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课件锦集
- 格式:docx
- 大小:23.71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件(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秋天的雨》。
课文描绘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美丽变化,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学会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生字词,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秋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秋天景色的PPT,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学生跟读,理解字词意思。
4.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 朗读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朗读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秋天雨美好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3. 画一画你心中的秋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朗读练习环节,部分学生感情投入不足,今后需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感受秋天的美好。
2. 组织学生进行秋天的树叶贴画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开展校园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秋天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秋天的雨》。
课文描绘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美丽变化,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课件集锦【我爱洗澡】活动目标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后的快感。
2、产生喜欢洗澡的情绪。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1、《我爱洗澡》音乐,幻灯片。
2、布娃娃一个,脸盆(替代浴缸)一个,香皂一块,毛巾一块。
活动过程1、娃娃洗澡,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布娃娃。
布娃娃伤心地说:“小朋友们每天都和我玩,把我弄得很脏。
现在我是个脏娃娃了,没有人和我玩了!”“布娃娃你别哭,我们来帮助你吧!”(2)教师扮演妈妈,给娃娃洗澡。
哗啦啦,哗啦啦,水龙头快活地唱起歌。
妈妈说:“宝宝,宝宝,该洗澡了!”妈妈把宝宝放进浴缸里,先洗干净头发,然后洗身体。
搓上香皂“嚓嚓,嚓嚓嚓。
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满身跑。
嚓嚓,嚓嚓。
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
宝宝乐得哈哈笑。
”2、大家来洗澡。
(1)娃娃是怎样洗澡的?请幼儿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
(2)娃娃洗澡都用到了什么东西?我们洗澡的时候都用到了哪些东西,用来干什么?(看图片洗澡用品)(3)在前奏部分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幼儿“抹香皂”,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4)请幼儿跟着音乐来洗澡,教师观察幼儿的舞动情况,及时表扬表现得逼真、有趣的幼儿。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3、香宝宝来了。
(1)在家里洗完澡会抹一点什么?(2)表演结束,给幼儿“抹香粉”,教师闻一闻幼儿,欣喜地告诉幼儿“香极了”。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我以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活动,通过语言、动作等不同的方式来调动幼儿表演的兴趣,给幼儿适当的帮助与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来创编动作。
我也努力引导幼儿使整个活动的氛围轻松、愉悦,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都能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创编简单的搓洗动作,并能结合音乐将自己洗澡的动作有节奏的表现出来。
但在活动中也表现出了以下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1)活动中一些材料的提供,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幼儿的表演(如:浴球);(2)活动中场地的变换较多,一会儿草地、一会儿小河,对与小班幼儿来讲不容易分清;(3)在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幼儿进行动作的表演而缺少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4)本活动所选曲目《我爱洗澡》似乎不能用来作为单纯的韵律活动,而更适合定位成歌表演,让幼儿先学会这首歌曲,在学会了的基础上,就歌词进行理解,边唱边跳,应该更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两只小鸟》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音乐基础知识•《两只小鸟》歌曲分析•演唱技巧指导与示范•舞蹈动作编排与演示•互动环节:游戏与表演•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课程介绍与目标课程背景010204让儿童熟悉《两只小鸟》这首歌曲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儿童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儿童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情感共鸣030102030402音乐基础知识音符名称与形状音符时值节奏练习030201音符与节奏音乐表现要素音高音量音色乐器简介01020304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键盘乐器03《两只小鸟》歌曲分析歌曲背景及作者简介歌曲背景作者简介歌曲结构与旋律特点歌曲结构旋律特点歌词意境及表达情感歌词意境表达情感04演唱技巧指导与示范发声方法训练正确的呼吸方式指导幼儿用腹式呼吸法,使气息更加深沉、稳定。
