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77.36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

专业:2012级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x

完成时间:2015年1月

浅谈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

摘要:汉字文化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性学科。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汉字所具有的强大的表意性也折射出了丰富的汉民族文化,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被反映进了汉字中。本文即从汉字文化的角度解读与饮食有关的汉字,分析其字源字形,从而发掘出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汉字文化饮食文化甲骨文食物器皿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天在古代人民心里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的,将“食”与天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可见一般。人与食共存,人在满足了吃这一生活第一需要时,才会衍发出新的需求,并且进而产生并确定了礼仪习俗等。

食在甲骨文中写作,像一个人张着嘴对着一个器皿吃饭的样子。《说文》中说“凡食之属皆从食”,“食”字是从古代餐具“豆”演进过来的一个字根,许多与饮食有关的汉字都是以它做偏旁的。最为典型的就是“饔”

和“飱”。我们现在通常是说“一日三餐”,但实际上古人都是一日两餐。

“饔”指的是大食,指早上八九点钟吃的早饭。饔的小篆写作,左上角类似于一个跪着的人形,右上角是从“隹”,指禽类,意思是丰富的食物。

而“飱”从“夕”,很明显就是下午四五点吃的饭,也叫小食,从字形上看就知道是很简单的饭食。有一个成语叫做“饔飧不继”,就是现在俗话说的“吃了上顿没下顿”。

以“食”做字根的还有一个代表性的字,那就是“餐”。《说文》解释说“餐,吞也”,而在诗经《伐檀》中也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餐的小篆字形是,右上角是“手”形,左上角指“骨板”这一类的餐具,所以“餐”有手拿骨板文明进食的意思。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人们把吃饭的地方,通俗点的叫“饭馆”,而优雅点的则叫“餐厅”。

人类的食物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食、果蔬和肉类,中国人也不例外。

餐桌上的副食,中国人统称为“菜肴”。“菜”从字形上看是用手从植株上采取草本植物,而“肴”从字形上看则是用手拿着一定数量的肉食。在早期

的原始社会中,人类与灵长类动物一样,是以植物或植物的果实,即野果类

为主。“果”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下部是“木”,“木”上的小圆圈代表果实。《说文》中解释“果,木实也。象果形在木之上”,此外还有“有核曰果,无核曰蓏”或者“在树曰果,在树曰蓏”的说法。而在《素问.藏器法时论》中的“五果为助”指的则是“桃李杏栗枣”。

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肉类,称为“豕”,在最开始食用的猪并

不是家养的,而是野猪,叫做“彘”。“彘”在甲骨文中写作,像一支箭正在射向一只猪,表现的应该是原始人在捕猎野猪的过程。后来有吃不完的野猪时,人们就把它们圈养起来,逐渐驯化,最后演变成现在的家猪。早在汉字的造字时代,应该是家家养猪,猪甚至成为了家庭的象征,这才有了“家”字1。在古代,猪除了用来吃外,还会用来祭祀,并以此产生一个汉字叫“豚”。《说文》中的释义是“豚,小豕也,从又持肉,以给祠祀”,这说明“豚”是专门用来祭祀的小猪,也用来馈赠宾客。在《论语.阳货》中就有“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的记载。

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非常丰富,有所谓“五谷杂粮”之称,与粮食有关的汉字基本都是象形的,这其中就有小麦的“麦”字。《说文》中解释“芒

毂也,秋种厚薶,故谓之麦”。而麦的甲骨文字形是,“麦”与“黍”、“禾”等作物的区别是,它的顶部是笔直的,所谓“针尖对麦芒”,所以这也是它在甲骨文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李孝定在《甲骨文字集释》中说“来,麦当一字,夕本象倒止形,于此但像麦根”,照这个说法便是,来本是小麦之名,后假借为来去的来,为了区别两个字,故给来字下加倒止,专门表示小麦之意,来专门表示来去之意。2

古人不同于我们现在有大量的新鲜蔬菜可供食用,所以他们会经常采集野菜充饥,这其中最为我们所熟悉的应该就是“薇”了。《诗经》中云“采薇采薇,薇亦柔止”,《史记.伯夷传》记载了伯夷“采薇而食之”。《说文》中说“薇,菜也,似藿”,考察得知薇又名“大巢菜”,一种一年生或

1《汉字文化学》王玉鼎/著西安出版社2010年8月版

两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结寸许多扁荚,中有种子五六粒,可吃。又名野豌豆。

火的发现和获取是食物史上一个伟大的突破,人们不必再吃生冷的食物,易于消化,也不会那么容易被细菌病毒的感染从而染上疾病。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说道:火的使用“为口提供了可以说是已经半消化了的食物”。发现了火以后,人们的食物加工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汉字中就有许多是反映食物烹煮方式的。

“焦”在金文中写为,此外它还有四个异体字,其中两个异体字是将上部的一个“隹”改成两个或者三个“隹”。这应该是一种在火上烧烤鸟类的加工方法。如《玉篇.火部》云“焦,火烧黑也,又炙也”。可能是古人在烧烤时把捉到的各种鸟放在一起在火上烤,捉到的鸟多就多放,捉到的鸟少就少放,放得多时可能照顾不到,因而发生了烤糊了的情况,所以这个字的写法就可以从一隹,从两隹或者从三隹。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不用这种做法,所以焦字意义变为“物体经火烧后变黄变脆了”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焦头烂额”似乎也有事情太多而忙不过来,自顾不暇的意思。

“焦”应该算是直接烧烤,还有间接烧烤的烹饪方式,比如“庶”。“庶”的金文字形是。像在屋中用火烧石头,从而烹饪食物。于省吾先生在《甲骨文字释林.释庶》中说“其实用火烧热石头用来烙烤食物,或以烧热的石头投入盛水之器而煮熟食物,则是原始人类普遍采用的一种熟食方法......总之甲骨文中的庶字是从火石,石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也即煮的本字......”3其实这种烹饪方式一直沿用到现在,在今天的陕西关中等地的人们在烙饼的时候,还会先把石头烧热再在石头上烙饼的,当地称之为“石子馍”。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最为讲究的就是盛装食物的容器,汉字中有许多文字都与器皿有关。其中最为我们所熟悉的便是“鼎”字。“鼎”是古代礼器的神圣之物,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的也是最神秘的礼器,但它原本却是烹饪容器。鼎在甲骨文中写作,有三足也有四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