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语言学史复习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112.69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语言学史复习◆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就是要研究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发展,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
◆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区别: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语言学则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前者以文字和书面语为对象,特别着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这种研究比较零碎和缺乏系统性。
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语言本身,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科学的、系统的、细微的、全面的语言理论。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语是从汉藏语系中分化独立发展起来的。
我国境内除汉藏语系外,还有三个语族:侗泰语族、藏缅语族、苗瑶语族。
◆汉藏语系的语言特点:⑴每个音节上有固定的声调(3-8个)。
⑵大部分词以单音节词根为基础。
⑶有类别词(量词),如汉语中“这个人”的“个”。
⑷词序很重要,且词的次序比较固定。
⑸附加成分的作用是有限制的。
◆“小学”:指语言文字方面的学习,为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先秦:◆关于文字起源的问题,最古的记载见于《易经·声辞传》,这和《周易》用阴阳两个符号的意义相似。
◆关于名实的讨论:1.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其政治含义是以周礼为尺度来正名分。
2.老子对名实的看法,“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名”“实”不可分的人,也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科学指出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人。
3.荀子认识到语言是人类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他第一个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幷指出了“名”和“实”的关系。
秦汉魏晋:◆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语言学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语言学家,也没有语言学方面的专门著作。
发展到秦汉时代,语言学逐步兴起。
语⾔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语⾔学概论⼀、填空题:1.双唇、浊、⿐⾳的国际⾳标是,⾆⾯前、⾼、圆唇元⾳的国际⾳标是,⾆⾯前、半⾼、不圆唇元⾳的国际⾳标是,⾆⾯后、半⾼、圆唇元⾳的国际⾳标是。
2.⾆⾯后、半⾼、圆唇元⾳的国际⾳标是,齿间、浊、擦⾳的国际⾳标是__________,双唇、不送⽓、浊、塞⾳的国际⾳标是__________,⾆尖中、送⽓、清、塞⾳的国际⾳标是。
3.根据发⾳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后半⾼圆唇元⾳是,⾆⾯前低不圆唇元⾳是,⾆⾯前⾼圆唇元⾳是。
4.汉语的七⼤⽅⾔是、、、、、、,其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
5.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把词根和词缀叫作语素,⽽把词尾叫作语素。
6.世界上的语⾔从语法结构⾓度来划分,⼀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和复综语,汉语属于。
7.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8. 和是语⾔发展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9.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
10.语⾔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11.语⾔符号的和是它的两⼤特点。
12.每个元⾳的⾳质是由、、三个⽅⾯的因素决定的。
⾆位的⾼低,⾆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13.以⾳素为材料进⾏分析的⾳位是,具有区别意义作⽤的⾳⾼、⾳重、⾳长这类⾳位叫做。
14.⼀般说来,地域⽅⾔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上。
15.根据发⾳特点,⾳素可以分为和两类,例如汉语⾳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充当的。
16.⽤什么样的语⾳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这种语⾔的社会成员。
