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88 KB
- 文档页数:4
临床流行病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 航空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研究飞行人员常见疾病的分布特点B.研究飞行人员重要传染病的流行规律C.研究飞行人员重要传染病的的诊断与治疗D.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E. 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和生物武器防护 2. 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D )A. 现况研究B. 生态学研究C. 筛检D. 队列研究3.某乡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20)/10万之间,今年该乡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 A )A.散发B.暴发C. 流行D.大流行 E 短期波动 4. 关于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 死亡率反映一个人群的总死亡水平B 病死率常用来说明疾病严重程度C 患病率的大小受到发病率和病程两个因素的影响D 发病率可以评价某种疾病危险性的大小E 以上均正确5. 在队列研究中,最常用某病与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性指标是( A ) A.RR B.OR C.AR D.PAR E.P 值6.下列哪一项不是现况研究的目的( C )A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征B 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C 确定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D 评价防治措施效果E 为疾病监测提供基础7.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调查。
随机抽取第1户,随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B )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抽样 E. 多级抽样8.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E )A. 携带病原体时间的长短B.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C. 社会活动范围D. 病原携带者的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E. 以上都对 9.下列哪项不是经水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 A )A.患者在年龄、性别和职业上无差异B.患者的单位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C.传播迅速、广泛,发病率高D.水源经消毒后暴发即可平息E.若水源系一次性受到污染,可呈暴发或流行的态势10. 下列关于传染病流行过程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不断发生、蔓延的过程B.潜伏期的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C.病原携带者只能借助于病原学检验才能发现与确定D.患病或隐性感染后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降低)E.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可促进或减缓流行过程11.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C )A. 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的B. 传染源的数量、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C.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D. 传播途径的特点E. 以上都不是12.以下哪项不属于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混杂偏倚的措施( B )A.配对.B.对调查员采用盲法措施, 使其不知被调查者为何组C.选择对照时尽量使其年龄、性别的结构比例与病例组保持一致D.用分层分析法计算OR值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3.假如某暴露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 (P<0.01),其意义是( C )A.某因素可能是某病的重要致病因B.某因素可能是某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C.某因素可能是某病的保护因素 D.某因素不是某病的致病因素 E.以上均不是14.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B )A. 依从性B. 代表性和可比性C. 可靠性D. 真实性E. 特异性15.诊断试验评价方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E )A.灵敏度反映检出病人的能力 B.特异度反映排除患病的能力C.灵敏度和特异度都不能缺D.尤登指数(YI)是反映灵敏度与特异度的综合指标E.阴性预告值反映患病的概率二、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3分)(×)1.流行过程是一种纯生物学现象。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
(多选)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 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样本量B.消除抽样误差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A.简单随机法B.分层随机法C.区组随机法D.系统随机法E.非随机化分配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3.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侯偏倚E、入院率偏倚6.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A、研究对象的病情轻重不一B、研究对象接受的干预措施不同C、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D、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E、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7.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A、专门防治机构B、传染病报告C、疾病报告登记D、疾病监测E、普查和筛查1.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2.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D.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E.可用于动物试验3.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4.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B.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D.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交叉试验D、横断面研究E、病例分析6.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A.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
西安医学院流行病学期末考试专业班级《流行病学》试题A卷一、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2。
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理论流行病学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A、传染病B、非传染病C、健康问题D、一切疾病和健康4.疾病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 ()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A、患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续发率7。
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8。
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9.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10。
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11。
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为()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多级抽样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13。
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A、支气管炎病人B、胃病病人C、意外损伤病人D、肠道传染病人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A、未患某病的人群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C、患某病的人群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15.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A、年发病率B、发病密度C、累积发病率D、罹患率16。
一.名词解释(每个分,共分)1.distribution of disease2. cause of disease3.screening4. matching5.odds ratio(OR)二.单选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分,共分)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流行病学(E)A 研究疾病病因学B 不涉及疾病的诊断C 不开展临床试验D 不涉及疾病治疗E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与健康状况2.流行病学认为病因是(C)A 必然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B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 导致人群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D 能够引起疾病的所有因素E 宿主因素与病原微生物3.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E)A 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B 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C 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D 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E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4.在传染病的爆发调查中,描述疾病分布特征的主要目的是(C)A 提供可能暴露地点的线索B 查明哪些人具有较大的发病风险C 收集相关信息,以便为形成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的假说提出依据D 识别可能引起续发传播的因素E 判断续发传播是否已经发生5.在分析某人群中疾病的发生频率时,首先需考虑的个体因素是(B)A 性别B 年龄C民族 D 血型 E 宗教6.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A)A散发、流行、爆发 B周期性、季节性、流动性C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D传染性、侵袭性、易感性E以上均错7.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 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 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C 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D 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 现况调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病人8.进行筛检试验时应首先考虑(A)A 患病率高的疾病B 发病率高的疾病C 能早期诊断的疾病D 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E 病死率较高的疾病9.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B)A 18B 16C 20D 10E 无法计算10.一项饮酒与冠心病的病例追踪研究结果显示:RR=4.5, 对该结果的正确解释是:(D)A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对照组B冠心病组饮酒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C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比对照组增高4.5倍D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4.5倍E冠心病组中饮酒的比例是对照组的4.5倍11. 哪种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人员控制着研究因素 (A)A实验性研究 B 个案调查 C 现况调查 D 爆发调查 E 病例对照研究12.临床药物治疗试验中的“双盲法”是指 (A)A 医务人员、实验组、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B 医生、护士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C 医务人员和试验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D 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E 医务人员和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13.有一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先天性畸形危险之间的联系。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7 ~2008 年 1 学期 流行病学 课程 时间110分钟 32学时, 2 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100% 考试时间2007年11月8日晚一、名词解释(本题20分,每小题4分) 1、exposure 暴露(1分) 暴露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1分),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1分)或行为(1分)。
2、outbreak 暴发(1分)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1分),短时间内(1分)突然出现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1分)。
3、matching 匹配(1分) 匹配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2分),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1分)。
