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6.50 KB
- 文档页数:20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球形颗粒在静止流体中作重力沉降,经历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
沉降速度是指_______阶段,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2、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3、某室内空气中O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在1.013×105Pa、25℃下,3该浓度可表示为__ _ __ μg/m3。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气体。
在吸收操作中__压力和_____温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5、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
6、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量只是___ ___的函数,而不随_ ____变化,该系统称为稳态系统。
7、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8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和。
9、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_ ___的结果。
10、在深层过滤中,流体的悬浮颗粒随流体进入滤料层进而被滤料捕获,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为:__ ___、附着行为、__ ___。
11、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有:(1)__ ___;(2)__ ___;(3)稳定性好;(4)适当的物理特性;(5)价廉易得。
12、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__一侧,而_____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
13、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1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15、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有、逆流、错流、 __ ______四种。
环境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工程主要研究的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水污染控制B. 大气污染控制C. 固体废物处理D. 建筑设计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工程中常用的污染物处理方法?A. 物理处理B. 化学处理C. 生物处理D. 热处理3.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A. 吸附B. 沉淀C. 氧化还原D. 过滤4.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项目的成本效益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C. 确定项目的可行性D. 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5.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工程中常用的水质指标?A. pH值B. 溶解氧C. 悬浮固体D. 土壤湿度6.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重金属污染?A. 反渗透B. 电渗析C. 紫外线消毒D. 臭氧氧化7.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氮氧化物?A. 活性炭吸附B.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C. 反渗透D. 紫外线消毒8.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A. 吸附B. 沉淀C. 氧化还原D. 过滤9.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放射性污染?A. 吸附B. 离子交换C. 沉淀D. 过滤10.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土壤污染?A. 土壤蒸汽提取B. 反渗透C. 紫外线消毒D. 臭氧氧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工程中的_______是指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改善和保护的工程活动。
2. 环境工程中,_______是指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治理的一系列活动。
3. 环境工程中,_______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物质。
4. 环境工程中,_______是指对环境进行修复和恢复的工程措施。
5. 环境工程中,_______是指对环境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污染物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环境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环境工程是指()。
A. 通过技术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工程领域B. 通过工程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工程领域C. 通过管理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类健康的工程领域D. 通过政策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社会稳定的工程领域答案:A2.以下哪一项不是环境工程的主要领域?A. 大气环境工程B. 水污染控制工程C. 土壤修复与污染防治工程D. 电力工程答案:D3.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大气污染物?A. 酸雨B. PM2.5C. 重金属D. 臭氧答案:C4.以下哪一项不是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任务?A. 水处理B. 污水排放C. 水质监测与评价D. 废水减排答案:B5.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土壤修复与污染防治工程的常用方法?A. 生物修复B. 燃烧处理C. 土壤水分调控D. 化学修复答案:B二、问答题1.简述环境工程的定义及其主要领域。
环境工程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工程领域。
其主要领域包括大气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土壤修复与污染防治工程等。
