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6
以人为本的核心进行居住建筑设计案例分析摘要自从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之后,人们生活质量也持续改善,在居住方面也由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上升到更舒服、更适宜的居住环境的追求上,居住区的构建和发展非常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主动人文关怀。
从改革开放实施以后,发展满足现在和未来社会人群需求的人性化生存空间,不断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是中国全方位构建小康社会的关键。
然而,在设计居住区的时候,其理念和思维并非是固定的,当时间流逝、社会持续演变和调整,设计观念和方式能够将当时社会的演变情况和人类的思维方式客观的呈现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将中国目前建立的居住区作为研究目标,就居住区人性化设计里面最典型的交通、绿化、休闲等空间作出具体分析,不断对中国设计人性化居住环境遵循的基本准则和采用的办法作出讨论。
关键词:以人为本;居住建筑;分析1 居住区的以人为本空间设计1.1 居住区的基本概念“居住小区”的理念最先产生于前苏联,之后引入到中国,中国在多年摸索和发展之后,产生了有中国特点的中国式住宅,中国也深入定义了“小区”这个理念:以规模作为分类标准,有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居住组团。
(1)居住区:指的是各种居住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和由城市主路线或是自然分界线的一种结构,住户数量在3万至5万之间,并有健全的基础设施、使得这个地区居民能够达到物质和文化需求。
(2)居住小区:通常指的是小区,也就是城市干线或是自然分界线组成的一种结构,住户数量在1万至1万5千之间,并有一套可以让小区住户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得以实现的基础设施的一个聚居地。
(3)居住组团:通常指的是组团,也就是小区路线作为分界线,居住人数在1千至3千,并有居民需要的基础公共设施的一种聚居地(如图1-1至1-3所示)。
图1-1居住区-居住小区图1-2居住区-居住区组团图1-3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1.2 以人为本空间的含义芦原义信表示“空间能够理解成一个物体和其人群间存在的关系所产生的”。
新中式风格居住示范区景观设计实例(图文)自古以来,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像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三晋文化的务实豁达,等等。
而成都文化的精髓是“道”,即“道法自然”。
成都人在独特的道文化影响下,崇尚自然,喜欢自由,从而构成了自己交友方式和思考方式,最后变成思考方式。
在有限的”间“空间里实现“道法自然”,就如同“螺丝壳里做道场”,这是道和间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项目整体面积较小,在场地条件的限制下,为拥有更加丰富的到达体验,设计以门,庭,园,台,径五大空间场景,打造一个于传统园林景观格局之上,兼融现代造景设计手法的新中式景观,描述小巧而精致成都空间,结合”间“美学,通过诠释成都闲适生活,体验”之间“美学,造就”有里有面,有庭有院“,诠释成都闲适生活,造一方能尽情感受时光之美的理想人居空间。
油松清雅挺拔,枝干横展,展现出雄浑苍劲的傲人气势。
假山石、水流、青松相映成趣,构建出水院超然的山水意境。
此院如同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山水之间深远不尽,这也是中国人对于“间”的至高追求。
和煦微风掠过清清波面,内外相映成趣。
阳光下,树影间,水景相互交融形成丰富的感官体验,这是未来我们想为客户营造的理想生活。
回望大门,与亭台楼阁形成对称礼序空间,阔气大门倒映在中庭水景中,形成与天地对话的自然哲学意境。
户经过绿岛、小桥,到达我们会客厅,在会客厅内驻足静赏,或沏茶。
坐于亭台楼阁间饮茶闲谈,歌酒赋诗,水岸风华随桨边水流而悄然“退隐”,一汪水景,联结起两种生活,彼此对望间就也产生了羁绊。
在前期规划时,景观想要达到提高跌水瀑面高度,且浮于跌水之上的会客厅不会影响后期建筑的采光,于是让会客厅结合了中国传统园林中美人靠,让人浮坐于水面之上。
会客厅沿用门楼的设计元素从挑檐到装饰线条都交相呼应,林间茶室临水而坐,四时美景尽收眼底,忘乎所以,逍遥自在。
淡淡薄霧、遠近不同、橫看成嶺、光線折射⋯⋯便是‘間’的美學。
自然造化,原本沒有美,只是人有了意識、有了感知之後,便有了美。
住宅小区实例分析一、山水华美小区分析(一)小区介绍山水华美,位于徐州三环南路风华园对面。
项目占地约130亩,总建面积11万平方米,社区涵盖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叠加别墅、小高层,建成后将有700多户业主入住。
“风景华美”项目是华美地产2006年度主要的开发项目,以“新一代城市名流生活社区”为核心定位,与享誉国际的加拿大DFS景观公司及位列世界前三甲的著名物业公司“戴德梁行”强强联手,全力打造“山水华美”的人文特色景观及“58项一站式”酒店式物业服务,完美诠释了“城市中产阶级人文社区”的生活内涵。
