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5
水土保持方案一、项目背景项目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山高坡陡,地形复杂,雨量充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决定实施水土保持项目。
二、项目目标1.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2.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3.保障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三、项目内容1.植被恢复:在项目区范围内,采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
2.土地改良:通过深翻、旋耕、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3.水利设施建设:修建蓄水塘、引水渠、排水沟等水利设施,保障水资源合理分配。
4.农业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农业产量。
5.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偿基金,对项目区内的农民进行补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四、项目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项目区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水土流失现状、土壤类型、水资源状况等。
2.编制实施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编制水土保持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内容、步骤等。
3.项目申报:将实施方案上报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4.实施项目:按照实施方案,有序推进项目实施,确保项目质量。
5.监测评估: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实施方案。
6.项目验收: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五、项目效益1.生态环境效益:项目实施后,植被覆盖率将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2.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将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3.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将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水资源效益:项目实施将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六、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暴雨、干旱等。
水土保持实施方案设计水土保持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以保护和改善土壤、水体、植被等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工程。
本文将设计一份水土保持实施方案,旨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土地退化,提高农田产量和农民收入。
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某县的农村地区,农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和不科学的土地管理,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严重影响了农田产量和生态环境。
因此,有必要实施一项水土保持工程,以改善土壤和水资源状况。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土地退化,提高农田产量,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同时,本项目还将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项目内容2.1 土地治理和水资源保护2.1.1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合理配置农田、林地和水体等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土地退化风险。
2.1.2 构建土壤保育网络建立土壤保育网络,包括合理设置水土保持林带、绿化带等,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2.1.3 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严禁乱采乱挖、乱排乱倒等行为,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问题。
2.2 农田管理和耕作措施2.2.1 推广有机农业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田的生态环境质量。
2.2.2 实施水浇地灌溉改善灌溉方式,推广水浇地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2.2.3 引入农业科技引入现代农业科技,通过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适宜耕作措施的推广,提高农田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2.3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2.3.1 实施退耕还林对于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进行退耕还林,恢复植被,防止土地退化。
2.3.2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加强农村环境治理,进行土地复垦、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工作,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
2.3.3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止偷猎和非法采伐等活动。
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背景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旨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
本项目旨在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2.项目目标2.1提升土壤质量: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升农作物产量。
2.2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建立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和农田。
2.3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改善灌溉设施和管理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3.项目内容3.1播种草木:在农田和山坡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广泛种植草木,形成植被覆盖层,减少水土流失。
3.2构建护坡措施:对于山坡地区,采取护坡措施,如筑坎、修梯田、石条巷道等,防止雨水冲刷。
3.3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在重点水源地和农田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如沟渠、堰坝、拦沟沟墙等,控制水流,减少水土流失。
3.4完善灌溉系统:对于农田的灌溉系统进行改造与升级,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5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加大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度。
4.实施步骤4.1制定实施计划:在项目开始前,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任务分工、时间安排、资源投入等。
4.3种植草木:在农田和山坡地区进行草木的种植工作,包括选种、培育、移植等环节。