2.请举例说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分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如PM2.5和臭氧等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支气管炎,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水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有机物可通过饮水等途径进入人体,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导致慢性中毒和癌症。
3.请简述土壤修复与污染防治工程的主要方法之一——生物修复的原理。
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因子来修复污染土壤。
原理是通过生物降解、吸附、转化等作用来减少或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并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常见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菌根修复、菌菇修复和植物吸附、转化等。
三、综合题某工厂位于城市郊区,经过环境评估发现其废水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
请设计一个综合处理方案,以确保废水排放达标。
综合处理方案:1. 废水预处理: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可沉淀物,使用物理方法如沉淀、过滤等。
环境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工程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项?A. 建筑设计B. 环境监测与治理C. 计算机编程D. 财务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土壤侵蚀D. 燃烧化石燃料答案:C3.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通常与哪种元素的过量有关?A. 氮B. 磷C. 硫D. 铁答案:B4. 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减量化B. 无害化C. 资源化D. 多样化答案:D5.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项目成本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C. 选择项目地点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6. 以下哪种污染物属于重金属污染?A. 铅B. 二氧化碳C. 氨D. 甲醇答案:A7. 环境工程中,哪种技术常用于水体的净化?A. 焚烧B. 填埋C. 生物处理D. 化学沉淀答案:C8.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A. 土壤蒸气提取B. 土壤固化C. 土壤耕作D. 土壤置换答案:C9. 环境工程中,哪种技术用于处理噪声污染?A. 声屏障B. 光催化C. 紫外线消毒D. 反渗透答案:A10. 环境工程中,哪种方法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A. 生物监测B. 土壤分析C. 水质监测D. 所有以上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工程中的“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和______。
答案:废渣2. 环境工程中,常用的大气污染指数是______。
答案:API(Air Pollution Index)3. 环境工程中,常用的水体污染指标是______。
答案: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4. 环境工程中,______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答案:污染治理5. 环境工程中,______是指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山东轻工业学院 10/11学年第一学期《 环境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本试卷共9页)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5分)1.Monod 公式说法错误的是:A. 米-门公式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纯酶进行动力学试验,并根据中间产物学说提出的关于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之间的关系式。
B. 在废水生物处理工程中,米-门公式是常用的一个反应动力学公式,在具体应用中要采用微生物浓度代替酶浓度。
C. Monod 公式是在米-门公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反映了微生物增长速度和微生物本身的浓度、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D. 米-门公式和Monod 公式中的饱和常数含义不同。
2.城市污水处理厂,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最小流速应为( )m /s 。
A. 0.15 B. 0.3 C. 0.6 D. 1.03.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砂斗容积不应大于( )d 的沉砂量。
A. 2 B. 3 C. 4 D. 54.城市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 )m 。
A. 1~2 B. 2~4 C. 4~5 D. 5~65.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二次沉淀池不宜大于( )L /(s·m)。
A. 0. 5 B. 1. 0 C. 1. 7 D. 2. 96.生物滤池的布水设备应使污水能( )在整个滤池表面上。
布水设备可采用活动布水器,也可采用固定布水器。
A. 集中分布B. 不集中分布C. 不均匀分布D. 均匀分布7.低负荷生物滤池的设计当采用碎石类填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采用固定喷嘴布水时的喷水周期宜为( )min。
A. 1~3B. 3~5C. 5~8D. 8~108.塔式生物滤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填料应采用塑料制品,滤层总厚度应由试验或参照相似污水的实际运行资料确定,一般宜为( )m。
A. 2~4B. 4~6C. 6~8D. 8~129.曝气池的布置,应根据普通曝气、阶段曝气、吸附再生曝气和完全混合曝气各自的工艺要求设计,并宜能调整为按( )运行。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生活污水D. 大气污染答案:D2. 环境工程中,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A. 生物降解B. 活性炭吸附C. 化学沉淀D. 光催化氧化答案:C3.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家庭烹饪D. 海洋污染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污染?A. 农药使用B. 工业废弃物C. 城市垃圾D. 地下水流动答案:A, B, C2. 环境工程中,哪些是水处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A. 沉淀B. 过滤C. 反渗透D. 离子交换答案:A, B三、判断题1. 环境工程中,生物处理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对)2. 环境工程中,所有的大气污染物都可以通过植物吸收来净化。
