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精神
- 格式:doc
- 大小:4.93 KB
- 文档页数:1
反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文言文如下:洵言兮:
有一方之人遭遇困顿,
八方之众皆前来援助。
此乃天地间至善之情,亦为人心所向往。
盖世间若有困厄艰难,
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相互扶持。
士人见义勇为,齐集而至,
商贾慷慨解囊,捐资助力。
壮士纵横驰骋战场,
仁人温暖芸芸众生。
无论风雨如何狂暴,
助人者永不忘初衷。
吾辈宜效其为法则,
以光大道德正义之名。
当世之责任,在于彼此扶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此乃我辈应秉持之信念,
以期建立和谐美好的世界。
专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背景材料:1.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舟曲县城一半被淹,一村庄整体被淹没,城区停电,部分街道上已经出现了1米多厚的淤泥。
2.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全国哀悼活动今天举行,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自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舟曲时间便是以血泪生死来凝记。
日继之以夜,生继之以死。
死伤人数的每一次刷新,都是持续的哀伤中最猛烈的一击。
截至14日16时,舟曲泥石流灾害已致1239人遇难,505人失踪。
生民之痛,永远是国家之殇。
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5月19日,庄严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亿万中国人民悲痛的泪水缓缓垂落,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一场特大自然灾害的死难者降国旗。
那一刻,我们明白了什么叫生命的尊严。
命题探秘预测:关于舟曲特大泥石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环境问题、生命、民族精神、责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分析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同时体会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观察与思考题为主要题型。
考眼非常解读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甘肃特大泥石流灾情说明了什么?①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③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④我国政府积极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坚信困难是打不垮我们的,为什么?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②灾区人民的自强不息、积极自救,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的大力支援。
③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
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
3.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①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③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密切党群关系,是党和政府取信于民④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临危不惧、百折不挠、奋勇抗灾】4、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应如何做?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监察预警能力,制定相应的抗灾救灾预案②加强防灾救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③培养责任意识,树立奉献精神,做负责任的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四年级李承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是中国的国难日。
5月12日原本平静的汶川,一阵突如其来的,强达8级的大地震爆发了。
只听“轰“的一声,房屋倒塌,亲人呼唤,到外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
人们都被压在了一片废墟之中,死亡人数超八万。
随后,各方支援人员马上赶到,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帮助汶川灾区的人们。
我国来自不同省市的各行各业的人们,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每个人都在尽献一份力量。
大家都在千方百计的抢救被困人员、救治伤员、安置群众、恢复基础设施。
救灾物资告急!搜救器械告急!医疗药品告急!救援力量告急!两千多年来富庶安宁的天府之国,因汶川大地震陷入困境。
2天后,首批俄罗斯援助物资入川;3天后,首批日本搜救队抵蓉。
韩国搜救队来了,俄罗斯搜救队来了…… 灾情发生以后,韩国政府快速作出反应,先后援助帐篷、毛毯、卫生包、消毒机、药品、矿泉水等救灾物资共计180余吨,派出3架军用c-130飞机装载着价值3.8亿韩元的救灾物资飞抵成都,先后捐赠了22260顶帐篷的巴基斯坦,仅帐篷一项,捐赠价值就达400多万美元。
巴基斯坦举全国之力,为中国地震灾区抽调2万多顶帐篷。
在伊斯兰堡装运帐篷时,竟然连战略储备仓库里的帐篷也搬光了。
还有俄罗斯几次向四川灾区派出军用运输机,将23辆战地炊事车、300顶大型军用帐篷和3000件防寒服等救援物资运抵灾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虽然相距千里,但仍是心心相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把我们的大家庭建设得更加美好!。
团结协作的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实际意义当一方遇到困难时,世界上的那八方伸出援助之手,这种团结协作的力量不仅体现了人类的感性和善良,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当一个国家或地区陷入困境时,众多其他国家会积极行动起来,提供援助和支持。
这种无私的举动远不止是为了展现善意,而是出于对一方面临困难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影响的认识。
单凭一己之力,国家在应对灾难方面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而通过团结协作,其他国家不仅能够提供物资援助,还能共享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困境,减轻灾难的伤害。