4.4构建护坡措施:对于山坡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筑坎、修梯田、石条巷道等工程建设。
4.5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在重点水源地和农田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4.6改善灌溉系统:对农田进行灌溉系统改造,包括设备更新、技术培训等方面。
4.7开展宣传教育: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4.8监测评估:定期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预期效果5.1土壤质量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土壤质量将得到明显提升,农作物产量将有所增加。
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精选9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土保持方案(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土保持方案篇1一、水土保持方案设计1.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由扰动地貌和破坏植被引发土壤侵蚀加剧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和由弃渣不合理堆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组成,42团盖孜河防洪工程地点为疏勒县巴合齐乡辖区河段,工程区内水土流失侵蚀类型以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为主,前者危害主要受自身环境因素影响,项目区以西北风为主,春季风速较大,灌区表层土壤干燥,常有沙尘天气,且天然植被无法得到充足的地下水补给,生长缓慢,因此风蚀加剧,加之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也会增加水土流失量;后者因河道防洪工程多为土堤,抗冲能力差,因此也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根据对主体工程报告的评估,对其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前瞻预测,由于工程建设临时施工道路等原因,项目区原地貌植被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再有,对于施工料场和生活区,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以防止出现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主体工程报告,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主体工程布局及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划分水土保持分区,主要分为河道护岸工程区、料场区、临时生产生活区和施工道路区共4个防治类型区。
42团盖孜河防洪工程本身是一项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项目,其水土保持方案应在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内,即将主体工程布置设计包括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也视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工程开发建设中存在的水土流失做出防治安排,各分区措施布局如下:①河道护岸工程区。
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针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河道护岸工程,采用单排井柱加格宾石笼防冲顺坝护岸形式,对紊乱的河进行调整道,稳定主槽流路并减少河岸坍塌,进而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实施方案水土保持实施方案1. 引言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旨在保护土壤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为了有效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本文将提出一个实施方案,包括目标、措施和监测等内容。
2. 实施目标为了实现有效的水土保持,我们制定以下实施目标:- 减少土壤流失率,确保农田持续高产;- 保护水源地的水质,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质量,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3. 实施措施3.1 林地保护措施- 加强林地管理,建立完善的林地信息管理制度;- 制定林地管理规划,合理配置林地资源;- 实施定期巡护,加大对非法采伐和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
3.2 农田保护措施- 推广耕地水土保持技术,包括轮作休耕、梯田、水平台等;- 合理规划农田整治项目,在农田中设置防风固沙林带、水沟和护岸等;- 提倡有机农业和精细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土壤污染。
3.3 水域保护措施- 加强水域管理,设立水域监测站点,定期监测水质;- 禁止乱倒垃圾和废水,加强水域污染治理;- 积极推广水土保持型农田建设,改善农田排水系统。
3.4 建设生态景观- 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建设湿地公园和生态公园,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场所;-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受损的水体和土地。
4. 实施步骤4.1 制定实施计划- 成立工作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收集数据和相关文献,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制定时间表和工作安排,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4.2 宣传和培训- 开展水土保持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 举办培训班,培养水土保持专业人才;- 向农民推广实施方案,引导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4.3 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实施计划,分阶段实施各项措施;- 加强对措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质量;- 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和调整。
5. 监测和评估5.1 监测指标和方法- 设立监测点,监测土壤侵蚀、水质等重要指标;- 采用现代监测技术,包括无人机、遥感和传感器等;- 定期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监测数据。
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
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日益严重,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制定并实施水土保持方案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减缓土地资源的流失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减少水土流失率、改善土地质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调查评估。
首先,对项目实施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情况、地形地貌特征等方面的调查,以便为后续的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方案。
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植被恢复、地面覆盖、梯田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实施措施。
根据制定的水土保持方案,有针对性地实施各项措施。
