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与信息
- 格式:ppt
- 大小:386.50 KB
- 文档页数:20
数据和信息的区别数据和信息是两个经常被人们所提及的概念,它们都是与人们有关的事物,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同点。
数据是无组织的原始事实,信息是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整理、处理、归纳的结果。
本文旨在探讨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分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数据的定义和特点数据是描述性的、原始的、无组织的事实,它可以是数字、文字、符号等形式,具有如下特点:1. 描述性的。
数据可以用于描述某个对象、事件、现象的某个方面,例如温度、价格、年龄等。
2. 原始的。
数据不经过处理前都是原始数据,没有被加工或分析过。
3. 无组织的。
数据是杂乱无序的,没有被分类或组织过,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才能被理解和使用。
4. 冗余的。
数据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地方、时间、格式中,其中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数据。
二、信息的定义和特点信息是从数据中产生的,是根据某个目的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归纳而得到的结论或判断,具有如下特点:1. 有意义的。
信息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某种含义、解释、推断或结论。
2. 有序的。
信息是经过处理的,被组织成一定的结构或规则,使其更易于理解和使用。
3. 组织化的。
信息是经过分类、排序、编排等方式进行组织或分布的。
4. 实用的。
信息能够解决人类的某种需求,并能够对决策产生影响。
三、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数据和信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没有数据就不可能有信息的产生。
而信息又是数据加工处理的结果,数据变成了信息之后才有进一步的作用。
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图示表示:图1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有助于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但是,有的数据可能对于某些目的没有价值,或者是误导的信息。
所以,在处理数据时,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才能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被其迷惑和误导。
四、数据和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数据和信息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高一信息技术新教材---数据和计算知识点整理数据与计算知识点一、数据与信息、知识的概念、特征和关系数据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图形和视频等信息。
数据有些是固定不变的,有些是不断变化的,有些是随机出现的。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知识是信息经过加工提炼后形成的抽象产物,是一类高级的抽象信息,具有普遍适应性。
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后的信息,包括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知识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研究者结构化思考问题,直观展现思维脉络,使知识的交流与分享更清晰有效。
学业要求】学生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信号可以按取值特征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用传感器直接获得的信号一般为模拟信号,其值称为模拟数据。
模拟信号的值随时间连续变化,波形光滑。
数字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是非连续的。
数字信号可以由模拟信号转换得来,直接用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二进制表示,以方便计算机进行处理。
模拟信号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等步骤可以转换成数字信号。
二进制与数字的转换采用除2取余法。
按r进制非负整数转换成10进制,采用的是按权展开求和法。
文本数据的编码,也称字符编码,其中ASCII和Unicode是最典型的两种编码。
学业要求】学生了解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三、数据处理的过程分为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呈现。
数据收集的方法有直接数据和间接数据。
直接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等。
间接数据一般都已经加工处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以查阅文献资料、浏览权威网站和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地图版数据收集有传感器收集和网络获取数据两种。
地图版的数据整理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校验和标准化。
数据整理通过去重、补漏、删除重复的数据、补全缺失数据和校正错误的数据。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数据、信息和知识是信息科学领域中的核心概念,这三者的区别和相互关系对于理解信息化时代的大数据处理、知识管理和智能化决策等重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是指描述客观事物的离散、无序的符号化表达,具有事实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
例如,在一家超市中,每一笔交易的商品名称、数量、价格、时间等信息都是数据的一部分。
数据虽然不包含主观评价或解释,但是对于进行分析和决策十分重要。
信息是指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组织和解释后,赋予数据意义和价值。
它是通过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分析,产生的对客观现象的理解或认知。
例如,在上述超市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一位顾客的购物记录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得出哪些商品是最受欢迎,哪些商品销售不佳等信息。
信息的特点是包含主观判断和归纳、分析的结果,具有完整性、可靠性、精确性等特点。
