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体育教案-立正 稍息通用版
- 格式:docx
- 大小:19.92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体育立正稍息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小学体育立正稍息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内容:1,快快集合2,立正稍息3,母鸡爱小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准确性。
2,技能目标:经过反复练习立正,稍息来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调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立正稍息的做法,集合时的反应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课堂常规检查: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服装情况,进入课堂。
组织方法:成四路纵队——集合(如下图)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游戏:快快集合。
¥¥¥¥¥¥¥¥¥¥¥¥¥¥¥¥¥¥¥¥¥¥¥¥¥¥¥¥¥¥¥¥¥¥¥¥¥¥¥¥@游戏方法:(1)先排成四路纵队。
(2)发出“解散”口令后学生分散到指定的区域内自由活动。
或者有老师带领做模仿动作,当听到“集合”的口令或哨声,立即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好,以快,静,齐的对为胜。
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简单讲解并说要求。
(2)学生听指挥练习。
(3)教师反馈给学生l练习的情况,针对不足加以纠正。
(4)重复练习。
二,主体部分授新知识:立正,稍息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看过解放军叔叔集合时的场合吗?他们立正时站得像一棵松树一样挺拔,不动摇;稍息时也一样站得不错,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伟大的人物。
教与学的方法:(1)导入(2)讲解立正稍息的做法,并做示范。
(3)学生听指挥练习,然后分组练习。
(4)教师观摩学生练习情况,并及时进行纠正。
(5)集合队伍,进行小结。
(6)让学生上来演习,检查练习情况。
三,结束部分1,游戏:母鸡爱小鸡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四队,每队选一名学生做“老鹰”,排头的学生做“母鸡”,并张开双臂保护“小鸡”,其余学生做“小鸡”,拉住前面一个人的衣服,灵巧地躲闪,不让“老鹰”拍着。
游戏规则:(1)“老鹰”不能从“母鸡”的翅膀下面钻过去拍“小鸡”,只能从侧面绕过去拍队尾的一个,也不能和“母鸡”相互推,拉,撞,扯。
初步展示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立正·稍息》是一项非常基础的体育动作,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不同年龄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立正、稍息两个动作。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技巧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动作和课程内容,逐步拓展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下面是一份初步展示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立正、稍息动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军事素质,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方法1.指导式教学:教师通过示范和口头指导,让学生开始学习立正、稍息的基本技巧。
2.组合式教学:教师将立正、稍息与其他体育动作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技能。
3.创新式教学:教师鼓励学生在基础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在练习中加深对动作技巧和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立正动作立正动作共分三步:(1)脚跟合拢,双腿伸直,站直。
(2)双手自然下垂,手掌贴着大腿,成一定角度。
(3)头正,目视前方,轻微收腰。
教师可以先进行单独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2.稍息动作稍息动作共分三步:(1)脚跟分开,与肩同宽。
(2)双手交叉,放在背后,手掌贴着臀部。
(3)放松身体,轻微弯腰。
教师同样可先进行单独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组合运动(1)将立正、稍息结合,进行多次练习。
(2)添加一些其他动作元素,如军姿、点名等,让学生熟悉军事化的教学。
四、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进度,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
教师可通过观察、如实记录、教师评估、学生自评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练习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学。
《立正·稍息》是小学体育教育中非常基础的体育课教学内容,然而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这项基本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增强学生的体魄和体质,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教案:立正,稍息体育课程是小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在体育课上,教师需要教授学生身体基础技能和体育知识。
本次教案主要介绍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基本技能:立正和稍息。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将会掌握:•立正和稍息的正确姿势。
•在教师口令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动作。
•培养遵守纪律、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标准队列,学生人数不小于15人。
•教师板书工具、红绿卡和口哨等物品。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操为避免运动损伤,教师需要在开始正式教学前让学生完成简单的热身操。
热身操可以包括:•旋转手腕、手臂。
•蹲起:先双臂向上伸直,然后双臂抬起伸直,接着整个上半身起来到脚尖。
再弯腰握住两个脚趾头尽量向下拉,保持十秒钟。
•原地小跑,慢慢加速。
2. 介绍立正、稍息的姿势•立正姿势:两脚距离相等、并拢;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对大腿两侧紧贴,指尖并拢放松。