包括植被恢复、草坪种植、护坡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确保项目实施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4. 监测评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确保项目实施效果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项目保障。
1. 资金保障。
项目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确保资金的充足和到位,以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2. 技术保障。
项目实施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因此需要确保技术力量的充足和专业性,以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管理保障。
项目实施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以保证项目实施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五、总结。
水土保持方案项目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水土保持实施方案设计水土保持实施方案设计⒈引言⑴项目背景说明项目的背景和目的,介绍为什么需要进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设计。
⑵目标明确本方案设计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⒉可行性研究⑴土壤类型和特征描述项目区域的土壤类型和特征,包括质地、持水能力和侵蚀性等。
⑵气象条件分析项目区域的气象条件,包括降雨量、温度和季节变化等。
⑶地形和水文条件研究项目区域的地形和水文条件,包括坡度、流域分析和水文循环等。
⑷环境影响评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源保护、土壤侵蚀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⑴水土保持技术选择根据可行性研究结果,选择适合项目区域的水土保持技术,包括植被恢复、坡面防护和沟道治理等。
⑵工程措施设计设计具体的工程措施,包括排水系统、防护结构和沟渠建设等。
⑶农业措施设计制定农业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合理耕作和轮作制度等。
⑷教育与培训制定教育与培训计划,提高相关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技能。
⒋实施计划⑴项目时间表确定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时间表,包括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⑵资源分配确定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的人力、财力和物资资源。
⑶风险评估评估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⒌监测与评估⑴监测指标确定监测指标,包括土壤侵蚀程度、植被恢复情况和水资源利用率等。
⑵监测计划制定监测计划,确定监测频率和方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⑶评估方法制定水土保持效果评估方法,对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⒍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土保持技术手册和监测数据表格等。
⒎法律名词及注释⑴水土保持法指水土保持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对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⑵环境影响评估指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过程。
水土保持施工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水土保持工程是指在工程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防治土壤侵蚀,保护环境和资源。
水土保持施工实施方案是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的施工方案,本文将从选址、施工过程、监测与评估等方面制定水土保持施工实施方案。
二、选址1.选择适宜的土地选址阶段,需要考虑土地的地质地貌特征、降雨特点、土层稳定性、土壤侵蚀等因素,优先选择稳定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土地,避免选址于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区域。
2.考虑水源和电力供应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源供应和电力,因此需要选址时兼顾水源和电力供应的便利性。
三、施工过程1.清理施工场地清理施工场地是水土保持的第一步,需要将场地内的垃圾、残渣等清除干净,避免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壤侵蚀产生影响。
2.土地整平土地整平是保证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对土地进行整平、平整,避免土地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防止水流向低洼地区集中,引发水土流失。
3.植被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植被保护,保护好原有的植被,随时维护、修复植被的破坏,可以通过施行遮阳网、固定土壤等措施来保护植被。
4.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避免大面积的开挖、开设坡道等施工方式,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
同时,施工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土壤侵蚀。
5.水流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设法降低水流速度,减少水力冲击力,通过设置临时水槽、挡水板、排水沟等措施,降低水流对土壤的侵蚀。
四、监测与评估1.施工前的基础调查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地点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地形地貌、土壤质地、流域特征等,及时评估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施工监测对施工过程中的植被保护、土壤侵蚀、水流状况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3.施工后的评估施工结束后,需要对工程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包括工程质量、环境效果等方面,通过评估结果,获取改进和优化施工方案的经验。
五、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员工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合理配置安全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水土保持法项目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满是文件的办公桌上,我的思绪随着键盘敲击的节奏,开始了一场意识流的旅程。
水土保持,这个词汇在我的脑海中回响,它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名称,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一、项目背景想象一下,一片贫瘠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植被稀疏。
这样的画面让人心疼,也让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的国家,因此,水土保持法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项目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土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1.恢复植被: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2.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手段,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3.建立防护体系: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建立防护林带、梯田等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三、项目实施方案1.调查研究:要对项目区的土壤、气候、植被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确定种植密度、制定土壤改良措施等。
