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和中国国剧值得借鉴的地方
- 格式:pptx
- 大小:8.25 MB
- 文档页数:18
韩剧成功给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启示作者:刘三婷来源:《牡丹》2017年第27期过去二十年来,韩剧在亚洲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收视狂潮,连带着韩妆、韩国文化等成为潮流。
韩剧带来的影响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韩剧过去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分析韩剧能取得成功的外因与内因,从而给国产剧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因韩剧在中国热播多年,2014年,有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提出“韩剧热潮令文化自尊受到伤害”,一些知名电视剧从业者更放言,希望人们能抵制韩剧,一时引起极大的争议。
几年过去,韩剧热潮非但不退,反而来势更猛。
这说明,市场是不由人的意志控制的,人们必须正视韩剧能持续火遍中国,甚至火遍亚洲的现象,通过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借鉴有益经验,从而助推国产剧的发展。
一、韩剧过去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引进的第一部韩国电视剧是《嫉妒》,当时反响不大。
1997年,由安在旭、崔真实等人主演的《星梦奇缘》热播,这是一个标准的现代灰姑娘的故事,这部戏开启了中国观众观剧的一个新时代,成为韩流正式进入中国的标志。
“小民哥(安在旭饰演的角色)热”也从韩国一路蔓延到中国。
二十年来,每年基本都有几部韩剧引发中国甚至是亚洲范围内的收视狂潮,2004年的《大长今》,2006年的《我的女孩》,2007年的《咖啡王子一号店》,2009年的《灿烂的遗产》,2011年的《秘密花园》,2012年的《屋塔房王世子》,2013年的《主君的太阳》,2014年的《来自星星的你》,2016年《太阳的后裔》《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随着韩剧的热播,韩国的名胜古迹、传统工艺、服饰妆容、特色饮食等都受到了各国粉丝的热捧。
早期韩剧离不开“苦情、虐恋”的风格,如现象级韩剧《蓝色生死恋》,宋慧乔饰演的尹恩熙最终因白血病在海边去世的片段是年度最强力催泪弹。
后来的很多韩剧如《天国的阶梯》《悲伤恋歌》等基本都是这样的剧情:俊男靓女相爱,但“车祸、癌症、医不好”成为二人感情的休止符。
中外互鉴 |韩国电视剧占据中国市场的因素分析□周璐朴香玉/文近些年来,韩剧在我国电视剧市场异军突起,迅速成为国内年轻人狂热追捧的剧种。
大多数韩剧在环境创造、题材内容、人员配置、制作特点以及社会教育意义等方面,都要比我们国产电视剧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这些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 韩剧的创造环境韩国电视剧依靠其优越的创作环境,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便开始推行以“文化立国”为核心的战略举措。
这项政策在韩国很有效。
韩国政府于1988年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韩国电影、电视剧、游戏、音乐等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广泛传播并出口国外。
中韩建交以来,中国逐渐放宽了对韩剧的引入政策,这也为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的流传创设了基础条件。
另外,历史上中韩两国的交流一直是秉持和谐的观念,这客观上为韩剧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夯实基础。
2 韩剧的题材内容韩国电视剧通常都会有别出心裁的题材与内容,究其原因进行分析,一方面,韩国采取的是好莱坞分级制度,因此对韩剧题材的限制并不是很大,比较宽泛[1]。
而丰富的题材又给了编剧充分的发挥空间,政府丑闻、真实案例、新闻热点、甚至几年未破的悬案都可以拍出优秀的作品。
而国产剧与之相比限制太多,部分国人想看的题材往往国内拍不出来,所以转而看更符合他们胃口的韩剧,更能填补题材上的空缺。
另一方面,韩剧题材更新速度较快,新鲜题材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往往一个题材的电视剧在播出获得好评之后,就不会一直固定在这个盈利模式里,转而进行新题材电视剧的拍摄尝试。
在笔者个人的记忆中,从《蓝色生死恋》开始,韩剧的热潮似乎就没有退过,隔几年火一部韩剧似乎成了不折不扣的铁律。
2010年《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开播,身体具有特异功能的男女主角不断出现;2011年热播的《宫锁心玉》刚刚在中国刮起了穿越风,韩国也在2012上映了穿越题材的《屋塔房王子》,时代的反差成就了一段段啼笑皆非的搞笑故事[2];2013年韩国又出现了一部具有神秘科幻色彩的爱情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大胆的题材配上男主女主的高颜值立刻风靡亚洲,一跃成为成为经典韩剧。
韩剧热潮对国产剧的启示摘要:近几年韩剧在我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与韩剧的热潮相比较,国产剧则呈现出一个相对低迷的局面。
本文旨在从美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分析韩剧和国产剧在观众审美感受层面差异,并试图寻找这一问题的办法。
关键字:审美,韩剧热,国产剧最近几年韩剧在我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从早期的《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到后来的《城市猎人》、《继承者们》……韩剧在大陆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剧中的男女主角也赢得了大批中国粉丝的热捧,李敏镐还因此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许多女粉丝高呼:我是为了李敏镐才看的“春晚”。
