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价格指数2005年-2012年
- 格式:doc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1
近期钢材市场价格分析4月份,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不断加大力度的影响下,国内钢材市场板材和长材价格走势出现分化:板材价格走势平稳,处在高位运行,小幅波动;长材价格逐步走低,出现深度回落。
钢材价格暴跌不是宏观调控的宗旨和政策取向,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板材价格受国际市场高价位拉动,保持小幅波动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强劲,各国内需扩大,钢材市场供给偏紧,钢材价格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到4月末,国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149点,比3月末上涨3.2点;比上年同期上涨52.4点。
其中板材价格指数140.2点,同比—上涨44.8点;长材价格指数166.5点,同比上涨67.8点。
由于我国板材进口量大,国内板材价格与国际市场板材价格关联度高,使国内板材价格基本保持平稳。
据监测,到4月末,国内市场板材价格指数分别为:中厚板136.68点、热轧薄板120.54点、冷轧薄板117.59点、镀锌板122.1点、无缝管125.64点,分别比3月末上涨2.34点、0.94点、0.69点和5.68点。
只有热轧卷板价格指数117.01点,略降0.44点。
板材价格总体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态势,但进入5月份,受长材价格下跌拖累,热轧卷板等板材价格也出现了补跌的情况。
二、长材价格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出现深度回落以螺纹钢、线材为代表的长材,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与国际市场长材价格关联度低。
由于国家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度增长,对长材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产生了很大影响。
4月份,国内市场长材价格出现了市场心态恐慌、观望气氛浓厚,价格持续走低、深度回落的走势。
到4月末,Φ12mm螺纹钢价格指数101.91点,比3月末下降13.44点;Φ6.5mm线材价格指数100.58点,比3月末下降15.42点。
华东地区长材价格率先回落,引领了全国长材价格回落,华北、东北长材价格成为全国剧氏区域,西南、西北处于相对高位区。
钢材价格指数研究报告一、国内指数(一)兰格钢铁网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五大指数体系1.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兰格钢铁价格指数(LGMI)是在国内钢市价格的基础上,依据钢材品种、区域钢材消费比重加权测算得出。
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兰格钢铁价格指数( LGMI )将 100 点的基准日定于 2002 年 8 月 23 日,从而使指数曲线结构和指数值更加理想,可以很好的体现国内钢市价格变化,以便于研究之用。
品种样本上,兰格钢铁价格指数( LGMI )选用了Ф 22mm 二级螺纹钢、Ф 6.5mm 的普通高速线材、厚度 20mm 的普通中厚板、厚度 3.0mm 普通热轧卷板、厚度 1.0mm 的普通冷轧薄卷板和 1.0mm 镀锌卷。
地区样本上,兰格钢铁价格指数( LGMI )选用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区作为代表区域。
兰格钢铁价格指数( LGMI )分为综合指数、类别指数、品种指数和区域指数四大类,可从不同侧面反映国内钢铁市场的价格动向。
此外,在编制过程中,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考虑到了与国际通行的 CRU 价格指数进行配套比较,同时转载 CRU 价格指数,为国内、国际市场的对照分析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兰格钢铁价格指数( LGMI )在每个工作日下午 2 点之前发布,同时以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作为当周钢铁价格指数,以每月最后一周作为当月指数产生月度指数。
2.钢材成本指数在钢铁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钢贸企业,希望及时的了解钢材生产成本要素变动,对钢材出厂价格及市场价格产生的影响,以判断市场价格走势趋向,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遵循生产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
在走访钢铁生产企业,请教业内成本核算权威人士的基础上,潜心研究钢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及现实核算中的处理方法,进行反复测算调整,编制出兰格生铁成本指数。
并通过兰格钢铁资讯部对市场客户调查的成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调整,使之更接近实际。
2012年钢材价格趋势分析1、原料:铁矿石下跌空间有限原料角度看:在国内钢价大跌的背景下,铁矿石供需的转变最终导致矿价逐渐回归。
2011年12月底,巴西淡水河谷即10月主动提出下调季度价格后,又再度抛出明年铁矿石价格底价为120美元/吨(离岸价)的言论,这与今年165美元/吨的均价差距不小,也暗示着明年协议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正是由于10月份中国钢厂采取检修、减产甚至部分停产的措施,大幅降低了对上游矿石的需求,才逼迫矿山放下高姿态,主动降价。
