及安全措施的保证实施,核电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世界核电的发展开始进入复苏期,世界各国制定了积极的核电发展规划,法国核电发电比例甚至达到了80%,欧美各国加快发展核电。
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主开发的先进轻水堆核电站,即“第三代”核电站(以美欧开发“先进轻水堆”,美国以AP-1000型为代表),取得重大进展。
(二)中国核电建设历程1983年5月5日签订中法核电合作备忘录,计五条。
主要内容:法国供四座核岛,常规岛英国两套,法选两套,均由法总设计。
第一章绪论1. 压水堆核电厂与化石燃料电厂相比的运行特点。
(1)反应堆临界(2)产生大量放射性物质(3)相当可观的堆芯剩余释热(4)核电厂系统、设备复杂(5)使用饱和蒸汽2. 核电厂载硼运行的特点(好处和代价)。
压水堆核电厂通过调节慢化冷却剂中的硼浓度,可以控制长期缓慢的反应性变化。
好处:对反应性的影响比较均匀,不引起功率分布畸变;大大减少了控制棒的数目,简化了堆的结构。
代价:为保证慢化剂温度系数为负,对温度有限制;增加了化容系统复杂性,并产生含硼酸废液。
3.汽轮机快速降负荷的定义及目的。
定义:当汽轮机接到Runback信号时,汽轮机将以200%满功率/min的负荷变化率降负荷,持续降负荷1.5s (降负荷5%满功率),等待28.5s后,如果该信号仍存在,则再次快速降负荷5%满功率,直至信号消失。
目的:利用功率控制系统的机制,通过自动降负荷,降低反应堆功率,缓解一、二回路间的矛盾,减少停堆次数,提高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4. 核电厂运行工况的分类。
正常运行和运行瞬态;中等频度事件;稀有事故;极限事故5. 核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6. 核电厂运行规程的构成。
正常运行规程;故障运行规程;事故规程;行政性控制规程7. 9种运行标准工况(P-T大刀图)和6种运行模式(MODE)。
9种运行标准工况:换料冷停堆;维修冷停堆;正常冷停堆;单液相中间停堆;双相中间停堆;正常中间停堆;热停堆;热备用;功率运行6种运行模式:功率运行,启动,热备用,热停堆,冷停堆,换料第二章核电厂技术规格书1. 术语及定义:动作:是技术规格书的每条规范中在指定条件下所需采取的行动停堆深度:假定最大价值的单束控制棒全部卡在堆外,而其他棒组(包括控制棒组和停堆棒组)全部插入堆内,由此使反应堆处于次临界或从现时状态达到次临界瞬时的反应性总量轴向通量偏差:两部分堆外中子探测器上半部与下半部归一化通量信号的差值(电流信号差△I ) ,可表示为AFD。
压水堆核电厂运行复习资料1、核电厂构成三个部分:核岛、常规岛、配套设施。
2、核电厂工作原理:U235裂变产生的热量传给一回路冷却剂,再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给二回路产生蒸汽,在二回路转为动能,由汽轮机传给发电机产生电流,供给用户。
3、稳压器功能:压力控制,使一回路压力波动限制在小数值范围;压力保护,当某种事故引起一回路压力急剧升高,安全阀组能提供压力保护;升压、降压、除气、水位调节4、目前采用电加热式稳压器。
5、蒸发器的三个功能:一回路冷却剂将核蒸汽供应系统的热量传给二回路给水;使二回路产生一定压力,一定温度和一定干度蒸汽的热交换设备。
6、一回路冷却系统主要参数:出口,310~330;入口,288~300,一般温升30~40,300MW的电功率时环路流量:15000~24000t/h。
7、反应堆本体结构:压力容器;反应堆堆芯;上下部堆内构件;控制棒组件及其驱动结构▲8、稳压器卸压箱结构个功能:功能:凝结和冷却当稳压器过压时,通过安全阀组排放到卸压箱的蒸汽,防止一回路冷却剂对反应堆安全壳可能造成的污染;结构:一个卧式低压容器在它筒体的上部为氮气空间,但装有一组喷雾器,筒体的底部沿轴线方向装有一根鼓泡管。
▲9、一回路主要功能:又称压水堆冷却剂系统,功用是由冷却剂将堆芯中因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传输给蒸汽动力装置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烧毁。
▲10、压水堆中冷却剂:除盐除氧的含硼水。
▲11、可燃毒物组件只在第一炉料时使用,新的反应堆装入第一炉燃料时,装入它,补偿掉一部分过剩反应性。
▲12、压力容器泄漏的探测主要用温度测量。
▲13、蒸发器水位就是冷柱的水位。
▲14、稳压器的顶端喷雾器的作用是降温降压。
15、连续喷淋作用:一,保持稳压器内水的温度与化学成分的均匀性;二,限制大流量喷淋启动时对管道的热冲击。
16、稳压器泄压箱作用:同8。
▲17、压水堆稳压器中水位随一回路的平均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8、压力变化给系统带来的影响:一,压力过大,一回路处于不允许的应力下,某一管道可能破裂造成失水事故;二,压力过低,水将大量汽化,导致燃料与水热交换不良,燃料温度升高,致使包壳破裂,燃料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