“山水华美”已先后荣获了“2005年中国最佳生态环境社区”及“徐州首届住宅景观设计大赛最佳人文生态奖”。
\"风景华美\"项目先后荣获了“2005年中国最优生态环境社区”及“徐州首届住宅景观设计大赛最佳人文生态奖”。
(二)小区图片(三)小区的户型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区户型设计合理。
主次空间分明,通风较好,采光好。
厨房面积大。
(四)小区公共交通交通位置:泉山森林公园东侧周围交通:风华园站:35路 609路 606路游1等公交: 7路 13路附 21路 607路 14路 51路 9路 19路 91路 57路该小区交通条件便利,出行方便,附近有许多公交车可以乘坐。
(五)小区的相关配套设施公交: 7路 13路附 21路 607路 14路 51路 9路 19路 91路 57路幼儿园: 小状元亲子园,公园巷孕婴园,万代好小雨亲子园,美国聪明兔亲子园,徐州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邮局: 中国集邮,彭城路邮政局,徐州邮政局,庆云桥邮政局,徐州邮政局东区营业厅银行: 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公园分理处,中国银行,徐州市商业银行大同街支行,中国工商银行公园分理处ATM卫生医疗站: 徐州市云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龙区彭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楼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所(淮海东路),云龙区彭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 译苑外国语,中华会计学校,徐州市工会干部学校,阿斯顿,上海交大昂立外语戏马台学校医院: 徐州市云龙区人民医院,徐州彭城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医院(东门),徐州市鼓楼医院,徐州市市级机关医院餐饮: 巴蜀老妈,随意餐馆,旺旺酒楼,万和居,老文亭砂锅居购物: 古彭购物中心,金陵饭店购物中心,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华联大厦(淮海东路),瑞银购物广场可以看到小区各项周边设施十分完善,无论出行、休闲娱乐、教育、医疗、购物等等都很方便。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河南正弘九郡别墅区所做的规划及景观设计的实例,较为具体的理解上述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观点。
1、区域位置及场地分析该别墅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桥南新区的中北部,西部隔桂圆北街与黄河迎宾馆(河南省省委第三招待所)相邻,南临迎宾路。
其东部为黄山路,北部为金光路。
其中,迎宾路直通三所,也是该别墅区人流车流的主要通道,迎宾路上的行道树-梧桐-高大整齐,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该别墅区的最大优势是与黄河迎宾馆比邻而居。
黄河迎宾馆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国家领导人来郑州时的下榻处。
同时,黄河迎宾馆也是集宾馆、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
迎宾馆的康体休闲设施齐全,包括高尔夫练习场和小型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等等,现在已经对公众开放,成为郑州市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最好去处。
此外,迎宾馆内环境非常优美,尤其以由五十余年树龄的梧桐树最为引人注目。
另外,别墅区周围还有华士达学校(私立学校)、迎宾花园(已建成别墅区)、大河龙城(建设中的别墅区)等。
场地现状为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建有动物笼舍和管理用房。
整个场地地形平整,内有一个人工水池,水源为地下水。
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区为苗圃,其中,有成片的竹林,还有银杏、雪松、玉兰、广玉兰等,苗木种类和数量较多,树龄十年左右,可以移植(场地东部的大杨树除外),利用价值很高。
其它部分为农田。
此外,场地中部有一个长廊,覆盖其上的葡萄长势良好,有保留价值。
场地中部偏东的地方有一个机井,可以考虑作为未来别墅区景观用水的水源。
基于上述分析介绍,该规划认为,现状场地中,临迎宾路的用地商业开发价值较高,适合做公共建筑用地(商业服务性建筑和会所);西部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
浅谈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进步,未来小区景观设计对于房地产项目的影响将更加明显,需要全面、充分的理论进行支持。
在X市J小区在区域内的品牌竞争力及影响力较高,在楼盘设计、开发过程中就得到了较多投资者及购房者的关注,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对小区景观设计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小区景观设计的历史文化。