按照笔者的大致推算,120美元/吨的矿价相当于国内钢坯成本3650-3700元/吨(含税),加上轧制费用,螺纹钢的出厂成本大概在3900-3950元/吨,也就是说从淡水河谷提出的矿石底价来测算,明年螺纹钢最低成本基本在4000元/吨附近,这与目前许多小厂出厂价格相比仅仅是略低。
国内也有些人士预计明年矿价将跌破90美元/吨,不过对应逐年攀升的国内粗钢数量来看,我们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从供需的角度来衡量,后期矿价不会暴跌,况且一旦跌破120美元/吨,矿山也不会袖手旁观,或将采取限产的方式保价应对。
所以,后期矿价即便回调,跌幅也有限,盘整的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总体而言,明年铁矿石对钢材市场的支撑力度将下降,但大幅走低的空间应该不大。
成本角度看,全球钢材需求量增速下滑,导致钢铁企业开始限产,铁矿石消费量减少。
供过于求令铁矿石价格不断下降。
预计在2012年,铁矿石供需紧张的状况可得到缓解,长期制约钢企盈利的高价的铁矿石将在高位调整,逐步趋于理性,钢价成本支撑从一定程度上得到弱化。
2、需求:需求疲弱将主导钢价走势2011年上半年钢材价格上涨主要由成本推动,1-3季度铁矿石价格高位坚挺,对钢价在成本上形成有力支撑;三季度末开始钢材价格率先下跌,之后延续弱势。
展望2012年,国内钢材价格受成本支撑逐步弱化,疲弱的需求将主导价格走势。
预计全年钢价整体运行相对平稳,均价略低于2011年。
钢铁行业周期规律演变分析及企业应对举措建议从2000年至今,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历了五次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波动整体呈现出一定规律性。
文章回顾了钢铁周期波动下的产业链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周期与钢铁周期关系,探讨钢铁周期成因。
钢铁周期的影响因素相对复杂多样,机会与挑战并存,部分钢铁企业在洞察周期规律的基础上,成功开展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调节,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主动驾驭行业周期的行为值得广大钢铁企业学习借鉴。
最后,结合历史周期的相关规律与研判,对钢铁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长期以来钢铁周期演变规律1、钢铁周期波动情况总结从2000年至今,中国钢铁行业已经经历了五次周期性波动。
2000年至2005年是第一次周期性波动。
2000年至2002年是此轮波动的下行周期,2002年至2006年是此轮波动的上行周期。
2002年中国加入WTO成为了此轮周期上行的节点;2003年,中国政府发布了《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旨在推动钢铁行业结构调整;2005年国家开始取消出口退税并加强了对钢铁产能的调控,此轮上行周期结束。
2005年至2008年是第二次周期性波动。
2005年至2006年是此轮波动的下行周期,2006年国家出台了价格调控政策。
2006年至2008年是此轮波动的上行周期,2007年政府发布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政策》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目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此轮上行周期结束。
2008年至2011年是第三次周期性波动。
2008年至2009年是此轮波动的下行周期,此轮下行核心受国际贸易萎缩、国内外需求下降的影响。
2009年至2011年是此轮波动的上行周期,2009年政府发布了《新一轮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周期为2009年至2011年;同时2009年下半年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生效,需求开始回升。
2011年,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下游需求疲软,此轮上行周期结束。
2011年至2018年是第四次周期性波动。
影响钢材价格的因素(1)经济状况从全球看,钢铁需求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继续增长,从一个国家来说,钢铁行业的发展也与这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成正相关的关系。
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社会对钢铁量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钢铁产品的价格。
可以说,钢铁行业发展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当国民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时期,钢铁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当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钢铁产品的价格也将随之下跌。
(2)成本状况目前世界钢产量的2/3、我国钢产量的绝大部分是以铁矿石为基本原料生产的因此,铁矿石价格的变化是影响钢铁产品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
同时,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水、电、煤气等能源以及钢铁产品货物的运输也构成了钢铁行业的经营成本及盈利能力。
