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学1
- 格式:pps
- 大小:9.96 MB
- 文档页数:150
➢线圈有正面与反面之分。
正面反面➢线圈横列:线圈沿织物横向组成的一行。
➢线圈纵行:线圈沿纵向相互串套而成的一列。
➢纬编针织物的特征:每一根纱线上的线圈一般沿横向配置,一个线圈横列由一根或几根纱线的线圈组成。
纬编线圈结构图中,线圈由圈干1-2-3-4-5和沉降弧5-6-7组成,圈干包括直线部段的圈柱1-2与4-5和针编弧2-3-4。
凡线圈圈柱覆盖在前一线圈圈弧之上的一面,称为正面线圈;而圈弧覆盖在圈柱之上的一面,称为反面线圈。
1.舌针:包括针杆1、针钩2、针舌3、针舌销4和针踵几部分。
2. 复合针:由针身1和针芯2两部分组成。
针身带有针钩,且在针杆侧面铣有针槽。
针芯在槽内作相对移动以开闭针口。
3.钩针:其中1为针杆,在这一部段上垫纱。
5为针踵,使针固定在针床上。
2为针头,3为针钩,用于握住新线圈,使其穿过旧线圈。
在针尖6的下方针杆上有一凹槽4,称之为针槽,供针尖没入用。
针尖与凹槽之间的间隙称为针口,它是纱线进入针钩的通道。
针钩可借助压板使针尖压入针槽内,以封闭针口。
(二)成圈过程1.舌针的成圈过程(1)退圈舌针从低位置上升至最高点,旧线圈从针钩内移至针杆上,如图中针1-5。
(2)垫纱舌针下降,从导纱器引出的新纱线a垫入针钩下,如图中针6~7。
(3)闭口随着舌针的下降,针舌在旧线圈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关闭针口,如图中针8~9。
这样旧线圈和即将形成的新线圈钩针采用圆形或扁形截面的钢丝制成,端头磨尖后弯成钩状,每根针为一个整体。
舌针进行编织的成圈过程如图所示,一般可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退圈借助专用的机件,将旧线圈从针钩中向下移到针一定针织物的横密与纵密的比值,称为密度对比系数C。
它表示线圈在稳定状态下,纵向与横向尺寸的关系,可用下式计算:C=P A/P B=B/A(三)未充满系数和紧度系数1.未充满系数: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即:δ—未充满系数;l —线圈长度,mm;d—纱线直径,mm2.紧度系数:纱线线密度的开方与线圈长度之比。
一、填空二、选择:原组织包括: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线圈图的特点:直观、繁杂,适用于简单组织意匠图分为:花纹意匠图、结构意匠图花纹意匠图用于表示提花织物正面的花型与图案。
每一方格代表一个线圈,方格内的不同符号代表不同的颜色。
×:正面线圈○:反面线圈·:集圈悬弧□:浮线(不编织)纬编圆机的技术参数:机号、筒径、路数圆纬机分为:单针筒、双针床(筒)提花组织的结构单元:线圈+浮线提花组织分为:单面提花组织、双面提花组织单面提花组织分为:均匀(规则)提花、不均匀(不规则)提花双面提花组织可分为:完全提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或分为:均匀提花组织、不均匀提花组织完全提花组织特点:1)反面形成横条效应2)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圈纵密;色纱数应在2-3色为宜。
集圈组织的结构单元:线圈+悬弧衬垫组织的结构单元:线圈、悬弧和浮线。
衬垫组织分为:平针、添纱添纱组织分为:(1)全部线圈添纱组织:简单添纱、交换添纱(2)部分线圈添纱组织:架空添纱、绣花添纱架空添纱和绣花添纱的区别:绣花添纱:织物反面无浮线存在;架空添纱:织物反面有浮线存在。
毛圈组织的结构单元:毛圈线圈+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
毛圈组织分为:普通毛圈和花式毛圈,花式毛圈又有单面毛圈和双面毛圈纱罗组织分为:单面纱罗组织、双面纱罗组织复合组织由不同的基本组织、变化组织和花色组织复合而成复合组织可分为单面和双面复合组织。
三、名词解释(不确定)原组织:所有针织物的基础变化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
(即在一个原组织的相邻纵行之间,配置着另一个或另几个原组织)花色组织:在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的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者另编入一些色纱、辅助纱线或其他纺织原料,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花色针织物。
线圈图:用图解的方法将线圈在织物中的形态描绘下来意匠图:将针织物结构单元组合的规律,用规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的一种方法。
结构意匠图:将成圈、集圈和浮线用规定的符号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