发声位置引导幼儿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即喉咙放松、声音从丹田发出。
音准和节奏通过模仿和练习,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气息控制技巧气息分配气息量控制帮助幼儿学会在演唱过程中合理分配气息,避免因气息不足而影响演唱效果。
气息与情感的结合吐字归音练习指导幼儿正确掌握吐字归音的方法,使歌声更加清晰、准确。
咬字器官训练通过口腔操、绕口令等练习,提高幼儿咬字器官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歌词理解与表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引导他们在演唱时注重歌词的表达和情感传递。
咬字吐字清晰度提升05舞蹈动作编排与演示前进小碎步后退小碎步左右摇摆步跳跃步基本舞步教学以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入,通过前进小碎步和左右摇摆步表现小鸟自由飞翔的场景。
引入部分发展部分高潮部分结束部分加入后退小碎步和跳跃步,表现小鸟在树枝间跳跃、嬉戏的场景。
通过加快节奏和增加动作难度,如加入旋转、翻身等动作,表现小鸟欢快歌唱的场景。
逐渐减慢节奏,回到基本舞步,最后以造型或定格动作结束。
舞蹈组合设计思路教师现场演示完整舞蹈组合,让学生初步了解舞蹈的整体风格和动作特点。
01现场演示及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分解演示每个舞蹈动作,并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课件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引入(150字)1. 打开课件,显示幼儿园的标志和标题,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理解课件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打开课件后,第一页展示一个有趣的音乐图标或动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3. 在第一页向孩子们介绍音乐的定义和重要性,提醒他们音乐可以带来的欢乐和感受。
第二部分:音乐的基本知识(300字)1. 第二页信息清晰地展示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和声。
2. 介绍每个元素的含义和解释,并通过示例音乐片段演示。
3. 与幼儿互动,让他们模仿节奏、哼唱旋律或尝试和声。
第三部分:音乐的种类(300字)1. 第三页展示不同类型的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儿童音乐等。
2. 用简洁的语言和明亮的图片介绍每种类型的音乐,并给出简短的音乐示例。
3.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并在交流环节中分享他们的选择。
第四部分:乐器(500字)1. 第四页介绍各种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2. 配备乐器的图片和简短的说明,解释孩子们如何使用这些乐器发出声音。
3. 使用动画或音频示例演示乐器的声音。
例如,播放钢琴的美妙旋律或小提琴的悦耳琴弦声。
4. 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模仿乐器的声音,制造简单的节奏或旋律。
第五部分:音乐与运动(350字)1. 第五页展示音乐和运动的结合,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2. 以简单的动作指导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身体运动。
3. 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根据其节奏鼓掌、跳跃或摇头。
4.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给予他们舞蹈、转圈或其他有趣的动作的自由空间。
第六部分:音乐游戏(200字)1. 第六页介绍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以加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参与感。
2. 提供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例如“模仿乐器”游戏,学生可以模仿老师演奏的乐器并猜测是什么乐器。
3. 在游戏中鼓励合作和团队精神,让幼儿们互相支持和鼓励。
第七部分:结束与回顾(200字)1. 最后一页是一个总结和回顾音乐教学内容的页面。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课件大全活动目标:1、熟悉音乐旋律,学习按照音乐节奏一拍一下地做刷牙、洗脸、梳头的话功能生活模仿动作。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创编不同的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3、乐于参与创编动作,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演动作。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牙刷一支,刷牙、洗脸、梳头等图片,梳洗音乐。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亲亲我》。
(1)随着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唱歌曲《亲亲我》。
(2)教师:妈妈亲过了,你还想要谁亲亲呢?(3)师生歌唱仿编的歌曲。
二、欣赏生活模仿动作。
教师:你看见小朋友在做什么?三、学习生活模仿动作。
