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穿过溶洞施工措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冲孔桩溶洞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一、背景介绍
在工程建设中,冲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而冲孔桩发生溶洞现象是常见且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
溶洞的存在会对冲孔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处理。
二、溶洞成因及危害分析
溶洞的形成主要受到地下水流动、地质构造以及岩石溶蚀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不及时处理溶洞,会导致冲孔桩的承载力减小,最终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专项施工方案
1.方案制定
–对冲孔桩溶洞进行详细勘测和评估,确定溶洞的位置、规模和危害程度。
–根据溶洞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2.处理措施
–对于小型溶洞,可以采用注浆、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以填充溶洞并加固周围土体。
–对于较大的溶洞,需要进行局部加固或重新布置桩基,确保冲孔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监测与应急预案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冲孔桩的承载情况,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制定应急预案,以防处理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四、实施效果评估
经过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对冲孔桩溶洞进行了有效处理,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五、结语
冲孔桩溶洞处理专项施工方案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才能有效应对冲孔桩溶洞问题,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人工挖孔桩穿过溶洞施工措施方案工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但在不良、复杂地质条件地区,仍多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
某地下商场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成桩,根据地勘报告表明要穿过地下溶洞,拟采取对溶洞洞体进行封闭加固处理,提高洞体的稳定性,减少不同底层间的差异沉降,满足人工挖孔施工及安全需要。
本文主要探讨人工挖孔桩穿过溶洞地质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溶洞地质;注浆施工0 引言本文中某大型商场桩基穿过的溶洞是土洞在地下水作用下岩溶发育形成。
由于溶洞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处理难度大费用高,设计的桩基础形式,必须将桩的底端穿过溶洞进入到溶洞底板作为桩的持力层,考虑施工条件及经济合理性,结合实际无法采用机械方式成孔,只能选择人工挖孔施工。
由于溶洞较深且空隙中等发育并存在大量泥夹孤石,采用钢护筒人工挖孔施工难度较大,拟对溶洞进行注浆止水、素C20砼填充封闭加固后再开挖,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进度目标。
1 项目概况某大型商场,建筑面积30000,地上五层地下两层,经勘测该地下场地为岩溶溶蚀缓丘地貌,地貌较为简单,周边均已有高层或多层建筑物,且地下管线众多,周边环境条件复杂。
地基土的构成:杂填土,主要为回填土,建筑垃圾、砖瓦占30%,分布于全场,层厚0.5~9.8m;红粘土,土质均匀,较密实,零星分布,层厚0~8.3m;强风化泥质白云岩,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心呈砂状,分段分布,层厚:0~9.9m;强风化白云岩,细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强发育,岩芯呈砂状,分段分布,层厚0~9.9m。
工程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的补给来源控制,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场地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溶裂隙水,含水量较丰富。
2 溶洞孔的基本情况从钻探施工的情况来看,本次勘察遇有岩溶洞隙的钻孔有2个,钻孔遇洞率为6.5%,但是场地内部分地段岩面高差大于5米,根据《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场地岩溶的发育程度属岩溶中等发育,岩溶发育特征见表1所示,工程范围内溶洞大小不一,差异大,中等发育。
人工挖孔桩遇到溶洞处理方案1:正文:一、引言人工挖孔桩在地基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溶洞问题会对工程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溶洞的定义与分类2.1 溶洞的定义溶洞是指岩溶地区水溶作用所形成的大型或小型洞穴,是地下水或地下河流所切割出来的空间。