17.⼈的⼤脑分左右两半球,⼤脑的半球控制语⾔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的感性。
18.⼏种句⼦格式表⽰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
同⼀个句⼦表⽰⼏种不同的结构意义,称为。
20.句⼦按其语⽓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
⼆、单项选择题:1.从⾃然属性⾓度划分出来的最⼩语⾳单位是()。
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复试真题(中外语言学史)
中国语言史部分A
一、解释题(4*5)
1. 《尔雅》
2. 反切的发明及其原理
3. 《切韵》
4. 《说文》四大家
5. 清代古音学
二、论述题(15*2)
1. 试论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分期及各期主要成就。
2. 试论1898年以后的中国语法学的阶段划分、重点事件或代表论著以及中国语
法学研究的总体演变线索。
外国语言学史部分A
一、解释题(4*5)
1. 巴尼尼
2. 思辨语法
3. 《普通唯理语法》
4. 洪堡特
5. 社会语言学
二、论述题(15*2)
1. 试论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的兴起、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重大成就。
2. 试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
本文摘自仙林南师大考研网。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语言学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25分,每空格1分)1.尔雅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汇编训诂的著作,也是汉语语言学史上的第一部专著。
2.《尔雅》的编撰目的是:沟通各地方言和解释古今异言。
3.关于《尔雅》的作者,历来有三种说法:孔子的门人所作,周公旦所作,汉儒。
4.训诂释义的方法分为三种:形训、声训、义训。
《尔雅》主要采用义训。
5.西汉的扬雄写成了第一部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方言》。
6.《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7.“六书”名称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保氏》,但没有说明其内容。
8.《说文解字》中的文字写法以篆文为主,如果“古文”“籀文”与此不同时,把“古文”“籀文”作为“重文”放在解说后面,然后再加以说明。
9.《释名》是汉语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研究语源的专著,关于它的作者,历来有两种说法:《后代书》的刘珍说和《三国志》的刘熙说。
10.《尔雅》主要采取义训方法释义。
11.早期的印度语言研究,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
现在对梵语语言的了解,主要是依据潘尼尼的伟大著作《八书》,它是一部樊语语法著作。
12.印度语言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般语言理论和语义,语音和音位。
语法描写。
13.潘尼尼的语法论述全面叙述了梵语的构词规则。
他的叙述全部用警句写成。
14.我们现在常用的“零位”描写手段是潘尼尼首先创用的。
15.王仁煦为《切韵》刊正谬误,增加文字及注释,于唐龙兴二年(公元706年)写成《刊谬补缺切韵》五卷。
16.中世纪是教会势力浓厚的时代,当时的教育以“七艺”为主要内容。
在当时的学校都设有三艺和四艺,前者指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两者和在一块即所谓的“七门自由艺术”,简称“七艺”。
17.十二世纪的《首篇语法专论》是对冰岛语法研究的一部代表作。
18.中世纪语言学最突出的成就是经院哲学影响下的思辩语法。
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推理法。
19.中世纪另一位重要的语法学家是希思帕尼斯。
中国语言学史试题一、填空题1 •我国古代最早分部首的字书是汉代 ________ (人名)的________ 。
2. _____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书,也就是最早的一部词典,现存______ 篇,是我国第一部按_____ 编排的综合性辞书。
3•汉代谈“六书”的有三家,我们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的名称和(人名)的顺序,具体内容是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 ____ 训诂方法分为三种,《尔雅》主要采用的是义训,《说文解字》主要采用的是____ ,《释名》采用的是______ o5•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童蒙识字课本_________ 。
6•传统的语言学包括三个分支____ 、______ 、_____ o7. 《尔雅》对后代辞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它是以“雅”为书名的一系列辞书的鼻祖.请列出2部后代雅书的名称。
如_______ 、 ____ o8. 童蒙识字课本除_____ 的_____ 完整保存,____ 还有残简外,其余都失传了。
9•毛亨的_________ 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完整的传注。