以X市J小区小区景观设计为例,对小区景观设计进行充分探究,结合理论部分的介绍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小区景观设计体系。
通过X市J小区小区景观设计的案例,进一步探索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小区景观;景观设计;功能区;说明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real estate market, the impact of landscape design on real estate projects will be more obvious in the future, which needs comprehensive and sufficient theoretical support. Kunlun Qianxi in Panjin City has ahigh brand competitiveness and influence in the region. In the process of real estat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of many investors and buyers. I hope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landscape design through this study, and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the community landscape design. Tak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Kunlun Qianxi community in Panjin City as an example,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community is fully explored and an effective landscape design system of the community is formed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theoretical part. Through the case of landscape design of KunlunQianxi community in Panjin City, further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community, and put forward th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Key words: community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functional area; description绪论在房地产项目中,园林景观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园林景观是与客户进行磋商、沟通和信息传递的地方。
绿色建筑实例与分析——南京聚福园小区一、建筑概况南京聚福园住宅小区位于南京城西秦淮河以西、长江之畔,西距长江0.5千米。
东靠江东北路,南临湘江路,北临闽江路。
区位地势平坦、风光秀丽、交通便捷。
小区占地12hm2,总建筑面积185000平方米。
小区建设通过技术整合、设计研究,在完成建设部两个示范中确定了智能便捷、节能生态、绿色环保的总体建设目标。
二、案例分析(一)室外环境与群体布局小区南大门1.规划布局1.1概况小区内的建筑性质为多层及小高层住宅,其中多层住宅(4~6层)19栋,采用砖混结构与钢筋混凝土异形框架结构;小高层住宅(9~11层)4栋,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另有一栋幼儿园(3层、局部4层)、地下汽车库(兼人防)、自行车库及设备用房等(地下一层)。
1.2朝向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之畔,地势平坦。
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同时也受冬季越江而来的东北风的侵袭,故在总平面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地势条件和自然季节风向。
住宅全部为南北朝向,与市政道路平行。
楼栋长轴与夏季东南风成30°~45°夹角,形成楼栋通风道。
南部楼栋以三单元、两单元拼接建和消防间距,留出8~20米的间距,以利于夏季风的贯入,而北部的板式高层则有效的阻挡了冬季寒风侵入。
1.3日照小区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和周边交通条件合理布局,在保证居住功能和舒适度的条件下,提高用地的利用率。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南京地区住宅的有利朝向为南偏西5°~南偏东30°。
小区建筑的布置围绕中心的花园展开,多层主要分布在南部,小高层布置在北部、东北部,形成北高南低、北密南疏、中心开敞的建筑格局;同时保证了最小日照间距大于1:1.2,个别院落收口位置采用退层错节的建筑手法,使得底层住户在大寒日也能得到不少于2小时的满窗日照。
