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052财务会计学
- 格式:docx
- 大小:32.89 KB
- 文档页数:15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
1.
企业建造办公大楼领用生产用原材料时,相关的增值税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A.管理费用
B.生产成本
C.在建工程
D.其他业务成本
2.
下列不属于损益科目的是()科目。
A.主营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成本
C.销售费用
D.长期待摊费用
3.
在新会计准则下存货计价方式中不包括( )
A.先进先出法
B.个别计价法
C.后进先出法
D.加权平均法
4.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
A.投资收益
B.营业外收入
C.财务费用
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成本调整
5.
如果企业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不能如期支付,应在票据到期并未签发新的票据时,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转入的科目是()
A.短期借款
B.应收账款
C.坏账准备
D.应付账款
6.
对于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实现的收益,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A.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B.冲减管理费用
C.计入营业外收入
D.计入本年利润
7.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6年实际已交纳税费情况如下:增值税850万元,消费税1 5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70万元,车船使用税0.5万元,印花税1.5万元,所得税120万元。
上述各项税费应记入“应交税费”科目借方的金额是()万元。
A.119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
1.
下列各项业务中,会引起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变动的是()
A.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向投资者分配股票股利
C.股东大会宣告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
D.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2.
下列情况下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是()
A.具有控制或共同控制
B.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
C.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D.具有控制
3.
反映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的假设是()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4.
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应当采用( )
A.重置成本
B.售价或可变现净值
C.历史成本
D.成本与市价孰低
5.
企业增资扩股时,投资者实际缴纳的出资额大于其按约定比例计算的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应作为()
A.资本溢价
B.实收资本
C.盈余公积
D.营业外收入
6.
某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60万元,当年以其中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50万元。
当年实现净利润3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万元。
该企业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万元
A.360
B.410
C.440
D.460
7.
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记入( )
A.制造费用
B.财务费用。
2019年西南大学【0052】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总2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某企业“生产成本”科目的期初余额为20万元,本期为生产产品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00万元,直接人工费用57万元,制造费用43万元,企业行政管理费用80万元。
假定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期结转完工产品成本160万元。
期末“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万元。
.30.40.60.702、下列属于长期负债的项目是().应付债券.应付票据.应付利润.应付账款3、某设备原值为50 000元,预计净残值为2 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第三年的年折旧额为( )元.20 000.12 000.7 200. 5 4004、下列项目中,不应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反映的是().生产成本.发出商品.材料采购.工程物资5、销售方开出现金折扣2/10, 1/20,n/30,如果在第15天付款,可享受的折扣为().20%.10%.2%.1%6、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下列业务中,应将其进项税额转出的是().将购入的原材料用于在建工程.将购入的原材料用于对外投资.将自产的产成品用于在建工程.将自产的产成品用于对外投资7、企业发生的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没有补价的情况下,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当按照()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换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8、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企业的一幢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原始价值为100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 1:[单选题]25.不会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是( )。
A: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B: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C:固定资产的性能D: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参考答案:C2:[单选题]24.关于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不正确的说法是下列的( )。
A:租赁期可能只有几小时B:出租人应对租出资产计提折旧C:租赁期间的折旧由承租人计提D:租赁期满前可以中途解约参考答案:C3:[单选题]23.将固定资产分类为经营用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两大类的划分标准是( )。
A:使用情况B:经济用途C:使用性能D:来源渠道参考答案:B4:[单选题]22.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闲置资金短期获利B:控制对方的经营政策C:向对方提供财务援助D:分散经营风险=================================================================================================== 参考答案:A5:[单选题]21.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存货短缺,应计入有关存货采购成本的是()。
A: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B:供货单位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C:运输单位的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D: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参考答案:A6:[单选题]20.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购货时取得的现金折扣,应当()。
A:冲减购货成本B:冲减管理费用C:冲减财务费用D: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参考答案:C7:[单选题]19.按照规定,下列票据中应通过"应收票据”科目核算的是()。