•稍息姿势:与立正姿势相同,但双手自然交叉放在背后,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握住左手,手指交叉,眼睛看前方。
3. 分别进行立正、稍息演练由教师口令示范“立正”姿势,学生跟着示范练习,重点注意姿势正确、两足并拢;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对大腿两侧紧贴,指尖并拢放松。
然后,教师口令示范“稍息”姿势,学生跟着示范练习,重点注意姿势正确,眼睛看前方,双手自然放置于背后。
重点提醒: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姿势美观端正,身体笔直,切勿歪斜,保持肩部放松,眼神往前看,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列,提高纪律性。
4. 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科目的正确姿势、动作快速且统一,以及队形整齐美观。
教师可以口头说出动作,然后评判学生的合格状况。
如果正确率不够高,老师可以重复教学,让学生多加练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都掌握了立正、稍息的基本动作和正确姿势。
同时,本次课教学内容简单,容易掌握,使学生们得到了锻炼,也增强了他们之间的纪律性与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动作正确、动作动作统一,纠正不良习惯,鼓励学生自我掌控和表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小学体育立正稍息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小学体育立正稍息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内容:1,快快集合2,立正稍息3,母鸡爱小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准确性。
2,技能目标:经过反复练习立正,稍息来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调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立正稍息的做法,集合时的反应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课堂常规检查: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服装情况,进入课堂。
组织方法:成四路纵队——集合(如下图)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游戏:快快集合。
¥¥¥¥¥¥¥¥¥¥¥¥¥¥¥¥¥¥¥¥¥¥¥¥¥¥¥¥¥¥¥¥¥¥¥¥¥¥¥¥@游戏方法:(1)先排成四路纵队。
(2)发出“解散”口令后学生分散到指定的区域内自由活动。
或者有老师带领做模仿动作,当听到“集合”的口令或哨声,立即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好,以快,静,齐的对为胜。
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简单讲解并说要求。
(2)学生听指挥练习。
(3)教师反馈给学生l练习的情况,针对不足加以纠正。
(4)重复练习。
二,主体部分授新知识:立正,稍息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看过解放军叔叔集合时的场合吗?他们立正时站得像一棵松树一样挺拔,不动摇;稍息时也一样站得不错,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伟大的人物。
教与学的方法:(1)导入(2)讲解立正稍息的做法,并做示范。
(3)学生听指挥练习,然后分组练习。
(4)教师观摩学生练习情况,并及时进行纠正。
(5)集合队伍,进行小结。
(6)让学生上来演习,检查练习情况。
三,结束部分1,游戏:母鸡爱小鸡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四队,每队选一名学生做“老鹰”,排头的学生做“母鸡”,并张开双臂保护“小鸡”,其余学生做“小鸡”,拉住前面一个人的衣服,灵巧地躲闪,不让“老鹰”拍着。
游戏规则:(1)“老鹰”不能从“母鸡”的翅膀下面钻过去拍“小鸡”,只能从侧面绕过去拍队尾的一个,也不能和“母鸡”相互推,拉,撞,扯。
小学体育立正稍息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体育立正、稍息的姿势和动作;2.培养学生严肃、端正、自信的精神面貌;3.与班集体一起练习体育立正、稍息,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体育立正的姿势和动作;2.体育稍息的姿势和动作。
三、教学重点1.学生的动作标准、流畅程度。
四、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如何站立端正、放松肩膀,以及舒展胸部;2.难以使整个班集体动作标准、协调。
五、教学准备1.教师:熟悉体育立正、稍息动作,了解教学方法;2.学生:着运动服,做好准备活动。
六、教学过程1.热身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立正、稍息之前,可以先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慢走、打游戏等,使身体状态更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 讲解体育立正1.起立,双脚恰好并拢,自然站直,双手伸直触及大腿侧面,手心向内,手指自然弯曲,肩膀放松。
2.注意身体的重心落在脚跟,稍向内承,同时尽量使腰部不弯曲,胸腔挺起,不要翘起下巴等。
3.个别同学如果站不稳,可以稍微分开双腿,但膝盖不可伸直。
4.口令:“同学们,体育立正。
”3. 示范体育立正教师可以在白板或电视屏幕上播放正确的体育立正动作,让学生观看,并讲解动作的关键点,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站立。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进行练习,教师在旁边观察,纠正动作偏差,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体育立正姿势和动作。
5. 讲解体育稍息1.口令:“同学们,体育稍息。
”2.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松开,自然垂在身体两侧,头部抬起,身体放松,眼前看着前方。
3.轻松呼吸,不要紧张和焦虑。
6. 示范体育稍息教师可以在白板或电视屏幕上播放正确的体育稍息动作,让学生观看,并讲解动作的细节,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体育稍息。
7. 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进行练习,教师在旁边观察,纠正动作偏差,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体育稍息姿势和动作。
8. 班级集体练习当学生掌握了体育立正、稍息动作后,可以让整个班级一起进行集体练习。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立正·稍息》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立正姿势的讲解与练习2. 稍息姿势的讲解与练习3. 立正和稍息的交替进行4. 集体动作的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掌握立正和稍息的姿势。
难点:立正和稍息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正确的立正和稍息姿势,让学生跟随模仿。