(错)3. 环境工程中,土壤修复技术通常不包括物理修复方法。
(错)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工程中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哪些?答: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等;化学处理包括化学稳定化、化学分解等;生物处理包括堆肥化、厌氧消化等。
2. 描述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控制技术。
答:大气污染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燃烧前控制、燃烧中控制和燃烧后控制。
燃烧前控制包括燃料脱硫、脱硝等;燃烧中控制包括优化燃烧条件、使用低污染燃烧技术等;燃烧后控制包括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
五、计算题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浓度为500mg/L,若采用生物处理法,处理效率为80%,求处理后废水的COD浓度。
答:处理后废水的COD浓度= 500mg/L × (1 - 80%) = 100mg/L。
2. 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每日产生垃圾量为1000吨,若垃圾的生物降解率为50%,求一年内该填埋场产生的甲烷量(假设每吨垃圾产生甲烷50立方米)。
江苏开放大学教育本科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固体废物的()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处置,使固体废物既不损害人体健康,同时对周围环境也不产生污染。
A.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D.制度化2. 解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原则是避免生产、综合利用、妥善处置。
A.3R B.3T C.3C D.3E3. 下列不属于危险固体废物的是()。
A.生化池的污泥B.高浓度有机废水C.未用完的氢气钢瓶D.半桶废弃的浓硫酸4. 二级处理主要采用()A. 物理法B. 化学法C. 物理化学法D. 生物法5. 把一定体积的废水样品在103-105°C下蒸发干燥,所得到的残渣总量即为废水中的()。
A. 可沉降固体B. 总悬浮固体C. 总挥发性固体D. 总固体6. 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BOD5/COD()表明废水可采用生物法处理。
A. >0.3B. <0.3C. >0.1D. <0.17. 硫酸烟雾是由()反应形成的。
A.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C. 硫氧化物和氧化剂D. 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物8. 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类,其中一类区执行()级标准。
A. 二,二B. 二,一C. 三,三D. 三,一9. 工业上电除尘器倾向于采用()。
A. 负电晕电极B. 正电晕电极C. 直流电极D. 正、负电晕电极均可10. 为保证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通常系统中的微生物处于()A. 对数增长期B. 减速增殖期C. 内源代谢期D. 减速增殖期后期或内源代谢期前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理想沉淀池分为进口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2. 混凝的机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沉淀网捕作用四种。
《环境⼯程学》试卷、习题集及答案《环境⼯程学》试卷⼀、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COD;2、厌氧⽣物处理法;3、泥龄;4、好氧硝化;5、A/A/O法;6、反电晕;7、⼆次扬尘;8、电场荷电;9、FGD;10、SCR法。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BOD就是化学性⽔质指标之⼀,其含义就是( )。
A 溶解氧;B 化学需氧量;C ⽣化需氧量。
2.废⽔处理⽅法很多,其中混凝沉淀法可去除废⽔中得( )。
A 可⽣物降解有机物;B 不溶性有机物; C悬浮物质。
3.废⽔⼆级处理技术属于( )。
A ⽣物⽅法;B 化学⽅法; C物理⽅法。
4.A2/O法产⽣得污泥量⽐活性污泥法( )。
A 多;B 少;C ⼀样。
5.下列哪种技术属于废⽔三级处理技术( )?A 臭氧氧化;B ⽓浮;C 好氧悬浮处理技术。
6.脱硫技术很多,跳汰选煤脱硫技术属于( )。
A 炉前脱硫技术;B 炉内脱硫技术;C 炉后脱硫技术。
7.电除尘器最适宜捕集得粉尘就是( )。
A 低⽐电阻粉尘;B 中⽐电阻粉尘;C ⾼⽐电阻粉尘。
8.常被⽤来作为⾼效除尘器得前级预除尘器得就是( )。
A 机械⼒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过滤式除尘器。
9.既能捕集颗粒污染物,⼜能脱除部分⽓态污染物得除尘器就是( )。
A 机械⼒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湿式除尘器。
10.SCR法烟⽓脱硝得主要机理就是( )。
A 催化转化;B 化学吸收;C 化学吸附。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MLSS,MLVSS,SVI,SBR分别为、、、。
2.活性污泥法有效运⾏得基本条件为、、、。
3.SCR法烟⽓脱硝机理分为、、、。
4.影响湿法脱硫效率得主要因素包括: 、、、。
5.控制颗粒污染物得主要⽅法包括: 、、、。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30分)1.什么就是废⽔得⼀级处理,⼆级处理与深度处理?2.厌氧⽣物处理得基本原理就是什么?3.曝⽓池在好氧活性污泥法中得作⽤就是什么?4、简述污⽔中得氮在⽣物处理中得转化过程?5、什么就是曝⽓?曝⽓得作⽤有哪些?6.控制废⽓中⽓态污染物得⽅法有哪些?7、评价除尘器性能得指标有哪些?8.实现电除尘得基本条件就是什么?9、影响SCR法烟⽓脱硝效率得因素有哪些?10.影响湿法烟⽓脱硫效率得主要因素有哪些?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某⽔处理⼚在沉淀池后设置快砂滤池,滤池得设计负荷率为32m d m。
《环境工程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COD;2. 厌氧生物处理法;3. 泥龄;4. 好氧硝化;5. A/A/O法;6. 反电晕;7. 二次扬尘;8. 电场荷电;9. FGD;10. SCR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BOD是化学性水质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A 溶解氧;B 化学需氧量;C 生化需氧量。