最近一部《来自星星的你》更是一度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引起全民讨论;与此同时,剧中人物同款的化妆品、饰品、服装、鞋包、都成了时尚潮流。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对比我们的国产剧,韩剧为什么能够吸引众多观众的目光,并一直保持着持久的热度呢?在这里我们主要从观众审美的角度来分析。
观众对电视剧的观看和接受过程其实质就是对电视剧的审美过程。
在美学的审美体系中,审美欣赏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观照、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即审美主体感知和把握对象,理解对象所包含的意味,感受和体验对象激发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
在观看电视剧的活动中,观众是把电视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来对待,进行欣赏、品味,韩剧受热捧和国产剧遇冷两种截然的现状体现的不同是观众的审美的最终抉择,显然韩剧略胜一筹。
下面,我将从视觉美、人性美、缺憾美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韩剧较之国产剧的突出之处,以求知己知彼,取长补短。
一、视觉美我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女人大都幻想过逢着一位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男子,而男性也大多希望自己的伴侣落落大方、美丽动人。
目前几乎所有流行的韩剧主角都是美女和帅哥的组合,女明星们在屏幕上总是显得美丽动人,而男明星们也是高大潇洒、风度翩翩。
就拿《来自星星的你》来说吧,女主千颂依是名副其实的女神,而男主都敏俊xi,更是男神的完美化身,集英俊、智慧、痴情、超能力于一身。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一、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韩国政府提出了“文化产业化”战略,旨在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随后,韩国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政府的引导下,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包括音乐、电影、电视剧、时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以音乐产业为例,韩国的流行音乐不仅在亚洲地区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备受欢迎。
韩国的音乐人、偶像组合和乐队都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和赞誉。
韩国的影视产业也备受瞩目,韩剧和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时尚产业也是韩国文化产业中的一大亮点,韩国的时尚设计师和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二、韩国文化产业对我国的影响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文化领域,韩国的音乐、电影、电视剧等作品经常在我国流行,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韩国的文化产品和娱乐节目深受我国年轻人的喜爱,为我国的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在经济方面,韩国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国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为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韩国的文化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
韩国的文化产业还对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韩国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们也应该反思我国自己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韩国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多启示和借鉴。
从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韩国注重文化产业的创新和技术含量。
韩国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市场营销上有着很高的水平,更是在内容创新和技术研发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音乐领域,韩国的音乐制作技术和舞台表演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时也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韩剧发展对国产剧的启示摘要:从韩剧的内容符合中国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契合来分析之所以风靡的大致原因,并从冗长、拖沓、雷同等诸方面解析了韩剧的不完美之处。
韩剧的市场发展,对于国产剧也是很好的借鉴和启发,对于国产剧的发展和完善,都有着些许帮助。
关键词:韩剧;国产剧;启示1997年,央视播出长篇韩国家庭喜剧《爱情是什么》,凤凰卫视也在同一年播出了韩国偶像剧《星梦奇缘》、《天桥风云》等。
十年来,韩剧开始进入中国电视观众的视野,并且迅速拥有了许多酷爱韩剧的观众,这在电视传播史上也是一个现象,被称为“韩流”。
最近几年,随着网络传媒的兴盛,多元文化冲击着受众的视野,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各种文化的传播开始出现了均衡壮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韩剧的市场有所萎靡。
但是,韩剧仍然没有被挤出市场,央视八套节目上播出最多的电视剧仍然是韩剧。