(1)教师: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2)教师哼唱音乐,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大家一起做模仿动作,教师在一旁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一拍一下地做动作。
(3)播放音乐,师生随着音乐一下一下地完整表演刷牙、洗脸、梳头等动作。
四、启发幼儿创编生活模仿动作。
(1)教师:你还会做哪些事情?谁会用动作带领大家一起做?(2)教师哼唱音乐,鼓励幼儿带领大家一起做一做?(3)播放《生活模仿动作》音乐,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做仿编的动作。
(4)韵律活动《快来拍拍》。
教师:小朋友,早上梳洗完毕后,让我们《快来拍拍》做游戏吧!(5)师生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边唱边拍自己身体相应的部位。
在活动中,提供了牙刷、脸盆、梳子等实物,让孩子利用这些用品一拍一下有节奏地模仿刷牙、洗脸、梳头等动作。
活动反思: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
小班的小朋友,对自己的事情更加不理解,为了激发幼儿对生活的乐趣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充分利用了韵律活动《生活模仿动作》,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他们了解自己一天主要要做哪几件事情,并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和顺序,同时通过实践初步感受自己劳动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课件锦集【三篇】活动目标1、感受纸条在空中飞舞的姿态。
2、用肢体动作充分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各种颜色的彩带室外活动场地活动的重点能够让幼儿跟着音乐来和纸条一起跳舞难点:引发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让纸条动起来,跳起舞来活动过程1、认识纸条--大家手拉手,我们一起来打气,变成一个大气球,--"大气球,小气球"这个游戏好玩吗?你看这是什么?(教师拿出纸条)2.和纸条跳起舞--纸条来到了幼儿园,它看到了小朋友和老师玩的这么开心,它也很想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来跳舞。
教师将纸条举高,你看纸条想跳舞了。
同时让幼儿感受一下纸条在风中跳舞的姿态--你看纸条长长的,软软的,漂亮吗?那谁愿意和纸条做朋友呢?谁愿意带着纸条让纸条的舞跳的更好看呢?教师给幼儿发放纸条(在发放中,可以让幼儿任意的挑选颜色)--那怎么才能让纸条在跳起舞来呢?(让摇动手中的纸条幼儿自由想象)--可以请跳的好的幼儿站到中间,把自己想象的动作交给别的幼儿,让大家一起来学学,并请幼儿观察纸条舞动的线条。
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些舞动的方法,可以是有节奏的抖动纸条等等3.和纸条一起跳舞--我们的纸条跳的真好,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好吗?教师播放音乐,让全部幼儿手拿纸条纸条,自己自由的跳。
并能在音乐节奏的伴随下舞动纸条(教师在舞动纸条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横着甩,竖着甩,转圈舞动,或者加上刚刚幼儿自己想象的动作)--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把刚刚你们跳的动作在跟着老师一起来跳跳学学,看看那个小朋友跳的,学得?老师把刚刚把你们所想的小朋友的动作,编成一个简单的小律动,一起跟着老师来学学跳跳。
小朋友学得真好,那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带着纸条快乐的来跳舞吧--教师播放音乐,组织幼儿学这个简单的律动音乐游戏--在跳着这个律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怎样更好的舞动彩条,让幼儿能在游戏中利用肢体动作充分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件锦集
捉小鱼
活动目标
1.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学会小鱼游得动作,能跟着音乐积极参与游戏。
2.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能随着音乐旋律积极地创编不同的小鱼游泳动作。
3.幼儿能通过游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学会几种不同的小鱼游得动作
难点:幼儿能根据音乐自由的创编不同的小鱼游动作同时按游戏规则玩游戏
活动准备
儿歌录音《许多小鱼游来了》;小鱼头饰若干;小猫头饰一个;渔网一个;自制池塘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引起幼儿兴趣
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踏着碎步,做一些简单的小鱼游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复习儿歌,理解歌词
(1)师:鱼宝宝们(师呼唤幼儿),我们学过一首有关小鱼的儿歌,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是怎么唱的?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打着节拍唱歌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有什么小动物?(小鱼)
小鱼在做什么?(游泳)
三、幼儿学习小鱼游泳动作
师:歌曲里面的小鱼在快乐地游泳,那我的鱼宝宝们会游泳了吗?(会)那谁来游给鱼妈妈看看呢?
(引导幼儿做不同的小鱼游泳动作)
扩展引伸:
(1)鱼宝宝向上面游是怎么游的?(或向下游,左右游)(2)鱼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又是怎么做的?(嘴巴做吃东西的动作,摇尾巴)
师:鱼宝宝们真能干,学会了小鱼不同的游泳姿势,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捉小鱼》的游戏,怎么样?
四.介绍游戏规则
师:现在我们要到大池塘里去游戏,鱼宝宝们要随音乐在池塘里自由地游泳,听到小猫叫的声音,小鱼就要蹲在池塘的中间,围在鱼妈妈的身边,不要发出声音,以免被小猫抓走了。
如果你被小猫抓走了,你就不能玩游戏了,就要被小猫捉到小猫家去,被小猫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