2.废水处理方法很多,其中混凝沉淀法可去除废水中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A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 不溶性有机物;C悬浮物质。
3.废水二级处理技术属于()。
A 生物方法;B 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
4.A2/O法产生的污泥量比活性污泥法()。
A 多;B 少;C 一样。
5.下列哪种技术属于废水三级处理技术()?A 臭氧氧化;B 气浮;C 好氧悬浮处理技术。
6.脱硫技术很多,跳汰选煤脱硫技术属于()。
A 炉前脱硫技术;B 炉内脱硫技术;C 炉后脱硫技术。
7.电除尘器最适宜捕集的粉尘是()。
A 低比电阻粉尘;B 中比电阻粉尘;C 高比电阻粉尘。
8.常被用来作为高效除尘器的前级预除尘器的是()。
A 机械力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过滤式除尘器。
9.既能捕集颗粒污染物,又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的除尘器是()。
A 机械力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湿式除尘器。
10.SCR法烟气脱硝的主要机理是()。
A 催化转化;B 化学吸收;C 化学吸附。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MLSS,MLVSS,SVI,SBR分别为、、、。
2.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为、、、。
3.SCR法烟气脱硝机理分为、、、。
4.影响湿法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环境工程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36)一、名词解释1、堆肥化参考答案: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腐殖质转化的生物过程。
2、逆温参考答案:指对流层中某层次出现气温上热下冷的现象。
3、中位径(d c50)参考答案:指粒子群中将颗粒质量平分一半时所对应的颗粒的粒径。
4、富营养化参考答案: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5、农业退水参考答案: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排出的污水。
6、水环境容量参考答案: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的最大允许污染负荷量,或称纳污能力。
7、污泥负荷参考答案:指单位时间单位微生物质量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单位为kgBOD5/(kgMLVSS·d)。
8、物理性污染参考答案:物理环境中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光、热等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强度过高或过低,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仪器设备,造成的污染或异常,就是物理性污染。
9、热解参考答案:指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中提取燃料油、油脂和燃料气的过程。
10、自养型微生物参考答案: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为二氧化碳、氨和水1/ 20等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
11、容积负荷参考答案:单位为:kgBOD5/(m3·d),指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器容积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
12、废物固化参考答案: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基材中,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13、理论烟气体积参考答案:燃料在供给理论空气量下完全燃烧,且生成的烟气中只有CO2、SO2、H2O、N2这四种气体,此时烟气所具有的体积为理论烟气体积(又称湿烟气体积)。
14、表面水力负荷参考答案:单位为m3/(m2·d),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污水流量。
15、噪声参考答案:噪声是声波的一种,具有声音的所有特征。
从物理学的特点来看,噪声是指声波的频率和强弱变化毫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16、放射性废物参考答案:放射性废物是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17、破碎比参考答案:指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
表示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小的倍数,也表征废物被破碎的程度。
18、浸出率参考答案:指固化体浸于水中或其它溶液中时,其中有害物质的浸出速度。
19、堆肥参考答案:指废物经过堆肥化处理,制得的成品。
20、焚烧参考答案:在高温炉内(800-1000。
C),废物中的可燃组分与空气中的O2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转化为高温气和性质稳定的固体残渣并释放热量的过程。
21、吸声系数参考答案: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的比值。
22、滤波器2/ 20参考答案:滤波器是一种选频装置,可以使信号中特定的频率成分通过,而极大地衰减其它频率成分,它实质上是一个选频电路。
23、表面水力负荷参考答案:q=Q/A单位为m3/(m2·d),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污水流量。
24、有机容积负荷L V参考答案:L V=QS0/V单位为:kgBOD5/(m3·d),指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器容积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
25、污泥负荷L S参考答案:L S=QS0/(X V∙V)指单位时间单位微生物质量说承受的有机物的量,单位为kgBOD5/(kgMLVSS·d)。
26、污泥龄(SRT)参考答案:SRT= X·V/△X将反应器内的工作着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
27、活性污泥参考答案: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28、BOD5参考答案:表示在好氧条件下,当温度为20℃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氧量(以单位体积的污水所消耗的氧量表示,单位:mg/L),目前水质标准采用在20℃下分解5天所需耗用的氧量,以BOD5表示。
29、PM10参考答案:悬浮于空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吸入颗粒物。
30、酸雨参考答案: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