2. 练习法:分组进行立正和稍息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掌握立正和稍息的动作。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立正和稍息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动作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正确的立正和稍息姿势,让学生跟随模仿。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立正和稍息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掌握立正和稍息的动作。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立正和稍息动作,检查掌握情况。
2. 集体动作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立正和稍息的集体动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3. 分组竞赛(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立正和稍息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立正和稍息的动作。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立正和稍息的动作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节奏感。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立正,稍息教学目标1.了解立正、稍息的动作及其基本要求;2.学会正确站立的方法,并理解其重要性;3.能够独立完成立正、稍息动作。
教学重点1.立正、稍息动作的基本要求;2.如何正确站立。
教学难点1.学生在站立时,注意身体的重心;2.学生在学习立正、稍息时,注意姿势的正确性。
教学准备1.实物:钟表、学生的球鞋;2.教具:CD、PPT。
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通过放一首动感的音乐,帮助学生们放松身体,做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
例如,摆臂、扭腰、踏步等动作。
2.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们回忆和总结上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可以通过让学生说出上次课所学的体育动作的名称,并且说明动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性等方式来进行。
3. 学习立正动作步骤一教师向学生们展示立正动作,并向学生们解释动作的基本要求。
•双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头部自然挺直,眼睛自然向前视;•身体重心在双脚之间,双膝微曲。
步骤二老师现场演示立正动作,让学生们观察并模仿。
步骤三逐一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学习稍息动作步骤一教师向学生们展示稍息动作,并向学生们解释动作的基本要求。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头部自然挺直,眼睛自然向前视;•脚掌着地,身体重量均衡分配在两个脚上。
步骤二现场演示稍息动作,并讲解注意事项。
步骤三逐一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练习与巩固学生自由练习立正、稍息动作,老师巡视并挑选出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6. 课堂总结老师让学生摘下球鞋,每个学生轮流踩在钟表上,练习维持平衡。
同时,老师教育学生们站立的姿势不仅是体育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进行展示和模仿,更多地参与其中。
帮助学生们理解姿势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自我纠正错误。
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环节,在提高专注力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育气质,促进身体健康。
第三课时课题:立正,稍息教学内容:1,快快集合。
2,立正,稍息3,丢手绢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准确性;技能目标:经过反复练习立正稍息来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调性。
素质目标:提高下肢的奔跑能力,灵敏和协调性。
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友爱,稳重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立正稍息的做法,集合时反应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课堂常规检查: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服装情况,进入课堂。
组织方法:成四路纵队----集合(如右图)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游戏:快快集合。
游戏方法;(1)先排成四路纵队。
(2)发出“解散”口令后,学生分散到指定的区域内自由活动,或者有老师带领做各种模仿动作。
当听到“集合”的口令或哨声,立即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好,以快、静、齐的对为胜。
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简单讲解并做要求;(2)学生听指挥练习;(3)教师反馈给学生练习的情况,针对不足加以纠正;(4)重新练习预期目标:复习排成四路纵队,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学生的反应能力。
二:主体部分新授内容:立正、稍息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看过解放军叔叔集合时的场合吗,他们立正时站的像一棵松树一样挺拔,不动摇;稍息时也一样站的很不错,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高大的人物。
教与学的方法:(1)导入;(2)讲解立正稍息的做法,并做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和个别学生示范;(3)学生听指挥练习,然后分小组练习;(4)教师观察学生练习的情况,并及时对错的进行纠正;(5)集合队伍,进行小节。
(6)让学生上来示范,检查练习情况。
预期目标: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正确。
三:结束部分:1,游戏:丢手绢游戏方法: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学生站成一个圆圈,蹲在地上。
教师任意请一个学生为丢手绢者,朝逆时针方向跑,此时,大家齐唱“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抓到者为胜,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初步展示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正和稍息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