针织学1(纬编)Knitting technology(Part 1-Weft Knitting)第一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第一章纬编概述(§1针织与针织物、§2纬编针织物分类与表示方法)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开设课程的目的(2)学员的希望当堂了解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希望,并对当前国内外针织工业的现状、针织产品的发展作概要性介绍。
(3)教师的希望掌握针织的基本概念,掌握针织物的组织结构、性能、外观效应,了解常用针织设备的结构、功能,成圈机件的配置、功能及工作原理,初步具备分析针织产品的能力。
(4)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实验。
(5)评价方法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占80%,结合平时的作业,占20%。
(6)课堂授课要点:① 针织及其基本概念② 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③ 针织线圈基本结构单元④针织物的基本概念⑤针织物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⑥纬编针织物的分类⑦纬编针织物的表示方法(方法介绍、举例),如:线圈图、意匠图、编织图、三角配置(7)难点:㈠针织物的认识辨别㈡纬编针织物的表示方法(8)思考题:1、线圈由哪几部分组成,纬编针织物的结构有何特征?2、舌针、复合针和钩针的特点和主要应用?3、编结法和针织法的成圈过程分为哪些阶段,两者有何不同?4、如何来获取针织物的线圈长度,它对针织物性能有什么影响?5、比较针织物稀密程度有哪些指标,应用条件是什么?6、纬编针织物组织分几类,各有何特点?7、表示纬编针织物结构的方法有几种,各自的适用对象?第一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一章纬编概述(§3 纬编针织机、§4针织机的一般结构与机号)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 针织机的分类1、机种用途2、常见型号及制造商3、纬编机的主要技术参数4、针织成圈过程的概念和理解② 针织机的主要机构与功能③ 机号的概念、机号与可加工纱支的关系④ 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与织前准备1、络纱的目的2、络纱的要求3、卷装形式4、络纱设备与工艺⑤针织生产的工艺流程(经编、纬编)(2)难点机号与可加工纱支的关系(3)思考题:1、纬编针织机一般包括哪几部分,主要技术规格参数有哪些?2、机号与可以加工纱线的细度有何关系?3、常用的纬编针织机有几类,各自的特点与所加工的产品是什么?4、针织用纱有哪些基本要求?5、筒子的卷装形式有几种,各适用什么原料?第二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1平针与变化平针组织及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 纬平针组织的结构② 纬平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③多三角机的编织工艺1、成圈机件及其配置2、成圈过程与各成圈机件之间的关系3、成圈过程各阶段工艺的具体分析(2)难点:㈠舌针成圈机件及其配置关系、成圈过程㈡多三角机的成圈工艺分析(退圈的可靠性,垫纱的可靠性、垫纱纵、横角,压针三角角度的影响因素)(3)思考题:1、平针组织有哪些结构参数,其相互关系如何?2、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3、平针组织的特性和用途是什么?4、单面圆纬机针的上升动程影响到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垫纱?5、弯纱过程的最大弯纱张力与哪些因素有关?6、圆纬机实际编织时,如何改变线圈长度,调整弯纱三角位置的作用是什么?第二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1平针与变化平针组织及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成圈过程中舌针运动轨迹② 成圈过程中沉降片的运动轨迹③沉降片双向运动技术(形式、特点)(2)难点:成圈过程中舌针和沉降片运动轨迹的意义理解和掌握(3)思考题:1、双向运动沉降片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2、变化平针组织的结构和编织工艺与平针组织有何不同?第三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2罗纹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 罗纹组织的结构② 罗纹组织的特性与应用③罗纹机的编织工艺1、成圈机件及配置2、成圈过程3、上下针的三种配合方式(2)难点:罗纹机的成圈过程(3)思考题:1. 