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产品一致性检查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3
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版本号: B 修改码: 0 LC/CX-3C-3.91 目的确保强制性认证产品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更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生产厂家或变更认证产品结构时,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一致性。
2 范围适用于所有强制性认证产品变更的过程控制。
3 术语和定义无4 职责4.1 质量中心负责认证产品一致性的控制,对变更产品样品进行检验、验证。
4.2 研究院负责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变更的常规试验,经分管副总批准后,提出认证产品的变更要求。
4.3 技术部负责认证产品变更的申请。
5 程序5.1 技术部负责编制强制性产品认证申请时的产品技术参数填报,各专业部门协助。
5.2 采购部应按照技术参数中关键零部件清单选购关键零部件和材料。
5.3 成控部因市场变化等原因,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需要选用不同厂家的产品时,需要先进行技术认证和品保认证,填写《法规件变更申请表》报技术部,由技术部向认证中心递交变更申请,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5.4 当关键件的结构需要进行改进,可能对产品的一致性构成影响时,各专业部通过常规试验提供数据分析,形成《设计变更技术方案评审表》,报分管负责人批准后提出变更要求,批准后填写《法规件变更申请表》报技术部,由技术部申请变更。
5.5 整车质量部对变更产品进行检验/验证,按《关键零部件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控制程序》和《生产一致性控制程序》执行。
6 相关文件6.1 L C/CX-3C-3.11 《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6.2 LC/CX-3C-3.3.2 《关键零部件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控制程序》6.3 LC/CX-3C-3.5 《生产一致性控制程序》7 相关记录7.1 LC-JL-8.3-047A 设计变更技术方案评审表7.2 JS-JL—27A 法规件变更申请表。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第一条为切实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完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制度,规范车辆生产企业行为,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国家对车辆生产企业实施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对《公告》内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车辆生产企业是生产一致性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和完善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保证车辆产品一致性,即保证实际生产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
第四条车辆生产企业应当编制、执行、适时调整《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编制要求见附件1),并存档、备查;定期编制《企业生产一致性信息年报》(编制要求见附件2),并存档、备查。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指导编制并监督实施《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检查《企业生产一致性信息年报》、组织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等工作,对《公告》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进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其中, 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将在车辆生产、销售、注册登记等环节进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相关中介机构承担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的技术性工作。
第六条工业和信息化部每年制定并公布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年度工作方案,确定该年度重点实施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的企业范围、产品类型及项目,并组织实施(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实施细则见附件3)。
必要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项工作方案,作为年度工作方案的补充。
第七条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告车辆生产企业。
车辆生产企业对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存在异议的,可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诉。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及时处理车辆生产企业申诉,并将结果通知有关车辆生产企业。
浅谈汽车产品的生产一致性管理鲁岩平海马轿车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1689号 邮编450016[摘要] 为切实维护国家、社会及公众利益,规范汽车生产企业行为,国家对汽车产品的生产一致性管理日益严格、完善。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家关于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及生产一致性管理的相关法规研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研究生产一致性管理模型,建立和完善企业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实际生产销售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以满足相关法规要求,规避企业运营的法规风险。