这都有赖于韩剧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以它看似一个套路实则迥然不同的一则则故事内容征服了受众,同时,韩国的新生代编剧和导演都具有跨文化国际视野,他们有思想有能力,将一个个生活琐碎复制成了一件件晶莹剔透的饰品,让观众能从不同的角度读出韩剧的闪光点;但韩剧毕竟有它的不足之处,我们在分析韩剧优势和长处的同时,讨论一下韩剧的弊端和不足,同时反观一下国内的电视剧,以期能有所借鉴和启发。
一、韩剧的风靡契合了中国观众的文化和审美心理众所周知,中国对韩国的影响久远,韩国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于韩国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且绵长延续至今,文学作品是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映,韩剧的主题里面儒家思想的影响随处可见,中国观众欣赏起来没有观念上的分歧,并且会随着剧情的发展印证自己对情节的猜测,这种互动的电视剧能不吸引观众的眼球吗?除了总体上的儒家思想的契合之外,韩剧在情节、情境、剧情、台词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理由。
韩剧演绎着传统美德的现代风味。
韩国是引入孔子的儒家思想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影响也是根深蒂固并将之发扬光大的。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韩国作为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之一,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影视产业、音乐产业、时尚产业以及电子游戏产业四个方面来探讨韩国文化产业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韩国的影视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韩剧、韩国电影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
韩剧以其精心打磨的剧本、优美动人的音乐、出色的演员表演等方面吸引了大量观众。
这对我国的影视产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
我国在影视制作方面应注重提高剧本质量,培养优秀的演员和导演,注重影片的制作质量,提高国内影片的竞争力。
韩国的音乐产业也在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韩流音乐潮流席卷全球,并在我国形成了庞大的粉丝群体。
韩国的音乐制作、专辑包装以及艺人经营等方面都值得我国音乐产业借鉴。
我国应提升音乐制作水平,注重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通过精心打造的专辑包装和周边产品,提高音乐产业的附加值。
韩国的时尚产业也对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韩国的时尚产业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高品质而备受瞩目。
韩国的时尚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一定的声誉。
我国的时尚产业应注重设计创新,提升品质,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时尚品牌。
韩国的电子游戏产业也对我国的电子游戏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韩国的电子游戏产业以其丰富的创意和优秀的技术得到了全球玩家的认可。
韩国的游戏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我国的电子游戏产业应注重技术创新,提高游戏品质,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韩国文化产业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影视产业、音乐产业、时尚产业到电子游戏产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注重提高创作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文化产品向国际市场输出。
我国也应注重保护本国文化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等方式,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近年来,以韩流为代表的韩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这一切离不开韩国汇集创造力、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的良好发展环境。
本文将探讨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韩国文化产业的兴起韩国文化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韩国政府意识到文化产业是潜力巨大的经济产业,开始大力支持相关发展。
政府通过立法和资金投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韩国政府还加大对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基金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1. 创新导向。
韩国文化产业特别注重创新,从内容创作到技术研发,始终保持着前沿的创新意识。
这种创新导向的发展模式帮助韩国文化产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2. 多元化发展。
韩国文化产业不仅着力于电影、音乐、电视剧等传统领域,还将目光投向游戏、动漫、旅游等新兴领域。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不仅丰富了产品线,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 全球化布局。