2.2 溶洞的分类2.2.1 地下河流溶洞地下河流溶洞是指地下水流经溶蚀作用形成的洞穴,具有较大的宽度和深度。
2.2.2 峡谷型溶洞峡谷型溶洞是指地表溶洞在剥蚀作用下发展形成的,其特点是洞内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三、人工挖孔桩遇到溶洞的处理方案3.1 实地勘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实地勘察,了解地质情况,确定是否存在溶洞,并对溶洞进行分类和评估。
3.2 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在溶洞出现的位置设置支撑结构,加强地基的承载能力等。
3.3 处理方案当遇到溶洞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可以采取填充材料填充溶洞,或者使用管道进行排水处理等。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地质勘察报告、施工方案、溶洞评估报告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制定的具体施工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2 溶洞评估报告溶洞评估报告是指对溶洞进行评估,包括溶洞的分类、大小、对工程安全的影响等。
2:正文:一、引言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施工过程中遇到溶洞时,会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针对溶洞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解决施工中的挑战。
二、溶洞的定义与分类2.1 溶洞的定义溶洞是指在岩溶地区,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地下洞穴。
其形状各异,大小不一。
2.2 溶洞的分类2.2.1 地下水洞型溶洞地下水洞型溶洞是由地下水长期侵蚀形成的,具有规则的洞穴形状和相对稳定的结构。
2.2.2 断层型溶洞断层型溶洞是在地表溶洞发育的基础上,由于地质构造活动而形成的。
人工挖孔桩遇到溶洞处理方案.pdf范本1:正文:一、问题描述人工挖孔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溶洞,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
二、溶洞的特征1. 溶洞的定义:溶洞是指由地下水石灰岩溶解作用形成的空洞。
2. 溶洞的特征:a. 空洞尺寸:溶洞的尺寸大小不一,大的溶洞可能导致地面塌陷。
b. 分布范围:溶洞分布在地下层,地表上不一定有明显表现。
需要通过岩层勘探技术来确定其分布范围。
三、溶洞处理方案1. 剖段勘探:通过利用地质勘探技术,对溶洞进行剖面勘探,确定溶洞位置和尺寸。
2. 岩体加固:根据溶洞的尺寸和分布情况,采取相应的岩体加固措施,如注浆加固、喷射混凝土加固等,以增强地层稳定性。
3. 填洞处理:对于小型溶洞,可以采用填洞处理方案,如注浆填洞、填充材料填洞等,以消除地层空洞。
四、施工安全措施1. 安全监测:在挖孔桩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持续的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地层变动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工作区域隔离:将施工区域与周围环境隔离开,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安全教育培训:对参预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附注:附件:地质勘探报告、岩体加固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实施方案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溶洞:地下水石灰岩溶解作用形成的空洞。
2.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对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的活动。
3. 加固措施:对地层进行强化处理,以增加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范本2:正文:一、问题描述人工挖孔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溶洞,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
二、溶洞的特征1. 溶洞的定义:溶洞是地下水石灰岩溶解作用形成的空洞。
2. 溶洞的特征:a. 空洞尺寸:溶洞的尺寸大小不一,大的溶洞可能导致地面塌陷。
b. 分布范围:溶洞分布在地下层,地表上不一定有明显表现。
需要通过岩层勘探技术来确定其分布范围。
三、溶洞处理方案1. 剖段勘探:通过利用地质勘探技术,对溶洞进行剖面勘探,确定溶洞位置和尺寸。
桩基遇到溶洞处理及应急预案一、概述岩溶形成主要为溶洞、竖井、漏斗、及溶沟(槽),以垂直方向发育为主,竖井、漏斗既有消水作用,同事又具备溢水功能。
深部岩溶形态主要韦溶沟(槽),地下暗河通道以水位方向发育为主,是地下水流动的主要通道。
铺以超前钻勘测溶洞,挖孔进尺到溶洞顶面1m时,先分钻钻小孔,查明溶洞内是否有承压水,有承压水时应等水位稳定后进行抽水,才能继续开挖。
洞内有较软塑状粘土时,注意及时护壁,必要时,可采用固结灌浆,待充填物基本固结后再实施开挖。