二、教学内容1. 立正和稍息的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队伍调动与纪律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正和稍息动作的准确掌握。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纪律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
2.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游戏法:通过体育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 动作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立正和稍息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认真观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立正和稍息的练习。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体育游戏(10分钟)设计一个与立正和稍息相关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立正跑、稍息接力等。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立正和稍息的练习,加强动作的熟练度。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动作准确:立正和稍息动作要领掌握到位,动作规范。
(2)纪律意识: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3)团队协作:在分组练习和游戏中,能够与团队成员积极配合。
2. 评价方法:(1)教师观察:在日常练习和游戏中,教师对学生的动作准确性、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情况进行观察。
(2)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进步。
(3)家长反馈:家长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练习情况,向教师反馈。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立正和稍息动作要领图解等。
2. 器材:操场、哨子、标志杆等。
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立正和稍息的基本动作要领。
2.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1.立正2.稍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立正和稍息的动作要领。
2.教学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及集体协作。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绳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立正1.教师示范立正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脚尖略微分开;双手自然下垂,贴于裤腿两侧;肩膀放松,胸部挺直;眼睛平视前方,面部表情自然。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立正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展示,教师评价。
(三)教学稍息1.教师示范稍息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尖略微向外;右脚跟部着地,脚尖略微向内;双手自然下垂,贴于裤腿两侧;肩膀放松,胸部挺直;眼睛平视前方,面部表情自然。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稍息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展示,教师评价。
(四)集体协作练习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站成一个圆圈,进行立正和稍息的集体协作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各小组进行展示,教师评价。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到的立正和稍息动作。
2.家长协助孩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教师示范动作准确,讲解清晰,学生易于理解。
3.学生分组练习和集体协作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动作不规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重难点补充:1.立正动作要领细节讲解与实操:教师站在学生面前,边示范边讲解:“同学们,注意看我的脚,立正时,脚跟要并拢,脚尖自然分开,大概一个拳头的距离。
初步展示小学体育课《立正·稍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正和稍息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立正和稍息的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
2. 立正和稍息的练习与指导。
3. 立正和稍息的团队协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正和稍息的动作要领及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立正和稍息动作的准确性和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立正和稍息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作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立正和稍息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体会动作。
3. 练习与指导(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立正和稍息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协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两个队,进行立正和稍息的团队协作练习。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动作掌握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立正和稍息动作的准确性。
2. 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练习中的表现,如纪律意识、默契度等。
3.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如态度、积极性等。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视频:立正和稍息的动作演示视频。