31、气溶胶参考答案:大量液态或固态微粒在大气中的悬浮胶性体系称为大气气溶胶,雾、霾、飘尘、烟雾等都是大气气溶胶。
气溶胶质粒很小,半径一般在千分之一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
32、固体废弃物3/ 20参考答案: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以及生活等过程提取目的组分之后,由于不再需要或者失去利用价值而被丢弃的固态或半固体的物质。
33、清洁生产参考答案:1997年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清洁生产的明确定义为:“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34、环境参考答案:普遍意义上的环境是指:一个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的周围的自然状况或物质条件;影响个体和群体的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
但通常人们对环境的认识都是相对于人类自身而言,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周围空间和所有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35、TOC参考答案:TOC是指总有机碳,反映的是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36、水资源参考答案:广义上是指有明显或潜在利用价值的水量。
但,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陆地淡水资源。
37、水体自净参考答案:一定量的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
38、光化学烟雾参考答案: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淡蓝色(有时呈紫色或黄褐色)二次污染物,即光化学烟雾,其主要成分是臭氧、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醛类及酮类等。
39、卫生填埋参考答案:卫生填埋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土地填埋作为最终处置的方法。
填埋场的选址与设计必须满足一定标准,必须具备防渗、渗滤液收集与处理、产气控制及地下水与地表水导排等功能系统。
40、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可持续发展的最广泛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个定义有两层含义:①优先考虑当代4/ 20人,尤其是世界上贫穷人的基本需求;②在生态环境可以支持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眼前和将来的需要。
41、循环经济参考答案: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
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42、POPs参考答案:是英文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的缩写,中文名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是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高生物毒性的特殊污染物。
43、安全填埋参考答案:一种改进的卫生土地填埋方法。
主要用来处置工业(化学)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有害)固体废物的一种较好方法。
44、A声级参考答案:为了模拟人耳的听觉特性,在声级计中安装了一个滤波器使它对频率的判别与人耳相似,这个滤波器称为A计权网络,该声级计称为A声级计。
通过A声级计测定的声压级称为A声级,记做dBA或dB(A)。
45、COD参考答案:Chemical oxygen demand,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化学氧化剂的量。
目前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
46、危险废物参考答案:含有放射性、毒性、腐蚀性和致病性的废物称为危险废物。
47、总量控制参考答案: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以环境质量目标为基本依据,对区域内各污染源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实施控制的管理制度。
48、TSP参考答案:TSP是英文"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的缩写,其中文含义可译为"总悬浮颗粒物"。
它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 微米的颗粒物。
49、响度参考答案:响度是表示人的听觉判断声音的强弱程度,是一主观感觉量。
它是人耳对音量大小、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
5/ 2050、低碳经济参考答案: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二、简答题1、简述“3R”原则及“3C”原则。
参考答案:“3R”原则是指: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3C”原则是指: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2、影响固体废物厌氧发酵的因素。
参考答案:(1)厌氧条件;(2)消化温度;(3)营养物质;(4)微生物接种量;(5)有毒物质;(6)搅拌强度;(7)pH值。
3、分析固体废物焚烧与热解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不同点:(1)焚烧--放热过程,热解--吸热过程;(2)焚烧产物—CO2、H2O、废气,热解产物—气体燃料、固态燃料、液体燃料;(3)焚烧--充足的氧,热解--无氧或缺氧;(4)焚烧--能量以热的方式加以利用,热解--能量以多种方式加以利用相同点:固体废物的焚烧和热解都需要热能,都需要在热的作用下才能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4、简述除尘设备合理选择时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除尘设备选择要注意以下问题:(1)选用的除尘器必须满足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要求;(2)粉尘颗粒的物理性质(如粘性、比电阻、粉尘的湿润性、粒径分布等)对除尘器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6/ 20(3)气体的含尘浓度;(4)烟气温度和其它性质是选择除尘器时必须考虑的因素;(5)选择除尘器时须考虑收集粉尘的处理问题。
5、设计人工湿地时,应着重考虑哪些方面?参考答案:应着重考虑:基质选择与搭配;植物选择与搭配;进水防堵塞及布水;池体防渗等方面6、简述影响固体废物堆肥化的因素。
参考答案:(1)通风供气量(2)含水率、温度(3)物料的颗粒度(4)C/N和C/P(5)有机物含量7、生物反硝化所需碳源的来源有哪几类?如何判断反硝化碳源是足够的?参考答案:生物反硝化所需碳源的来源可分为:①外加碳源,多采用甲醇,因为甲醇被分解后的产物为CO2,H2O等,不产生其它难降解的中间产物,但其费用较高;②原水中含有的有机碳;③内源呼吸碳源——细菌体内的原生物质及其贮存的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