3.施工实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方案进行,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4.监测与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1)植被恢复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确保植物成活率。
制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保证植物生长空间。
(2)土壤改良采用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手段,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肥料。
采用生物炭、硅肥等新型肥料,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采用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等,改善土壤结构。
(3)防护体系建设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建立防护林带、梯田等防护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在河流、道路两侧种植防护林带,减少水土流失。
在坡度较大的区域修建梯田,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水土保持工程是为了保护土壤、水体等自然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流失和破坏,保障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而实施的工程项目。
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对于农田、山地、湿地等地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水土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项目是在某某地区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土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项目背景某某地区是一个农业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土地资源的状况,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三、项目目标1.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2.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恢复。
3.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民的生计。
四、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某某地区的农田、山地、湿地等地区,总面积约为1000公顷。
五、项目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被恢复:在适宜的地区,进行植被的种植和恢复,加强植被的覆盖,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 楼梯田工程:对于部分山地区域,实施楼梯田工程,通过梯田的修建来减少坡耕地的发生,保护土地资源。
3. 沟渠治理:对于沟渠进行清淤、修整,加强沟渠的排水功能,防止水土流失。
4. 护坡工程:对于山地区域进行护坡工程,通过护坡的建设来减少土壤的侵蚀,保护土地资源。
5. 林地治理:对于林地进行保护和管理,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保持水土资源的平衡。
六、实施步骤1.项目筹备阶段:成立项目工作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确定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
2. 现场勘察:对项目地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区的地貌、土壤、水文等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3. 编制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察的结果,编制详细的方案设计,包括工程图纸、技术参数、施工工艺等内容。
水土保持方案(优秀5篇)水土保持方案篇一建设内容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要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能,充实配备与执法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监督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监督执法培训和考核;改善现有办公场所条件,在20__年前配齐与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全站仪、录音设备、GPS等办公设备,在监督执法时由县水务部门保障用车;建立健全稳定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经费渠道,保证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确保监督检查、案件查处公正、公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数据库和标准规范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检查、验收及案件查处等相关档案资料,达到查阅方便,统计准确,操作规范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1、方案审批规范。
建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水土保持方案的受理、审查、批复、送达等工作,坚决杜绝逾期审批、越权审批、“人情”审批和“吃拿卡要”等现象。
2、监督检查规范。
县水务部门每年至少对本级及上级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2次以上监督检查。
对违法违规的生产建设项目单位要给予批评、通报和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理。
3、设施验收规范。
实行水土保持验收许可制度,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程序、标准进行验收,做到档案齐全、程序规范,杜绝逾期验收、越权验收和故意刁难建设单位等现象。
4、规费征收使用规范。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程序、标准、方式和使用管理规范,公开透明,坚决杜绝擅自降低标准或超标准征收现象;征收的费用主要用于水土保持勘测、规划、宣传、培训、差旅补助、奖励和监测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的购置、维修。
除生产建设单位无力治理的,不得违规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
5、案件查处规范。
立案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做到依据充分,执法身份、取证方式和程序合法,法律适用正确,文书规范。
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建设1、督查制度。
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随时发现、随时检查、随时处理;深入监督检查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工程质量情况;建立并落实好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的督办制度;全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随时接受县人大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一、工程背景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旨在保护土地和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
本工程计划实施在一个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二、工程目标1. 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山区的生态环境。
