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知识框架
- 格式:doc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5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
1.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用于体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用于生殖细胞分裂。
2. 遗传:遗传基因是由DNA分子编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复制和配对来传递给下一代。
3. 变异:由于基因突变或遗传变异导致的基因型和表型的改变。
4. 发育: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形态生成等过程,使有机体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有序组织发展。
5. 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和物质。
6. 动物生殖:包括两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性生殖通过受精形成新生个体,无性生殖通过植物体的分节、芽的萌发等形式繁殖。
7. 生物进化:由于环境选择和适者生存,物种能够逐渐适应环境而产生姓变的过程。
8. 细菌和真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真菌可以是单细胞也可以是多细胞。
9. 种群遗传学:研究种群内基因频率变化和群体遗传的规律。
10. 社会生物学: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和种群结构组织。
11.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等。
12. 比较解剖学:研究不同物种之间器官相似和相异的解剖结构。
13.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境层面。
14.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生物基因组来获得所需的特性或产物。
15. 克隆技术:通过复制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来获得与原个体完全相同的个体。
16. 生态问题:包括生物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等问题。
17. 疾病与免疫: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18. 遗传工程:通过改变生物基因组来获得所需的特性或产物。
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生物必修二归纳总结一、模块一:基因与遗传1.遗传基础a.生物的染色体结构与结构变异b.基因的定义与功能c.突变的类型与影响2.基因的转录与翻译a.DNA与RNA的结构与功能b.基因的转录过程c.克隆技术与基因工程3.遗传的规律a.孟德尔遗传规律b.隐性与显性遗传c.血型遗传与多基因遗传4.变异和人类遗传病a.各种遗传病的类型与表现b.环境因素对遗传病的影响二、模块二:生物技术的细胞基础1.细胞结构与功能a.细胞的基本组成与形态特征b.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c.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2.细胞膜的运输过程a.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原理与差异b.渗透压和渗透调节的机制c.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水分平衡3.细胞的能量转换a.细胞内的能量物质与能量转换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c.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4.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裂a.体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c.生殖细胞的形成与遗传变异三、模块三:化学与生物1.生物的化学组成a.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基本特征b.生物体内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c.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糖类的代谢a.糖类的分类与结构特征b.糖类的合成与降解途径c.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方法3.脂类的合成与代谢a.脂肪的结构和分类b.脂肪在生物体内的合成与代谢c.高血脂症的形成与预防4.氨基酸的代谢与蛋白质的合成a.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b.氨基酸的合成与降解途径c.蛋白质的合成与修饰过程四、模块四: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1.光合作用a.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与反应方程式b.光合色素和光合电子传递链c.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2.呼吸作用a.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与反应方程式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c.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呼吸作用3.发酵作用a.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过程和产物b.发酵作用的意义与应用c.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4.细胞的能量转换与调节a.ATP在细胞中的作用b.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c.内分泌调节与能量平衡以上为生物必修二的复习提纲,可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生物必修二每一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二包含了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各自的重点知识点。
以下是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总结: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交换、能量转化、遗传信息传递等。
2. 组织与器官的生长与发育:- 组织是由一组相似的细胞组成的。
- 不同的组织形成了不同的器官。
- 生长是指器官体积和质量的增长。
- 发育是指细胞的定向分化和特化。
3.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是遗传信息的分子载体。
- DNA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碱基。
- DNA的复制是通过DNA聚合酶进行的。
-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转录成RNA,然后通过RNA翻译成蛋白质。
4. 生物种群与环境:- 种群是指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间内以繁殖联系为主的个体总和。
- 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因素的影响。
-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5. 生物能量转化:- 光能是最基本的生物能源。
- 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 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质氧化为能量的过程。
6. 生物进化与分类:- 进化是生物种群遗传结构和性状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类似结构与功能等。
- 生物分类是将生物按照其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的过程。
7.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生物多样性面临着破坏和减少的威胁,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以上是生物必修二每一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框架一、细胞的细节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构成、功能、渗透作用2. 细胞核:构成、功能、遗传物质DNA的特点3. 染色体:构成、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与遗传变异4. 细胞质基质:构成、功能、代谢物质的合成与储存二、细胞的生物膜结构与功能1. 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蛋白质和磷脂双层结构2. 细胞膜的通透性:选择性通透性和渗透调节3. 细胞膜的各种物质运输方式:主动运输、被动运输4. 膜上功能蛋白的重要性和作用:载体蛋白、酶和受体蛋白三、细胞能量转化与光合作用1. ATP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3. 光合作用的主要参与物质和光合色素4. 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四、细胞的呼吸作用与发酵1. 细胞的呼吸作用:糖的有氧分解2. 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糖的燃烧和能量释放3. 呼吸作用与气体交换:氧和二氧化碳的传递4. 发酵作用的类型和应用五、细胞的分裂和有丝分裂1. 细胞分裂的重要性和原因2. 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和特点3. 染色体的结构变化和配对规律4. 有丝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六、细胞遗传与基因工程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和分离割除定律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的构成和编码关系3. 基因突变的种类和原因4.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七、细胞的分化和发育1. 细胞分化的意义和过程2. 造血干细胞的特点和应用3. 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和特点4. 影响个体发育的因素和机制八、细胞的免疫与生物技术1. 免疫反应和免疫记忆2.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免疫病因和防治4.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九、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圈的组成1. 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相互作用2. 细菌的变异和抗药性3. 生物圈的结构和层次划分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破坏总结:本文对高一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和概述,涵盖了细胞的细节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细胞能量转化与光合作用、细胞的呼吸作用与发酵、细胞的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遗传与基因工程、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细胞的免疫与生物技术、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圈的组成等九个大的知识点。