(3)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影响钢铁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进步对钢铁产品价格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生产工艺的影响,进而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二是技术进步导致钢铁替代品的产生,从而减少对钢铁的需求;第三,技术进步导致钢铁产品对其他材料的替代,从而增加对钢铁的需求。
(4)供求状况及预期任何商品的市场价格与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钢铁产品也不例外,因此投资者,就应该密切注意钢铁产品的供求状况,分析钢铁的价格走势(5)国际钢铁价格走势国内相关钢材的价格与国际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关注国际钢材现货市场价格变化和相关已推出钢材期货交易的交易所公布的钢材价格,对于把握我国钢材价格走势不无裨益。
宏观经济形势,对于中国钢材市场影响极大。
总体来看,由于世界的复苏趋势,国内首要调控目标的转向,以及多重成本因素推动,2012年中国粗钢产需双双跃上(或者靠近7亿吨关口,市场价格谷底回升。
一、首要调控目标转向,保障钢材市场需求去年下半年以来,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的持续下滑,引起了决策部门的关注与担忧。
统计数据显示,1年多来GDP呈现逐季回落态势,2011年累计增速为9.2%,比上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
从BDI指数看钢材价格涨跌千呼万唤始出来,BDI指数终于见到了反弹的红色数字,该指数经历了长达四个月的下跌,指数从2011年10月14日2173点开始,到2012年2月3日的647点止,下跌1526点,跌幅高达70%。
从各种数据中不难看出,BDI指数下跌应属正常,但跌幅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
一.影响BDI指数因素分析1.BDI指数影响因素构成: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全球运力供求,二是全球贸易量供求,三是运输成本,四是远期运输协议。
2.从2011年看,据国际有关机构统计,2011年,全球干散货市场的运输需求为39.4亿吨,同比增长5.9%,而干散货运输达5.3亿载重吨,同比增长16.8%,2012年干散货运输再增长12%,是货量预期需求增长5.1%的两倍多。
BDI指数下跌成必然。
3.美燃油指数2011年10月14日3.0005美元----2012年2月3日3.0878美元,中间虽有波动,但价格平均价格是上涨的,不支持BDI指数下跌。
4.冬季采购量减少支持BDI指数下跌。
5.从以上数据分析不能得出BDI下跌70%的理由,这里就要提提远期运输协议,也称FFA。
FFA是为海上运输避险建立的一种工具,但目前已成为金融资本炒作的天堂,BDI指数的下跌不排除金融资本的过度打压,通过FFA平台操做利润,补偿运输亏损。
二.BDI指数对钢材价格波动的指导意义按照一般商品属性原则,BDI指数应与商品价格呈正相关,但从2011年10月14日----2012年2月3日止,BDI指数下跌1526点,但铁矿价格始终维持在每吨140美元上方,下跌幅度不到17%,与下跌幅度达到70%的BDI指数形成鲜明对比,无论从BDI指数,或铁矿价格涨跌,金融投机成本运做痕迹明显,BDI对钢材现货价格波动指导性在减弱。
但该指数减弱只是在特定时期,多数时期还应是全球经济的先行指标之一,但应加入金融资本运做及信心因素。
三.BDI去杠杆化后对钢材价格的影响利用铁矿石掉期交易,FFA平台及铁矿石现货不同角度的操做,使铁矿价格维持在高位,BDI指数创出2008年以来新低,国际金融资本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接下来BDI指数应回归现货市场,但上述数据不支持超预期的反弹高度,价格预期心理博弈将如期展开,胜败取决于对市场各要素的正确判断,及价格预期心理的支撑要素的给力点。
钢材近几年价格走势一、1993年以来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变化情况1993以来我国钢材价格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
1993年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钢材需求旺盛,供不应求,钢材价格大幅上涨。
以线材为例,1993年线材平均市场价格达到3681元/吨;之后,随着钢材需求减少和资源的增加,钢材供过于求,价格一路下跌,到1999年线材价格降至2211元/吨的低点;2000年随着国民经济重新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钢材需求旺盛,钢材价格走出低谷,逐年回升。
2006年钢材价格再次出现下跌,而自2007年起,随着全球商品大牛市的深入,钢材价格持续走高,并且在2008年上班年达到了历史高点。
螺纹钢和线材的价格走势基本一致。
1993年在需求的强烈推动下,螺纹钢和线材价格大幅上涨,年平均价格分别达到3681元/吨和3640元/吨,创出了历史新高。
之后在需求萎缩和产能快速扩张的作用下,出现了供过于求,价格一路下滑,到1999年螺纹钢和线材平均价格分别降到2211元/吨和2342元/吨,跌幅达39.9%和35.7%;1999-2002年价格处于低位盘整状态;2003、2004年价格大幅回升,2004年螺纹钢和线材平均价格分别达到3688元/吨和3607元/吨,接近1993年的价格水平;2005-2006年价格又出现了下滑,2007年开始大幅走高,直至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5400-5500的历史高点。
从近五年来螺纹钢和线材价格变化情况来看,其波动幅度相当大。