3. 保护水源,提供良好的水质和水量。
三、工程措施1. 林草覆盖措施:在工程区域内进行人工造林,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和草本植被,增加土壤的覆盖率,减少土壤暴露和冲刷。
同时,进行适当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保持植被的健康生长。
2. 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在山坡上设置梯田,设置阶梯、退水沟和拦河坝等水土保持设施,控制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在河流附近修筑护岸,预防河岸冲刷和漫滩现象。
还可以建设护坡墙、挡土墙等结构,加强对土壤的保护。
3. 建立水源涵养区:修建水库和水塘,收集雨水,储存地下水,增加山区的水源供给。
同时,在山坡上设置适当的坝堤,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的滞留时间,促进土壤中水分的存储。
4. 持续监测和管理:建立专门的水土保持管理机构,负责工程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水土保持设施的状况,及时清理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工程效益1. 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2.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
3. 增加水源供给,提供良好的水质和水量。
4. 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工程预算本工程预算约为XXX万元,包括人工造林费用、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费用、水源涵养区建设费用、监测和管理费用等。
六、工程进度安排1. 工程前期调研和规划:XXX年XX月-XXX年XX月2. 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复:XXX年XX月-XXX年XX月3.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XXX年XX月-XXX年XX月4. 水源涵养区建设:XXX年XX月-XXX年XX月5. 监测和管理:XXX年XX月-XXX年XX月七、工程风险分析1. 自然灾害风险:工程区域多山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项目部水土保持实施方案项目部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xx项目1.2 项目地点:xxxx地区1.3 项目规模:xxxx1.4 项目周期:xxxx二、水土保持目标2.1 建立项目部水土保持责任制度,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2 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2.3 保护项目周边生态环境,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2.4 防止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2.5 提高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未来的建设和运营奠定基础。
三、水土保持措施3.1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3.1.1 撰写水土保持验收报告,明确项目部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3.1.2 成立水土保持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水土保持工作,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3.1.3 建立水土保持档案,包括项目部水土保持计划、验收报告、记录表等。
3.2 施工阶段3.2.1 确保施工区域的水土保持设施齐全,如沟渠、护坡、降水设施等,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2.2 积极推行绿色施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破坏,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
3.2.3 控制施工排水,减少土壤和淤泥流入水体的概率,确保水体质量不受污染。
3.2.4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妥善处置,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3 运营阶段3.3.1 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对项目区域的水土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3.3.2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项目部员工的水土保持意识,鼓励参与环保行动。
3.3.3 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和改善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的恢复和延续。
四、监督与评估4.1 项目部自我监督4.1.1 定期组织水土保持工作汇报,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4.1.2 组织内部培训和考核,提高项目部员工的水土保持意识和专业素质。
4.2 第三方监督4.2.1 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项目部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水土保持法项目方案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和整治水土流失,合理使用水土资源,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生态,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___境内从事水土保持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本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第三条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安排___,并___实施。
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
第五条___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水土保持工作。
___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范围内依法承担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业、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水土保持技术,培养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人才。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进行___。
第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对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第十条水土保持规划应当在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的基础上,遵循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
