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2《窗前的气球》
- 格式:ppt
- 大小:700.00 KB
- 文档页数:24
二年级语文上册《窗前的气球》教案二年级语文上册《窗前的气球》教案1教材简析: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
童年的友谊是真挚的。
当我们的孩子读着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被这“窗前的气球”深深地打动,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新课。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1)利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学习科、亚、呆。
(2)识字与识词结合,鼓励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3)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3.指导写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朗读感悟1.出示思考题(1)床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2)同学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3)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些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找到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全班讨论:(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科利亚孤独、无奈。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的指手画脚”这两句话的感情。
(3)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
三、实践活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窗前的气球》课文原文及赏析《窗前的气球》课文原文:窗外,飘着一个红气球,就像一颗红红的心。
病床上的小男孩望着窗外,他的脸色苍白,眼神里充满了寂寞和忧郁。
他多么希望有小伙伴能来陪他玩啊。
突然,窗外的红气球动了起来,它在风中摇摆,仿佛在向小男孩挥手。
小男孩的眼睛亮了起来,他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接着,更多的气球飞到了窗外,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在天空中飘荡,像一道美丽的彩虹。
小男孩笑了,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他知道,那是他的小伙伴们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他们都在他身边,陪他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赏析:《窗前的气球》是一篇富有情感和深意的小学语文课文。
课文通过描绘病床上的小男孩与窗外飘动的气球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孩子们之间真挚的友情和关爱。
课文中的红气球象征着小男孩朋友们的热情和关心,它们像一颗颗红红的心,温暖了小男孩孤独和病痛的心灵。
气球的出现和飘动,打破了病房的沉闷和单调,给小男孩带来了惊喜和快乐。
课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如“红气球像一颗红红的心”、“五颜六色的气球在天空中飘荡,像一道美丽的彩虹”,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感人的氛围。
此外,课文也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尽管小男孩身处困境,但他的朋友们用他们的爱和关怀,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有爱和友情的支持,我们就能够坚强面对,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总的来说,《窗前的气球》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魅力的课文,它以简单而深刻的故事,引导孩子们理解友情、关爱和坚韧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窗前的气球》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教育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学会分享和关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育学生关爱身边的人。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气球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前的气球,提问:你们知道气球有什么作用吗?二、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效果。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学生跟读生字词,注意发音和书写。
3.教师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3.学生回答问题,巩固课文内容。
五、观察与想象1.教师出示气球,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心中的气球。
六、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喜欢气球?3.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收到过气球,收到气球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七、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气球,发挥想象力,写一篇关于气球的作文。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观察和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情感教育环节,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学会了分享和关爱。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课堂组织和学生参与度方面进行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在朗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关注语气和节奏,比如在描述窗前的气球时,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在描述小男孩的心情变化时,要读出好奇、羡慕和快乐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
4.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一)师生齐唱《爱的奉献》(二)师: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让我们的心中怀着那份浓浓的爱,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
(三)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会写的字。
齐读课题。
(四)师:窗前的气球代表着怎么样的爱呢?自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静听。
(二)学生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圈出认识的生字。
(三)生字识记1.出示生字卡片,利用拼音读准字音。
2.选其中的几个生字,给它们组组词。
3.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4.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想办法记住它,然后告诉全班同学。
5.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同桌互抽识字卡片认记;听音辨字;换境认记等)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一)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二)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请同学帮你评一评。
(三)男、女生接读课文,读完后简单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一)出示生字新词,认读巩固。
(二)学生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
老师相机点拨,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方框要写得扁,最后一笔竖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介绍病字旁的写法:一点居中央,一横略上扬,一撇长长的,一点低着头,一提向上方。
(三)学生跟写、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一)出示课后习题“读读写写”中的句子,齐读。
(二)比较“可爱的”、“高兴地”:“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窗前的气球》精品教案(一)谈话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小朋友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气球)平时,你们在什么时候、哪些地方看到过气球?(指名说,教师及时通过评价指导学生)看来,气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增添欢快的气氛。
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这个气球,却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呀,成了一剂治病的良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本,学习第22课──窗前的气球。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中圈画出蓝色通道里的7个生字。
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到圈画的生字时,多读两遍。
(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3.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要求认识的字:科亚呆始猜拴逗,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4.同桌互读生字。
5.指名领读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6.课件出示词语:科利亚呆呆地开始猜出来拴着逗人,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7.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1)科利亚病了,住进了医院。
(2)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3)气球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4)这下他猜出来了,准是米沙想的招儿。
(5)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6)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8.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读通读顺情况。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导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里的“谁”指的都是哪些人?(学生读后指名说。
)(2)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病床上的科里亚,见不着__________、见不着__________、见不着__________……病床上的科利亚__________。
(3)在课文中找出表现科利亚孤单、难受的词语或句子,练习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窗前的气球》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5、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2、体**学之间的友爱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认识的生字.2、认记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5)抽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哪个字最难记?(6)用多种方法读生字。
同桌互相抽认生字条,不认识的作上记号。
并教**桌怎样记住这个生字.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画脚:说话的时候手脚都在动。
逗人:惹人喜欢.招儿:办法。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3、学生自由观察**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
二年级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一、教材分析《窗前的气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组织教材内容,《窗前的气球》是其中一篇叙事性文章,主要表现同学之间的友爱。
课文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
二、学生分析对于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未知欲,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待逐步提高,还需要老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
三、设计理念全文虽然没有用文字明确告诉学生什么道理,却充满着温馨的友爱之情。
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心童趣,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练习朗读、体会真挚情感、拓展想象的好教材。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自然不用深讲多问。
识字写字及朗读教学仍是本课的重点。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便可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会真挚的友谊,体验情感的变化;再通过一些必要的说话训练、想象练习,就课文中的空白点对学生进行适当引领,又可让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文。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会用“可爱的、高兴的”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抓住科利亚内心情感的变化,走进文章,走进科利亚和他的同学,以品味语言与朗读表达相结合的形式来感受同学间的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同学之间真挚的情谊,懂得珍惜友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气球、生字卡片、生字书写纸七、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科、亚”等生字,会写“周、病、床”等生字。
二、预习交流(一)谈话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小朋友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气球)平时,你们在什么时候、哪些地方看到过气球?(指名说,教师及时通过评价指导学生)看来,气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增添欢快的气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22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短文。
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
红气球是伙伴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真诚的问候……教学生阅读时,既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真挚感情的理解,又要让学生释放、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
★学生分析对于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待逐步提高,还需要老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
★设计理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仍然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
课文以一只普通的气球,捧出了一颗颗活泼的童心,折射出童年真挚的友谊。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他们难以理解这种情感,因此我因势利导,以气球为切入口,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感悟科利亚及小伙伴们的内心世界,紧紧抓住“真没意思”、“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等重点词句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感悟,而且利用课文中的空白点,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会用“可爱的”“高兴的”写句子。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抓住科利亚内心情感的变化,走进文章,走进科利亚和他的同学,以品味语言与朗读表达相结合的形式来感受同学间的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同学之间真挚的情谊,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1.认字、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难点1.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创意激趣,谈话导入1.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呀!(出示气球)喜欢吗?这节课谁表现最棒,就把气球送给谁。
2.气球五颜六色的,我们都喜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气球有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