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之下定义
- 格式:ppt
- 大小:412.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定义题下定义是一种说明方法,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
下定义是高考语文“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之一,给出一段文字,要求为其中某一种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的答题格式一般为“被定义概念(种概念)=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概念”的语言形式。
例如:无理数(一种概念)是(判断词)无限而不循环(本质特征)的小数(属概念)。
下定义的答题步骤如下:➢划出相关句,圈出关键词,重要程度为名词>形容词≈动词。
➢找出属概念,确定主干句。
➢把本质特征提炼出来进行排序合并。
➢连接句子,保持其流畅通顺。
➢数字数,若超了,就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没有意义的词(比如“的”),或者精简一下定语部分。
若字数不够,多半是答案还不全,继续加定语。
➢重新整理答案。
举例:**例题:**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答案:**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答案的得出步骤:➢找框架。
即找到包含属概念的句子。
文中“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属概念,我们就以“思维活动”所在的句子为框架来组织答案。
➢筛信息。
准确筛选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
从第一个分句中筛选出“具有新颖性和价值”,从第二分句中筛选出关键信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从第三个分句中筛选出“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然后把这些信息用填定语的方式加到属概念前。
➢排顺序。
此题三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所以按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来排列。
➢消语病。
语言要组织一下,个别地方微调。
默读一遍,看顺不顺。
➢誊答案。
高考下定义题型之下定义三原则“下定义”三原则“依据所供材料下定义”是语用题的一种常见类型,它主要考查两种能力:一是信息分析、鉴别、筛选、整合的能力,二是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一、定义必须是单句定义必须以单句的形式呈现。
不管命题人在题干中有没有明示,同学们给出的“定义”都必须是单句。
由于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比较复杂,一般都由好几个单句(甚至复句)组成,同学们如果缺乏强烈的单句意识,极容易导致答题不得分。
既然定义必须是单句,在对材料进行分析、鉴别、筛选、整合的时候,最好首先找到一个“主干句”,然后再把其他有效材料变成这个“主干句”的修饰成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有“主干句”。
碰到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材料中筛选出能够充当“主干句”的宾语中心词。
(主语、谓语则不必找。
主语必定是“定义”的对象,谓语必定是“是”。
)例1将下面关于“修辞”的阐述,组合成一句话,给“修辞”下个定义。
可适当增删词语。
(45个字以内)①这是一种活动。
②这种活动的展开要依据题旨,也要依据情境。
第1页共8页③这种活动与写作者有关,也与说话者有关。
④它用在写作者和说话者要表达的内容上。
⑤它要运用到各种语文材料,也要运用到各种表现手法。
⑥它的表现要恰当。
解析:命题人提供了六个句子,其中②句、③句和⑤句还是复句。
要组成一个单句给“修辞”下定义,首先可以看看能不能从材料中找到一个“主干句”,经分析发现①句是比较合适的。
接下来再对其余五句进行“整合”,使之全部变成“活动”的修饰成分。
参考答案: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写作者和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
例2根据下列信息,给“个人存款实名制”下定义。
据有关方面介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操作后,我国将全面推行个人存款实名制。
目前,国际通行的个人存款办法是,储户到银行存款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要提供足以证明姓名真实性的身份证等相关的法定证件。
我国开始实行这种储蓄管理制度,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储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