在训诂上,其具有_____、_____ 、____ 三个重要的特点.10. 郑玄的________ 的内容主要是阐发、补充、订正毛传。
11. 《方言》的作者是____ O《方言》的全称是__________ O这个全称包含了两方面内容,对古代词语的解释和别国方言的释义。
12•部首“几、弘[{、册、肛肛■"编排在一起,体现了《说文解字》部首之间“_______________ ”的编排原则。
13. 《尔雅》和《方言》最大的区别是主旨不同。
《尔雅》旨在明词语的古今异同,是以今言释古言;而《方言》主要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 ,是以通语释______ 。
14. 《说文》说解文字,主要是通过字形的分析来肯定字的性质和类型,阐明文字形、义、音三种要素和三者的密切关系。
语言学史课程作业要求:从以下选题中选一题,尽可能...查找资料(考的是查找、梳理材料的功夫),紧扣选题,回答问题。
要能说明问题(都是不小的题目,所以不要一两百字应付了事)。
观点未必原创,但避免全篇照抄照搬。
注明参考文献的出处。
注明学号、手机/短号号码。
交作业时间:若从第1—4题中选,则第三周交;若从第5—12题中选,则第五周交;若从第13—18题中选,则第七周交。
供选题:1.概述诸子百家的语言观。
2《说文解字》中的六书。
浅谈《说文解字》六书3.词的本义与字形的关系。
4.《说文》对中国语言文字学发展的贡献。
(1)创造了按部首编排字典的体例。
以前字书的编纂方法:将所收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
《说文》改变了这种方法,开创了部首编排法,把九千多字按偏旁归纳为540个部首,这种方法,一直成为编字典的一种主要体例。
晋代吕忱的《字林》,梁代顾野王的《玉篇》,宋代司马光等的《类篇》,下至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清代张玉书等的《康熙字典》等都按偏旁部首排列文字。
由此可见《说文》一书在中国字典学史上地位之重要。
(2)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
全书共收小篆文9353字,古文、大篆、籀文等异体字-重文1163字。
古书中所使用的文字大体具备,其中既有先秦所有的字,也有汉代新产生的字,为后代考查汉字发展的历史提供极宝贵的材料。
如果没有这部书作桥梁,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到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
因为有了许慎的书,所以现在得以读通大量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3)指出汉字的造字规律,即所谓“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注:见(xìan),显示;撝同挥,指挥即所指的方向。
T—填空M—名词解释J—简答C—材料语言观的概念·人们对语言本质特点的认识,就是语言学家常说的语言观·研究一个学术流派的语言观,实际上是对该学派或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特点“认识”的认识,是一种再认识。
·“再认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理论的重构,这种重构需要从纷繁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揭示其本质,又需要进行系统的概括和理论抽象,抓住其理论精髓,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M 方法论·语言学的每一步发展,都跟方法的更新有直接的关联。
·方法论是指科学研究活动中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即哲学基础和一般原则。
·不同的方法论不仅影响着人们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同时还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研究方式的选择,最终导致在研究方式和方法论之间逐渐形成一种常见的研究模式。
语言观的内涵1立足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特定语言结构进行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科学认识,这种认识就是语言结构观。
2立足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特定语言功能进行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科学认识,这种认识就是语言功能观。
3语言哲学观是指人们在特定的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对语言结构、语言功能本质特点的基本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学方法论。
4语言价值观是指人们对语言结构、语言功能价值的判定和认识。
关系1不同语言结构观和语言功能观,是形成特定语言哲学观和语言价值观的基础。
2特定的语言哲学观会导致人们对语言价值的不同认识,从而形成特定的语言价值观。
3特定的语言哲学观和语言价值观又会制约人们对语言结构、语言功能的认识,从而形成特定的语言结构观和语言功能观。