2. 教学图片:立正和稍息的动作示意图。
3. 口令道具:口哨、命令棒等。
4. 场地设施:空旷的操场、标志线等。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立正和稍息的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立正和稍息的动作。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立正和稍息的练习。
4. 游戏法:通过团队协作游戏,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环境1. 室内: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学生进行立正和稍息的练习。
2. 室外:空旷的操场,有利于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练习。
九、安全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学生要遵守纪律,听从教师的指挥,不要私自行动。
小学体育《立正、稍息》教案小学体育教案:立正、稍息课题:立正、稍息教学目标:1、研究正确的立正、稍息动作方法,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2、通过跑跳钻爬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体协作能力;4、纪念抗战,培养爱国情感。
引导准备部分:动作:立正要领:脚跟靠,脚尖分,双手贴,眼睛看,抬头挺胸背打直动作:稍息要领:左脚平移与肩宽,握右手腕放背后,挺胸收腹向前看表情:严肃,仪容庄重重点难点:研究立正、稍息动作方法,避免站立时做小动作,目视前方,精神饱满,保持专注。
常见错误包括立正时双手不贴紧,稍息时双臂贴身体。
教师应及时指出并纠正。
导学内容:1、师生问好;2、检查人数、服装、安排见生;3、队列队形课课练;4、宣布教学内容与要求;5、徒手操准备活动。
学生活动:组织形式及执行情况:1、整队集合;2、回忆观看阅兵时解放军的样子;3、体操队形散开与向中看齐;4、练徒手操:头部、扩胸、肩绕环、振臂、腹背、膝关节、踝腕;5、向军人一样精神抖擞,目视前方,抬头挺胸背打直;6、纵排集合与散开,横排做操;7、提示观看阅兵,问想不想像他们一样,成为爱祖国爱人民,___的英雄吗?8、他们都经过种种考核、层层选拔,试试你们(军姿、能力);9、观察老师的立正姿势,听老师讲解动作方法与部分。
结尾部分:1、认真听老师讲规则与要求,为自己加油;2、积极参加游戏,遵守游戏规则;3、快速集合;4、放松练;5、自我评价与反思;6、小结评价;7、收拾器材;8、宣布下课。
与后面的同学击掌,排队从左到右,第二个记账后出发,那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击掌为胜利者。
在评价和相互评价环节,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在讲解示范中,老师会教授如何正确地站立,要求学生注意脚的位置,前两列要蹲下。
在练立正时,学生要相互提醒靠、分、贴、看、背打直,注意跟、脚尖、双手、眼睛等细节。
学生要观察老师的姿势,听老师讲解动作方法和教学技巧,以便更好地掌握立正的要领。
[3]
教学目标:
1、知道立正、稍息的动作名称和动作方法。
2、掌握立正、稍息的动作方法。
3、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乐意按教师的指挥和要求行动。
教学内容:
1、游戏:快快集合
2、队列队形:立正、稍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立正、稍息的动作方法
教学准备:篮球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1、队列队形:立正、稍息
2、游戏:快快集合
教师活动:1、组织快快集合的游戏,重点提示做到快、静、齐。
2、讲解示范立正、稍息的动作方法,组织学生模仿练习。
3、在组织小组练习立正、稍息,教师巡回指导。
按小组分别展示学练成果。
学生活动:1、能记住自己位置,集合时展位符合要求。
2、两人一组模仿立正、稍息的动作,互相观察、纠正。
3、小组内组长发令或轮流发令,练习立正、稍息,互相观察、互相帮助,并分组展示学练成果。
三、结束部分
1、总结课上情况。
2、宣布下课。
小学体育与健康稍息、立正教案小学体育与健康:稍息、立正教案引言在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中,间隔训练(稍息、立正)是一项基础动作,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姿势、纠正不良的体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稍息与立正的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
一、目的1.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姿态度,保持优雅的站立形。
2. 纠正学生不良的体态习惯,如驼背、弓腰等。
3. 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与平衡感,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稍息和立正的动作要领。
2. 培养良好的身体姿势,纠正不良体态习惯。
3. 培养学生专注力与平衡感。
三、教学步骤1. 稍息的教学步骤:(1)站立姿势:学生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身体挺直,目视前方。
(2)指导动作:向学生展示稍息动作,重点描述站立姿势。
(3)带领学生实践: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进行站立、稍息,指导学生正确的动作要领。
(4)巩固练习:学生自主练习稍息动作,教师观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
2. 立正的教学步骤:(1)站立姿势:学生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身体挺直,目视前方。
(2)指导动作:向学生展示立正动作,重点描述站立姿势。
(3)带领学生实践: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进行站立、立正,指导学生正确的动作要领。
(4)巩固练习:学生自主练习立正动作,教师观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展示正确的动作示范,让学生观察、模仿,帮助他们理解与掌握动作要领。
2. 批判性思维法:通过鼓励学生提问与思考,促使他们理解自身不良姿势的危害,并帮助他们找到纠正姿势的方法。
3.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观察与纠正,互相检查动作的正确性,并向全班报告结果。
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5. 评估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1. 观察学生的实际动作,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稍息和立正的动作要领。
2.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评价,提供反馈意见,以了解他们对动作的理解程度。
一年级立正和稍息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立正和稍息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执行立正和稍息的动作。