[关键词]质量管理、强制性认证、生产一致性、法规风险Brief Discussion on Automobile Products’Conformity ofProductionAbstract:In order to protect the nation, society and public’s interests, discipline the automobile company’s production behaviour, the nation’s management on automobile products’ conformity of production (COP) is becoming more strict and impeccable. By combining the research on nations’ regulation of automobile products’ compulsory certificate & management of COP with company’s practical situation, this paper is to build and complete the company’s COP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COP, to ensure the produced & sold vehicl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configurations and performance index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of the vehicles approved in vehicle production enterprise and product announcement, usedin experiments, in product certificate of quality and uploaded information of the vehicles leaving the factory. This will help the company to fulfill the relative regulation, and to avoid regulatory risks in company operations.Key words:Quality management,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Conformity of Production (COP), Regulatory Risks 1 引言2011年6月23日,工信部下发《关于查处江门市华龙摩托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违规行为及处理决定的通报》,对实际生产车辆与《产品公告》批准参数不一致的江门华龙等3家摩托车厂,做出了撤销其产品公告、责令整改、在整改期间暂停新产品申报的处理决定;对不配合监督检查的21家摩托车企业,责令限期提交整改报告,在整改期间暂停新产品申报;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本地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的监管力度,督促车辆生产企业以此为鉴,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避免发生类似问题。
机动车整车产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说明Explanations on COP (Conformity of Production) Check Requirements for Motor Vehicles国家认监委2008年1号公告,发布了对汽车产品强制认证实施规则进行修订和证书换版的要求,规则编号变更为CNCA-02C-023:2008。
The CNCA Announcement No.1 of year 2008 announced the revision of auto product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rul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certificates update, the code of the rules change to CNCA-02C-023:2008此次规则的修订主要包含以下四各方面的变化:The revision mainly focus on following 4 aspects技术参数technical parameters型式试验及依据标准type approval tests and corresponding standards工厂审查factory inspection车辆一致性证书motor vehicle certificate of conformity新规则规定的工厂审查需在2011年7月1日前完成。
The factory inspection which according to the new CCC regulation must be finished before 1st Jul,2011.主要内容Content工厂审查Factory Inspection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文件化的规定COP control plan-Documented provisions 有关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特殊说明Particular notes to COP control plan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On-site COP auditing质量保证能力审查Quality assurance capability check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Executive report of COP control plan工厂审查Factory Inspection工厂审查FACTORY INSPECTION 08版实施规则的工厂审查包括生产一致性审查和质量保证能力审查。
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管理办法1.目的规定公司整车检验的管理职责、程序和检验、试验项目、方法、内容、频次、判定等要求,确保公司整车的质量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整车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3.定义无4.职责4.1品检室负责按技术标准、整车检验规定及整车产品例行检验要求完成整车检验工作;并负责检验记录收集整理、定期报存。
4.2 研发中心负责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的编制和技术指导,同时负责整车产品确认检验的委外试验及确认检验报告的收集整理、报存。
4.3 品检室、配套室、外协室协助实施相应产品的确认检验。
4.4 信息档案部负责报存的相关检验记录的存档管理工作。
5.工作程序5.1 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5.2 整车产品检验、试验规定5.2.1 整车产品检验整车产品检验指在生产最终阶段对车辆进行的100%的检验,包括装配过程检验、检测线动态检验(100%例行检验)及入库前验收三个阶段,检测内容主要为:整车标记、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和强度、转向轮定位或侧滑、制动力及分配、车速表指示误差、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等技术标准、整车检验所规定的其他必查项目。