生物必修2总结框架图一、生物的组成和功能1. 生物的基本化学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生物体中常见的重要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类•生物体中常见的无机盐:氯化物、磷酸盐、碳酸盐等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内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的生物膜和细胞骨架3. 细胞的代谢•基本代谢过程: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碳水化合物的有氧和无氧代谢•细胞呼吸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规律•孟德尔的两因素遗传规律•交叉和连锁的现象及其机制2. 染色体与遗传•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异常及其影响•有性和无性生殖的比较3.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的组成和结构•DNA的复制过程•DNA的突变和修复4.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进化的基本思想•与进化相关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的解剖结构和胚胎发育等•进化的驱动力:突变、选择、基因流、遗传漂变等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协调1. 激素调节•激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机制•主要激素和它们的作用•调节激素分泌的反馈机制2. 神经调节•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递质的作用和调节3.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声音、光线和触觉的感受器•视觉和听觉的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化学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四、生物衰老和生物技术1. 生物衰老的概念和原因•生物衰老的定义和特征•生物衰老的机制和原因•生物衰老的调控2. 干细胞和克隆技术•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干细胞的应用前景和伦理问题•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以上是《生物必修2》的总结框架图,涵盖了生物的组成和功能、遗传与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协调以及生物衰老和生物技术等内容。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必修二的生物课程主要包括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工程与技术、种群和环境以及生物学与人类健康等内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章: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合成物质、能量转化、细胞分化、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与传递3. 生物膜的结构: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起到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作用4. 细胞的器官: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二、遗传与变异1. 遗传物质:DNA是一种长链状分子,由四种碱基(A、T、C、G)组成,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2. DNA复制:通过DNA聚合酶将DNA分子拆分为两条DNA 链,然后合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新DNA分子3.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指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4. 突变和遗传: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可能导致个体性状的改变,进而影响物种的进化和适应性三、生物工程与技术1.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生物体内部的基因组成和组织结构,改变其性状和功能2. 重组DNA技术:将不同的基因片段插入到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上,实现基因的转移和改造3. 克隆技术:通过人工手段复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生成与原生物体基本相同的个体4. 基因检测技术:通过检测DNA中的遗传信息,判断个体是否携带特定基因或发生了某些遗传疾病四、种群和环境1. 种群: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空间范围内,同属一种的个体群体2. 种群增长: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分为指数增长和对数增长3. 种群调节:包括内在调节(生物因素)和外在调节(环境因素)两个层面4.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体和其生存环境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五、生物学与人类健康1. 人体免疫系统:通过自身抗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式,识别和清除入侵人体的病原体2. 病媒与传染病:病媒是指传播疾病的生物介质,如蚊子、蜱虫等3. 病毒性疾病:病毒是一种无机体,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4. 细菌性疾病: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可以分为有益菌和致病菌5. 动脉硬化和心脏病:动脉硬化是血管内膜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形成斑块,容易导致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以上是高中必修二生物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和归纳,涵盖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工程与技术、种群和环境以及生物学与人类健康等内容。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总结以下是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提纲总结:
1. 生物进化
- 进化理论和证据
- 自然选择和适应性
- 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
2. 细胞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质
-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3. 遗传与变异
- 遗传物质DNA和RNA
- 基因的表达和调节
- 突变和基因工程的应用
4. 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分类和分类学的原则
- 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分类特征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
5.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 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长调节
- 光合作用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6. 动物的结构与生理
- 动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运动和感知能力
-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行为调节
7.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 人体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消化、呼吸、循环等生理过程
- 多细胞生物的发育过程
8. 生殖与发育
- 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 生殖与发育的调节机制