2. 学生能够掌握立正和稍息的规范动作要领。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培养纪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播放器或音响设备。
2. 蓝牙音箱(可选)。
3. 一面国旗或图片。
4. 学生手册或教材。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询问他们对立正和稍息的了解。
2. 展示一面国旗或国旗图片,问学生国旗代表着什么。
3. 解释国旗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明白国旗是国家的象征,立正和稍息是对国旗表示敬意的方式。
讲解立正(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立正的正确动作,包括站立姿势、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目视前方等。
2. 强调立正时要保持身体挺直、肩膀放松、双脚并拢等要点。
3. 请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一起练习立正动作。
练习立正(10分钟):1. 播放军乐音乐或国歌,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练习立正动作。
2. 老师巡视学生,纠正他们的动作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讲解稍息(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稍息的正确动作,包括站立姿势、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目视前方等。
2. 强调稍息时要保持身体放松、肩膀自然下垂、双脚稍微分开等要点。
3. 请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一起练习稍息动作。
练习稍息(10分钟):1. 播放军乐音乐或国歌,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练习稍息动作。
2. 老师巡视学生,纠正他们的动作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巩固练习(5分钟):1. 让学生自由选择立正或稍息动作,进行练习。
2. 随机点名学生,让他们展示所练习的动作,并互相评价。
总结(5分钟):1. 回顾立正和稍息的动作要领,强调它们的重要性和意义。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纪律,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军人或退伍军人来学校,向学生展示更高级的军事礼仪动作。
2.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操练,加强他们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一年级体育教案上册:立正,稍息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立正,稍息”动作。
2.能够正确地理解并遵循老师的指令。
3.培养良好的面向集体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4.增强队伍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熟悉立正、稍息的动作。
2.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助。
三、教学难点1.体验“队伍荣誉感”的教育意义。
四、教学准备1.讲台、麦克风、扩音设备、铃声器;2.登高桩或者类似的器材,供学生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借学生自然的交流过程告知大家今天的活动内容,启蒙、预习、呈现等功能贯穿其中,让学生自然转换到此次体育活动的状态。
在热身环节中,体育老师应该做出引导性问题:•如果我喊“立正”,你们应该怎么做?•“稍息”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回答并完成动作。
2. 重点•队列,让学生排队整齐并保持在自己指定的位置上;•互助合作,让学生相互控制,使队伍的紧密性更高;•高码,刺激学生自豪感和团结意识。
3. 练习•按照体育老师的指令,学生应该进行动作;•教师通过观察和指导,纠正学生动作不正确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聚集力和协作力;•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并反思一下教学方案;•计划下一个步骤。
七、拓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立正,稍息”的背后含义,让学生在“以队列为基础的团队行动”中,体验到队伍荣誉感所体现的教育价值。
八、总结•让学生回忆熟悉的感觉;•黑板或投影仪上,给出“立正,稍息”的草图,巩固学生对这两个动作的理解。
九、课后作业•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整理成体育笔记。
•睡前细看笔记中的“立正,稍息”动作,做自我检验。
立正,稍息
教学内容:
1,快快集合。
2,立正,稍息
3,丢手绢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准确性;
技能目标:经过反复练习立正稍息来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调性。
素质目标:提高下肢的奔跑能力,灵敏和协调性。
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友爱,稳重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立正稍息的做法,集合时反应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课堂常规检查: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服装情况,进入课堂。
组织方法:成四路纵队----集合)
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游戏方法;(1)先排成四路纵队。
(2)发出“解散”口令后,学生分散到指定的区域内自由活动,或者有老师带领做各种模仿动作。
当听到“集合”的口令或哨声,立即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好,以快、静、齐的对为胜。
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简单讲解并做要求;(2)学生听指挥练习;(3)教师反馈给学生练习的情况,针对不足加以纠正;(4)重新练习
预期目标:复习排成四路纵队,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学生的反应能力。
二:主体部分
新授内容:立正、稍息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看过解放军叔叔集合时的场合吗,他们立正时站的像一棵松树一样挺拔,不动摇;稍息时也一样站的很不错,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高大的人物。
教与学的方法:(1)导入;(2)讲解立正稍息的做法,并做示范,包括教师示
范和个别学生示范;(3)学生听指挥练习,然后分小组练习;(4)教师观察学生练习的情况,并及时对错的进行纠正;(5)集合队伍,进行小节。
(6)让学生上来示范,检查练习情况。
预期目标: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