知识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实践活动中,通过认知、思考、总结和归纳形成的,对一定领域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它是对于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处理,对于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上述超市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顾客群体和商品特性的深入分析,得出的有关优惠活动的设计和商品推广策略就属于知识的范畴。
数据、信息和知识呈层次性的关系,即数据是信息的基础,而信息是知识的前提。
信息不仅是数据的衍生物,它通过加工处理,使数据具有了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是知识的基石。
知识不仅是信息的高级形态,它是人们在认知实践中所积累的一种能力和技能,使人们能够有目的、有方向地行动,这也是信息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很好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数据到信息的转化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和加工,赋予其意义和价值,进而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信息到知识的转化是通过对信息的系统整理、归纳和理解,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和体验的过程。
知识到信息的转化是通过对知识的总结、抽象和概括,将其转化为更易于传播和共享的信息的过程。
简述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数据是客观对象地表示形式,信息是数据内涵的意义。
换句话说,信息是由数据表达的,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或内容就是信息、二者是形与质的关系。
数据和信息的概念:
数据是客观对象地表示形式,如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等,它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其他形式)。
信息是数据内涵的意义。
二者的关系:
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才成为信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成为信息。
拓展资料
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
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
数据的语义
数据的表现形式还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需要经过解释,数据和
关于数据的解释是不可分的。
例如,93是一个数据,可以是一个同学某门课的成绩,也可以是某个人的体重,还可以是计算机系XX级的学生人数。
数据的解释是指对数据含义的说明,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举例说明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1.举例说明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例如我有⼀条数据表明⼀位同学的姓名⾝⾼等,⽽这之间,这个学⽣的姓名可称为⼀条信息,这些信息组成起来就是⼀定数据。
区别:数据可表⽰信息,但不是任何数据都表⽰信息,同以数据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信息是抽象的,同⼀信息可以有不同的数据表⽰⽅式。
2.试述MRP,闭环MRP,MRPII,ERP的原理MRP:编制零件的⽣产计划,采购计划。
闭环MRP:根据长期⽣产计划制定短期主⽣产计划MRPII:根据经营⽬标制定⽣产计划,实现按需按时进⾏⽣产ERP:供应链管理3.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结构化⽣命周期法,典型的瀑布模型,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运⽤系统的思想和⽅法;信息系统有其⽣命周期及其严格的阶段性;要求预先严格定义系统的需求;抽象⽅法;⾃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法原型法,引⼊迭代的概念,⾃始⾄终强调⽤户的参与,在⽤户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描述及系统实现等⽅⾯具有较⼤的灵活性;可以⽤来评价⼏种不同的设计⽅案;⽤来建⽴系统的某个部分;不排斥传统⽣命周期法中采⽤的⼤量⾏之有效的⽅法和⼯具⾯向对象的开发⽅法,更符合⼈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式;实现软件可重⽤;实现了数据和过程,数据与算法的融合;容易的⽤户沟通,从⽽确定系统需求4.什么是结构化⽣命周期法?它对系统开发阶段所划分的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法或瀑布模型B将系统⽣命周期分解为⼏个阶段,每个阶段⽬标明确,任务相对独⽴,简单,便于不同专业⼈员分⼯协作,从⽽减低软件开发难度C每个阶段有明确的要求,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及与开发的软件系统完全⼀的⾼质量致的⽂档资料D⾯向功能和流程,能够进⾏流程的优化和流程再造缺点:A 难以确保系统真正符合⽤户需求B不能反应认识过程的较⾼反复性C系统开发周期较长D系统的开发成本5.什么是软件⼯程?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软件⼯程作为⼀个新兴的⼯程学科,主要研究软件⽣产的客观规律,建⽴与系统化软件⽣产有关的概念、原则、⽅法、技术和⼯具,指导和⽀持软件系统的⽣产活动,以期达到降低软件⽣产成本、改进软件产品质量、提⾼软件⽣产率⽔平的⽬标。
数据信息知识的概念
(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信息是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3)所谓知识,就是反映各种事物的信息进入人们大脑,对神经细胞产生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知识是由信息形成的。
(4)在管理过程中,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其对决策的影响可能不同。
结果,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做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失败,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即:是否正确地运用知识对数据做出解释,以得到准确的信息。
知识、信息、数据三者的演进关系是
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三者都是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一种基础性资源,都可以采用数宇、文宇、符号、图形、声音、影视等多媒体来表示。
而且,它们都同时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正确性、价值性、共享性,结构性等特点。
数据、信息和知识是知识工作者对客观事物感知和认识的3个连贯的阶段。
(1)数据的组织阶段。
数据是一种将客观事物按照某种测度感知而获取的原始记录,它可以直接来自测量仪器的实时记录,也可以来自人的认识,但是大量的数据多是借助于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地从数据源进行采集和组织的。
数据源是指客观事物发生变化的实时数据。
