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红——《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39
引言随着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国范围内一系列学科都进入了改革的热潮,其中提及到了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并且强调了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为此表明我国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层次。
目前,我国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体育课程资源的系统遴选以及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1、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的研究1.1、体育课程资源定义的界定由于体育教育是从属于整个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所以体育课程资源上位也就是教育课程资源。
黄晓玲、范兆熊等教育领域工作着都对课程资源进行了界定,其中吴刚平从相对广义的角度对课程资源进行了界定:“对于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指的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由于体育领域的课程资源的发展起步较晚,起初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界定为体育教学资源。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资源有的界定也有了实质性的发展:(1)从广义的角度上界定:“形成体育课程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体育课程资源。
”;(2)从教学活动的角度界定: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体育课程活动,直接成为体育活动内容或支持体育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切;(3)从目标导向界定:“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
”为此,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从体育课程标准认识的基础上是指形成体育课程的因素来源,能进入体育课程活动的一切物质或者非物质的集合。
1.2、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国内学者对课程资源到目前的研究,大致课程资源分类按: (1)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2)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的不同,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
在《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中》未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的分类,但指出了在体育资源开发主要要向功能性质、空间来源、开发主体、存在形式、自然属性、管理要素和物质形态方向研究。
---------------------------------------------------------------最新资料推荐------------------------------------------------------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九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节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事物的总称。
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体育学习内容的直接来源。
具体来说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一)多样性体育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体育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体育课程目标的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
不同的地域,可开发与利用的体育课程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具有独特性,相应的体育课程资源各具特色;学校性质、规模、场地器材、传统以及体育教师素质的不同,学校和体育教师可以开发与利用的体育课程资源自然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体能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可供开发与利用的体育课程资源必然会千差万别。
1 / 3(二)潜在性多种多样的体育课程资源为学校和体育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只有那些真正进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体育课程,能够与体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过程;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开发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包括了一定的开发。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的确立是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构建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
1.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1教师自身潜能的开发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钻研《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转变教育观念。
在整改教育过程中,从过去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
在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上,从等同于一人从事运动技术教学的教练员,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1.2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场体育教改“战斗”中,真正的“胜利着”应是学生,为了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把学习的“主战场”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高年段”教学中尝试了把准备部分交给学生。
尝试收获很大,学生们的表现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智慧和潜在能力。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我还利用各种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挥特长,产生主动性。
如让学生做体育裁判,做比赛代表,做体育项目组织者等。
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勤思考在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上,一物多用,根据器材特点开发其多种功能和用途,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办法。
例如:体操垫,可以在上面做技巧动作,也可以在障碍跑中做障碍物。
还可以在武术中做靶子还可以在低年级游戏中做拼图工具等。
2.2教师动手制作简易的器材——勤动手开发新教具,是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急于解决的问题,也是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废旧生活物品等制作器材,改善教学条件,是因陋就简的积极办法。
如:利用矿泉水瓶子做“标志物”,利用打保龄球练习等教学工具。
3.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1改造现有运动项目,体现科学性在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对现有的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减少竞技项目的学习,去掉不利于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健康发展的、学生无兴趣的、陈旧的内容,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不苛求动作细节,注重学习过程。
新课标下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等多种资源。
在新课标下,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以下问题:资源单一。
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教材、场地、器材等物力资源上,而忽视了对人力、财力、时间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缺乏创新性。
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创新性,往往只注重资源的简单组合和运用,而缺乏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创造性利用。
资源利用率低。
由于种种原因,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有些资源出现了闲置和浪费的现象。
二、新课标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多元化原则。
新课标要求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多元化,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等多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新性原则。
新课标要求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具有创新性,要注重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创造性利用,以实现课程目标的最优化。
适应性原则。
新课标要求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共享性原则。
新课标要求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实现共享,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三、新课标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策略开发多种形式的体育课程资源(1)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运动员等作为嘉宾或讲师,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体育知识和经验。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俱乐部或社团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物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等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引入更多的体育器材和设备,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
(3)财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申请课题经费、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和提高教师待遇等。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新课程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教学资源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其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成为关注的焦点。
随着新课程的推出,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和理念发生了变化。
传统体育课程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和技能提高,而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传授给学生生活技能和价值观。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素质和社会交往素质等方面。
针对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体育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程中。
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包括教学视频、教学PPT、教学实例、教学案例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小学体育课程。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互联网资源已成为教学的重要支持。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小学体育课程的在线学习平台,推送体育知识、技能以及最新的运动动态。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拉近学生与体育运动的距离,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喜爱。
