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
亲近。一说“亲”当作“新”,
动词,彰明
即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大学之道,在明 / 明德,在亲民 , 在止于至善。
形容词,美好的
达到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 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口第一段
达到的“至善”境界 心不妄动 性情安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 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1.第一段阐述了儒学追求的“三纲”,三纲是什么?
>(纲的本义是提网的总绳,引申指事物的关键部分。)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
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朱熹
2.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怎么理解”明明德“ ?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 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 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 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
论述方法:
止
定
层层递进 达到“至善”境界 志向坚定不移
得
虑
处事合宜 思虑精详
安
性情安和
静
心不妄动
7.分析第一段的论述结构(行文脉络)
第一句: 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作为引领学习的 终极目标 。
第二句:
承接上文:回答“如何达到大学之道”的具体做
法。
>第三句: 总结上文:阐明事物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 条目做准备。
圈 治 而 後家 天齊 下 平而
作
食 人
在 明 明 德
主讲: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学常识,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句。 2. 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3. 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