5.2.1.1 成车下线静态检验品检室总装下线确认站检验员应严格按照“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并在“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相应处填写检验记录及判定结果;对发现不合格的处理必须进行复检确认符合放行条件后才能放行;所有要求检验项目,在“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上须由经授权的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盖章。
5.2.1.2 检测线动态检验(100%例行检验)检测线动态检验员在接到报检通知后,进行检测线过线检测。
检测记录、不合格处理及复检记录均必须在“总装成车随车检验卡”上予以完整体现,并有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签章确认。
检测线动态检测内容参见下表: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项目表5.2.1.3 入库前验收品检室路试动态检验员根据待检区车辆上“总装成车随车检验卡”的生产线检验员、检测线检验员的记录及调整工的返工记录,及检验(含复检)结果判定确认合格后,进行入库前路试检验。
机动车整车产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说明背景:国家认监委2008年1号公告,发布了对汽车产品强制认证实施规则进行修订和证书换版的要求,规则编号变更为CNCA-02C-023:2008。
此次规则的修订主要包含以下四各方面的变化:技术参数型式试验及依据标准工厂审查车辆一致性证书新规则规定的工厂审查需在2011年7月1日前完成。
主要内容:工厂审查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文件化的规定有关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特殊说明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质量保证能力审查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工厂审查:08版实施规则的工厂审查包括生产一致性审查和质量保证能力审查。
生产一致性审查包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或生产一致性计划执行报告审查以及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
而工厂质量质量保证能力审查条款较原规则少了例行检验、确认检验和生产一致性两个条款,这两项内容则要在生产一致性审查中体现。
生产一致性审查是通过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及其执行报告的审查和现场审查,确认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以及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
企业确认产品和样品相一致制定的流程,可以是抽样确认,也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实现。
具体方法,企业自定,关键是企业要有一个确认保证系统。
初始工厂审查时,首先进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审查,然后进行现场审查;获证后监督时,首先进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审查,然后进行现场审查。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文件化的规定: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制造商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而形成的文件化的规定。
应包括在实施规则中与企业生产的产品相关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件化的规定。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要按照车型系列进行编写,每个系列一个控制计划,控制计划中相同部分可以互相引用。
1、首先要确定在实施规则中与本企业产品有关的标准是哪些,然后以标准的技术要求为主线,确定影响标准符合性和产品一致性的关键部件、关键工序以及COP试验或检查的控制要求,并对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要有必要的记录和相应保存期限。
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管理办法1.目的规定公司整车检验的管理职责、程序和检验、试验项目、方法、内容、频次、判定等要求,确保公司整车的质量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整车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3.定义无4.职责4.1品检室负责按技术标准、整车检验规定及整车产品例行检验要求完成整车检验工作;并负责检验记录收集整理、定期报存。
4.2 研发中心负责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的编制和技术指导,同时负责整车产品确认检验的委外试验及确认检验报告的收集整理、报存。
4.3 品检室、配套室、外协室协助实施相应产品的确认检验。
4.4 信息档案部负责报存的相关检验记录的存档管理工作。
5.工作程序5.1 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5.2 整车产品检验、试验规定5.2.1 整车产品检验整车产品检验指在生产最终阶段对车辆进行的100%的检验,包括装配过程检验、检测线动态检验(100%例行检验)及入库前验收三个阶段,检测内容主要为:整车标记、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和强度、转向轮定位或侧滑、制动力及分配、车速表指示误差、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等技术标准、整车检验所规定的其他必查项目。
5.2.1.1 成车下线静态检验品检室总装下线确认站检验员应严格按照“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并在“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相应处填写检验记录及判定结果;对发现不合格的处理必须进行复检确认符合放行条件后才能放行;所有要求检验项目,在“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上须由经授权的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盖章。
5.2.1.2 检测线动态检验(100%例行检验)检测线动态检验员在接到报检通知后,进行检测线过线检测。
检测记录、不合格处理及复检记录均必须在“总装成车随车检验卡”上予以完整体现,并有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签章确认。
检测线动态检测内容参见下表: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项目表。
产品生产一致性管理规定1目的规范公司整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的工作流程,确保整车产品一致性受控,满足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设计、采购、物流、生产、质量、销售等对整车产品认证所涉及有关生产一致性控制、检查的工作。