A:银行汇票B:银行本票C:商业汇票D:银行支票参考答案:C8:[单选题]18.企业销售产品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若到期时承兑人无力偿还票款,则应将其转入的科目是()。
西南大学《财务会计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可编辑)西南大学《财务会计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1:[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会计基本假定的有 A:会计主体B:会计分期C:历史成本D:货币度量参考答案:C2:[单选题]8、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借记的账户是( )A:管理费用 B:投资收益C:营业外支出D:资产减值损失参考答案:D3:[单选题]3.下列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项目的是 A:外埠存款 B:在途货币资金C:备用金D:银行汇票存款参考答案:C4:[单选题]6.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无法偿付时,出票企业应当进行的账务处理是 A:转作应付帐款B:转作短期借款C:转作其他应付款D:转作资本公积参考答案:B5:[多选题]5.企业外购材料的采购成本,一般由下列所组成。
A:买价B:运杂费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参考答案:ABCD6:[单选题]7、在出借包装物采用一次摊销的情况下,出借包装物报废时收回的残料价值应冲减的是A:待摊费用B:其他业务成本C:包装物成本D:营业费用参考答案:D7:[单选题]10、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2008年12月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6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万元。
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798 B:800C:802D:1604参考答案:C8:[单选题]5.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主要是 A:实地盘点B:对帐C:技术测算D:估算参考答案:A9:[多选题]4.构成利润表的会计要素有 A:负债B:所有者权益C:收入D:费用E:利润参考答案:CDE10:[单选题]9、以资产和负债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价值来计量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
A:现值B:可变现净值C:历史成本D:公允价值参考答案:A11:[多选题]3.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有(? )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E:费用参考答案:ABC12:[多选题]1.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表现有 A:加速折旧法 B:先进先出法C:零售价格法D:计提坏帐准备E:计提减值准备参考答案:ADE13:[单选题]4.下列项目中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是A:奖金B:退休金C:津贴D:计件工资参考答案:B14:[多选题]2.企业货币资金所包括的内容为 A:现金 B:银行存款C:其他货币资金D:原材料E:包装物参考答案:ABC15:[单选题]2.根据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下列原则中被划分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的原则是 A:历史成本原则 B:会计分期原则C:谨慎性原则D:货币计量原则参考答案:C1:[单选题]9、虽无有效期限,但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是指(? )A:专利权B:专营权C:版权D:专有技术参考答案:D2:[单选题]8、按固定资产折旧范围规定企业不能提折旧的情况是指()A:经营租出B:经营租入C:融资租入D:本月报废参考答案:B3:[单选题]7、下列各项中,不应在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列示的是( )。
0052财务会计学1-5CBCCA 6-10ABDBA 11-15CADDA 16-20BDBAD 21-25ACCAC 26-31ACCDBC32AD 33ABC 34ABCD 35ABC 36ACDE 37AE 38CD 39ABCD 40BC 41BC42CDE 43ABC 44A 45ADE 46ABD 47BD 48ABCD49、甲公司是一家批发销售A商品的商业企业,2011年3月初A商品结存数量300千克,单价2元,3月份A商品的收发情况如下:要求:按先进先出法计算2011年3月A商品发出存货和当月结存存货的成本先进先出法:本月可供发出A商品的成本=300*2+200*2.2+300*2.3*200*2.5=2230本月发出A存货成本=300*2+100*2.2+100*2.2+100*2.3=1270本月结存A商品成本=2230-1270=96050、甲公司是一家批发销售A商品的商业企业,2011年3月初A商品结存数量300千克,单价2元,3月份A商品的收发情况如下:要求:1.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2011年3月A商品发出存货和当月结存存货的成本2.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11年3月A商品发出存货和当月结存存货的成本(1)移动加权平均法:单位成本=(原有成本+本次购入成本)/(原有数量+本次购入数量)3.8购入A商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00*2+200*2.2)/(200+300)=2.083.10发出A商品成本=400*2.08=832(3.10结存A商品成本=100*2.08=208)3.20购入A商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00*2.08+300*2.3)/(100+300)=2.2453.28发出A商品成本=200*2.245=449本月发出A商品成本=832+449=1281本月结存A商品成本=2230-1281=949(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初结存成本+∑本月购入成本)/(月初结存数量+∑购入量)A商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00*2+(200*2.2+300*2.3+200*2.5)]/[300+(200+300+200)]=2230/1000=2.23本月发出A商品成本=(400+200)*2.23=1338本月结存A商品成本=2230-1338=89251、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5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估计可使用5年。
要求用直线法计算该项资产各年的折旧额。
本题参考答案:答题提示: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各年的折旧额应该相同!注意要先将净残值从原值中减去。
5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哪些内容?分别加以阐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保证信息质量,会计核算应遵循一系列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具体包括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一)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四)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不同企业,特别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做出决策。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这条原则要求,无论企业是哪种所有制形式,处于何种行业,其会计核算都应当按照统一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尽量保持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便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及时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用会计语言把它如实地记录下来并及时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二是要把会计资料及时地传送出去。
这两方面相互联系。
(六)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指在编制财务报告时,要求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于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要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重点说明。
(七)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也称稳健性原则或审慎性原则。