岩溶发育区挖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必须进行孔底检测,为查明孔低以下的地质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要求用小风钻查明桩底一下4米范围内德地质条件。
(1)承压水: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指尖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承压水的处理:A.如果能获得地下水的来源方向,就在其上游打一排堵水帷幕空,采用高压灌浆,封堵地下水。
B.根据地下水的来源和水量,打一个或几个降水孔,其深度一定要大于基桩最大深度。
(2)溶洞分分类:A.按大小分可分为:1.小溶洞(洞高小于3m),2.大溶洞(洞高大于3m)B.按有无填充物可分为:1.有充填、已填满,包括亚砂土和亚粘土充填,有可塑、软塑、和流塑之分。
2.半充填。
3.无充填物,为空溶洞。
C、按是否漏水可分为:1.全漏水(与其他溶洞相连),2.半漏水,3.不漏水D、按溶洞垂向数量可分为:1.单个溶洞,2.多个溶洞二、溶洞桩基施工方案1.片石粘土筑壁法溶洞内无充填或半充填,溶洞高度不太大,一般在3m以内,但存在严重漏水,护筒内水头高度不能保持时,可采用片石、粘土和整包水泥(按1 m3:3 m3:0.75 t比例,顺序为袋装水泥、袋装粘土、片石)回填冲击,用0.5~0.8 m小冲程,不循环泥浆干打几分钟,使回填物充分密实,再加浆提高水头到正常高度,等水泥初凝具有一定强度,将漏浆处堵住后再使用小冲程继续钻进,形成人工泥石护壁。
如此反复多次回填片石、粘土和整包水泥,反复冲击直至形成泥石护壁并不再漏浆为止,这也是个比较成熟的施工方法。
1溶洞的处理1.1材料准备在钻孔桩施工之前,必须准备充足的溶洞处理材料,包括片石、碎石、粘土、钢护筒等。
为保证钻机不因塌孔、扩孔、地面沉陷等因素而倾斜,钻机纵、横向支撑应加长。
1.2溶洞处理方案的选定根据拟建场地溶洞发育的情况,可采取如下4种方案相结合使用来进行溶洞处理。
(1)回填造壁法。
出现溶洞时回天片石粘土,打密挤实造壁,必要时还应回填混凝土或水泥。
(2)岩溶注浆预处理。
在钻孔桩施工前,对溶洞进行注浆填充处理。
(3)混凝土灌注。
出现大溶洞时,采取跟桩身同标号混凝土灌注的方法,待混凝土凝固后再开始钻进。
(4)套内护筒法。
套筒法一般适用于流沙层处于地表3-12米处。
先采用大钻头钻进,大护筒跟进,至溶洞顶板后采用与设计桩径对应的钻头钻进,采用配套的较小直径的护筒跟进至溶洞底对溶洞进行防护。
2溶洞处理方法2.1回填造壁法对于溶槽、溶沟、全充填的溶洞,该类溶洞当钻头穿过覆盖层或顶板时,钻孔内会出现漏浆,在及时补浆的同时提起钻头,采用挖掘机往孔内填片石和粘土以及泥质强风化岩等,待孔内泥浆面基本稳定后,恢复钻进;减小钻机钻进速率,利用钻头将其挤入溶洞及裂隙中,完成护壁和成孔工作。
(1)填料的选择填料直接关系到造壁后孔壁的稳定性,因此在填料的选择上要做多项选择对比:粘土掺片石、粘土掺水泥加片石、混凝土、砂浆、泥质强风化岩。
根据岩溶发育复杂情况及现场材料运输便利情况选择合适的填料。
(2)回填方式溶洞击穿漏浆后,应立即采用挖掘机回填填料并补浆,回填高度应根据溶洞的大小来确定,一般为回填至泥浆不再流失后再回填2~3m,钻头小行程打密挤实。
如漏浆现象反反复复,则可在回填打密时,反复回填挤密,使溶洞能更好填充,若成孔后溶洞处孔壁不稳定,应对溶洞处灌注C20商品混凝土,初凝后再继续冲孔。
(3)及时发现一般情况下,钻机钻进过程中,钻机操作手无法看见孔内情况,溶洞漏浆时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
针对这种情况,可在孔口加一浮标,浮标高度以钻机操作手能看见为宜,同时浮标可采用绳线悬挂在钻机上,溶洞出现漏浆时,钻机操作手能及时发现,同时浮标也不会随泥浆下沉。
桩基溶洞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进展,大量的工程项目需要进行桩基施工,而一些地方面临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处理问题。
溶洞是地下溶蚀作用形成的地下空洞,其存在对桩基施工具有严重威胁。
因此,本方案将介绍桩基溶洞处理的专项施工方案。
二、前期准备1.桩基勘察:在桩基工程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特别关注地下水位、土体物理性质、溶洞分布情况等。
2.桩基设计:根据勘察结果,进行桩基设计,包括确定合适的桩型、桩长、桩径等。
三、溶洞处理方案1.检测溶洞:使用现代地质勘测技术,如地震波、地电阻率等,对预计施工区域进行溶洞检测,确定溶洞的位置和规模。
2.补充勘测:对检测到的溶洞进行详细勘测,确定溶洞的范围、上下界限、洞口大小等参数。
3.溶洞封堵:根据溶洞的大小和位置,采用相应的封堵方法,如灌浆、喷射混凝土等,将溶洞封堵。
4.加固设计:对已封堵的溶洞所在位置进行加固设计,如增加钢筋桩、使用预应力技术等。
5.施工方案调整:根据加固设计结果,对原先的桩基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施工过程监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对桩基工程的变形、沉降进行监测,确保桩基的稳定性。
四、施工流程1.确定溶洞处理区域,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小区域。
2.进行溶洞检测和补充勘测,制定具体的桩基设计和溶洞处理方案。
3.对溶洞进行封堵,使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施工。
4.进行加固设计,增加桩的数量和尺寸,使用预应力技术等进行加固。
5.调整原有的桩基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监测施工过程,对桩基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实时监测。
