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建筑
- 格式:docx
- 大小:51.97 KB
- 文档页数:14
有机建筑风格的灵动之美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生活的舞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建筑风格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中,有机建筑风格以其自然、和谐、灵活的特性,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备受瞩目的一个流派。
本文将围绕有机建筑风格的灵动之美,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自然与和谐有机建筑风格的核心理念是“自然与和谐”,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让建筑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这种风格的建筑外观流畅、自然,形态丰富多样,如同大自然中的生物一样,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有机建筑风格的建筑在选材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通常选用可再生或环保材料,如竹子、木材、石材等。
这些材料与自然环境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此外,有机建筑风格还强调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通过精心设计,使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而和谐的画卷。
二、灵动之美有机建筑风格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灵动之美”。
这种风格的建筑不仅注重外观的美感,更注重内在的动态和活力。
有机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的流动性,通过灵活的布局和流动的线条,使建筑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这种流动性的设计不仅体现在建筑的结构上,还体现在建筑的色彩和光影上。
有机建筑风格的建筑通常采用柔和的色彩和自然光影,使建筑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灵动的光泽。
此外,有机建筑风格还强调建筑的轻盈和通透性。
这种风格的建筑通常采用轻盈的结构和透明的材料,如玻璃、透明塑料等,使建筑呈现出一种轻盈而开放的感觉。
这种通透性也让建筑能够更好地与自然环境交流和互动,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更多的自由和舒适。
三、以人为本有机建筑风格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感受和需求。
这种风格的建筑在设计中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交流,同时也关注人的活动和需求。
有机建筑风格的建筑通常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布局,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与自然环境互动和交流。
这种布局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声音,让人们更加贴近自然,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1自然不只是指“户外的”的东西,如云彩、树木地形和动物生命,而是指他们的性质,一个计划、一种情感或一种工具的性质。
一个人或有关他内在的一切。
内在的自然用大写N表示,指的是固有原理。
2有机这个词在建筑上的意义不是指那些挂在肉店里的,用两条腿走路的或栽在田野里中的东西。
有机这个词指的是统一体(entity),也许用“整体”(integral)或“固有”(intrinsic)这个词更好。
在建筑上我们创造性地用来表示局部与整体如同整体对局部一样。
因此,作为整体的统一体正是有机这个词的真正的意义。
固有(INTRINSIC)。
3形式追随功能这是一个用滥了的口号。
自然形式常常是这样的,但这只是在较低的层次,并且常常只是适用于那种把建筑形式摆置在上面的平台。
与语法与诗歌的关系相似,骨架也并非是最后的人形,功能与建筑的关系也同样是这样,炫耀“骨架”并不是建筑,“少就是多”只是在“多”做的差的地方才成立。
形式出发于功能。
但是,只要诗一般的想象力与功能相配和而不是毁坏它,形式可以超越功能。
因此“形式追逐功能”在精神上就不再有意义了,已成了一种陈词滥调,只有我们说或写“形式和功能合一”时才有意义。
现在它是通过国际式贫乏枯燥的关隘口令。
4浪漫这个词和:“美丽”一样,指的是一种品质,批评家和当代文人对这个崇高而又富有情感的词的极端保守的使用把它搞混了。
有机建筑视现实为人类创造的固有的浪漫,或把任何集体工作能想象出浪漫。
一个委员会只能从有灵感的个人那里接受浪漫。
在有机建筑的领域里,人类的想象力应使粗糙的结构语言相应地变为具有人情味的形式表达,而不是造成毫无生气的立面或炫耀结构骨架。
形式的诗意对于伟大的建筑来说是必须的,正如树叶和树,花朵和植物,肌肉和身体一样。
因人的需求而失去丰富情感,加上虚无主义的泛滥,这就没有理由把样式的泛滥看成是最合适的行为。
直到建筑物的机械化用于创造性的建筑,而并非创造性的建筑服从机械化,我们才会有伟大的建筑。
有机建筑理论
一,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二,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三,建筑应该与他的环境协调,即: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儿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
四,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五,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六,建筑中的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对待环境,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
相反,城市里的建筑,则采取对外屏蔽的手法,以阻隔喧嚣杂乱的外部环境,力图在内部创造生动愉快的环境。
赖特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他认为建筑之所以为建筑,其实质在于它的内部空间。
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有生于无”,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