3 定义3.1 产品生产一致性指生产出厂整车备案参数(公告、环保、3C)、合格证、一致性证书及法规、强检报告信息的一致性。
3.2 法规件指法规件目录内的零部件。
4 职责4.1 总经办4.1.1 负责新产品的法规认证申报工作,保证产品法规认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含公告、环保、3C等),确保各零部件的强检报告和3C证书中的企业名称、产品型号保持一致。
4.1.2 负责在产车型法规认证扩展的申报工作,保证产品法规认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含公告、环保、3C等)。
4.1.3 负责对公司内所有车型法规认证信息及时发布,确保各种法规认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4.1.4 负责组织在新品量产之前新车型产品生产一致性的检查工作,保证新品阶段的产品一致性。
4.1.5 负责按法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整车《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年报》、《生产一致性信息年报》等文件,并按要求上报国家主管部门。
4.2 采购部4.2.1 负责产品法规认证公告中供应商相关信息变更的管理,供应商相关信息变更必须通过产品技术部传递到总经办,由总经办对公告进行更改申报。
4.2.2 负责二轨供应商开发过程中供应商产品所有信息传递到产品技术部,由产品技术部确认是否需要更新或扩充公告。
4.3 产品技术部4.3.1 负责相关参数变更后以技术通知单形式通知相关部门实施更改;4.3.2 负责产品法规认证变更信息资料审核,确保其完整、准确,明确产品法规认证变更需要进行的整车试验项目;4.3.3 收集、整理量产产品变更/扩展信息,并报总经办实施认证申报。
4.4 供应商品质部4.4.1 负责外购外协件及原材料入厂质量控制;4.4.2 负责对达产审核零部件生产一致性的过程审核及批准;4.4.3 负责对零部件生产一致性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改进跟踪;4.4.4 负责零部件年度试验计划制定及检验报告收集;4.5过程质量管理部4.5.1 负责四大工艺转序和整车出厂过程的质量控制。
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浅谈汽车生产一致性管理方法与实施策略孙俊俊 罗阳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市 401120摘 要: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发布及实施是国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项强有力的措施,汽车是强制性产品认证中重要的一个模块,本文主要结合企业对生产一致性管理、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维护、COC证书、CCC标志、关键件符合性等控制措施的实施,从而保障企业的质量保障能力,达到五个一致,即公告车型、试验样品、车辆产品、产品合格证、出厂车辆上传信息的一致性。
关键词: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关键件 COC证书1 引言2020年4月份,为了落实“放、管、服”要求,深化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改革,认监委修订并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汽车》(CNCAC11-01:2020),减少企业认证参数的填写数量、增加了企业自我承诺的方式。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2014年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汽车产品中增加了企业分类管理,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代表一致性管理规范的企业,若在日常的飞行检查或常规性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将根据问题的性质对企业的等级进行调整,初始状态均为B级,根据前一年度的表现进行等级的标定,同时也要求降级可以从A直接到D,但升级只能逐级升级。
为了持续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汽车》的要求,企业主要依托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实施整改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的循环过程,旨在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2 宏观要求2.1 汽车强制性认证制度深化改革认监委2002年第12号公告的发布标志着汽车强制性认证制度管理的建立,其建立起我国汽车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的节本管理模式型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2005年,认监委的第25号公告贯彻国家汽车节能、环保相关标准,加强对汽车产品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推动并规范混合动力汽车等节能环保型汽车的发展,后期随车汽车行业的发展,认监委分别通过2008年第1号公告、2014年第31号公告,先后增加车辆一致性证书,并将车辆一致性证书作为监管部门认证执法的范畴,也对3C认证体系进一步改进。
产品一致性管理规定1、目的对公司所生产获证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确保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泰尔认证、消防产品型式认可、消防产品国家强制性认证(3C 认证)等公司已获认证的产品。
3、权责3.1 品质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标志的控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及一致性检查,认证产品的变更申报。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批准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要求和变更申请。
3.3 技术部负责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及产品结构的一致性控制。
3.4 采购部负责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一致性控制。
3.5 生产部负责所生产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
4、内容4.1 产品的一致性要求公司所生产的认证产品应符合下列要求:a)、认证产品的结构应与型式试验检测时的样品一致。
b)、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应与型式试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确认的一致。
c)、认证产品的标志应与型式试验检测报告所阐明的一致。
4.2 产品的一致性控制4.2.1 产品结构4.2.1.1 技术部根据产品的一致性要求负责设计产品,如需要更改关键元器件,必须先公司内部申报变更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由公司将更改申请提交到认证中心,认证中心审查合格后,方可执行关键原材料的更改。