以上是生物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提纲总结,包括生物进化、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结构与生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殖与发育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学习生物必修二的基础,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知识结构图1. 动物生殖与发育1.1. 生殖系统• 1.1.1. 雄性生殖系统• 1.1.2. 雌性生殖系统1.2. 生殖的基本过程• 1.2.1. 授精• 1.2.2. 受精卵的发育1.3. 发育的基本过程• 1.3.1. 多细胞体的细胞分化• 1.3.2. 组织分化• 1.3.3. 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2.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2.1. 高等植物的生殖结构• 2.1.1. 雄蕊• 2.1.2. 雌蕊2.2. 植物的生殖过程• 2.2.1. 传粉与受精• 2.2.2. 授粉器官的特化2.3. 植物的发育过程• 2.3.1. 幼苗体的构造• 2.3.2. 植物的生长方式3.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3.1. 遗传的基本规律• 3.1.1. 孟德尔定律• 3.1.2. 染色体遗传与基因变异3.2.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3.2.1. 变异的原因• 3.2.2. 进化的基本概念3.3. 生物的进化与分类• 3.3.1. 进化的证据• 3.3.2. 生物的分类4.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1. 生态位与种群数量• 4.1.1. 生态位• 4.1.2. 种群数量与生态平衡4.2. 群落与生态系统• 4.2.1. 群落的类型与特点• 4.2.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3. 环境污染与保护• 4.3.1.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影响• 4.3.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 生物技术的应用5.1. 生物工程技术• 5.1.1. 基因工程• 5.1.2. 细胞工程5.2. 生物技术的发展利弊• 5.2.1. 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 5.2.2.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知识结构图的概览。
在接下来的文档中,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个主题,并提供更详细的说明与解释。
请继续阅读以获取更多信息。
2023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框架高二生物必修二学问点〔总结〕1、生物体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称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所得子一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不是“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讨论者“只关注了一对相对性状”。
不存在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生物。
3、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理论上,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中有一半是纯合子。
4、纯合子杂交后代肯定是纯合子相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是纯合子;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是杂合子。
5、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消失的机会相等基因包括核基因和质基因两类,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核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消失的机会相等;质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消失的机会是不相等的。
6、基因分别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二者的细胞学基础不同;前者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别,后者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7、基因型相同,表现型肯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
缘由是环境条件不同。
8、表现型相同,基因型肯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可以不同。
如,在完全显性时,含有相同显性基因的个体。
9、基因型不同,表现型肯定不同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完全可能相同。
如,在完全显性时,含有相同显性基因的个体。
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可以不同。
如,在完全显性时,隐性纯合子与含有显性基因的个体。
10、表现型不同,基因型肯定不同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也可能相同,缘由是环境条件不同。
11、全部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只有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
12、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肯定是发生了减数分裂若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那么,发生的肯定是减数分裂;若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也复制了两次,那么,发生的只能是有丝分裂。
13、体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成熟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
必修二1.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地,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无中生有——隐性有中生无——显性◆判断图像2.2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式互不干扰地;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 T2噬菌体感染细菌实验 (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3.2DNA 分子的结构◆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特点:1. 双链 2. 反向平行双螺旋 3.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作为基本骨架 4. 内侧碱基通过氢键连成碱基对, 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3DNA 的复制◆ DNA 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复制需要模板(解开的每一段母链、原料(细胞中游离的 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线粒体、和酶(解旋酶等基本条件。
DNA 分子赌徒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意义:DNA 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遗传的中心法则蛋白质 (性状◆基因突变特点:普遍存在;随机、不定向;频率低◆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5.2 染色体变异5.3人类遗传病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 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是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可提高突变效率6.2基因工程。
必修二
1.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
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地,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无中生有——隐性有中生无——显性
◆ 判断图像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
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式互不
干扰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1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T2噬菌体感染细菌实验 (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
3.2DNA 分子的结构
◆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特点:1.双链 2.反向平行双螺旋 3.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排列在外侧作为基本骨架 4.内侧碱基通过氢键连成碱基对,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3DNA 的复制
◆ DNA 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解开的每一段母链)、原
料(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线粒体)、和酶(解旋酶)等基本条件。
DNA 分子赌徒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 意义:DNA 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
续性。
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遗传的中心法则
蛋白质(性状)
◆基因突变特点:普遍存在;随机、不定向;频率低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生物
变异的来源之一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5.2 染色体变异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
新品种的方法
◆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是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可提高突变
效率
6.2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