2001年末螺纹钢和线材价格触及历史低点后开始反弹,螺纹钢价格由2277元/吨上涨到2004年2月的4188元/吨,升幅达83.9%;线材价格由2076元/吨上涨到2004年2月的4072元/吨,升幅达96.1%。
但到2004年5月,在3个月的时间里,其价格跌至3000元/吨元以下,跌幅达30%左右。
2005年,螺纹钢和线材价格高点和低点的波动幅度也在30%左右。
2007年上半年国际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回顾及下半年应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资产部)2007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发展,钢铁生产保持持续增长,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在国际钢材价格强劲反弹、国内外市场钢材需求旺盛、钢铁原燃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市场消费预期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国内钢材市场保持了相对平稳、钢材价格小幅上升的态势。
回顾上半年的钢材价格变化,分析下半年的市场影响因素,我们认为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保持钢材市场价格平稳运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一、上半年国内钢材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钢材价格整体水平高于去年同期纵观2007年上半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呈平稳回升、小幅调整走势。
2006年12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5.15点。
由于今年上半年国内钢铁生产保持相对平稳和市场消费预期信心增强,社会库存较低,从 1月份开始,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全面回升;2月份以后,受国际钢材市场全面启动,价格强劲反弹的影响,国内钢材价格继续小幅上升,到5月25日,综合指数达到上半年最高点114.01点,比去年12月末(105.15点)上升8.86点,升幅8.43%。
5月下旬以后,受出口退税率下调和加征关税预期影响,市场价格出现回落,到6月末,综合指数为110.71点,比去年末的105.15点上升5.56点,涨幅5.29%。
从上半年钢材价格水平与去年同期比较看,今年上半年价格整体水平高于去年同期,同时价格波动幅度小于去年同期。
今年上半年钢材综合价格平均指数110.58点,比去年同期综合平均指数(103.92点)上升6.66点,升幅6.41%。
(见下表、图)上半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指数对比表07年6月末比06年12月末 同比 品种2007年6月末 2006年12月末 增减 幅度% 2007年1-6月2006年1-6月增减 幅度%钢材综合 110.71 105.15 5.56 5.29 110.58 103.93 6.66 6.40 长 材102.5391.7710.7611.7298.57935.575.99 板 材 115.75 111.49 4.26 3.82 116.62 106.64 9.989.362007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综合价格指数变化图二、长材价格升幅高于板材今年以来,长材价格一直处于小幅上升态势,6月末长材价格指数为102.53点,比去年底上升11.72个百分点。
[策划书]2005年钢材市场价格趋势及竞争格局变化分析2005年钢材市场价格趋势及竞争格局变化分析一、密切关注2005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变化从2004年国内钢市的发展演变来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变化全年钢材市场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除板材因进口下降导致冷板严重供不应求,从而带动板材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外,其他品种钢材都不同程度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2005年国家将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
国家财政将重点投向解决农民增收、公共领域资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至于货币政策具体将如何执行,目前仍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不过,要确保GDP增长8%,2005年货币供应量增幅肯定会好于2004年下半年,如2004年10月末M2余额为2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幅比上年同期低6.5个百分点,已处于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2001年M2同比增长为14.4%,当年CPI环比增长了0.7%,GDP增长7.3%;2002年,M2同比增长为16.8%,当年GDP环比下降了0.8%,GDP增长8%,2003年,M2同比增长为19.6%)。
此外,信贷政策、人民币汇率能否扩大浮动空间,存贷款利率是否进一步上调,等等,都将对钢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调整,对钢材市场的直接影响较大,而利率调整对市场影响更多的是对市场心态暂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投资主体的承受能力和利率调整的幅度。