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行动不仅体现了全球社会的关怀,也展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这种友好合作并不仅仅是国家间的事务,更是全球各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通过灾害援助,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得以加深,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和互信。
这一互信和紧密合作,不仅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全球治理和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同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实际意义还体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的互惠合作和共同进步。
当一方面临困境时,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并不仅仅是一份纯粹的赠与,也包括了共同发展和成长的机遇。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相互依存的,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科技领域,通过团结协作,国与国能够共享资源和智慧,互相促进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此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实际意义还表现在人们的心灵层面。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遭受灾难时,八方支援的举动无疑给予了当事人信心和希望。
被援助的一方在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关心和支持时,会感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会激发凝聚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这种彼此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投射,能够凝聚力量,使灾后重建工作变得更加有序和高效。
团结协作的力量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八方的支援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
通过团结协作,人类能够减轻灾难的痛苦,实现共同繁荣,并且在相互支持和合作中不断前进。
让我们保持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传递友善和善意,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发言稿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我们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得到来自各方面的支援和帮助。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我们才能共同面对困难,战胜挑战。
家庭是我们最亲近的一方,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家人往往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无论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是精神上的鼓励,家人总是始终与我们站在一起,给予我们最温暖的支持。
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往往会伸出援手,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
朋友之间的互助互助关系是我们共同成长的体现,正是因为有了朋友的支持,我们才能更加坚强地面对困难。
除了家人和朋友,社会也是我们得到支援的重要来源。
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在面对灾难和困难时总是伸出援手,表达对受灾地区的关切和支持。
无论是自愿者的无私奉献,还是社会各界组织的援助,都展现了社会的团结和力量。
政府也是我们在困难时可以寻求支援的重要力量。
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和支持。
无论是在自然灾害中提供救援和重建,还是在经济困难时期提供就业和救助,政府都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力量。
教育机构也是我们可以得到支援的重要渠道。
学校和教师不仅在教育方面给予我们支持和指导,还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我们关怀和帮助。
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和社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平台。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快速。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和支援。
无论是在线求助平台,还是社交媒体上的呼吁,都可以让我们的声音传遍各个角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
无论是家人、朋友、社会、政府、教育机构还是互联网,都是我们在困难时可以得到支援的重要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我们才能共同面对困难,战胜挑战。
让我们珍惜这种互助互助的精神,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型赈灾公益活动策划书方案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型赈灾捐款活动一、背景介绍:5月12日,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7.8级特大地震,震中汶川约6万人仍杳无音信,北川县一片废墟,城内三万人不到一半逃出;都江堰市大批学生被埋;截止12日上午8时发生5级以上余震16次。
据5月13日16时不完全统计地震遇难者已超过1.2万人。
本次地震震了大半个中国,灾情十分严重。
中央政治局于5月12日晚召开常委会,会上中央号召全国各地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响应党中央关于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及觉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活动口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用我们的关怀向灾区送去温暖的问候;救济灾区,水院同行。