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赖特创作的建筑是怀着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自然中寻找美的启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惊世之作,借鉴自然的力量一次次打破建筑界的陈规旧俗。
他倡导的有机理论,是他自己对自然无比崇敬而理解出的建筑语言。
有机建筑名词解释有机建筑是一种建筑设计和建造的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和运作方式来实现建筑和环境的和谐共生。
有机建筑的核心概念是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建筑物具备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同时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有机建筑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材料:有机建筑强调使用天然、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材料,如木材、竹子、藤类植物和天然纤维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生态特性,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并且在建筑完成后也能与自然环境融合。
2. 设计与环境融合:有机建筑注重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以创造一个和谐、可持续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例如,通过植物设计、绿色屋顶和景观设计等手段,使建筑物融入自然环境中,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3. 可持续性:有机建筑追求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通过采集雨水、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的自给自足和能源节约。
4. 人性化设计:有机建筑注重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和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它强调与自然的联系,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和景观等要素,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室内外空间。
有机建筑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既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相比传统建筑,有机建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 节约能源:有机建筑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从而降低能源成本。
2. 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有机建筑强调自然通风、采光和室内空气质量,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 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有机建筑通过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能够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 利用可再生资源:有机建筑使用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材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有机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有机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和环保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第一章绪论1.1课题概述AlvarHenikAalto,1898—1976)有机建筑思想的回顾,通过其作品以及理论发展,阐述其有机建筑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成熟。
文章中将重点分析和介绍阿尔瓦·阿尔托建筑思想形成的过程,并对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作品中有机思想进行具体的分析。
1.2论文研究目的及其意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雨后春笋”成为了形容中国建筑发展一个最为形象的词汇。
但在我们豪情万丈的建筑实践之中,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广厦之间,我们发现建筑越来越失去其作为地方文化载体的作用。
在如F1般飞速的建造中,“猛醒不知身在何处”已经成为了中国建筑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
阿尔瓦·阿尔托的有机建筑思想为我们将来的建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在他的生涯之中,阿尔托始终致力于人性化、自然环境、地方特色和现代技术等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机结合,对独裁专断的现代主义一元化思想持否定态度。
在1940阿尔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学时就曾重点阐述过建筑人情化的观点:“现代建筑在过去的一个阶段中,错误不在于理性化本身,而在于理性化的不够深入。
现代建筑的最新课题是要使理性化的方法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和心理的领域。
……目前的建筑情况,无疑是新的,它以解决人情和心理的问题为目标。
”11957年阿尔托在明确地表达他的哲学观时指出:“建造天堂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潜在动机,这一理念会不断地从每个角落里涌现出来。