J/C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问题A常见的几种处理方法1按时不分段的做法威廉·汤姆逊《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就是只按时间的先后来组织、编排各类语言学史的史实,回避分段的问题。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将“真正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学史分为三个阶段:所谓“语法”阶段、语文学阶段、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的阶段。
中国语言学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奠基人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许慎答案:D2. “六书”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许慎答案:D3. 以下哪部著作是汉代语言学家扬雄的作品?A. 《说文解字》B. 《方言》C. 《尔雅》D. 《法言》答案:D二、填空题1. 古代汉语中,“之乎者也”被称为______。
答案:虚词2. “文言”和“白话”的区别主要在于______。
答案:语言风格3. 宋代语言学家陆游的《______》是研究古代汉语方言的重要文献。
答案:《老学庵笔记》三、简答题1. 简述《说文解字》在中国古代语言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字字典,对后世的汉字研究和字典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述“六书”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六书理论是汉字构字的六种基本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四、论述题1. 论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词汇、语音方面的主要差异。
答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上,古汉语词序较为灵活,而现代汉语词序较为固定;在词汇上,古汉语词汇较为丰富,现代汉语词汇更加简化;在语音上,古汉语声调较少,现代汉语声调较多。
五、翻译题1. 请将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一、二)第一部分语言与语言学一.填空题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 _文言___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3.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6.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语言,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7.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_规则_是十分有限的。
8.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9.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
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送别时挥手表示再见,鼓掌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愤怒,手舞足蹈表示兴奋。
10.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左直观思维。
11.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 siste 表示,汉语的舅父、姨父、姑父、叔叔,英语用uncle 表示。
12.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量词。
13.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语言。
14.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15.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6.语言符号是语音和意义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
17.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18.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19.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20.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和聚合关系。
中外语言学史复习题1一、填空题(25分,每空格1分)1.尔雅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编训诂的著作,也足汉语语言学史上的第一部专著。
2.《尔雅》的编撰门的是:沟通各地方;(和解释?1今昇G ____________ c3.关于《尔雅》的作者,历来有三种说法:孔子的门人所作,周公W所作,汉儒。
4.训诂释义的方法分为三种:形训、卢训、义训。
《尔雅》主要采川义训。
5.丙汉的扬雄___________ 写成了第一部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方言》。
6.《方言》全称《輞轩使者绝代语释别W方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六15”名称最¥!1|现在《周礼地官保氏______________ 》,但没有说明其内容。