试述络纱的目的与要求?1、罗纹组织种类有哪些,如何在不同种类的罗纹组织之间比较它们的横向密度?2、罗纹组织的特性和用途是什么?3、滞后成圈,同步成圈和超前成圈的特点与适用对象?第三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3双罗纹组织与编织工艺,§4双反面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 双罗纹组织的结构②双罗纹组织的特性与应用③双罗纹机的编织工艺(成圈机件及配置、成圈过程、上下针的三种配合方式)④ 花色双罗纹组织的编织工艺(直条、横条、芝麻点、方格)⑤ 双反面组织的结构⑥ 双反面组织的特性与应用⑦ 双反面机的编织工艺(成圈机件及配置、成圈过程)(2)难点:㈠双罗纹机的成圈过程及其上下针的配合关系㈡双反面机的成圈过程(3)思考题:1.试述多三角机的主要成圈机件及其作用?1、双罗纹组织的结构与罗纹组织有何不同,前者有何特性和用途?2、比较双罗纹机与罗纹机在成圈机件及其配置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双反面组织的结构和外观特征怎样,有何特性和用途?4、双反面机有哪些成圈机件,其如何配置,双反面组织如何编织?5、如要在双罗纹机上编织下列图示的花色双罗纹织物(一个完全组织的花型),试画出编织图,作出相应的织针和三角排列以及色纱配置?第四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针织纬编机实验教学授课方式:纺织学院实训楼现场教学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认识和复习针织圆形纬编机、平行纬编机(2)了解针织纬编机的一般结构和性能(3)了解和掌握针织纬编机成圈机件、配置和作用(4)了解针织物形成过程第四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1提花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提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1、单面提花、双面提花2、均匀提花、不均匀提花3、完全提花、不完全提花②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③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1、编织方法2、走针轨迹(2)难点:提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3)思考题:1、结构均匀与不均匀提花组织有何区别?完全与不完全提花组织有何区别,其反面组织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提花组织如何编织?2、什么是线圈指数,它的大小关系到什么?第五周(第1—2次课)国庆长假放假第六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2集圈组织与编织工艺, §3添纱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 集圈组织的结构与分类② 集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③ 集圈组织的编织工艺(色彩效应、结构花纹)④添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全部线圈添纱和部分线圈添纱)⑤ 添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⑥ 添纱组织的编织工艺(2)难点:㈠集圈组织的编织工艺㈡添纱组织的垫纱要求及编织工艺、添纱衬垫的编织方法(3)思考题:1、什么是集圈组织?2、采用集圈组织可形成哪些效应?3、连续集圈次数的多少将影响到什么?集圈组织如何编织?4、添纱组织有哪几种,结构各有何特点?影响地纱和添纱线圈的正确配置的因素有哪些?第六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4衬垫组织与编织工艺, §5衬纬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衬垫组织的结构与分类(平针衬垫、添纱衬垫、衬垫纱的垫纱比)②衬垫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③衬垫组织的编织工艺(平针衬垫、添纱衬垫)④衬纬组织的结构⑤ 衬纬组织的特性与用途(2)难点:衬垫组织的编织工艺(3)思考题:1、什么叫衬垫组织?它有什么特性?2、什么叫衬垫比例和衬垫方式?如何利用衬垫纱来形成花纹效应?3、衬垫纱的衬垫方式有哪些?添纱衬垫组织如何编织?4、衬纬组织的纬纱对织物性能有何影响,衬纬组织如何编织?第七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6 毛圈组织与编织工艺)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要点(1)课堂授课要点:①毛圈组织的结构与分类(普通毛圈、花色毛圈)② 毛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③毛圈组织的编织工艺(形成毛圈的原理、普通毛圈的编织、花色毛圈的编织)(2)难点:采用双沉降片编织普通毛圈组织的方法;采用预弯纱编织提花毛圈组织的方法。