它是我们设计建筑的唯一目1引自(ArchitecturalForum》,Dec.1940,“HumaneArchitecture”l第二章简析有机建筑思想的发展在有机建筑理论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提出了建筑本质的问题,重新定位了建筑与自然、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师在设计中所应扮演的角色。
F·L·赖特有机建筑理论最早由赖特于1908年提出来,并迅速成为现代建筑初期较有影响的建筑流派。
有机建筑的自然性格有机建筑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建筑理论及创作思潮。
1900年,沙里文明确地提出了有机建筑的观点,他强调整体与细部、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结合。
真正把有机建筑发扬光大,并推动其成为现代建筑创作思潮的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莱特。
后续在新时代人们的意识的改变有机建筑更加关注芬兰现代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德国的汉斯·夏隆继承和发展有机建筑意义赖特——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
有机建筑自然性格.二是赖特对有机建筑内部自然的理解一赖特所认为的外部自然美国著名建筑师莱特(FrankLloydWright,1869~1959)于1900年前后设计的一系列住宅草原住宅流水别墅简介流水别墅是房主人卡夫曼的度假别墅,1936年落成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附近的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
二赖特对有机建筑内部自然的理解古根海姆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方案:1942年提出设计时期:赖特创作“第二黄金期”选址:纽约曼哈顿区第五大街与东八十八街交叉口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索罗门.R.古根海姆三有机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对比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
范斯沃斯住宅是密斯1945年为美国单身女医师范斯沃斯设计的一栋住宅,1950年落成有机建筑提出六个原则1)简练应该足艺术性的检验标准;、2)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3)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他说:“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里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
4)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5)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6)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简述有机建筑理论的主要内容。
有机建筑理论的内容:有机建筑理论是针对传统建筑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建筑形式。
有机建筑理论由日本建筑师佐藤可士和(Shibata)所倡导,它将是世界建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有机建筑的涵义有机建筑又称生态建筑,是指以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作为设计基础的一种建筑形式,它着眼于建筑对象与使用者、建筑功能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整体设计的观点进行创作设计。
2。
有机建筑的特征有机建筑理论认为,人类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并非对立的。
它主张在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人类与自然界各种生命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谓生命体,包括人类及其创造物(如建筑物等),还有大气、土壤、水体、阳光等。
“有机”这个词的原意是“生长”,因此它不仅仅指人类与其他生命体之间的生态平衡,也包括与地球、宇宙之间的和谐。
当然这些关系都离不开技术和材料的发展。
3。
有机建筑的实质有机建筑理论的核心是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即认为现代人类社会是建立在适应自然,善待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上的,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同时认为在人工环境中,自然环境的优越性也不可忽视,只有真正做到“天人合一”,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有机建筑理论强调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与大自然共处,提倡充分挖掘自然环境的潜力,利用各种天然的或经加工的材料进行设计。
例如,自然的石块、卵石被用来作为建筑物的构件;木材被用来制作窗框;竹子则被用来做屋顶和门;塑料被用来制作器皿;废物再生的材料被用来制作桌椅等等。
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天然材料的质感、色彩、肌理,又可提高建筑的环保品质。
4。
有机建筑的方法通过自然物来获取灵感是有机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5。
有机建筑的定义有机建筑就是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来进行创作和营造的建筑,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以有机建筑所体现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而作为21世纪的新兴建筑形式,有机建筑与我们目前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正好契合,更能够满足人们在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对于绿色生活的需求。