第十一条___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___全国水土流失调查并公告调查结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水土流失调查并公告调查结果,公告前应当将调查结果报___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21-2023年实施方案摘要:一、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21-2023 年实施方案简介二、2023 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举例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意义和目标四、如何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正文:一、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21-2023 年实施方案简介水利部近日印发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21-2023 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我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为各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2023 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举例1.永靖县砂子沟项目区2023 年建设工程:该项目为2023 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项目,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1 平方公里,其中营造水保林171 公顷,封禁治理400 公顷,新建浆砌石谷坊2 座、铅丝石笼固沙坎5 座。
工程计划在今年7 月底全面完工。
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1 平方公里,年可拦蓄径流量3.68 万立方米,减轻土壤侵蚀量0.32 万吨。
2.科右中旗2023 年度德布特尔达巴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该项目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旨在加强科右中旗德布特尔达巴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3.广河县2023 年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由甘肃省经济研究院主办,旨在对广河县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会宁县周湾项目区2023 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该项目已由会宁县水务局批准建设,建设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
项目主要包括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营造水保林、封禁治理等方面,旨在提高会宁县周湾项目区的水土保持能力。
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意义和目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制定并实施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调查评估:对项目所在地区进行水土流失现状调查评估,确定水土保持建设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建设方案,包括植被恢复、地形整治、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
3. 实施措施:按照制定的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实施,包括植被恢复、梯田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等。
4. 监测评估: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措施,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
四、项目保障1. 资金保障: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充分的资金支持,可以通过政府投入、社会资金、国际合作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2. 技术支持:项目实施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水土保持技术和经验,提高项目的实施水平和效果。
3. 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为水土保持建设项目提供政策保障,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五、项目成效通过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六、结语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解决当前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推进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项目部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土保持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建筑、道路、矿产开发等工程项目中,对水土保持的要求更加迫切。
本项目部水土保持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管理,实现对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一个大型建设项目,包括建筑、道路、桥梁等各类工程。
项目位于山区,地势较为复杂,地貌起伏大,水土资源更为脆弱。
项目要求对周边的水土资源进行保护和修复,避免因施工活动而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土保持措施1. 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前期,对项目的水土资源和环境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施工管理: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包括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施工工艺的优化和施工人员的培训等。
3. 土壤保护: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土壤进行保护,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修复。
采取覆土保护、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持土壤的完整性和肥力,减少水土流失。
4. 坡面保护:对施工现场周边的陡坡进行保护,采取护坡措施,防止坡体崩塌和土壤流失。
包括设置护坡网、植被覆盖和排水系统等。
5. 水源保护:对施工现场附近的水源进行保护。
严禁在水源周边进行污水排放、废弃物堆放等活动,确保水源的洁净。
6.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在项目周边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沟渠、堤坝等。
合理规划设计,保证设施的有效性和耐久性。
7. 水土保持监测:对施工现场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8. 教育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项目相关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水土保持意识和责任心。
四、水土保持管理措施1. 人员培训:对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水土保持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水土保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安全检查:定期对项目部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并确保可持续发展,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以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二、项目目标1. 减少水土流失: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土流失率,保护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水质。
2. 提高土壤质量:通过合理的土壤保护和修复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3.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
4.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通过水土保持项目,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三、项目措施1. 架设防护设施:根据地形和土壤特点,采取合适的防护设施,如建设护岸、种植防风林等,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流冲刷。