韩国文化产业在国内市场发展成熟后,积极出海,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与全球合作伙伴合作,韩国文化产业在亚洲、欧美等地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全球化的布局。
三、韩国文化产业给中国的启示1. 提升政府支持力度。
在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可以学习韩国政府为文化产业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成立基金等,进一步提升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2.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韩国文化产业注重技术创新,中国的文化产业可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为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3. 多元化发展应用。
除了传统的影视、音乐领域,中国文化产业可以发展新兴领域,如游戏、动漫、旅游等。
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韩剧热播的社会效益及对中国电视剧的启示
王俊忠
【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8)004
【摘要】近年来,韩国电视剧在儒家文化圈,特别是在中国传媒市场上呈现强劲趋势,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带动了众多相关产业,甚至扭转了其他国家对韩民族的文化偏见.探讨韩剧如何火爆,对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王俊忠
【作者单位】黎明职业大学,福建,泉州,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312.6
【相关文献】
1.韩剧热播对我国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启示 [J], 罗飞
2.韩剧的繁荣对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启示 [J], 焉德才
3."韩剧现象"对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启示 [J], 王耕野
4.关于利用电视剧加强对外宣传的构想——由韩剧和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引发的思考 [J], 邱兆敏;
5.由韩剧《太阳的后裔》热播引发的国产电视剧产业反思 [J], 高臻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剧的发展及思考一、韩剧的发展及现状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现象。
目前,最流行的莫过于“韩流”了。
韩流对我国的冲击中最为明显的便是韩剧。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韩流以其惊人的速度席卷中国大地。
在不知不觉中,韩国文化的符号与元素开始走进我们的身边,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了中国的大街小巷,而一部部韩剧则更加成为国内广大电视受众丰富的精神大餐。
从上世纪开始韩国人已经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对自身文化的整合和全球的传播。
他们通过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形成了鲜明极具韩国当代特色的文化形象,并运用当代多元的传播手段,将文化发展成产业,从而使其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展现和推广,从早期《大長今》到《浪漫满屋》,再到现今的《请回答》,《鬼怪》等,一部部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世俗风格的电视剧,以其戏剧性的态度与生活化的描绘将温暖的爱情和亲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征服了中国的观众,影响了中国受众的媒介使用和消费行为,文化认同等其他层面。
二、韩剧成功的原因1.偶像效应和画面精美从电视剧的本身来讲,韩剧能如此走红,首先是因为韩星的偶像效应,一个个俊男美女,经过媒体的频繁曝光,加上他们自身不俗的演技将角色演绎的十分到位。
其次,电视剧画面精美,画中有诗。
导演十分注重观众的视觉感受,注重光线,色彩,造型,氛围。
电视剧画面干净,清透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还有略带伤感的音乐,轻扬优美的旋律,醉人心扉,极尽电视语言试听快感。
每部电视剧的插曲制作像每集剧情一样,令人值得期待。
如之前大热的韩剧《当你沉睡时》是由国民初恋裴秀智和李钟硕主演,画面唯美且剧情悬疑,吸引观众。
2.文化和价值观引发共鸣韩剧能如此受中国人的欢迎,也是由于韩剧的主题和故事情节能够打动人心,使人感同身受。
韩剧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真诚,仁爱与情谊,自尊自爱,谦和礼让,洁身自好等,正是我国现在必须大力倡导的品德。
韩剧“强势来袭”给中国影视剧的反思作者:祁建来源:《声屏世界》2014年第05期如果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外星来的“都教授”,那么很可能会被人看成“外星人”。
韩剧《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掀起的又一轮“韩剧热”余温未散,朴有天、孙贤周主演的《Three Days》(《危情三日》)又强势来袭……在中国又一次掀起了“韩流”风潮。
韩剧剧情越来越简单,能把简单的故事再简单化来吸引到观众,能将影视剧当做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来经营,值得中国影视从业人员学习。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韩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以流行文化为主要的文化输出获得巨大成功,给了我们多少启迪?中韩电视剧合作早有历史早在本世纪初期,就有大量的韩国演员来到中国发展,参演中国的电视剧作品,如安在旭参演的《白领公寓》、张娜拉参演的《豆蔻年华》等,但这些剧集在制作上仍旧是换汤不换药的国内时装剧,有的更因为韩国明星的风格与其他演员格格不入显得风格怪异,因此少有被交口称赞的作品。