7.完成桩基施工。
五、安全措施1.严格执行工程安全管理制度,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和围栏。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使用合格的工程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4.配备足够的监测设备和人员,及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变化。
5.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持。
六、总结本方案针对桩基溶洞处理问题,通过综合利用现代地质勘测技术和施工加固设计方法,提出了一套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
人工挖孔桩遇淤泥、流砂、溶洞处理的措施范本1:一、引言淤泥、流砂和溶洞是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困扰和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在遇到淤泥、流砂和溶洞时,采取的一些常见的处理措施。
二、淤泥处理措施在遇到淤泥时,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 预先进行土层勘探,确定淤泥的位置和厚度;2. 使用专业的挖掘斗进行挖掘,保持挖掘斗的良好工作状态;3. 在挖掘时,可以使用注浆技术来加固土层;4. 如遇到较大的淤泥,需采用分段挖掘法,确保施工安全;5.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顺利施工。
三、流砂处理措施在遇到流砂时,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 使用砂浆进行充填,填塞流砂孔洞;2. 如果流砂比较严重,可以采用阻流措施,如使用阻砂网;3. 如遇到大面积流砂,可以采用加固桩的方法,增加桩的承载能力;4.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施工区域的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导致流砂。
四、溶洞处理措施在遇到溶洞时,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 进行溶洞勘探,确定溶洞分布和大小;2. 使用混凝土进行填充密实,消除溶洞;3. 对于较大的溶洞,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4.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土层勘探报告;2. 施工记录和监测数据;3. 相关施工图纸。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淤泥:由水流冲刷或沉积而形成的湿软土壤;2. 流砂:由水流冲击河底所带起并悬浮于水中的沙粒;3. 溶洞:地下溶蚀造成的空洞。
范本2:一、引言淤泥、流砂和溶洞是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对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和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在遇到淤泥、流砂和溶洞时的处理措施。
二、淤泥处理措施2.1 预先土层勘探在施工前,进行土层勘探,确定淤泥的位置和厚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2 使用专业挖掘斗挖掘斗的选择和使用对淤泥的处理起着关键作用,应使用专业挖掘斗,并保持挖掘斗的良好工作状态。
人工挖孔桩溶洞处理方法一:人工挖孔桩溶洞处理方法人工挖孔桩溶洞处理是针对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溶洞问题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从溶洞的形成原因、处理的具体步骤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溶洞的形成原因1. 地质条件:不同地质条件下,溶洞的形成方式会有所差异。
2. 岩石性质:溶洞的形成与岩石的溶解性及稳定性密切相关。
3. 水文地质条件:水的渗透和贯通性对溶洞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二、人工挖孔桩溶洞处理的具体步骤1. 检测与评估:(1) 对可能出现溶洞的区域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溶洞。
(2) 对溶洞进行评估,包括溶洞的大小、稳定性等。
2. 围护处理:(1) 在溶洞附近设置钢筋混凝土围护墙,以保护周围地层的稳定。
(2) 使用灌浆等方法填充溶洞,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3. 技术措施:(1) 使用注浆技术进行加固处理,填充和增强溶洞处地层的强度。
(2) 采用改性剂对溶洞进行处理,增强地层的稳定性和抗溶性。
三、案例分析以某地建设项目中的人工挖孔桩溶洞处理为例,详细分析了该工程中溶洞处理的步骤、技术措施以及最终效果。
附件:1. 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2. 技术报告及实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岩溶:岩石溶解的过程,是溶洞形成的基础。
2. 注浆技术:利用注浆材料将溶洞附近的地层充填,增强其稳定性的技术。
