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518.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驿路梨花》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2、学习以花喻人的象征手法

3、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

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以花喻人的象征手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从《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我们能赏析出驿路梨花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板书)二、回顾旧知

在第一课时中,我们了解到本文中讲述的一个故事(板书并提问),围绕着“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个问题作者设置了两次误会(板书并提问)和三处悬念(板书并提问)。误会和悬念的设置既推动情节的发展,又使文章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三、学习新知。

(一)出示目标

伴随着误会的冰消雪融和悬念的层层揭秘,我们知道了人人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人人都和小茅屋相关,那题目为何不定为“小茅屋的故事”或“茅屋主人”,而是以“驿路梨花”为标题呢?(板书:标题)首先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1、想不出来?那同学们先把文中描写梨花的段落找出来,看一共有几处?每处都有什么作用?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明确:通过梦境写梨花是虚写,其他3处是实写,一共是4处。

2、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写人记事歌颂助人为乐的好风尚,而非写景文章,但为什么用这么多笔墨来写梨花呢?逐个朗读,赏析,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第一次描写梨花盛开,以自然环境的美烘托小茅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中。也衬托“我们”满怀希望在林中寻找人家的心情。第二次描写梨花,是虚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通过梦境,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是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表现“我”对梨花姑娘的衷心赞美之情。第三处,以陆游诗句结尾,赞美梨花姑娘,写出雷锋之花开遍神州大地。既照应题目,又深化主题。

3、集中赏析第一处。同学们看黑板,如果老师在这儿

画一轮弯月,孤零零的,好看吗?她在月亮旁边点缀上几

朵白云,配以婀娜多姿的柳枝。在云和柳的映补下,弯弯

的新月显得有生气了。这就是烘云托月的效果,我们叫它

——烘托。如果这轮弯月就是文章要歌颂的人,歌颂的精

神,那么,梨花林和小茅屋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用梨花来烘托人。用景美衬人美,人的心灵更美。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到月光下的梨花林中去领略一下——夜静极了,轻柔的月光像流水一样洒向大地。远处的树,像披上了一层轻纱。洁白的梨花绽满枝关,象月光下羞涩的少女,不时有几片花瓣轻轻飘落下来。微风吹来,阵阵花香扑面而来,远处传来泉水欢快的跳跃声。

4、同学们,你嗅到甜美的花香了吗?你看到随山泉飘流而去的梨花瓣了吗?你听到山泉在唱歌了吗?你感受到如水的月光了吗?那就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三)学习以花喻人的象征手法。

1、感受了梨花的美之后,谁再来说说题目的含义?先说梨花指什么?(板书)

明确:“梨花”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梨花,也指梨花姑娘,同时又是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象征。

2、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可“驿路”呢?联系课下注释1。(板书)

“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为传递政府文书而开辟的交通大道,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这里指我认为是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以插叙行文,误会悬念点缀,间接描写点题。精巧构思,波澜起伏,赞美了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是呀,每一处梨花盛开,都能装扮一方天空;每一次爱心传递,都能创造生命奇迹;每一处文明言行,都能构建和谐社会!

五、布置作业

本文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本文,你对助人为乐这个话题有什么想法?课下写一段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