2004年一部讲述韩国富二代在北京创业并寻找到自己心爱女生的浪漫爱情故事的电视剧《北京,我的爱》推出,开创了中韩两国电视剧合作的新篇章。
该剧由中央电视台和韩国KBS联合出品,无论是从演员阵容上还是制作班底上,全部采取“AA”制,即一国一半,连导演也是中韩共同执导,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韩合作”作品。
该剧从筹备到播出历时3年,仅拍摄过程就有8个月,远远高于国内3个月的惯例。
据该剧主演孙菲菲回忆,拍这部作品的最大感受就是韩国工作人员对于制作过程的重视,“相比之下,我觉得韩剧更注重细节,中国电视剧更注重故事情节,但是韩国真的比较善于拍偶像剧,镜头切分得很细。
”尽管《北京,我的爱》在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韩合作”新模式,但是在之后的10余年时间里,所谓“合作”又成为了请韩国演员加盟的态势。
“韩剧现象”对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启示一、韩国影视产业的媒介生态环境所谓“媒介生态环境”就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
其中政策环境对媒介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传播学角度讲,媒介控制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各种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以及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这三方面,其中以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影响最为突出。
1.文化立国曾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痛苦挣扎的韩国,在短短几年内,经济重新堀起。
其背后最活跃的因素,恰恰是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
金融风暴后,韩国政府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并于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国策方针。
在随后的几年里,韩国政府陆续制定和修改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如:《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等等。
充分发挥了立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政府机构主动理顺管理机制,设立专门文化产业促进机构,如“文化产业振兴院”和“文化产业振兴局”等,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专门拨出巨额资金,对文化内容产业进行扶持:同时通过减免关税税收等手段,大力推进影视、音乐、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的出口。
在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下,短短几年内韩国的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2.广播电视产业体制广播电视产业(以下简称:广电业)成为了“文化立国”国策方针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韩国广电业通过数次调整,电视市场格局由两强KBS(韩国广播公司KoreanBroadcasting System)、MBC(文化广播公司Menhua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独占转化为KBS、MBC与SBS(汉城广播公司SeoulBroadcasting System)的三足鼎立,并一直延续至今。
与“两强独占”、“三足鼎立”相伴,韩国广电业又一大特征是“制播合一”,三大电视台不但联合垄断了韩国电视收视市场和广告市场,并且各自垂直整合节目制作流通和传播环节。
韩剧的成功给我国电视剧的启发作者:宋颖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近几年来,韩剧在我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的热播,掀起一阵“韩流”热。
中韩两国长期在电视剧方面存在贸易逆差,本文将对成因进行分析,并指出个人过于中国电视剧出口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韩剧出口贸易中国电视剧建议一、韩剧成功的原因(一)文化产业立国当今是一个讲究“软实力”的时代,按照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界定,国家“软实力”的来源主要有三: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他国有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对外政策。
[1]而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多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韩国,更是深刻地意识到这些,而作为一个奉行公共广播体制的国家,国家政策与广电产业利益紧密相关。
于是,在1997年韩国提出“文化立国”的国策方针,锁定五年内把韩国建设成文化产业强国。
事实上,近年来韩国不光在亚洲市场呼风唤雨,甚至在被奉为世界主流文化的欧美市场也显露头角,例如在2012年大热的PSY以一首《江南style》火遍全球,彰显了KPOP的魅力。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由欧美知名电影评论网站TC candler公布的“全球100张最美面孔”中,韩国明星有8位入围,远胜于中国和日本。
以上可见韩国文化侵蚀能力之强,这也毫无疑问将有利于韩剧的出口和韩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寡头垄断模式韩国电视业表现出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包括国营的韩国广播公司(KBS)、文化广播公司(MBC)、民营的汉城广播公司(SBS)三大集团。