4.2.1.2 生产部确保认证产品结构符合《认证产品一致性规定》,不符合《认证产品一致性规定》的一律不得生产。
4.2.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4.2.2.1 采购部采购员按《采购控制程序》规定实施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采购,确保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必须与各项认证产品的关键器件清单及规格完全一致。
4.2.2.2 仓库管理员负责按认证产品的关键器件清单进行核对验收,并按《仓库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管理。
4.2.2.3 车间应对所领用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核对,确保所生产的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元器件、材料和规格符合各项认证产品关键器件及规格的要求。
5、相关记录5.1中国节能产品关键器件描述表5.2泰尔认证关键器件描述表5.3消防应急灯具专用应急电源《产品特性文件》5.4火灾报警产品《产品特性文件表》。
车辆一致性监督检查方案概述车辆一致性监督检查是指对车辆整车或者部件的材料、结构、参数等进行检查,以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车辆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合法性等方面的要求被满足。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车辆一致性监督检查的方案以及具体流程。
目的车辆一致性监督检查旨在保证车辆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合法性,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增强社会舆论对车辆监管的信任度。
责任车辆一致性监督检查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责之一,检查车辆的整车和各个部分的材料,结构以及参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
同时,汽车生产企业也应该在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积极参与并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
流程车辆一致性监督检查的流程分为初步检查和深度验证两个环节。
初步检查初步检查主要是对车辆的基本信息、工艺、环保等方面进行审核,以及对相关证件、手续的复查。
1.基本信息审核:主要包括车辆的品牌、车型、产地等基本信息。
2.工艺审核:对车辆的制造工艺、技术、生产线等进行审核。
3.环保审核:对车辆使用的材料、排放标准等进行审核。
4.证件复查:对车辆的行驶证、合格证、环保标志等证件进行复查。
深度验证在初步检查完成后,对车辆进行深度验证。
深度验证主要是通过技术检测手段来完成的,包括以下方面:1.车辆尺寸:对车辆尺寸进行测量,检查车辆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2.车辆外观:对车辆的外观、细节等方面进行检查。
3.动力系统:对车辆的动力系统进行检测,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等。
4.制动系统: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检测,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5.转向系统:对车辆的转向系统进行检测,保证转向灵敏。
6.转向灯/示宽灯/牌照灯:对车辆的灯光进行检测,保证正常运作。
结论车辆一致性监督检查的工作意义重大,是保障客户、保障车身制造企业及交通行业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车辆的全面检验,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整改,才能保证车辆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车辆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他们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汽车产品。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76-汽车产品认证中的一致性检查卜庆吉青岛中集环境保护设备有限公司摘要:在出厂前,车体配有的零件都应经由一致性核查,确保合格的零部件质量及产品一致性。
质量管理涵盖了认证、产品必备的检验。
认证流程要确认质量控制点,侧重零部件本体的必要特性、关键的工序等。
唯有注重了细节,才能从根源上确保某一部件符合要求。
检验依循的现有流程应被完善,接纳新时段的检测步骤,布设检验必备的整套体系。
侧重去查验零部件的整体,确保它符合了拟定的技术类指标。
强化检验认证,提升综合架构内的竞争实力,促进零部件制备企业的长久提升。
关键词:汽车产品;产品认证;一致性检查汽车工业因为其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和高新技术的吸附性,使其一直被许多国家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入世以来,国际贸易地位稳步上升。
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尽管如此,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中仍然主要以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制造与组装环节为主,出口汽车产品技术含量的国际竞争力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1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1.1 结构一致性产品结构一致性涉及车辆外观[车身(驾驶室)结构型式、车门数量及开启方向]、铭牌内容、车辆类型、车轴数和布置、发动机布置、变速箱操纵方式、驱动桥型式、车轴数和布置、悬架结构型式或钢板弹簧片数、转向机构和助力方式及布置、制动系型式及结构、燃油箱位置和燃油管线布置、排气管和消声器的布置、车内高度、踏步尺寸(适用M2、M3类车)、侧后防护装置、专用装置结构及与底盘车连接方式、防火和防静电装置配置等。
1.2 认证依循的规程汽车零部件依循了强制认证实施规则,认证流程侧重去保护安全、环保、节能及防盗等方面,维护了消费者的消费权益。
市场架构之内,产品认证密切衔接着初始的准入,它遵循了现有法规,是通用的流程。
现有这样的认证添加了强制属性,拟定了强制查验必备的精准目录。
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支持性文件1. 目的1.1规范认证产品的变更管理,确保认证产品一致性,保证生产的产品持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范围2.1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认证产品一致性保证的管理。
3. 定义3.1 认证产品:指通过第三方检验评定的用于组成整车的环保关键件、3C零部件等法规件。