四、活动时间、地点:时间:待定地点:学校一食堂前五、活动的具体安排:1、找几名来自四川的在水院读书的同学做募捐的见证人;1、制作三个捐款箱,并准备桌子三张,椅子三到四把,数码相机一部;2、由院宣传部制作画报一幅,横幅一幅;3、捐款过程中由院广播台进行播音宣传内容进行播音;4、捐款活动由院团委社会实践部爱心基金会会长石闯及副会长、韦凤全、梅述超现场负责;5、活动中对捐款的场面进行摄影,由部门潘国志负责;6、所得捐款由团委秘书长贺鹏、副秘书长王伟杰及社会实践部部长田扬扬清点并记账后用封条封好,然后送往团委办公室交于团委书记饶老师;7、活动结束时部门部分成员留下做收尾工作;8、活动结束后由部门特约记者徐丽娟、韩丽娟写一篇报道投给院《起航》报社对活动进行报道。
六、活动注意事项;1、各项准备工作务必抓紧时间办好,保证活动顺利开展;2、活动中社会实践部各成员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各责人的工作,服从安排,听从指挥;3、活动中各人员要面带微笑,向捐款人送去灾区人们对他们的感激之意;4、负责人石闯、韦凤全、梅述超务必认真对捐款做好登记及现场工作;5、要特别注意,清点记账的时候一定要有四川的同学在场,他们是见证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对应的成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对应的成语是“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大家一起坐在同一条船上,共同渡过难关。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古代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次发大水,大家坐上同一条船避难。
后来这个船经过一个险要的河段时,大家都紧张地一起动手划船,最后终于平安地渡过了危险。
这个故事就演变成了“同舟共济”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团结互助、齐心协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个说法也是表达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的意思。
当一方遇到困难时,其他各方会伸出援手,尽力帮助。
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激发社会活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现实案例前不久,发生在福建省宁德市的一起意外事故,使我深深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
当时,一辆大巴与一辆货车发生碰撞,造成数十人受伤。
当这一消息传出后,立刻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行动。
首先,各级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并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发生后不久,当地政府紧急派遣了大量的医护人员和救援队伍赶往现场。
而在医院,患者们也得到了全力以赴的救治和关怀。
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政府的责任担当和危机应对能力。
其次,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
无论是企业、个人还是志愿者组织,都积极参与到救援行动中来。
知名企业和社会团体纷纷捐款捐物,帮助伤者和家属渡过难关。
而志愿者们不顾自身安危,奔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为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这些公益力量的涌现展现了社会的活力和人间的温暖。
再次,媒体的报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各大媒体纷纷派员前往现场采访报道,将事故信息快速传递给公众,并播放了伤者们的求助视频,呼吁更多的人伸出援手。
媒体的曝光让更多人知悉事件,并激发了他们的互助意识。
此外,许多自媒体也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发声,号召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这一次的事件不仅仅是福建省宁德市的事,更是一次全社会的行动。
我们看到,社会的活力激发出了巨大的力量,使得伤者们得到了及时救助和支持。
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并不罕见。
回想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社会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
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全社会众志成城,向灾区捐款捐物,缓解了灾区人民的困境。
还有2010年的玉树地震,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奔赴灾区,展现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
事实上,激发社会活力和互助精神并不需要特别的机会或救灾事件。
我们可以每天都通过一些小的行动,传递善意和温暖。
比如,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我们可以关注身边的问题,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正能量;我们还可以尊重公共秩序,从身边做起,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精神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
打破了往日的平静。在这一天,成千上万栋楼房、教室迅速倒塌,很多人在一
瞬间失去了生命,还有很多人在一瞬间被埋在废墟底下„„
当党中央国务院下达紧急救灾抢险任务,各省各地的武警官兵立即前往四
川省救灾。全世界人民知道这个消息后还自愿给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我们学
校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上开展“给灾区小朋友捐款”的活动。我们都积极地
捐款,我们学校捐款总额达10000多元。我们学校还开展了大型义卖活动,同
学们都纷纷把自己心爱的东西拿出来卖,卖的钱都捐给重灾区的人。我的舅舅
也自愿去灾区帮忙,为了救一个人,我舅舅还被石头把头打烂了,单位上给我
舅舅的60000元钱,我舅舅也全部捐给地震灾区了。
不仅我们学校和我舅舅捐了款,许许多多的外国华侨和台湾同胞们也给灾
区捐了款,很多外国国际救援队,还自愿来中国救灾。一个日本的救援队队长
因为没救活一个人还辞职了呢!当记者采访一个外国救援队队长,问他为什么
来中国救灾时,他说:“全世界人民是一家人,一家人有了灾难,我们怎么会
不管呢?”这一句话使记者流下了眼泪。
对,世界人民是一家人,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精神,谁听到这句
话会不流泪呢?
西宁七中初一: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