三台在韩国国内市场上形成了在其他国家罕见的三足鼎立的情况。
三大电视台相互之间极少进行横向节目交流,绝大多数节目在本台播出后,国内市场便极少再有人问津,这就必然导致他们转向海外市场的拓展。
由于垄断形成的资本积累被用于扩大化再生产,使三大集团有实力制作高质量的电视剧而不必担心过大的竞争压力。
[2](三)边制边播,编剧至上“边写边拍边播”是韩国电视剧制播机制的主要特点。
韩剧的经济模式分析【摘要】近年来韩剧一直在我国的电视银幕上活跃,吸引了一批韩剧迷。
而且,受众也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个年龄段,可谓是通吃。
随着韩剧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韩剧流行原因的分析。
同时,这些因素也成为我国电视剧所需学习的。
本文是通过分析韩剧流行原因,进而为我国电视剧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韩剧、国内影响、发展原因分析、我国启示自1999年春夏开始,韩国电视剧逐渐在中国文化市场流行。
至2004年,韩国官方将这一年定为“韩流年”,韩剧在我国可谓是妇孺皆知。
相比我国本土的大陆剧,韩剧为何如此受欢迎,这与它本国的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
一.韩剧对韩国国内的影响(一)韩剧带来的经济效益韩剧虽为文化产业,但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却密切相关。
韩剧的流行,为韩国本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韩剧的镜头中韩国是个美丽富饶的国家。
韩剧迷们自然想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韩国的自然风光,幻想一下剧中的场景,以及幻想自己是剧中的主角,追求心里的满足。
由此自然会带动韩国旅游业的发展,而韩国地方政府更是邀请影视公司来本地拍摄,拍摄之后,地方政府将此地设为景点。
如《冬日恋歌》的播出时,使其拍摄地一个无名的小岛变成了旅游热点。
《大长今》更是为其本国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官方统计,在《大长今》的影响下,到韩国旅游的游客增加了15%。
其次,韩剧也带动了韩国本国的饮食、服装等的发展。
随着韩剧的播出韩国的韩式烤肉、石锅拌饭、泡菜、大酱汤开始走入我们的餐桌。
各大城市开始兴起韩国料理。
《来自星星的你》播出后,一句“下初雪就应该吃炸鸡配啤酒”,让受日H7N9重创的家禽业起死回生。
当人们津津有味地“喝啤酒吃炸鸡”时,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3月韩国啤酒对华出口额达到103.6万美元,同比激增201%。
而韩版的服饰更是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甚至,韩版服饰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走在各大城市的繁华地带,可以看到很多专门出售韩式服装的专卖店,这些店里常常人满为患。
韩剧兴起的原因与启示作者:连曦来源:《卷宗》2018年第12期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韩剧近年来再次在中国掀起收视热潮。
在全球化语境下,韩剧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之一,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研究了韩剧兴起的原因和启示。
关键词:韩剧兴起启示一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韩剧近年来再次在中国掀起收视热潮。
在全球化语境下,韩剧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之一,韩剧发展的原因有:1.地理因素。
韩国位于北面和中国和俄罗斯接壤、东西南三面环海的朝鲜半岛上,是一个山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小国。
因为生存环境决定文化心理结构,韩国的这种小国情怀作用于韩剧创作上,表现为重点突出细节描写,以及作品内容大多为身边的日常小事。
在文化产业发展起来的时候,因为内需得到饱和,所以又为韩剧外销提供了必然条件。
2.经济因素。
上个世纪60-80年代,韩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政府提出“经济发展第一”,实施“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发展出口加工业,一跃成为中上等发达国家,创造了“汉江奇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到改善。
根据马斯洛需求原理,人民在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后便开始追寻高一层次的满足,由此有了文化消费的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还为文化产业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3.政治因素。
90 年代后期,韩国经济因亚洲金融危机的波及备受打击。
韩国意识到本国产业结构的缺陷,在金大中执政时期,于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政策,将文化产业作为今后发展本国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一政策法规为韩国影视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影视剧创作方面,韩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原创文化数码机构”和“故事银行”这两个文化项目,为韩剧的创作提供了内容保障。
4.文化因素。
“韩国文化是一种‘拌饭文化’,就是把很多东西掺和在一起形成的文化,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混性”。
在时间上,韩国将过去和现在混合;在空间上,将东方和西方相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