(2)信息的创造阶段。
信息是根据一定的发展阶段及其目的进行定制加工而生产出来的。
信息系统就是用于加工、创造信息产品的人机系统。
根据对象、目的和加工深度的不同,可以将信息产品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直至高次信息。
(3)知识的发现阶段。
知识是知识工作者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知识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数据、信息、知识3个阶段是螺旋上升的循环周期。
人们运用信息系统,对信息和相关的知识进行规律性、本质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新
的知识。
之后,新的知识又开辟了需要进一步认识的对象领域,然后使人们补充获取新的数据和信息,进人新一轮的上升式循环周期。
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信息是指通过传递、交流和共享等方式表达的一种特定的含义和价值。
而数据则是指以某种形式记录的原始事实或观测结果。
尽管信息和数据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和源头。
数据的本质是无组织、无意义的,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后才能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它们通过被捕捉、记录和存储起来,成为信息的原始素材。
例如,在一家电商平台上,用户的购物行为、商品的销售数据、物流信息等都是数据的体现。
而信息则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后获得的有价值的内容。
信息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可以传递和共享给其他人。
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筛选、统计、分析和解释后得出的结果,它可以提供给人们进行决策、判断和行动的依据。
例如,通过对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用户的购买偏好、热门商品的销售趋势等信息,从而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指导。
数据和信息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过程。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转化为信息,而信息也可以再次转化为数据。
这种转化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来实现。
计算机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和分析,从而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而信息技术则可以将信息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和传递,例如通过报表、图表、图像、声音等方式呈现给用户。
信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决策支持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发现其中的关联和趋势,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在金融领域,通过对股票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股票的涨跌趋势,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是信息社会的基础和核心。
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例如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
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可以加速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产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从而拓宽了知识的范围和广度。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数据和信息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据是指客观事物的实际存在,通过测量、统计等手段获取的原始记录,它只具有描述性质,不能直接为人们所理解。
而信息是通过处理和加工数据所得到的具有意义的结果,具有传递和影响作用。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信息是数据的加工和输出结果。
在信息时代,数据和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处理信息、进行决策的重要工具。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是信息的基础数据是构成信息的基础,没有数据,就没有信息。
数据是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真实记录,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形式。
而信息则是通过处理和加工数据获得的,具备传递、影响和指导作用。
例如,人们需要通过收集和处理原始数据,才能获得有关商品价格、人口数量、经济指标等信息,然后再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商业决策、政策制定等。
2.信息是数据的加工和输出结果信息是数据加工和输出的结果,是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解读,使之变得更加有价值并适合人们使用。
信息可以是文字、图表、报告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例如,在股票市场里,交易商需要通过收集各种市场数据,分析市场行情,从中得出买卖股票的决策,这就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和输出得到的信息。
3.数据是信息的建设要素数据是信息的建设要素,它们在信息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可以说,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没有数据就无法开展信息的处理。
例如,在医疗管理中,医生需要通过测量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等数据,来确定病情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这就是基于数据构建的医疗信息系统。
4.信息会反哺数据信息也会反哺数据,多次得到信息后我们会发现信息中有很多规律、特点等,这对我们再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例如,在分析交通事故时,人们可以获得过去几年某地区的交通事故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抽样调查,可以得出不同时间段、不同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原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等信息,从而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