8.《说文解字》中的文字写法以篆文___________ 为主,如果“古文” “籀文”与此不同吋,把“古文” “籀文”作为“重文”放在解说后面,然后再加以说明。
9.《释名》是汉语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研究语源的专著,关于它的作者,历来有两种说法:《活代书》的刘珍说和《三国志》的刘熙说。
10.《尔雅》主要采取义训方法释义。
11.早期的印度语言研究,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
现在对梵语语言的了解,主要是依据潘汜W __________ 的伟大著作《八15》,它是一部樊语语法著作。
12.印度语言研究主要集屮在三个方而:一般语言理论和语义,语卉和卉位。
语法描写。
13.潘尼尼的语法论述全而叙述了梵语的构词规则。
他的叙述伞部用膂句写成。
14.我们现在常川的“零位”描写手段足潘尼尼酋先创川的。
15.王仁煦为《切韵》刊正谬误,增加文字及注释,于唐龙兴二年(公元706年)写成《I谬补缺切韵__________ 》五卷。
16.屮世纪是教会势力浓厚的时代,当时的教竹以“七艺”为主要内稃。
在当时的学校都设有三艺和四艺,前者指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后者包括算水、儿何、音乐和天文学,两者和在一块即所谓的“七门ft由艺术”,简称“七艺”。
17.十二世纪的《竹篇语法专论》是对冰如语法研究的一部代表作。
18.屮世纪语言学最突出的成就是经院竹学影响卜'的思辩语法。
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川亚甩士多德的演绎推理法_________________ 。
19.中世纪W —位重要的语法学家是希思帕尼斯。
他出生在十三世纪初,是当时医学和逻辑学办的权威人物。
他的不朽著作《《逻辑纲要》先后印刷160次之多,成为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
他把语言的表述分意义、假设必名称三个方凼。
20.受到希思帕尼斯的影响,十三、十四世纪的语法学家人多在探讨存在的方式、理解方式、表述方式。
这些学者后来被称为“摩辿斯泰学派”,他们的语法被称为思辩语法。
21.对阿拉伯语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可兰经》进行的,对希伯来语的研究则主要是从研究《圣经____________ 》开始的。
22.西扪维对阿拉们语的故乡阿拉伯半岛内、希贾兹等地的典型阿拉伯语进行过广泛调查,写出了历史上第1部系统完整的阿拉伯语法,叫做《八阶〉。
23.徳国古典学家罗赫林写的《希伯来语的基木规则》一书,把希伯来语的词类分为名词、动词和小品词三大类。
24.关于反切产生的原因,大约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反切的发明是受了双声迭韵的启发,另一种认为反切的发明是受了梵语 ____________ 的影响。
25.反切的产生和韵b的出现标志着_ 汉语芑韵学的建立。
二、是非题(10分,每题1分)1.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
( 1 )2. 索绪尔是符号学的创始人。
( )3. 魏晋六朝隋的字书以晋•吕枕的《字林》和梁顾跹王的《玉篇》为最重要, 用楷书编写的字书,后者是第一部用隶书写成的字书。
(M4. 在美国,最M 对语言学发生兴趣的是人类学家。
(I ) 5. 《新加九经字样》是宋元的正字法专著。
( 錯 )6. 布龙菲水德开创了一个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
(7. 喀山学派和莫斯科学派是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两个学派。
( M8. 乔姆斯基赞同“刺激一反应”和“刺激——记忆”说。
( 錯_9. 乔姆斯基不认为,人脑的初始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具有的特/乂 遍语法”或“语言普遍现象”。
( 错 ) 10. 洪堡特指出,语言足讲话者产生语言和理解语言的能力。
( M三、名词解释(25分,5题,每题5分)1. 唐代的正字法专著六朝以来,草书、楷书、行书通行,新字、俗字不断出现,汉字形体逐渐混乱失真。
唐代鉴于文字混乱,别字增多,陆续出现了正字法专著,以定楷书字体。
颜师古在唐太宗贞观年间,A 秘15省刊正经籍时,锷写就几张“字样”,作为楷15的 书写标准。
当时号为“颜氏字样”。
颜师古从孙颜元孙以此为本,撰就《丁•禄字书》一卷。
《干禄》字书足第-•部正字法专 著,收录了不少当时已通行的简化字,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部正字法专著,也是科举考试的 字体标准。
张参于人历十一年撰成《五经文字》,此书校正五经文字,重要的文字依据是《说文》, 如果《说文》没有,就取于《字林》。
《五经文字》因传写参差,常冇错舛,公元833年玄度依《五经文字》旧木,并参照其 它字15,纠正《五经文字》传写中的错误,并作增补,编成《新加九经字样》一卷。
2. 普遍唯理语法在理性主义的影响卩,人们企图创造出一种最理想的语言,以使川同样的同0:,淸楚、 简洁地表达人的思想。
英国的威氺金斯冇过专著,他的设想足一套普遍适用的语言原则,使世界各民族都能够 互相交流思想。
这被称为“普遍语法”。
他们的努力说明当吋语言学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他们是在探索语言到底是然后构成的。
他们相信不论讲哪种语言,人类都具有一种相M 的思维结构,所以人的思想冰能够用一种啓 遍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观点也正足法国波尔一罗瓦耶尔(Port Royal )学派的指导思想,他们认为人的理 智高于一切权威;因为人的思维和理智是fflM 的,表达思想的语言也应该有ffiM 之处。