2. 林草植被恢复:选择适宜的植被物种,进行大面积的林草植被恢复工作,以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侵蚀风险。
3.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根据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工程,如修建梯田、挖掘沟渠等,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4. 农业措施:推广科学的农业方法,如轮作、间作、绿肥等,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抗冲击能力。
5. 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阶段一(6个月):a. 调研与规划:了解项目地区的土地资源现状,制定实施方案和预算。
b. 设计与准备:根据实施方案,设计防护设施和水土保持工程,准备所需材料和人员。
2. 阶段二(12个月):a. 工程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开始建设防护设施和水土保持工程,并进行林草植被恢复。
b. 农业措施推广:组织培训活动,推广农业科技和合理耕作方法。
3. 阶段三(24个月):a. 工程巩固:对已建设的防护设施和水土保持工程进行巩固加固,确保长期有效。
b. 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开展水土保持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提高农田生产力,制定并实施水土保持项目成为当务之急。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实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土地治理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采取植被恢复、梯田建设、坡耕地改造等措施,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和治理,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 水资源管理通过修建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梯田、水土保持林带、水土保持堤坝等,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
3. 农田管理推广科学耕作技术,包括有机肥料的使用、轮作休耕制度的实施等,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生产力,减少对土地的耗损。
4. 生态恢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四、项目实施步骤1. 调研评估对项目实施区域进行调研评估,了解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2. 制定方案根据调研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措施、实施时间表和预算计划。
3. 实施措施按照制定的方案,逐步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
4. 监测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对项目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的长期效果。
五、项目效果经过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六、总结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综合说明项目背景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是河南省北部的一个边缘县,也是河南省黄河故道面积较大的县之一,属海河流域。
水土流失面积占92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13个乡镇,其中沙漠化土地336平方公里。
境内有连绵起伏的沙带,也有白茫茫的碱坡。
沙荒呈条形分布,均为黄河泛滥形成。
在沙带之间有平方公里的青沙两合土易于耕作,沙地以下50米内有含水沙层易于打井提灌。
建国以来,在党和各级政府关怀下。
内黄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多渠道,多方位对沙荒进行分批治理,采用营造防风林、种植枣树、改良农田,多种方式治沙,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
为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检测体系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支撑,全面推进新水保法宣传贯彻实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依据安阳市财政局、安阳市水利局安财预〔2015〕641号文,内黄县水务局组织人员编制了《内黄县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实施方案》,涉及3个乡镇3个行政村,人口5200人。
项目建设内容新打机井15眼(浅水井),建砼井台15座。
项目施工项目实施时通过招投标选择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专业队伍监理,实行合同制管理。
本项目总工期40天,有关建设程序完成后开始施工,力争2016年10月底前完成。
项目工程量及投资预算内黄县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主要工程量:钻孔1050m,砼及钢筋砼90 m3,模板24m2。
主要材料用量:水泥30t,砂子45m3,碎石81m3。
工程投资:工程预算总投资24万元。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
粮食年增产18万kg,人均年增加收入元。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2.项目概况自然条件气候内黄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全年无霜期210天,蒸发量1640mm,全年日照小时,冬春多北风,夏秋多南风,最大风速17m/s。
地形地貌内黄县卫河以南属黄河冲积平原,卫河以北属漳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地形平坦,起伏较小,海拔高度一般在50~57m。
卫河左岸西高东低,卫河右岸南高北低,地面平均坡降1/5000~1/6000。
全县沙地面积6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4%。
沙地主要分布在卫河右岸,有2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沙丘沙垄带。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贮藏条件均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类型,浅层地下水底板埋深多在100m以上,含水层以粉细砂、中细砂为主,含水层厚度为20~30m,出水量为40~60m3/h,为中等富水区。
地下水矿化度随地下水流动情况不同而异,大部分地下水矿化度为~1.5g/L,属重碳酸性水,PH值,属中性。
在县中部地区有110km2的苦水区,矿化度达到2~4 g/L。
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平均25m,最低动水位31m,含水层主要为粉细砂层、中细砂层,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其中第一含水层组在19~65m之间,由粉细砂、中细砂组成。
区域地层主要为粘土层与中、细沙层间隔分布。
内黄县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资源量亿㎥,其中,微咸水亿㎥,可利用量亿㎥。
根据全县18眼机井地下水观测资料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开采影响,属人工超采型。
社会经济状况2.2.1 全县经济社会状况内黄县总面积1161km2,辖17个乡镇,共532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
土地面积万亩,其中耕地万亩(卫河以南万亩,卫河以北万亩)。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内,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县、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省农产品加工集群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绿色小康县。