赖特有机建筑思想总结赖特有机建筑思想总结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的有机建筑思想对于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筑应该是一种“有机整合”的表达,追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以下是对赖特有机建筑思想的一些总结。
1. 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赖特强调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建筑师应该以自然为基础,通过细致观察和研究自然,将建筑融入到自然中去。
他认为建筑应该是自然的延伸,而不是一个对立物。
因此,在设计中,赖特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风,采用地形的差异和自然材料,创造一个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建筑。
2. 建筑与人的关系赖特认为建筑应该是为人服务的,并且建筑与人的关系应该是亲密而自然的。
他强调建筑应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观和功能良好的居住空间。
他的建筑设计注重与人的互动和沟通,建筑师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使用习惯来设计空间,创造一个与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相契合的居住环境。
3. 建筑结构的表达赖特的建筑设计强调建筑结构的表达,他认为建筑应该通过结构的展示来传达其本质和价值。
他倡导使用大胆、简单的几何形式和线条来表达建筑的结构,并将结构元素融入到建筑的外观中去。
他喜欢使用水平线和垂直线来创造一个有力而稳定的结构感,同时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装饰。
4. 创新的使用材料和技术赖特对于材料和技术的使用非常创新,在他的建筑中使用了许多传统材料的新应用方式。
他喜欢使用混凝土、钢铁和玻璃等新型材料,利用它们的优势来实现他的设计理念。
他也尝试使用新的建筑技术,例如预制构件和模块化建筑,以提高建筑的效率和质量。
5. 内外融合的空间设计赖特的建筑空间设计具有很高的内外融合性,他喜欢创造开放的、流动的空间,使室内室外相互渗透、相互交流。
他常将室内空间延伸到室外,通过使用庭院、露台和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来实现室内外的连接。
初探有机建筑设计原则[摘要]:文章简单阐述了有机建筑的概念,结合工程实践,就有机建筑设计情况,提出了有机建筑设计原则。
[关键词]:有机建筑;建筑设计;人与自然中图分类号: f1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历史证明,有机的建筑设计手法贯穿了整个建筑发展的过程,直到近代赖特将其作为一个体系从历史的长河中提取出来。
任何试图以文字对其加以定义都难概其全,或者仅仅表述了它的某一部分,如仿生、可持续。
即使是提出这个概念的赖特本人,也未能成功的对有机建筑下一个定义。
在1931年的一次讲演中他提出了51条解释,以说明他的有机建筑观点,但这更倾向于诠释他的理念。
究其一生,赖特只是勾画出了有机建筑的轮廓和指出了它可能的发展方向。
所以正确的理解,有机的创作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原则,有机建筑具有多元、反常、矛盾和善变的特征。
2有机建筑的概念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是美国建筑师fl赖特。
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
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赖特十分欣赏中国的老子哲学),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
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3有机建筑设计原则3.1共性原则(1)统一相较普遍逻辑的、一步一步的设计方法,阿尔瓦阿尔托更倾向于采取一种直觉的和同时性的方法,这保证了他设计的过程从构思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意向,从直觉提炼、抽象到形成新的形式,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生成过程。
对于赖特来说,整体统一才是有机建筑的根本。
局部服从整体,整体又兼顾局部,这就是完整性,而完整性导致统一性。
对他来说,建筑物不再是平面方案的三维产物,其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各立面丧失主导性,退而成为空间等级的外在表达,空间再次回归主导。
建筑中的有机建筑材料应用在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有机建筑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有机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一、有机建筑材料的概念与分类有机建筑材料是指那些以天然有机物为原料制造的建筑材料,能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材料。
目前比较常见的有机建筑材料包括竹材、稻草板、木材、麻棕材、麻板等。
二、有机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优势相比传统建筑材料,有机建筑材料有以下优势:1.环保性能好有机建筑材料以天然有机物为原料,生产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回收、废弃后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比合成材料,有机材料更加环保、可持续。
2.抗震性能优秀有机材料比传统材料更具有弹性和韧性,其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抗震性能。
3.具有减少建筑垃圾的功能大多数有机建筑材料都可以回收利用,能够有效减少建筑垃圾量,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有机建筑材料的应用领域有机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房屋结构有机建筑材料如竹材、木材等可以作为房屋结构材料,其强度与耐久性都有一定保证。
例如,在某些地区,人们喜欢使用竹子来搭建自己的房屋,不仅具备美观性,还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2.隔墙、门窗除了可以用作房屋结构材料,有机建筑材料还可以作为隔墙、门窗的材料。
例如,使用麻板、稻草板等材料可实现良好的隔音效果。
3.地板、天花板有机建筑材料还可以作为地板、天花板的材料。
例如,在某些公共场所的地板,其芯材常用竹子、稻草等天然材料填充,其优点即在于可持续性和良好的吸声效果。
