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消化道穿孔诊疗思路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20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诊断标准】
(一)病史约90%患者有溃疡病病史,穿孔前有腹痛和出血等前驱症状。
(二)急性腹痛于心窝部突然发作,如被刀割样烈痛。
逐渐波及全腹,可因剧痛而陷于休克状态。
(三)体征
1.腹式呼吸浅或消失。
2.腹壁肌肉强直,触痛和反跳痛明显,开始限局于上腹部,以后可蔓延全部。
(四)X线检查70%~90%患者有膈下游离气体,必要时可重复检查。
(五)腹腔穿刺右下腹可抽出消化液。
【治疗原则】
(一)手术治疗急性穿孔病人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方法有穿孔的单纯缝合术和胃大部切除,依具体病人和病情而定。
(二)支持疗法无论采取手术或保守疗法,都必须禁食、胃肠减压、纠正酸碱紊乱和注射抗生素。
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反应期(1)穿孔后l~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腹膜炎期(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1.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体检有腹膜刺激征。
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 •初期(1) 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 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 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 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 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 •反应期(1) 穿孔后I〜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 ^态。
(2) 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 •腹膜炎期(1) 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 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 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 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反应期(1)穿孔后l~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腹膜炎期(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1.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体检有腹膜刺激征。
精品文档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其后L)L(游离穿孑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4633岁,后者平均年龄3~10倍,前者平均年龄高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1) 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3)胃穿孔时,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约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4) 位。
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5)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明显,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反应期2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5穿孔后l~(1)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2)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腹膜炎期3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812 (1)在穿孔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4) 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体1 检有腹膜刺激征。
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反应期(1)穿孔后l~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腹膜炎期(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1.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体检有腹膜刺激征。
消化道穿孔处理原则
消化道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可能会导致腹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消化道穿孔的一般处理原则:
1. 一般治疗:消化道穿孔的患者需要禁食、禁水,并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消化道的负担。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3. 手术治疗:对于消化道穿孔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修复穿孔、清理腹腔、防止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4. 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包括引流管的护理、伤口的护理、饮食的调整等。
5. 并发症的处理:消化道穿孔可能会导致腹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消化道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反应期(1)穿孔后l~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腹膜炎期(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消化道穿孔诊疗指南 (3)消化道溃疡穿孔的诊疗指南概述:消化道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消化道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初期: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反应期:1)穿孔后l~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腹膜炎期: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1.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体检有腹膜刺激征。
2.X线检查约75%~80 %的病例在立位或坐位可观察到膈下有游离气体,呈新月形透亮区。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消化道穿孔临床路径(2018年版)一、消化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化道穿孔【ICD-10:K27.503】、胃溃疡伴穿孔【ICD-10:K25.501】、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ICD-10:K26.501】、上消化道穿孔【ICD-10:K27.101】。
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肠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肠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突发剧烈腹痛。
2.体征:板状腹。
3.查体:腹部查体可见板状腹,触诊可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腹腔穿刺可见浑浊液体。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经保守治疗无效拟行剖腹探查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化道穿孔【ICD-10:K27.503】、胃溃疡伴穿孔【ICD-10:K25.501】、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ICD-10:K26.501】、上消化道穿孔【ICD-10:K27.101】。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血淀粉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腹部立位片;(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其他根据病情可考虑选择:如消化系统肿瘤标记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腹部CT、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