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4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盐的组成及其电离方程式:1、【酸==H++酸根离子】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CH3COOH(醋酸,又名乙酸)、碳酸(H2C O3) HCl = H+ + Cl-,H2SO4 = 2H+ + SO42-HNO3 = H+ + NO3-H 2C O3= 2H+ + C O32-CH3COOH = CH3COO-+ H+2、【碱==金属阳离子/ NH4++ OH-】如:KOH(氢氧化钾)、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KOH = K++ OH-NaOH = Na++ OH-Ca(OH)2= Ca2++ 2OH-Ba(OH)2 = Ba2++ 2 OH-NH3·H2O=NH4++ OH-3、【盐==金属阳离子/ NH4++酸根离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硫酸铜CuSO4硝酸钡Ba(NO3)2 硫酸铵(NH4)2SO4 硫酸铁Fe2(SO4)3NaCl = Na++Cl-Na2CO3 =2Na++CO32-CuSO4 =Cu2++ SO42-Ba(NO3)2 = Ba2++2NO3-(NH4)2SO4 = 2NH4+ + SO42- Fe2(SO4)3= 2Fe3++ 3SO42-【小结:因为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二、酸碱指示剂●定义:像石蕊、酚酞溶液一样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在氨分子运动、CO2与水的反应等实验探究中我们分别用过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变红,遇碱溶液(含OH-)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知识全解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収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通过儿种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地归纳出儿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一一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血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知识结构1.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2.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Fe+H2S04=FeS04+H2 t2Al+3H2S04=Al2(S04)3+3H2 tF C203+3H2S01=F C2 (S04) 3+3H20A1Q+3 氏SO 尸AL (SOJ 3+3比0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俗称及物理性质4.盘氧化钙的制取:CaO+H2O=Ca(OH)25.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S02Ca(0H)2+C02=CaC03 ! +H202N8OH + CO2 二NQ2CO3+H2O2NaOH+SO2=Na2SO3+H2O6.常见酸和碱的用途重难点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是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难点是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以及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屮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和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