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画》精品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5.46 MB
- 文档页数:5
识字6 画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分层要求
【第一关基础练习】
1.帮助鱼儿游到对应反义词的莲叶边。
2.给音节加声母。
( )īng ( )ūn ( )è ( )ìn
惊春色近
( )ēng ( )ái ( )īng
声还听
3.拼一拼,写一写。
shuǐ zhōnɡ lái qù bú qù
必做题
【第二关我会运用】
4.连字成词。
无还惊听蓝
色见声心在5.数笔画填空。
选做题
见声听近还远
tīn g yuǎn jìn hái shēn g jiàn
参考答案:
【第一关基础练习】
1.帮助鱼儿游到对应反义词的莲叶边。
2.给音节加声母。
(j)īng (ch)ūn (s)è (j)ìn
惊春色近
(sh)ēng (h)ái (t)īng
声还听
3.拼一拼,写一写。
shuǐ zhōnɡ lái qù bú qù
必做题
【第二关我会运用】
4.连字成词。
无还惊听蓝
色见声心在
5.数笔画填空。
(1)“水”共有 4 笔,第1笔是竖钩,第3笔笔画名称是撇。
(2)“还”部首是辶,结构半包围。
选做题
见声听近还远
tīn g yuǎn jìn hái shēn g jiàn 水中来去不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教学导案1教学目的⑴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⑵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⑶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⑷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画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诵。
课前准备⑴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⑵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流程规范第一课时切入举偶⑴同学们喜爱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相互出谜语,相互猜,老师也参与其中)教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板书课习题)(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习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⑵(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习题)[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用一幅画引出课习题,让学生感受美,观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对话平台观赏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观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领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识字⑴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⑵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
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舞。
)⑶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爱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⑷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课文讲解一年级上册语文《画》课文讲解课文《画》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
这篇课文不仅让孩子们学会欣赏美,还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一、课文内容概述课文《画》通过简短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描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
它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课文讲解重点1. 语言理解在讲解课文时,首先要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中的语言。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句子和段落。
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然之美。
2.插图欣赏课文《画》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是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的重要工具。
在讲解课文时,要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插图,通过插图欣赏自然之美,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3.审美教育课文《画》的核心是审美教育。
在讲解课文时,要引导孩子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自然之美、艺术之美,让孩子们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三、课文讲解方法1. 朗读法在讲解课文时,可以采用朗读法。
通过朗读,让孩子们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增强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朗读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和语速控制能力。
2.讲解法讲解法是讲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讲解时,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要注重与孩子们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讨论。
3.讨论法讨论法是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讲解课文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通过讨论,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结语课文《画》是培养孩子们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优秀素材。
在讲解时,要注重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插图、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他们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课前准备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板书课题)(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 对话平台欣赏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识字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
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6画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1个偏旁。
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认识走之1个偏旁。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1.制作带有反义词的头饰。
2.一幅山水画。
(画上题写着?画?这首诗。
)3.制作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朗读课文,打印学生活动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有〞等10个生字和走之1个偏旁,正确书写“水、去〞2个字。
2.在图文结合、归类识字的过程中理解生字的意思,并在此根底上理解古诗的大意。
3.能正确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板块一观察图画,初读古诗活动1观察并交流图画,猜谜语1.课件出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精巧的山水画。
(2)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
(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相机板书“山、水、花、鸟〞。
)2.课件出示古诗?画?,学生猜谜语。
老师读这首谜语诗,引导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体会诗中描绘的画面。
(课件出示)活动2出示初读要求,同桌合作完成1.根据初读要求,学生自由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用铅笔标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
(1)同桌互读生字,互相指出读得不正确的字音,互相教一教。
(2)同桌配合读诗句:两人分行读诗句,其他同学评价,及时纠正字音。
3.考察同桌合作学习情况。
4.齐读古诗。
操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发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在读诗看画中初步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交流引入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初读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才能。
译文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2、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画生字对应成语水:山清水秀水火不容车水马龙水落石出去:来龙去脉扬长而去死去活来春去秋来来:来龙去脉死去活来春去秋来不: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理不睬不知不觉不三不四1.关于口耳目的成语:口是心非苦口婆心心直口快赞不绝口耳目一新洗耳恭听面红耳赤如雷贯耳目不识丁一目十行头晕目眩一叶障目2.站如松如:如同站立时像松树一样挺拔。
解放军叔叔站岗时,双手握着枪昂首挺胸,就是站如松3.坐如钟坐姿像旧时摆放在桌上的台钟一样。
我们听老师讲课时,双脚稳稳地放在地面上,肩平背直,姿势端正,就是坐如钟4.行如风走路时像刮风一样快爸爸走路很快,看起来有力,就是行如风。
5.卧如弓睡觉时将身体侧成弓形爷爷睡觉时侧卧着身子,就是卧如弓。
1.含有数字的成语:一心一意一清二白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2、分和照的意思分:分开,区划开,跟合相对照:光线射在物体上3.含有数字的古诗:山村咏怀(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凉了、黄了、落下来写出了秋天的特点。
2.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一会儿中的一读二声,一群中的一读四声。
3.啊!秋天来了!①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答:说明影子和我的关系亲密就像自己的小黑狗。
②影子在左,影子在右答:影子时而在左,时而在右出现说明影子位置变化的多端。
③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答:把影子比作我的朋友更能体现影子和我的关系密切。
①国旗为红色,长方形,长和宽三与二之比,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一颗星星很大,四颗小星星环拱在大星星右边。
②五星红旗是中国国旗。
③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因为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国旗,尊重国旗,升国旗是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