二:人工挖孔桩溶洞处理方案人工挖孔桩溶洞处理方案是为了解决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溶洞问题而制定的一种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溶洞处理的原则、具体方法和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溶洞处理的原则1. 安全原则:在处理过程中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项目的整体安全。
2. 经济原则:采取经济合理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工程成本。
3. 环境原则:保护环境,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
二、溶洞处理的具体方法1. 规范调查评估:根据地质调查数据及现场勘察结果,对溶洞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
2. 风险控制: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尽可能避免溶洞对工程的不良影响。
桩基溶洞处理施工方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桩基溶洞处理施工方案溶洞处理施工技术方案我合同段地处湖南西南部,沿线路地势较平坦开阔,属平原微丘、低山地貌,自南向南倾斜,植被及地表水系发育,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三大类。
路线范围内溶岩发育,暗河、溶洞、溶沟、溶槽等密集分布,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作用。
一、工程概况我部地处溶洞地带,根据该桥地质勘察报告资料显示,桥梁区地层上部主要由第四系植物层、冲洪积层组成,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中厚层状灰岩构成,其地质情况由上至下依次分别为种植土、粉质粘土、细沙、中分化灰岩,隐伏岩溶、溶蚀裂隙较发育,且有溶洞。
二、施工准备1、了解地质情况,测定桩位,平整场地a、详细了解桩基桩位地质、水文资料,掌握溶洞出现的位置,并大致推断其范围、大小以及充填情况,并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b、每个孔位的地质柱状图和施工方案都单独列出,发给有关人员,让具体操作者、技术人员、作业队长都知道溶洞的位置、大小、充填情况以及应采取的施工方案。
c、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貌整理出成片施工场地,以便于堆放材料,桩区地表要建截、排水及防护设施;对桩顶坡土清刷减载;雨季施工,孔口要搭设雨蓬。
2、安装井架为便于出碴,井架采用钢筋制作而成,一般每个井口安设一台1t 卷扬机作为提升牵引设备。
3、备好各工序所需要的机具器材和井下排水、通风、照明设施,并设置滑坡变形、位移的标志。
三、溶洞桩基施工方案:针对本工程溶洞分布较广,施工技术难度较大,我项目部从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进度,确保施工安全考虑,把桩基溶洞处理列为重中之重并按设计要求作相关施工监控。
专门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讨论、研究方案并学习有关溶洞处理方面的知识。
根据本工程溶洞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先采用冲击钻成孔,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投放抛填物的方法处理溶洞。
.常规成孔法(按照无溶洞地质考虑)当溶洞内有充填物,是可塑或软塑的亚粘土,并且溶洞不漏水,这时不管溶洞有多大,也不管溶洞垂向数量多少,都可以不考虑溶洞的存在,而按照正常的地质情况施工。
人工挖孔桩穿过溶洞施工措施方案
工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但在不良、复杂地质条件地区,仍多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
某地下商场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成桩,根据地勘报告表明要穿过地下溶洞,拟采取对溶洞洞体进行封闭加固处理,提高洞体的稳定性,减少不同底层间的差异沉降,满足人工挖孔施工及安全需要。
本文主要探讨人工挖孔桩穿过溶洞地质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人工挖孔桩;溶洞地质;注浆施工
0 引言
本文中某大型商场桩基穿过的溶洞是土洞在地下水作用下岩溶发育形成。
由于溶洞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处理难度大费用高,设计的桩基础形式,必须将桩的底端穿过溶洞进入到溶洞底板作为桩的持力层,考虑施工条件及经济合理性,结合实际无法采用机械方式成孔,只能选择人工挖孔施工。
由于溶洞较深且空隙中等发育并存在大量泥夹孤石,采用钢护筒人工挖孔施工难度较大,拟对溶洞进行注浆止水、素C20砼填充封闭加固后再开挖,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进度目标。
1 项目概况
某大型商场,建筑面积30000,地上五层地下两层,经勘测该地下场地为岩溶溶蚀缓丘地貌,地貌较为简单,周边均已有高层或多层建筑物,且地下管线众多,周边环境条件复杂。
地基土的构成:杂填土,主要为回填土,建筑垃圾、砖瓦占30%,分布于全场,层厚0.5~9.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