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的放映与交流(一)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
演示文稿的放映
演示文稿制作完毕,还要经过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播放出来。
如何把演示文稿播放好,是制作和播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放映演示文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一、放映方式
点击折叠
打开一个演示文稿,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卡中“从头开始”选项(如图5-47所示),这时屏幕上出现整屏的幻灯片。
单击鼠标左键(或按键盘空格键)可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
按Esc键可中断放映,返回幻灯片“普通”视图窗口。
提示:单击状态栏中“幻灯片放映”按钮可实现当前幻灯片的放映。
图5-47 “幻灯片放映”选项卡
二、自定义放映
点击折叠
单击“设置幻灯片放映”按钮,弹出“设置放映方式”对话框(如图5-48所示),可以按演讲者的实际情况设置放映类型、放映选项、换片方式等。
图5-48 “设置放映方式”对话框。
第6课放映演示文稿【课程分析】《放映演示文稿》是根据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祖国,我的家”第6课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开发和设计的。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演示文稿放映中的各种设置及操作技巧,在介绍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时,除了通用的放映方式外,还特别介绍了“演讲者”放映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识WPS演示并学会了编辑演示文稿和美化演示文稿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对于WPS演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使用WPS演示制作出精美的演示文稿作品,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放映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1.学会排练计时功能。
2.掌握利用PPT翻页笔实现演示文稿的远程、无线播放。
3.学会用“笔”够画重点4.学会使用“演讲者”模式控制演示文稿的放映。
5.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常用放映演示文稿的方法。
难点:“演讲者”模式的应用。
【评价任务】任务1:使用“排练计时器”放映演示文稿。
(检测目标1)任务2:利用PPT翻页笔实现演示文稿的远程、无线播放(检测目标2)任务3:利用“笔”够画重点(检测目标3)任务4:使用“演讲者”模式放映演示文稿(检测目标4)实践创新,巩固新知:学生作品创作(检测目标5)【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自主学习教师播放制作好的演示文稿,利用PPT翻页笔,边走到学生中间边演示。
想一想:你知道老师是如何播放演示文稿的吗?在生活中你经历过或是看到过哪些播放演示文稿的方法与技巧吗?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使用WPS演示制作演示文稿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编辑和美化演示文稿的方法,现在到了我们收获的时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放映演示文稿。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1.排练计时器老师演讲之所以能够这么成功,对时间的把握这么精准,很好的掌握自己演讲时的节奏,是利用WPS演示里的“排练计时”功能。
想一想:“排练计时”有什么功能呢?任务一:使用“排练计时器”放映演示文稿。
PPT的放映方式
在PPT中,演示文稿的放映类型包括演讲者放映、观众自行浏览和在展台浏览3种。
具体演示方式的设置可以通过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卡[设置]组中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相关设置。
一.演讲者放映
演讲者放映(全屏幕)显示演示文稿,这是常用的一种放映方式,可采用自动或人工方式放映,此演示方式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如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
二.观众自行浏览
如果希望让观众自己浏览多媒体报告,可以将多媒体报告的放映方式设置成观众自行浏览。
三.在展台浏览
在展台浏览放映方式可以让多媒体报告自动放映,而不需要演讲者操作。
七年级演示文稿制作与放映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我近期进行了七年级演示文稿制作与放映的教学,并在课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本次教学分为两个部分:演示文稿制作教学和放映技巧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和反馈。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详细反思。
一、教学内容回顾1.演示文稿制作教学在演示文稿制作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然后讲解了如何运用PPT等软件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列举了一些实际案例,并安排了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演示文稿。
2.放映技巧教学在放映技巧教学中,我重点讲解了如何正确使用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以及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演示。
此外,我还向学生传授了一些放映技巧,如如何调整画面大小、如何使画面更加清晰等。
二、教学反思1.演示文稿制作方面的反思(1)教学内容安排:在演示文稿制作教学中,我发现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但有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可能过于复杂,需要进一步简化。
(2)学生实践操作:实践操作环节非常重要,但我在组织实践环节时,发现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下次教学中加强操作训练。
2.放映技巧方面的反思(1)放映设备准备:在放映过程中,部分设备性能不佳,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下次教学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放映质量。
(2)放映过程流畅性:在放映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设备操作不熟练,导致放映过程不够流畅。
为此,我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设备操作训练。
三、学生学习效果评价1.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作业反馈,大部分学生对演示文稿制作和放映技巧有了初步了解,但掌握程度不一。
2.学生反馈意见:部分学生表示,这次教学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实用技巧,但也有学生认为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简化。
四、改进措施1.优化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反馈,我将对演示文稿制作和放映技巧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加强实践操作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大实践操作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演示文稿的制作与放映》说课稿一、说教材《演示文稿的制作与放映》是省九年义务教育、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内容比较多,主要内容有:认识幻灯片视图,文字编辑和文本框使用,插入、删除幻灯片,放映幻灯片等内容。
二、说学生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对操作系统界面比较熟悉,上学期已经学习了word基本知识,所以对Microsoft套装之一的PowerPoint的学习会有一定基础。
根据教材与学情的分析,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教法学法。
三、说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建立、放映和保存演示文稿。
2、掌握占位符和文本框的使用,了解演示文稿的三种视图。