四、有机建筑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在设计中,有机建筑材料的应用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结构设计有机建筑材料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其特点,并根据不同建筑部位做出相应的设计。
例如,门窗设计需考虑稳定性和内部空气流通。
2.火灾安全有机建筑材料在火灾时容易燃烧,因此在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其防火性能。
3.环保性能在材料选用时,应考虑其环保性能,尽可能地选择回收利用或可持续发展材料,坚持绿色建筑理念。
有机建筑三段法
有机建筑是一种活着的传统,它根植于对生活、自然和自然形态的情感中,从自然世界及其多种多样生物形式与过程的生命力中汲取营养。
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有机建筑,代表人是美国建筑师FL·赖特。
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
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法”。
三段法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
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
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
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有机建筑三段法
在我国古代,人们将建筑分为三个部分:屋顶、屋身、台基,这就是古建筑的三段式,人们根据这些设计出绚丽多彩的中国古典建筑,一起去了解一下建筑三段式。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
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
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着特征是大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着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
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
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三段式作用古建筑的三段式是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统一。
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它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总体性、综合性很强。
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
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
有机建筑是一种崇尚自然并且赋予生命的,自然是有机建筑基本和
构都为设计提供了自然且不破坏的思想启迪,有机建筑与造型理论由“自内设计”理念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每一次设计都始于一种理论、一种概念,由此向外发展,在变化中获得形式,不仅如此,建筑本身
有机建筑起源
有机建筑是一种活着的传统,它正向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方向发
展,它并非一种统一的运动,而是具有多元、反常、矛盾和善变的特征。
有机建筑总是容易引起争议又难以描述,或是加以定义,所以领略观感知一座有机建筑的最佳方法就是全面地进行实地考察。
力中摄取营养。
有机建筑中自由流畅的曲线造型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强调美与合谐,与人的身体、心灵和精神融为一体。
在一个设计良好的“有机“建筑中,我们真正可以获得心旷神怡的感受。
直线与直角构图的建筑模式之所以在20 世纪占据了传统的地位,
有机建筑不是一种怀旧的风格,而是一种极度迷人和富有灵感的,并将以一场新的国际运动形式再生,这场运动把尊重自然和对自然形式、潮流和体系的美好和谐的赞美结合起来。
在新千年里,一个更为整体有机的世界形象正在形成,它需要一系列新的形式来表达自然本
正在席卷全世界,并且渐渐在改变未来世纪的建筑与设计。
有机建筑根源与观念
三角形和矩形中得到和谐的比例已建造神和宇宙,并在他们自己及其自然、地球何宇宙之发展这种和谐关系,它们的主要成果包括发现各
美国的有机建筑
然而,到了美国,有机建筑才开始走向成熟。
总归来说,外在表现
上十分保守,后来他的作品逐渐成熟,继而能够将功能与装饰有机融为一体。
过巨大的岩石砌体根植于大地上。
参加1921年著名的斐特烈街(Friedrichstrasse) 办公大楼竞图作品, 他们将类似有机手法用在造型创作。
他表达一种信念,即每一个场所,
德国的有机建筑
生设计过大量作品,包括为私人住宅、公寓大楼、学校到战后柏林及
用地、功能需求以及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所做的细致研究,他展出全新
表演者置于大厅中心,四周是自由伸展的不对称的观众席,夏隆对于
有机建筑与设计宣言
•应当从自然得到灵感,它可持续、健康、环保和具有多样性。
•存在于现实连续和不断创新之中。
•满足社会、身体和精神上的需要。
•要像年轻人那样有朝气、欢乐和惊喜。
•要表达音乐的韵律和舞蹈的力量。
★伊马尔·马克维兹(Imre Makovecz)
有机建筑努力使建筑靠近大地的部份—特别是墙基,做得与大地混为一体,尽量采用来自自然的材料来建造。
而建筑的上半部分应尽
永续很感兴趣。
们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居住与消费,而是为了生活,因为生命就是人性之光。
只有真切理解我们的心里与眼睛是如何感知的,全面有机有了基础。
人类的眼睛与头脑经过了千万年变化的进化,在这个漫长过程中它们
我们现在必须接自然,以寻求我们自己的模式。
如果我们不想被上毁灭地球的罪名的话,那么关于建筑的各种决策
于此的生命负责。
临近太平洋海边,这里地理位置特殊,环境优美,孕育了独特的文化。
在设计中首先考虑到的,要算是最大可能避免砍伐树木,要使人感到
有力的空间所感染,这建筑是受大自然的抚育人类文化的造物。
然后,
博物馆为人类文化与自然真正结合并提供了深刻的体验。
“四个单调的墙面如同一座监狱但若在其中布满花草它就变成了花园”
我在十多岁时便投身于艺术,那时我对马和自然充满爱意,对我来
我必须尊重左右建筑形式的各方面,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它们对建筑型态的影响。
的排列在我们的份子之中。
我们就像飘忽不定的烛光,在永恒的时空中摇曳闪烁,我们这些来自泥土的尘埃,也能向着星晨吟唱吗?