二、密切关注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及钢材进口情况2004年的国际市场,对面中国市场大起大落、钢材进口大幅减少、出口增加的局面,钢材价格保持持续上涨势头,其中美国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IMF预测,200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在4.3%。
正是由于美国经济的高速长,带动全球经济的全面启动,刺激了世界钢材消费量的增加,同时,美国钢材进口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拉动世界钢材市场价格的主要力量。
据统计,2004年1-9月份美国全部成品与半成品钢材进口量2351.5万t,较上年同期增长47%。
一、2012年中国钢材市场总结要说今年中国钢材市场有什么话要说,笔者用这么几个字概括,“没有最低,只有更弱”;但这种弱势从9月下旬开始得到明显的改善,钢价也逆市在11~12月进一步实现翘尾反弹行情。
1、用钢需求增速降低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2012年世界用钢需求增速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诸多的困难因素;国际方面的全球性经济增速大幅放缓,致使我国出口业增速大幅回落,工业生产增速降低,因房控政策制约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较大幅度的放缓等是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主因。
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过程持续到四季度方有所好转,十月、十月全国制造业PMI指数连续小幅回升,已经稳定于50%的扩张区间线以上部位,今年以来的经济下滑基本实现筑底回升。
根据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1-9月,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103亿吨,同比增加330.26万吨,增长0.65%。
据此测算,今年全年我国粗钢消费为6.79亿吨,同比增长1.8%;增幅较上一年大幅降低。
2、钢材价格走势创下新低下游行业需求始终维持疲软态势运行,加之铁矿石、钢坯等原料成本支撑力度在年内减弱,导致2012年中国钢材价格震荡下行。
据市场监测系统显示,7、8月份的螺纹钢价格连续击穿4000、3900、3800元等数个关口,较年内高点的价格下跳1000多元/吨,其他钢种价格也在建筑钢材的带动下,大幅度的下调。
预计2012年全年国内钢材价格平均下降15%左右。
今年1~10月份,钢材的总体价格已跌至接近1994年的水平,其中8月份的板材价格一度跌破1994年的水平。
1~10月,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18%,总体上处于盈亏平衡点。
从全年各月环比情况来看,整体价格曲线呈现先扬后抑再升态势。
在钢材与原材料价格走势中,钢材价格降幅明显大于原材料价格降幅。
钢材价格的大幅走低,引发一些钢铁企业亏损。
据有关资料,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钢铁行业34家上市企业,由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204亿元,转为亏损31亿元。
资产评估计算题答案第三章1 (1)某被评估的生产控制装置构建于2000 年,原始价值100 万元,2005 年和2008 年分别投资5 万元和2 万元进行了两次更新改造,2010 年对该资产进行评估,调查表明,该类设备及相关零部件的定基价格指数在2000 年,2005年,2008 年,2010年分别为110%,125%,130%,150%,该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为 6 年,另外,该生产控制装置正常运行需要 5 名技术操作人员,而目前的新式同类控制装置仅需要 4 名操作员,假定待评估装置与新装置的运营成本在其他方面相同,操作人员的人均年工资福利费为12000 元,所得税税率为25%,适用折现率为10%,根据上诉调查资料,求待评估资产的价值。
1)估算重置成本重置成本=账面原始价值×(现评估年份的定基物价指数÷以往年份定基物价指数)=100 ×150%÷110%+5×150%÷125%+2×150%÷130%=144.67 (万元)2)估算加权投资年限=已投资年限×权重=10×136.36 ÷ 144.67 + 5× 6÷ 144.67 + 2×2.3÷144.67 =9.66 年注:136.36=10 ×(100× 150%÷ 110%)÷ 144.67 上题中数字6 以及和 2.3 均来自(1)类似注的方法 5 和 2 则是投资年限3)估算实体性贬值率实体性贬值率=(重置成本- 预计净残值)×(实际已使用年限÷总使用年限)实体性贬值率=(重置成本-预计净残值)×实体性贬值率=9.66 ÷(9.66 +6)=61.69%4)估算实体性贬值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率=144.67 × 61.69%=89.25(万元)5)功能性贬值估算第一步,计算被评估装置的年超额运营成本(5-4)× 12000=12000(元)第二步,计算被评估装置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12000 ×(1-25%)=9000(元)第三步,将被评估装置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在其剩余使用年限内折现求和,以确定其功能性贬值额9000×(P/A ,10%,6)=9000×4.3553 = 3.92 万元6)求资产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144.67 -89.25 -3.92 =51.5(万元) 2 某被评估设备构建于2000 年6 月,账面原值100 万元,2003 年6 