3、掌握添加新幻灯片、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图片的方法。
了解在幻灯片中插入动画、声音、艺术字等对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能力、欣赏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树立学习信心,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利用幻灯片知识制作自我介绍的幻灯片,逐步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博大与精深,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班级的感情;通过团队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插入新幻灯片、在文本框中编辑文字以及在幻灯片中插入各种对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幻灯片中插入和编辑各种对象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本课学习的过程是在“任务驱动”策略下,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与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探索;动眼观察、欣赏、评析;动口讨论、询问;动脑思考、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习过程本课学习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新课导入——新课学习——评价交流——课堂小结与互动。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关于自我介绍的画面,其中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信息,既生动又形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文稿的制作与放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演示文稿的制作与放映》这一课是海南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演示文稿,并给定主题,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会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教师设定的问题,自我阅读课本,和根据课本上的示意图进行自学PowerPoint,其过程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打开演示文稿,认识幻灯片的功能界面。
2、在新的演示文稿中编辑,并学会插入新幻灯片。
3、熟练设置占位符中文字的字体、大小与颜色。
4、学会更换幻灯片的应用版式。
5、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法,和教师在电脑上演示与讲解,让学生认识和学习演示文稿,并能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三、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规划演示文稿框架的过程中,渗透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活动设计一、起点能力:能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活动:启动Word和退出word,引入本课。
提问:你能用启动Word的方法来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吗?教师讲解:好,这位同学能够通过启动word的方法来启动PPT,很好。
启动PowerPoint的步骤是: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PowerPoint 请大家再想想,还有没有另一种方法?有,在电脑桌面上新建一个PPT 文件,打开也可(备注,此处要和学生讲明是在电脑桌面上新建一个PPT 文件,是文件)。
二、使能目标使能目标1:认识幻灯片的功能界面。
活动:教师在电脑上讲解幻灯片的功能界面(其中菜单栏、工具栏和编辑区是本节课认识的重点;视图导航栏是本节课的次重点,下节课的重点)。
提问&活动:好,现在大家关上课本,老师指幻灯片上的功能,同学们大声说出它们的名称。
使能目标2:认识占位符,并在其中编辑文字。
《演示文稿巧播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演示文稿的作用,认识PowerPoint2010软件。
2、掌握放映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3、了解演示文稿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放映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教学内容和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下。
学生活动:观看《爸爸去哪儿》演示文稿。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熟悉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激发学生兴趣,拉进距离,引入新课。
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教学内容和教师活动:这个新朋友叫什么?介绍什么是演示文稿以及演示文稿的应用。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思考后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引入本课课题。
通过老师简单的介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再根据“动机需要”的学习原理,让学生产生“迫切的学习要求”,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授1.演示文稿的认识。
教师内容和教师活动:游戏:火眼金睛—找演示文稿。
学生活动:寻找演示文稿。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从图标上掌握什么样的文件是演示文稿。
2.演示文稿的打开。
1)认识PowerPoint软件。
师演示软件的启动和退出。
2)学生动手做PowerPoint软件的启动和退出。
3)学生学生根据提示学习演示打开演示文稿的两种方法(菜单法、双击法)菜单法:启动PowerPoint2010软件→单击“文件”菜单→选择“打开”命令→打开本课的素材文件文件夹窗口→选择需要打开的演示文稿。
双击法:打开本课的素材文件文件夹窗口→鼠标左键,双击需要打开的演示文稿。
4)学生动手做,打开演示文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3.演示文稿的放映。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做:放映演示文稿的两种方法(菜单法、工具法)。
菜单法:打开演示文稿→观察打开的窗口→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选择“从头开始放映”命令→单击显示的幻灯片,继续观看后面的幻灯片。
工具法:打开演示文稿→观察打开的窗口→单击“幻灯片放映”工具按钮→单击显示的幻灯片,继续观看后面的幻灯片。
幻灯片是PPT中比较重要的元素,关于它的技巧也相当多,笔者在此作了一些搜罗。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于技巧较多,因此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陆续刊登。
这里刊登的是第一部分。
应用多彩的背景PowerPoint中拥有很多设计模板,并提供了不少漂亮的背景,选择“格式”→“背景”,再选中“忽略母版的背景图形”复选框。
如果只是想选择颜色来填充,只要单击弹出式下拉菜单,选择“填充效果”,当然也可选择“其他颜色”。
如果还想更漂亮点,那就在弹出对话框中的过渡、纹理、图案、图片四个标签中来选择。
设置完成后,只要单击“确定”,然后再单击“应用”就可以了。
让幻灯片自动播放先打开幻灯片,再把它打包成EXE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打包时,一定要包含链接媒体文件,并嵌入字体,这样可以保证演示文稿中涉及的图片、动画、声音都能够进入打包文件,嵌入字体意味着文稿中所使用的字体在其他微机上也能正确显示。
同时,当询问是否包含播放器时,选择“是”按钮。
双击打包生成后的pngsetup.exe 文件,进行解包,并把解压出来的ppview32.exe、slideshow.pps (slideshow.pps是需要放映的幻灯片)等文件放到一文件夹下,然后再在该文件夹下新建一个autorun.inf文本文件,输入如下内容:[AUTORUN]OPEN=ppview32.exe slideshow.ppsICON=ppview32.exe接着,把ppview32.exe、slideshow.pps和autorun.inf文件刻到光盘的根目录,这样刻录出来的光盘,一插入到光驱中,就会自动播放其中的幻灯片。
自动更新幻灯片日期和时间通过下面的技巧,可把日期或时间插到页眉与页脚中,还能自动更新:单击“视图”→“页首与页尾”,并单击弹出对话框中的“幻灯片”标签,再选中“日期与时间”复选框,然后选择“自动更新”单选按钮,保存演示文件。
以后每次打开文件,系统就会自动更新日期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