自然的建筑设计是人类自尊的物化形式,是他永恒而持久的具体表现。
建筑是人类最高理想的最为重要的物质形态。
然而长期以来人类忽视自然的结合所带来的益处,我们这个星球的破坏日渐增大,并开始出现了一种病态,治疗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且只有一个,就是正视这样一个常常被我们忽视的真理:只有在自然慷慨与智慧的包容之下,
人类才能健全的活下去。
要创作有意义和有美感的建筑,我们就要回顾意义与美感的源头,就是大自然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赋予人类的材料与创意,发挥其本性与特征,而不是模仿过去的形式。
是对自身的态度,因为我们人类本来就属于自然。
一座建筑应该是应该是一个可以适应人的活动的空间,且具有环境保持合谐。
他须符合人类物质和心理的需要,充分尊重人之始于自然本质及其在历史中所创造的有机空间。
暖的功能。
作为绿色屏障的花园过滤掉直射的阳光并形成阴影,有效的保护住宅免受到酷热、灰尘和噪音的干扰。
而且树林中水分的蒸发作用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土地与太阳的共同作用能够维持稳定的室内气温,土地提供最自然的保护,太阳则是提供温暖与光线。
在设计建筑物的同时,窗户应该朝向最吸引人的景色,并且能够提供采光,其方位最好朝南,以便在冬天寒冷时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
一个方向且光线来自上方,使整个空间都充满了阳光。
而是表示对自然的有意顺从。
这样的住宅不仅是个人的隐居之外,也
地震的影响,也不用担心结构受到伤害,因为屋顶上的覆土会很地吸收大树倒下所产生的震动,另外屋顶上的草坪与土壤还能保护驻互免
展到另一个新的阶段,强调型态与功能的一体性。
从这个角度看,那
的,只有把美感与实用性融为一体才是有机建筑的基本观念。
我强调亲身体验与自然共生的建筑,以及使生活充满激情的建筑,
总之,有机建筑应当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以为自然母亲是一种施予,要为她工作并让她指引你一生的实践,如果想要禁锢她,最终倒霉的只要人类自己。
有机建筑的未来
对于有机建筑在未来设计的领域上,无论是什么样的设计方法,都必须将永续生态的概念应用于每一个设计中,让整个环境是个“活生生”的有机建筑,应用其当地文化特色的建材与大自然所赋予的能源,
环境与基地做充分的了解,并实际深入观察而且针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进而设计规划每一个空间。
进一步建筑这个有机体的功能走向成
然而,基地场地中也必须考虑的各种自然因素,例如:太阳、风、水、气候、日照角等对建筑进行自外向内的分析,许多在地设计都要考虑到自身环境的影响,当整个有机体的结构确定之后,并将整体的美学造型融入于建筑设计之中,使有机建筑内外部都能达到自然共生与美感合谐的建筑作品,这就是一种有机的设计过程。
赖特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他认为建筑之所以为建筑,其实质在于它的内部空间。
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有生于无”,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
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有机建筑对待建筑的其他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
市里的建筑,则采取对外屏蔽的手法,以阻隔喧嚣杂乱的外部环境,力图在内部创造生动愉快的环境。
对待材料,主张既要从工程角度,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
它认为装饰不应该作为外加于建筑的东西,而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要像花从树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
它主张力求简洁,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样,认为装饰是罪恶。
它对待传统建筑形式的态度是,认为应当了解在过去时代条件下所以能形成传统的原因,从中明白在当前条件下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
它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有机建
有机建筑代表赖特的建筑人生
赖特用一生来解译有机建筑,那些不理解他的硬直的人对他的不敬,
办建筑学校的时候,“只认同随和他的人”,而写这句话的人是不负责
哲理更是一个建筑的新的高度,他该是人类最需要的建筑师。
在怀着膜拜的心临摹赖特的手稿时,画到配景,突然发现自己所画下的每一笔线条,每一种颜色,都不能与赖特画的有丝毫不同,图纸上的每一笔,每一种色调,都不能改动,看似凌乱的几个线条,其实包含了赖特对美学艺术的深刻理解,而他的这种美学也应该来自大自
然,也许这几张图纸也包含了大自然中的美学。
我想人类喜欢大自然的美,是因为她经历了多少亿年的沧桑,而人类在她的怀抱中诞生,自然就会认同她。
而赖特又将他自己从自然中领会的美诠释在他的建筑中,而以上这些语句所表达的又是有机的。
有机本就是世界万物的纹理,而赖特只是把这理论应用在建筑中。
我们的这个时代出现了新有机建筑,可在我看来,些倡导新有机建
或是让建筑看起来像是大自然的产物-------有植物般的机理。
而赖特创作的建筑是怀着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自然中寻找美的启迪,从而创造
他倡导的有机理论,是他自己对自然无比崇敬而理解出的建筑语言,而这种语言很早就存在于宇宙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