1经编织物组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组织,变化组织、花色组织2经编基本组织包括单面的编链组织、_____、_______、______、双面的罗纹经平组织。
经平组织、经缎组织、重经组织3 经编变化组织包括单面的变化经平组织、______、______、以及双面的双罗纹经平组织。
变化经缎组织、变化重经组织4 经编花色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衬纬经编组织、压纱经编组织、提花经编组织、毛圈经编组织、取向经编组织、双针床经编组织等。
多梳经编组织、缺垫经编组织、缺压经编组织5经编针织物组织结构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圈图、垫纱运动图与穿纱对纱图、垫纱数码、意匠图6在点纹纸上横向的“点行”表示_________,纵向“点列”表示__________。
经编针织物的线圈横列,经编针织物的线圈纵行7在点纹纸上每一个点表示编织某一横列时一个针头的投影,点的上方相当于_____,点的下方相当于_________。
针钩前,针背后8某些梳栉的部分导纱针未穿纱称为__________。
空穿9用垫纱数码来表示经编组织时,以数字顺序标注的位置_______。
针间间隙10对于导纱梳栉横移机构在左面的经编机,数字应_______,而对于导纱梳栉横移机构在右面的经编机,数字则应___________。
左向右标注,从右向左标注11________型经编机的针间序号一般采用0、2、4、6 …… 偶数,而数字0、1、2、3 ……多适用于_________型经编机。
拉舍尔,特利柯脱12垫纱数码顺序记录了各横列导纱针在__________的横移情况,其中横线连接的一组数字表示___________,在相邻两组数字中,第一组的最后一个数字与第二组的起始一个数字表示_________。
针前,某横列导纱针在针前的横移动程,梳栉在针后的横移动程13对于三行程梳栉横移机构,编织每一横列梳栉在针前横移_____,在针后横移______。
针织学1(纬编)作业习题第一章(纬编概述)习题1.线圈由哪几部分组成,纬编针织物的结构有何特征?2.舌针、复合针和钩针的特点和主要应用。
3.编结法和针织法的成圈过程分为哪些阶段,两者有何不同?4.如何来获取针织物的线圈长度,它对针织物性能有什么影响?5.比较针织物稀密程度有哪些指标,应用条件是什么?6.纬编针织物组织分几类,各有何特点。
7.表示纬编针织物结构的方法有几种,各自的适用对象。
8.纬编针织机一般包括哪几部分,主要技术规格参数有哪些?9.机号与可以加工纱线的细度有何关系?10.常用的纬编针织机有几类,各自的特点与所加工的产品是什么?11.针织用纱有哪些基本要求?12.筒子的卷装形式有几种,各适用什么原料?第二章(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习题1.平针组织有哪些结构参数,其相互关系如何?2.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3.平针组织的特性和用途是什么?4.单面圆纬机针的上升动程影响到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垫纱?5.弯纱过程的最大弯纱张力与哪些因素有关?6.圆纬机实际编织时,如何改变线圈长度,调整弯纱三角位置的作用是什么?7.双向运动沉降片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
8.变化平针组织的结构和编织工艺与平针组织有何不同?9.罗纹组织种类有哪些,如何在不同种类的罗纹组织之间比较它们的横向密度?10.罗纹组织的特性和用途是什么?11.滞后成圈,同步成圈和超前成圈的特点与适用对象。
12.双罗纹组织的结构与罗纹组织有何不同,前者有何特性和用途?13.比较双罗纹机与罗纹机在成圈机件及其配置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4.如要在双罗纹机上编织下列图示的花色双罗纹织物(一个完全组织的花型),试编织图,作出相应的织针和三角排列以及色纱配置。
