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 引用权威的话收束全文,更有说服力 • 表现了科学家对克隆技术冷峻思考和科 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 提醒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 待科技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 怀的统一
拓展延伸:
克 隆 人 胚 胎
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 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 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 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举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准备复制的婴儿
取
出 植 入
细胞核
无核鲫鱼卵细胞
得 到
“换核卵”由去核卵细胞与
鲫鱼囊胚期细胞细胞核组成 人工
克隆鲫 鱼
培育
3.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节是否按时间的先后来说明
“克隆试验”呢?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克隆试验”按两条线索说明: 一是从中国的写到外国的,
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 二是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 体现“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下
课堂小作文:
克隆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倘若 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 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 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 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CC
克隆马及其 “母亲兼姐姐” 克隆的荧光小猪(左) 和正常小猪(右)
克隆技术大事记
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克隆设想。
1952年:科学家开始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
1970年:克隆青蛙实验取得突破,青蛙卵发育 成了蝌蚪,但是在开始进食以后死亡。 1981年:科学家进行克隆鼠实验,据称用鼠胚 胎细胞培育出了正常的鼠。
课前热身: 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具有 克隆的本领?
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 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