月对该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以使用某种专利技术,改造费用为10 万元,2003 年6月对该设备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04 年6 月30 日,现得到以下数据:(1)2000-2004 年该类设备的定基价格指数分别为105%,110%,110%,115%,120%,(2)被评估设备的月人工成本比同类设备节约1000 元,(3)被评估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效益指数为0.7 ,该企业为正常纳税企业(4)经过了解,得知该设备在评估使用期间因技术改造等原因,其实际利用率为正常利用率的60%,经过评估人员鉴定分析认为,被评估设备尚可使用 6 年,预计评估基准日后其利用率可以达到设计标准的80%,根据上述条件估算给设备的有关技术经济参数和评估价值1)估算重置成本重置成本=账面原始价值×(现评估年份的定基物价指数÷以往年份定基物价指数)=100 ×120%÷105%+10×120%÷115%=124.72(万元)2)估算加权投资年限=已投资年限×权重=4×114.29 ÷124.72 + 1× 10.43 ÷124.72 =3.75年3)估算实体性贬值率实体性贬值率=(重置成本- 预计净残值)×(实际已使用年限÷总使用年限)实体性贬值率=(重置成本-预计净残值)×实体性贬值率=3.75 ÷(3.75 +6)=38.46% 4)估算实体性贬值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率=124.72 × 38.46%=47.97(万元)5)估算功能性贬值第一步,计算被评估设备的年超额运营成本1000 ×12=12000(元)第二步,计算被评估设备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12000 ×(1-25%)=9000(元)第三步,将被评估装置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在其剩余使用年限内折现求和,以确定其功能性贬值额9000×(P/A,10%,6)=9000×4.3553 = 3.92 万元6)估算经济性贬值率(1- (设备预计可被利用的生产能力÷设备原设计生产能力)x=[1-(60%÷80%)0.7] ×100%=[1 -(60%÷80%)o.7] ×100% =18.24% 注:此处的X 和0.7 是括号右上方表示次方的数值题干将其称之为规模效益指数7)估算经济性贬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率=(124.72 -47.97 -3.92 )× 18.24%=13.28(万元)8)待评估资产的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124.72 -47.97 -3.92-13.28 =59.55(万元)第四章4、计算题1 待估宗地为待开发建设的七通一平空地,面积2000 平方米,允许用途为住宅建设,允许容易率为6,覆盖率小于等于50%,土地使用权年限为70 年,要求按假设开发法估测该宗地公平市场价值,有关数据如下:预计建设期为2 年,第一年投入60%总建设费,第二年投入40%的总建设费,总建设费预计为1000 万元,专业费用为总建设费用的6%,利息率为10%,利润率为20%,售楼费用及税金等综合费率为售楼家的5%,假设住宅建成后即可全部售出,楼价预计诶3000 元没平方米,折现率10%。
2012年钢价走势焦点解析1)铁矿石明年走势如何?今年以来,钢材价格经历大涨后暴跌的情形,同时铁矿石价格也在冲高后迅速回落,种种迹象表明,钢铁行业整体已经进入非常时期,不仅全行业利润降至冰点,钢铁行业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
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77家钢铁企业中有9家亏损,10月份后增加至25家企业亏损,亏损面扩大为32.5%,亏损额为21.25亿元,比9月份增加18.3亿元。
正因为市场出现颓势,钢厂开始主动减产。
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粗钢产量降到5467万吨,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旬日产由6月最高201.8万吨,11月中旬下降到166 .4万吨。
另一方面,铁矿石价格开始回归理性,从最高点接近每吨200美元滑落到最低点每吨130美元。
200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6997万吨,2005年进口2.75亿吨,2008年进口4.4亿吨,到去年进口量已经达6.2亿吨。
进口矿产消费比例从2000年的25.21%持续增长至67.72%。
由于铁矿石市场主要有国际三家巨头公司垄断,因此中国钢企巨量的铁矿石需求没能带来价格的实惠,却推涨了全球铁矿石价格走势。
从去年开始,国际三大矿已经停止了长协机制,改为季度现货基准价格,这对于需求巨大的中国钢企方面更为不利。
数据显示,2010年,铁矿石价格宽幅震荡,振幅在130美元-200美元/吨。
下半年虽然有了明显的跌幅,但是由于前几个月价格很高,全年的价格平均大约仍在173美元/吨的范围。
对于2011年的铁矿石价格走势,明年供需关系并不发生本质逆转,但铁矿石价格很可能下降10%左右”的预测。
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可能在6.6亿吨,2012年可能会达到7.2亿吨,同比增长在9%左右。
明年国产矿的产量相对来说不太乐观,产量可能会达到14亿吨,也就是说同比增幅在8%左右。
对于明年铁矿石价格走势,虽然整个全球粗钢生产是放慢的,这对铁矿石的价格上涨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但是人民币的汇率走势逆转将在明年上半年对进口铁矿石的价格产生巨大影响,一旦局势趋稳,进口铁矿石价格就会产生强劲的上涨动力,因此明年整个的矿价依然会是一个震荡的局面,千万不可过分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