指在会计核算中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要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进行预测时,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即要考虑企业的风险。
当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当采用低估资产与收益的方法和估足(高估)损失和费用的方法,如采用提取坏账准备金、加速折旧等方法。
(八)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53、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估计可使用5年。
要求用年数总和法计算该项资产各年的折旧额。
第一年:(30000-3000)*(5/(1+2+3+4+5))=9000元第二年:(30000-3000)*(4/(1+2+3+4+5))=7200元第三年:(30000-3000)*(3/(1+2+3+4+5))=5400元第四年:(30000-3000)*(2/(1+2+3+4+5))=3600元第五年:(30000-3000)*(1/(1+2+3+4+5))=1800元54、会计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内容?分别加以阐述。
会计假设是指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假设。
(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即会计为之服务的单位。
明确了这个前提即明确了会计为谁记账和编制报表。
会计主体通常指某个企业、单位。
会计主体不仅和其他会计主体(除本企业外任何企业、单位)相独立,而且也独立于其本身的业主之外。
划清这个界限对公司和合伙企业尤为重要。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将按照既定的经营方式和预定的经营目标持续地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就一般情况而言,任何企业都可能存在破产、清算的风险,但不可能预见何时破产、清算。
从实践来看,多数企业都能持续经营下去。
有了这个假设,企业会计主体所持有的资产将按预定目的在正常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将按预定日期偿还。
这个假设为各项费用分配方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建立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
(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指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相等间距的期间。
确立会计期间有利于分期确定费用、收入和利润,分期确定各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量,据以结账和编制报表。
会计分期规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适时总结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的前提条件之一。
只有规定固定的会计期间才能把各期的工作成果进行比较。
会计期间可长可短,通常为一年,也称为会计年度。
会计年度可按日历年制,也可按自然营业年制,各国规定不一。
我国采用日历年制,即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必须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
这项假设要求:一是货币价值是稳定的,二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可按货币计量的,之后,才能在会计核算上加以反映,列示于财务报表之中。
若不能以货币计量的,则无法加以计量及列示。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对于非货币信息,通常在财务报告中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补充说明。
在货币计量假设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若业务收支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是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后予以报出。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道财务报告时,也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55、某企业2×11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如下:(单位:元)科目名称借方余额贷方余额现金10 000银行存款59 000应收票据60 000应收账款80 000预付账款0坏账准备(仅对应收账款计5 000提)原材料70 000低值易耗品10 000生产成本90 000材料成本差异55 000库存商品100 000固定资产800 000累计折旧300 000在建工程40 000无形资产170 000累计摊销20 000短期借款10 000应付账款70 000预收账款0应付职工薪酬 4 000应交税费13 000长期借款80 000实收资本540 000盈余公积200 000未分配利润200 000要求:根据科目余额表填列该企业2×1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某企业2×11年12月31日单位:元资产年末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年末余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短期借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应收账款预收款项预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存货应交税费流动资产合计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合计固定资产非流动负债:在建工程长期借款无形资产非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某企业2×11年12月31日单位:元56、2015年A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价款100 000元,增值税17 000元,另支付运输费2 000元,包装费1 0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该设备即日起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假定不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因素。
要求(1)计算A公司购入设备的成本。
(2)分别采用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假定折旧每年年末计提一次)。
(3)编制购入生产设备的相关分录。
1.因A公司购入的是生产设备,其增值税进项税允许抵扣,故购入设备的成本=100 000+2 000+1 000=103 000(元)2.(1)采用直线法折旧,每年折旧额相等每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 000)/5=19 800(元)(2)采用年数总和法折旧,5年的年数总和为1+2+3+4+5=15第一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 000)*5/15=33 000(元)第二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 000)*4/15=26 400(元)第三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 000)*3/15=19 800(元)第四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 000)*2/15=13 200(元)第五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 000)*1/15=6 600(元)(3)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0%=41 200(元)第二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1 200)*40%=24 720(元)第三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1 200-24 720)*40%=14 832(元)第四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1 200-24 720-14 832-4 000)/2=9 124(元)第五年应计提折旧额=(103 000-41 200-24 720-14 832-4 000)/2=9 124(元)3.借:固定资产10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贷:银行存款 120 00057、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A公司于2015年3月31日向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为200 000元,增值税额为34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