3.2 生产一致性:生产销售的产品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获得认证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实验的样品,产品合格证及递交到认证管理部门的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
4. 职责4.1 品质保证部4.1.1 检验科检验员负责按【___车型法规件清单】对认证产品一致性进行入库检验及记录,确保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要求。
4.1.2 质量管理科体系专员4.1.2.1 负责接收到产品部【___车型法规件清单】后,与物流部采购工程师核实并确定供货版【___车型法规件清单】(删除未供货供应商及零部件信息);4.1.2.2 负责将供货版【___车型法规件清单】发送至工艺技术部、物流部;4.1.2.3 负责接收产品部下发的【___车型法规件清单】后,每月依据生产情况对量产车型零部件进行现场一致性及证书有效性的核查与问题清单反馈;4.1.2.4 负责本公司【生产一致性信息年报】、【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及【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的编制与修订,每季度核查与更新维护。
4.1.3 SQE科SQE4.1.3.1 负责依据【___车型法规件清单】编制认证产品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4.1.3.2 负责合格供应商认证产品变更、扩展申请的接收,并传递给产品部。
4.2 产品部4.2.1 车型管理及总布置科工程师负责SOP后认证产品变更所涉及的技术资料、试验样车等准备工作,及跟踪确认产品认证变更过程进展情况;4.2.2 车型管理及总布置科工程师负责下发新车型及后续扩展版【___车型法规件清单】至品质保证部。
4.3 物流部4.3.1 采购工程师负责与品质保证部体系专员核实【___车型法规件清单】,确认供货版【___车型法规件清单】(删除未供货供应商及零部件信息)。
产品一致性管理规范产品一致性管理规范1目的范围1.1公司针对CCC认证产品而制定的程序文件,以确保进行CCC 认证的产品更加全面满足认证的要求,确保所有认证产品与型式认可样件的一致性。
1.2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进行所有CCC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
2职责2.1技术科负责技术资料和工艺的一致性。
2.2生产科负责生产现场的一致性。
2.3当认证产品变更时。
质量负责人负责向认证机构申报。
3工作程序3.1质量科根据型式认可申报的技术资料上所规定的相关内容制订《原物料采购要求》,供销科按照要求进行采购。
3.2质量科根据认证产品,编制《认证产品一览表》,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和规格。
生产现场产品的标识内容应涵盖产品名称、型号和规格等。
入库时,依据产品标识开入库单。
3.3供销科依据《合格供方名单》进行采购活动,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塑料颗粒等关键元器件、材料、结构、供方等都与型式认可样品的一致性。
3.4关键元器件的供方、工艺、产品安全结构的变更:3.4.1当供方提供的产品无法满足产品要求,需要发生变更时,质量负责人应组织技术质量部、生产科、供销科等对产品的技术参数进行评审。
经内部评审通过后,向认证机构提出申报。
经认证机构确认合格后,才允许更改。
未获认证机构认可的,不得改变供方。
3.4.2 当供方因故无法提供型式认可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型号,需要添加供方时,质量负责人应组织技术科、质量科、生产科、供销科对需添加的供方及其产品的技术参数进行评审。
经内部评审通过后,向认证机构提出申报。
经认证机构批准加入《合格供方名单》后,才可向其订货。
3.4.3 当工艺、产品安全结构需要发生变化时,质量负责人应组织技术科、质量科、生产科和供销科的相关人员进行评审。
经内部评审通过后,每件试样2件,将样品送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再向认证机构进行申报,经质量认证机构批准,才可进行正式生产。
3.4.4 生产过程中为确保一致性,由质量检验员按检验规程进行检查。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机动车环保产品一致性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5.27•【文号】•【施行日期】2014.05.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机动车环保产品一致性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各机动车产品指定认证机构、检测实验室:大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排放治理工作进展。
近期,新闻媒体多次报道部分地区大范围生产、销售环保不达标机动车,造成污染排放严重超标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为切实提高机动车产品质量,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现就在机动车强制性认证工作中加强环保产品一致性检查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一)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直接威胁群众健康。
违法生产不达标车辆的局面若不尽快加以扭转,将严重阻碍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进程。
做好机动车环保产品一致性检查工作,确保环保相关国家标准得到有效实施,是指定机构的重要责任。
(二)指定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责任及风险意识,认真分析研究,全面组织排查,加强工作部署;要严格执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相关规定、认证实施规则及相关国家标准要求,用实际工作效果来体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车辆准入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三)指定认证机构应编制排查实施方案,抓好发证前把关及发证后监督环节,深入企业生产现场、仓储及销售场所开展排查工作;要求获证企业提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展自我排查,并将结果及时上报发证机构。
二、以问题为导向,加大监督力度各指定认证机构应对机动车获证企业及产品特别是轻型、重型柴油车生产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排查;以问题为导向,对风险高发、产业比较集中地区进行重点监控,对排查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企业要集中进行提前监督检查或增加飞行检查;对各级执法部门通报以及新闻媒体报道出现环保一致性存在问题的企业一律安排飞行检查;现场检查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等污染排放控制关键部件是否齐备,并做好视频记录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