•双反面组织的结构和外观特征怎样,有何特性和用途?•双反面机有哪些成圈机件,其如何配置,双反面组织如何编织?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习题1.结构均匀与不均匀提花组织有何区别?完全与不完全提花组织有何区别,其反面哪些,各有何特点?提花组织如何编织?2.什么是线圈指数,它的大小关系到什么?3.连续集圈次数的多少将影响到什么?集圈组织如何编织?4.添纱组织有哪几种,结构各有何特点?影响地纱和添纱线圈的正确配置的因素有5.衬垫纱的衬垫方式有哪些?添纱衬垫组织如何编织?6.衬纬组织的纬纱对织物性能有何影响,衬纬组织如何编织?7.毛圈组织有哪些种类,结构各有何特点?常用的毛圈沉降片有哪些构型,它们在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如何改变毛圈长度?8.调线组织可以在哪些纬编组织基础上得到?四色调线装置如何完成调线过程?9.什么是绕经组织的花宽,它取决于哪些因素?绕经导纱器的配置和垫纱与普通导何不同?10.长毛绒组织有几种,其结构和编织方法有何区别?11.纱罗组织与菠萝组织在结构和编织方法方面有何不同?移圈用机件与普通成圈机何不同?12.瑞士式与法式点纹组织有何区别?画出与这两种点纹组织编织图相对应的三角排图?13.胖花组织与提花组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14.双罗纹机型复合组织与罗纹型复合组织在结构和性能方面有什么不同?15.纬编花色组织中,哪些组织可以形成下列花色效应:(1)色彩图案(2)横条纹(3)纵条纹(4)孔眼(5)凹凸(6)毛绒表面(7)丝盖棉第四章(圆纬机的选针与选沉降片原理及应用)习题??1.选针与选片装置分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2.分针三角选针的特点和适用对象是什么?3.多针道变换三角选针的花宽和花高与哪些因素有关?4.画出与编织图3-86和3-92相对应的织针与三角排列图,并说明这两种组织在织机上编织。
一、填空二、选择:原组织包括: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线圈图的特点:直观、繁杂,适用于简单组织意匠图分为:花纹意匠图、结构意匠图花纹意匠图用于表示提花织物正面的花型与图案。
每一方格代表一个线圈,方格内的不同符号代表不同的颜色。
×:正面线圈○:反面线圈·:集圈悬弧□:浮线(不编织)纬编圆机的技术参数:机号、筒径、路数圆纬机分为:单针筒、双针床(筒)提花组织的结构单元:线圈+浮线提花组织分为:单面提花组织、双面提花组织单面提花组织分为:均匀(规则)提花、不均匀(不规则)提花双面提花组织可分为:完全提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或分为:均匀提花组织、不均匀提花组织完全提花组织特点:1)反面形成横条效应2)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圈纵密;色纱数应在2-3色为宜。
集圈组织的结构单元:线圈+悬弧衬垫组织的结构单元:线圈、悬弧和浮线。
衬垫组织分为:平针、添纱添纱组织分为:(1)全部线圈添纱组织:简单添纱、交换添纱(2)部分线圈添纱组织:架空添纱、绣花添纱架空添纱和绣花添纱的区别:绣花添纱:织物反面无浮线存在;架空添纱:织物反面有浮线存在。
毛圈组织的结构单元:毛圈线圈+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
毛圈组织分为:普通毛圈和花式毛圈,花式毛圈又有单面毛圈和双面毛圈纱罗组织分为:单面纱罗组织、双面纱罗组织复合组织由不同的基本组织、变化组织和花色组织复合而成复合组织可分为单面和双面复合组织。
三、名词解释(不确定)原组织:所有针织物的基础变化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
(即在一个原组织的相邻纵行之间,配置着另一个或另几个原组织)花色组织:在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的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者另编入一些色纱、辅助纱线或其他纺织原料,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花色针织物。
线圈图:用图解的方法将线圈在织物中的形态描绘下来意匠图:将针织物结构单元组合的规律,用规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的一种方法。
结构意匠图:将成圈、集圈和浮线用规定的符号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
针织学第一篇针织工艺与设备第一章针织概述知识点⏹针织、线圈和针织物的概念与基本术语⏹针织物的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针织机、织针结构与分类⏹机号概念第一节针织及其发展一、针织(knitting)⏹1.什么是针织⏹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线圈,并将其相互串套起来形成织物的一门工艺技术。
2、经编和纬编⏹针织可分为两大类:经编和纬编⏹纬编:纱线沿纬向喂入织针进行编织形成织物。
⏹经编:纱线沿经向喂入织针进行编织形成织物。
二、针织的起源与发展⏹1.针织的起源⏹手工编织:迄今发现最早的手工针织品距今约2200多年⏹机器针织:起源于1589年,英国人威廉.李发明了第一台针织机⏹中国针织工业起源:1896年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针织厂2.针织加工的优点⏹工艺流程短⏹原料适应性强、产品应用范围广⏹机器噪音小、占地小、能源消耗少⏹可以进行成形产品的生产3、针织生产工艺流程原料进厂----络纱(或直接上机加工)或整经----织造----染整----成衣4.针织工业的现状⏹针织是纺织工业的后起之秀。