通过教学资源的开发,还可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多种多样,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篮球,有的喜欢乒乓球。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还可以与体育比赛和活动相结合。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和活动,开发与利用各类体育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这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张华莹薛丽卿韩传来(江苏省海洋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随着当前我国体育课程大力改革,体育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这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不仅仅是顺利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文首先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进行简单概述,分析开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作用,以此提出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19)-12-113-2-ZQ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人们也就对此深入探究。
就当前教育发展实际而言,进行教学课程改革逐渐成为当前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处,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以此来改进教学质量,是当前体育教育中值得深入探究的一项教育课题。
1、概述1.1、体育课程资源在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资源是一项全新的教学概念以及教学课题。
所谓体育课程资源,简单来讲主要指的是能够有效实现体育课程中的教学目标的因素,是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实施体育课程,对体育课程进行的评价的全过程,其中所运用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
1.2、开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作用开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能够带来一定成效的作用,以下针对开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作用进行阐述:(1)提升小学生对体育课程参与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进行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参与的兴趣,才能够真正将体育课程的教学作用发挥至最大。
但就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小学生认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无法吸引起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基于此通过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将其应用与实际教学中,不仅仅丰富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增加体育课程教学的多样化,以此来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注意力,对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课程不仅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还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
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体育课程资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同时也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教学情况。
还可以开发和利用场地设施资源、教材教具资源等,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在开发和利用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源。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教学资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还要注意资源的差异化利用。
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有着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需要,合理地选择和利用不同类型的资源。
还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资源,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除了开发和利用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外,还应该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发展。
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有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来支持。
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以提高他们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
还要鼓励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以减少资源的重复开发和浪费。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还要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提高他们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崇文教育集团任俊明内容摘要:随着体育新课程实施在我区的深入开展,许多课堂教学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凸现出来,如体育器材缺乏,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将直接影响体育新课程在我区的顺利实施。
如何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身边的体育课程资源?进一步把体育新课程精神落到实处?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我总结了深挖细凿,变废为宝;充分发动,共同开发;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取之生活,服务教学;借助媒体,优化课堂、扬长避短,突出特色48字开发策略。
1 引言:21世纪是一个追求变革和超越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向教育领域全面渗透,给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
体育作为贯穿整个学生时代的为数不多的课程之一,关系着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健康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体育课程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则是基础的,它是引导学生通向健康的桥梁,有怎样的教材,决定着学生今后走什么样的路。
因此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1.1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概念:资源指“资财的来源。
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的概念在不断扩大,资源不再仅仅指自然的资源,还包括了各种社会的资源。
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需要有一定资源的支持。
课程资源是指“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要达到新一轮课改的目标,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课程资源作为前提。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即是指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根据这一概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亦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素材性资源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组织与教法、课程目标、体育情感与价值观等五个方面。
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必要性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更多地接触到体育运动,增强体育意识和体质素质。
其次,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最后,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有利于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途径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原始的体育资源可以利用。
例如,学校内的操场、体育馆等,以及学生家庭的小型体育器材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体育的资源。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水平。
2、建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
在现行小学体育课程中,大多数学校只注重传递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际操作。
为了改变这种单一化的现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设计出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有益的锻炼和体验。
3、开发数字化的体育教育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体育教育资源越来越得到重视。
可以开发数字化的体育教育资源,包括数字式体育教材、网络多媒体课件、虚拟运动实景、体育游戏等,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体育体验。
三、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利用方法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利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课堂实践。
在体育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有机会和趣味地体验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
2、体育课外活动。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课外活动,如运动会、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田径比赛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闫绍惠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年第05期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多种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要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
体育课程具有综合性质,它以教育科学和体育运动科学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以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技术体系和各种体育活动为内容的一门学科。
一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1体育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新形势下,传统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已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受竞技体育与体质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主要以竞技运动项目作为主要内容。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乏味,体育课程资源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学内容重复、陈旧、复杂,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厌烦心理。
(2)传统的体育课程结构不能充分地适应素质教育的精神。
过去,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主要强调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完整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忽视了体育对于培养人的作用。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构建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
2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如何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和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地方和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管理,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体育课程资源要充分反映地方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体育课程只有符合地方经济和文化特点,才能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
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把它们引进到课堂当中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程资源要反映学校的实际和体育运动传统。
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差异较大,体育课程应当从各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条件出发,努力发展反映学校体育运动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