近年来,内黄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增长%。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7%。
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亿元,增长%。
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72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5954元,增长%。
内黄县卫河以南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兼有少量蔬菜、油菜等其他作物。
卫河以北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兼有果林、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
内黄县作为农业大县,2014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3万亩,粮食产量万吨,亩均产量394kg;油料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棉花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亩均产量93kg;蔬菜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瓜果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万台,大中型拖拉机万台,农用运输车万辆,拥有机电井21560眼。
除个别不适合机械作业的地块外,全县农田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机械化作业,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范辉高速、南林高速、晋豫鲁铁路自内黄县境内穿过,S101郑吴线、S213吴黄线、S215东上线、S301大林线、S302葛嘴线、S303胡鹤线等六条省道干线公路及县道、乡道纵横交错,村村通柏油路,构建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
2.2.2 项目区经济社会状况项目区包括亳城乡、梁庄镇、井店镇3个乡镇,3个行政村。
人口5200人,耕地面积万亩。
项目区位于大功引黄灌区下游,现状以井灌为主。
现状农业种植比例按当地统计资料,以小麦、玉米、花生、红薯为主,兼有少量蔬菜、油菜等其他作物。
项目区复种指数为。
2014年,项目区粮食种植面积为万亩,粮食总产量为5850t,亩均产量为500kg,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00元。
3.建设方案项目建设范围及布局项目区治理指导思想项目区已打浅水井为工程措施,通过取水压沙,防止水土流失,通过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保水固沙。
内黄县项目位置、范围及建设内容内黄县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位于亳城乡刘七级村,井店镇丁江村,梁庄镇张新寨村,治理面积80h㎡。
规划新打机井15眼。
其中亳城乡刘七级村5眼、井店镇丁江村5眼、梁庄镇新张寨村5眼。
工程位置详见内黄县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机井位置分布图。
主要工程量及建设投资内黄县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主要工程量:钻孔1050m,砼及钢筋砼90 m3,模板24m2。
主要材料用量:水泥30t,砂子45m3,碎石81m3。
工程投资:工程预算总投资24万元。
4.工程设计与建设设计依据(1)河南省2015年度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项目指南;(2)安阳市财政局、安阳市水利局“关于安阳市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的通知”,安财预〔2015〕641号;(3)《机井技术规范》(SL265-2000)。
工程设计机井工程项目区内以井灌为主,项目区土地肥沃。
水源条件较好,现状机井偏少。
多为90年代建设,部分机井年久失修,报废严重,需进行更新和补充。
机井设计应根据机井规划、建井用途、需水量、水质要求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根据计算并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设计深度70m,井孔直径,井管内径,设计出水量32㎥/h。
⑴设计单井出水量及井深机井出水量根据井的实测资料,结合附近同类条件的机井资料确定;机井井深应根据需水量和拟开采含水层的埋深、厚度、水质、富水性及及其出水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
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平均27m,最低动水位31m。
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资料及附近地区新打机井(井深70m)情况,含水层主要为粉细砂层、中细砂层。
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情况、现状农业需水量及机井工程布置情况,设计本次新打机井深度70m ,采用管井结构,内径为400mm 。
设计机井单井出水量按潜水完整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采用裘布衣公式:式中:Q —水井出水量,m 3/h ;K —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h ,根据水文地质手册取经验数据,中、细沙分别取值为、;H —含水层厚度,m ;s 0—抽水井降深,m ,取4.0m ;R —井的供水半径,m ,取为115m ;r 0—井的半径,m ,取为0.2m 。
经计算,单井出水量32~36 m 3/h 。
通过与附近类似机井实际出水量情况对比,本次设计单井出水量取32 m 3/h 。
⑵ 单井灌溉面积项目区内地下水补给比较充足,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下水利用量与补给量基本平衡,均匀分布水井的间距主要决定于井的出水量和所能灌溉的面积。
单井灌溉面积的计算公式:()m T t Q f αη-⨯⨯⨯⨯=1式中:f -单井的灌溉面积(亩);0lg )s 2(364.1r R s H K Q -=Q -不受干扰的单井稳定出水量(m 3/h ),根据计算并结合当地资料,机井单井出水量取32 m 3/h ;η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m -每亩每次综合平均灌水定额(m 3/亩),本项目区取37.5m 3/亩;t -灌溉期间每天开机抽水小时数14(h/d );T -每次轮灌期天数(d ),取天;α-干扰抽水的流量消减系数,取。
经计算,f =亩。
项目区现状机井大部分为村民自行修建,没有系统的规划,分布不均,且由于现状机井出水量及单井控制灌溉面积均偏小,综合考虑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及灌溉制度影响,本次设计新打机井布局与现状机井布置相结合,新打机井及现状可利用旧井按平均每眼机井设计灌溉面积为70亩控制。
⑶ 井距的确定机井大部分采用梅花形布井,初选井距按下列公式计算: 008.27f L ⨯=式中:L 0-井距(m );f 0-单井灌溉面积,(亩)。
经计算,井距L 0=232.6m ,设计井距采用230m 。
⑷ 井数确定04f F N =式中:N -规划区内需井眼数(眼);F 4-规划区内的灌溉面积,(亩);f 0-单井的控制灌溉面积(亩)。
单井灌溉面积按70亩进行控制,本次需设计新打机井15眼。
⑸ 井径确定井孔直径按下式进行计算:111v L Q D tπ≥ 15/1K v =式中:D 1-井孔直径(m );v 1-允许渗透流速,(m/s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s )。
井孔直径除应能下入井壁管和滤水管外,还应能满足围填滤料的要求。
经计算,井孔直径为700mm 。
⑹ 管井的构造设计管井结构包括井口、井壁管、过滤器和沉淀管四部分组成。
机井设计井孔直径为700mm 。
井管根据井深、水质、技术和经济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C10无砂混凝土管,内径400mm ,管壁厚度为50mm ;井管与井孔之间采用级配砾石及粗砂充填,厚100mm ;根据井深和含水层情况,下部沉淀管长度为2m 。
滤料顶部至井口段,采用粘土球封闭4m ,剩余部分采用粘土填实;井口周围采用粘土球封闭,厚度不小于300mm 。
井台工程机井井台采用C25现浇混凝土,平面尺寸为×,厚度。
井台上喷图水利标识及机井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队伍选择及施工条件项目实施时通过招投标选择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专业队伍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