特别是近20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全世界针织纤维耗用量占纤维总耗用量的1/3。
在服用领域已超过一半。
⏹我国针织品出口量已居世界首位,占纺织品出口创汇的份额逐年增加。
近6年我国规模以上针织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610.29671.19855.271039.381403.222094.73工业总产值(亿元)561.91614.82792.55988.861329.182008.92销售收入(亿元)16.0318.5829.8536.4852.1583.97利润总额(亿元)销售利2.853.02 3.77 3.69 3.924.18润率(%)2000年—2005年规模以上针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0500100015002000250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亿元工业总产值 销售收入2000年—2005年规模以上针织企业利润总额010203040506070809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亿元利润总额三、针织产品及其发展趋势⏹服用类⏹装饰类⏹产业类1、服用针织产品⏹内衣:功能、保健、无害化⏹外衣:运动、休闲、时装化⏹羊毛衫:高档、多样化⏹袜子:保健、美体⏹手套:防护服用产品开发的手段⏹采用新原料⏹天然纤维:如:彩棉、罗布麻等⏹再生纤维:如:竹纤维、牛奶纤维⏹合成纤维:如异性截面纤维、超细纤维、莱卡⏹开发新结构⏹多层结构⏹绒结构⏹进行新型整理2、装饰用针织品家具用品床上用品窗上用品3、产业用针织品飞机机翼无结渔网人造血管包装网主要应用领域⏹航天航空⏹军事用⏹建筑用⏹医用⏹农渔业用⏹交通运输⏹体育用⏹其他工业用第二节针织物一、针织物⏹线圈(loop)是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几何形态呈三维弯曲的空间曲线。
上篇纬编第一章纬编概述第一节纬编针织物的设计要素一、原料选择纤维的种类、纱线的种类、纱线的线密度、纱线的捻度和捻向(一)纤维的种类●天然纤维(1)棉纤维(2)毛纤维(3)蚕丝纤维(4)麻纤维再生纤维(1)天丝纤维(2)莫代尔(3)竹纤维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二)纱线的种类●短纤维纱线●长丝:直丝、变形丝(三)纱线的线密度●纱线的线密度是表示纱线粗细的指标●法定计量单位用线密度(Tex)表示 Nt=1000/Nm●棉及其混纺纱常用英制支数(N e)表示 Nt=583/ N e●毛及其混纺纱常用公制支数(N m)表示●各种长丝常用旦尼尔(D)表示 Nt=D/9(四)纱线的捻度和捻向●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为捻度。
–特数制捻度以10厘米纱线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制捻度以1英寸纱线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公制支数制捻度以1米纱线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
●我国棉型纱线采用特数制捻度,精梳毛纱和化纤长丝采用公制支数制捻度。
二、织物结构设计●针织物的结构可分为纬编织物和经编织物。
●纬编织物和经编织物形成方法不同,织物结构及性能也有所不同。
●纬编针织物的纱线是沿纬向喂入织针形成织物。
因此,易于形成横向条纹状外观效果。
●此外纬编针织物可以形成平面、凹凸、网眼、毛圈和绒类外观效应,还可以形成三维和成形结构。
三、色彩和图案设计●色彩是服装的灵魂。
色彩给人的印象最直接、最深刻,它是最重要的第一服饰语言。
人们欣赏或选择一件服饰用品,首先观察到的是其色彩。
针织物图案1、在编织过程中形成结构类图案色彩类图案2、在缝制过程中形成3、在染整过程中形成第二节纬编针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一、线圈图●用图形描绘出线圈在织物内的形态称为线圈图或线圈结构图。
●优缺点:直观清楚画法复杂二、意匠图● 意匠图是把针织结构单元的组合规律,用指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的一种方法。
注意:行:织物纵行 列:织物横列???标识各个符号的含义各符号可以代表不同的色纱,不同性质的纱线,不同的组织结构 特点:比较适合表示花型比较大的织物,尤其是提花 难以表示前后针床的编织情况 三、编织图 ● 编织图是将针织物的横断面形态按编织顺序和织针的工作情况,用图形表示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