他们 试图阐述语言的普遍原则,解释存在于一切语言中的语法在表达思想上的-•致性。
3. 传教士对东方语言的传写鸦片战争以P 半个世纪我国各方言区的重要城市都有教会出版的方言罗马字《圣 经》或者其它读物。
方言教会罗马字以及从明朝末年以來就奋的两洋人为了学习和翻译汉语 而设计的拉丁字母汉语译音,是汉字改革运动发生以前的历史前奏。
比如,西洋人需要15写中国的国名Chin (秦,变化为Chine 、China )以及从中国输入的商 品Si (丝,后变化为silk 、sericum )o 《马可波罗游记》里奋许多川拉T*字母拼写的屮国地名。
第一个创制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读音的方案的西洋人是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 ), 1605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一 15。
罗常培根裾文章的汉字与拉丁文对照的译文,整 理出前奍是第一部 ) ))),可称为“普)一个包括26个声母和44个韵母的汉语拼音方案。
1626年法国耶穌会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 1610年来华),在杭州出版了《西 儒耳H 资》。
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
他的拼音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 基础上修改成的,人称“利、金方案”。
4. 《字汇》作者明代梅膺祚,《字汇》释字体例是先注音后释义,有的还在最P 采录《说文》对字 体木义的分析。
该15依裾楷|5,简化《说文》部首,将《说文》的540部合并为214部。
其编制体例则为后世字典所仿效,它的按笔画多少为先后的排字方法,至今仍是字典的 一种主要的编排方法。
《康熙字典》的蓝本《正字通》即是以《字汇》为蓝本的。
《康熙字 典》不但采用了《字汇》的214部部首,而几还照抄《字汇》按地支分集和以笔划排列部首 以及所收之字的方法。
5.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文艺复兴吋期的文化繁衆,力欧洲的语言学術来的生机。
殖民地的扩张和商旅的往来为 人们广泛研究新的语言提供了需求。
在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语言学家对新发现的语言进行了搜集和描述工作。
这样就为语 言学的比较研究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语言学家把所有已经知道的语言加以编目和分类,对语 言学比较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球语言比较辞汇》是笫一•部多种语言辞典。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第二,对编纂万 国辞汇深感兴趣。
她亲自拟订了一分需要译成各种语言的辞目录,在全俄散发,并向俄国 的驻外使节和外国学者发放,以便译成尽叮能多的语言。
著名和旅行家和&然研究家巴拉斯 负责整理出版这份材料。
这部著作第•一卷以《全球语言比较辞?I:》为名在1786-1787年问世, 它包括了亚洲149种、欧洲51种A: 200种语言和方言。
在语言学史上具有找划时代意义的事是英国东印度公均的官员威廉确(斯在加尔各答皇 家亚洲学会上宣读了著名的论文,确定了梵语与拉丁语、希腊语和円尔曼语的历史亲缘关系。
四、知识题(10分,10题)在下列著作和观点后,填上相关作者的名字。
(参考名字:梅膺祚、俄国女皇叶卡捷琳 娜第二、利玛窦、索绪尔、布龙菲尔徳、张参、布龙菲尔徳、扬雄、王照、颜师古)《字汇》梅膺祚 《全球语言比较辞汇》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第二刺激——反应论布龙菲尔德 北时语言学索绪尔《西字奇迹》“字样”颜师古 艽、问答题(30分,2题,每题15分)1. 论述基督教与拉丁语法研究的关系中世纪是教会势力浓厚的时代,他们左右着当时的文化教育。
在教会的努力下,陆续出 现了一些修道院学校、大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
当时的教育以“七艺”为主要内容。
在当时的学校都设有三艺(trivium )和网艺 ^uadrivuun^前者指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 简称“七艺”。
由此可见,当时对语言的研究已十分重视。
因为屮世纪的人学统一用拉丁语 作为教学语言,拉丁语足教会的它方语言,《圣经》的拉丁文译本足最具权威的教科书面书。
因此,基督教传到哪里,哪里就学习拉丁语,学习拉丁语法。
在古罗马语法研究的菽础t,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拉丁语法学家,一个是多纳特斯 (Donatus,公元四世纪),一个是普利森(Priscian 公元六世纪)。
六世纪初,基督教传到英格兰,并出现了拉丁语法著作。
后来,爱尔兰开始接受基督教, 掀《五经文字》张参 “官话字母义塾”王照 《方言》扬雄结构主义语言学布龙菲尔徳起了学习拉丁语的热潮,拉丁语法术语进入爱尔兰士着语言。
2.论述对《切韵》改革的情况《切韵》编成后,后代人在使用时“苦字少,S阙字义”,陆续冇人对艽进行了增补、刊谬和重修。
唐代主要对《切韵》进行了增补、刊谬和修订,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孙缅的《唐韵》和李舟的《切韵》为最有名。
宋代的对《切韵》修订仍在进行。
宋代奉皇帝之命对《切韵》共进行了三次修订。
第三次即宋真宗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6月陈彭年、邱雍等人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