2.绿化情况建筑格局:北高南低、北密南疏、中心开敞小区的绿化环境设计立足于绿色生态的理念,形成“大绿化、小庭院、多层次”的建筑园林空间。
小区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摘要:以某住宅小区设计方案为案例,分析总结了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理念和方法要点。
关键词:小区环境;设计理念;景观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突出主题景观
为形成小区特色,体现本方案独特的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注重对景观主题的选择和设计,做到主题明确,周边环境大方简洁,使园区内达到“浓装淡抹总相宜”的景观效果。
2、交往空间
针对居住空间日趋私密性、传统的邻里交往与关心日益减少的现状,在户外环境设计中考虑在创造景观效果的同时,具备邻里交往功能,如户外广场、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健身道等,形成小区的交往、活动空间,吸引住户走出家门,在户外享受阳光、绿化和空气。
3、平面处理
为增加园区竖向变化,在局部位置堆坡做“微地形”处理,创造出富有情趣的园林环境。
4、建筑与景观相互包容。
将建筑视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草坡、
绿树、花蔟、硬质铺装和建筑天际线构成一组完
整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围绕着建筑,使环
境和建筑之间封闭与开放、紧凑与松散、流动与
固定、平面与垂直关系趋向和和谐。
5、环境系统整体和谐。
不同科目的绿色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以其独特
的姿态出现在小区每个角落,园区与道路有机穿
插,石材、广场砖、植草砖、卵石等各种不同面
层材质有机结合;水景以其多变的形态穿插其中;
而那些散落在园区内具有幽默和赋予你回忆情感
的灯饰、小品、雕塑起到了点缀和传达人情的作
用,人行其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
6、注重区域自然条件的利用与挖掘。
借用贯穿小区的河流、拱桥,以及河岸的环
境景观,最大限度地创造出人与自然沟通的绿色
空间,既有大片水面为主的水空间,也有小桥流
水的“绿岛空间”、还有“森林空间”或是户外
活动空间。
二.设计理念:
1、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用现代的手法加以表现;
2、将西方造园理念导入现代环境设计中。
三.景观设计要点:
1、以南北中轴线作为景观主轴线,贯穿全局。
2、通过一系列的绿荫广场、林荫步道、景观小品、硬质铺装,形成户外社交空间,从功能上满足各年龄段居民的生活、休闲需要。
3、各景区的植物景观应各具特色,表现不同的景观效果,主干道以一种大乔木作为贯通连接。
4、材质、色彩、风格在各组团的景观间既有差异性又有相关性。
5、在强调景观主轴线的同时,还考虑了幢间绿化、河岸绿带与广场空间的相互渗透。
四.具体设计;
(一)主要景点
1.东风渠
2.鑫苑广场
3.东风渠岸边绿化
4.水上廊桥
5.阳光大道
6.水精灵广场
7.名人道
8.心情园
9.心语园
10.儿童游戏
11.楼间休闲区
12.心思园
13.心趣园
14.室外茶室
15.新时代广场
16.日冕
17.静台平湖
18.平湖秋月
19.秋月海棠
20.山趣园
21.百鸟园
22.画舫
23.苑春园
24.苑秋园
25.苑夏园
26.会所
27.幼儿园
28.家和万事兴
29.微地形
30.廊架
31.亲子园
32.合欢园
33.将军广场
34.伴月广场
35.小篮球场
36.滑板道
37.家政园
38.小型活动广场
(二)四季特色景观
本次创意要点是把全区分四个区域,分别以春园(名雅园)、夏园(苑中园)、秋园(鑫福园)、冬园(家和园)命名,并赋予每个园不同的景观内涵,以达到精品小区的全新形象。
若干文化小景通过“时间”这一中心融汇贯穿,形成一个表现小区“四季”主题的景观空间。
(三)植物配植
1.本次绿化设计以点、线、面展开,在各入口、苑内设置若干个植物小景点,并通过绿色路网将各苑内景观串为一体,形成规模上的优势,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
2.植物栽植上考虑高低错落之变化,落叶与常绿的搭配,季相与色彩的变化,疏与密的对比。
同时考虑生态效应、多维空间的绿化,包括垂直绿化、门柱与围墙的绿化,使整个园区沉浸在绿色之中。
3.种植设计选择造型优美、无毒的植物作为四季花园的绿化素材。
根据各个苑区的景观特
色重点栽植季节性植物,同时又保证各季节的景观需求。
如:春有紫花、泡桐、柳树、水杉、合欢、碧桃、樱花、连翘,夏有栾树、池杉、鹅掌楸、紫薇、木槿、月季、萱草,秋有红枫、三角枫、银杏、七叶树、大叶黄杨、月季、秋菊,冬有雪松、马尾松、广玉兰、紫叶杏、龙爪槐、毛竹、紫花灌木等能代表个季节特色的绿化植物。
经合理配置后,各绿化元素能在最大限度上创造动人的自然之美。
(四)道路、铺装
1.主干道面层采用美国自然美彩色仿石混凝土预制块,各景区内干道以不同的色彩、形状进行区分。
2.中心广场及苑内小广场用材总的原则要求贴近自然,在各种精致的布局中选用多种材料混用,以营造不同的视觉与肌理效果。
3.园路尽可能采用自然材质,如青石板、花岗岩、卵石、毛石等。
绿地内小径多用石板嵌草步道,使之更好的贴近自然,融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