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外各国土地制度的变革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以来中外各国土地制度的变革

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土地关系的总称,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和政府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一切社会形态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制度.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中,土地制度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土地制度的矛盾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之一.一种社会土地制度的变革及调整,是任何一个国家政权首先要参与解决的问题.

欧美国家

英国

“圈地运动”(15,16世纪左右)「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采用拍卖王室土地的方式」

内容: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制呢业迅速发展,羊毛需求激增,英国贵族圈

占农民土地养羊,驱赶农民外出流浪

实质: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大地产制形成。

影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劳动力及市场

法国

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拿破仑(18世纪末19世纪初)

内容:1 吉伦特派宣布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

土地”上一切封建特权

2 雅各宾派宣布将逃亡贵族土地分成小块出售,款项在十年内付清,

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

建特权

3 拿破仑制定《民法典》从法律上保证了小农土地所有制

实质: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逐步改变成为资产阶级性质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度影响:当时来看使雅各宾派等赢得了占法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民的支持,但从长远来看阻碍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不利于在法国推广大机器生产,小农的大量存在也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市场容量的扩大),从而影响到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

美国

「西进运动」《宅第法》(19世纪中期)

内容: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64 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该地即为私产。

实质:在美国西部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大地产制

影响:首先从当时来看,使林肯政府获得了民众的支持,有利于南北战争中北方获得胜利,其次,从长远来看,吸引了大批有经验的农业工人前往美国当时还未开发的西部,为开发该地提供了条件,为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文化模式。并且在该地广泛实行的大地产制使得大机器生产更为顺利的推广,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农业产品,为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扩大了美

国的国内市场,也为美国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资料)但是,这种发展

是建立在对于美国西部原始居民的野蛮掠夺上的,给他们带来了灾难

俄国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9世纪60年代)

内容:废除农奴制,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是必须以高价购买

实质: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合法掠夺,在保护地主利益前提下进行

影响:一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步伐(为资本

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并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

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农民分得的土地多贫瘠,地价高)

日本

明治维新(19世纪60,70年代)

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从法律上保障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统一征收地税

实质:将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产阶级性质的土地私有制

影响: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日本农业的发展,扩大了日本的国内市场,征收地税提高了国家的收入)

认识: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封建主义的所有制改造成为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改造,理想的结果就是将土地绝对私有化,使土地转化为资本,土地的所有者转化为农业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解决土地问题,以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以是否满足贫苦农民的无偿要求的。

1、英法革命中处理土地问题的比较:①英国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丧失土地,但形成并巩固了大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马克思说,英国土地制度的解决是最革命的。②法国分散的小农经济,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长远上看不利于其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2、美国西进运动和《宅地法》,推动了西部开发,是美国19世纪中后期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

知识拓展:

苏(俄)联的农业政策

1、十月革命后,工农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地主所有到农民所有。

2、三年国内战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

3、1921年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4、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实施了农业集体化,所有制从农民所有到集体所有。(暴力和行政手段)

5、在20世纪50、6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领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失败)

6、工业化过程中,存在轻视农业、掠夺农业积累发展资金的弊端,抑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的局面。

中国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土地改革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以户为单位,无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实质: 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照小农思想平分土地

影响:由于绝对平均主义和当时条件致使无法执行

三民主义

内容:民生主义

实质: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土地制度

影响:未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依然没有土地

土地改革

内容: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实质:废除封建制度,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影响: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

从而保证了根据地的建设,保护了已得的胜利果实

抗日战争

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实质:根据形势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不属于无产阶级性质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