4、relative risk 相对危险度(1分) 相对危险度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率比RR=I e /I 0(1分),是反映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1分),表示暴露组的发病风险是非暴露组的RR 倍。
(1分) 5、disease surveillance 疾病监测(1分)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1分),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11分) 二、选择题(本题15分,每题1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C ) A. 疾病 B.病人 C.人群 D. 健康人 E.亚临床病人2、下面哪一项不是爆发调查的内容:(D)A.核实诊断,证实爆发B.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分布C.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并加以检验D.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以干预措施,一组作为对照继续观察E.调查的同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3、下列哪一项不是现况研究的特点(A)A、设立对照组B、关心的是某一特定时点或短时期内某一群体中暴露和疾病的状况或联系C、不能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及因果关系D、对固定的暴露因素可作因果推论E、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资料4、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04年和2005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2004年相比( D )A.2005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2005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心肌梗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以上均不对5、为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6、为了解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某次队列研究得到RR=2.0,其95%可信区间是0.85~3.5,假设检验水平是0.05,下列推论正确的是:(E )A.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之间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2.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理论流行病学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A、传染病B、非传染病C、健康问题D、一切疾病和健康 4.疾病分布是指 ()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 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 ()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A、患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续发率7.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 ()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8.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 9.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10.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 ()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1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为 ()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级抽样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 ()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13.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A、支气管炎病人B、胃病病人C、意外损伤病人D、肠道传染病人 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A、未患某病的人群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C、患某病的人群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15.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 A、年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罹患率16.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盲法是为了控制 () 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回忆偏倚17.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C、样本含量存在差别D、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18~20题请参照下列资料)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
(多选)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 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样本量B.消除抽样误差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A.简单随机法B.分层随机法C.区组随机法D.系统随机法E.非随机化分配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3.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侯偏倚E、入院率偏倚6.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A、研究对象的病情轻重不一B、研究对象接受的干预措施不同C、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D、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E、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7.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A、专门防治机构B、传染病报告C、疾病报告登记D、疾病监测E、普查和筛查1.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2.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D.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E.可用于动物试验3.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4.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B.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D.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交叉试验D、横断面研究E、病例分析6.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A.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 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A 、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B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C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A 、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B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E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A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B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E、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多选)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
(、研究的真实性A 、临床的重要性B 、研究成果的实用性C、研究课题的新颖性D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 设立对照.随机分组B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要有足够的样本数E)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2.A.减少样本量B.消除抽样误差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提高样本的代表性E.)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B .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C .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D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E.)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简单随机法A .分层随机法B.区组随机法C.系统随机法D .非随机化分配E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6. 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A.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C .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D .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E)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B、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C 、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D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A 、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B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3.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现患一新病例偏倚A 偏倚B、Berkson C、混杂偏倚、检出症侯偏倚D 、入院率偏倚E 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6. 、研究对象的病情轻重不一A B、研究对象接受的干预措施不同、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C 、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D 、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E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7. 、专门防治机构A 、传染病报告 B 、疾病报告登记C 、疾病监测D E、普查和筛查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1.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 A.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 B 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C..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 D .没有选择性偏倚E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2.A.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D.E.可用于动物试验3.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C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D 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4. .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A B.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 D.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B C、交叉试验、横断面研究D 、病例分析E 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 6..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A B.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
欢迎阅读疾病诊断步骤、临床思维方法和循证医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型题】1.某病人长期发热,皮肤、关节、心、肝、肾各方面都有病态表现时,下列哪种诊A .风湿2A E 3A .肺癌4A D 【X 5A C .先人为主、主观臆断D .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E .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6.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包括()A .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元论”原则B 用发病率和疾病谱观点选择诊断的原则C.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然后考虑功能性疾病的原则D.首先考虑可治的疾病的原则,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E.见病见人的原则7.综合的临床诊断应包括()A.病因诊断B.病理解剖诊断C.病理生理诊断D.疾病的分型与分期E8AE9A10A.漏诊E123、_________。
4.在循证医学课题研究中,原则上应选用_________样本。
5.正确诊断疾病的必备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应首先考虑_________病与_________病。
7.卫生部规定,当病人存在一种以上疾病时,需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疾病作为病历首页的主要诊断;将_________的疾病作为第一诊断。
8.疾病现象是指病人的_________,疾病本质是指疾病的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标“一”) 1.临床思维方法是指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由此认识疾病、判断鉴别,做出决策的一种逻辑方法。
()2.诊断疾病的步骤包括搜集资料、分析综合资料及形成印象、验证或修正诊断3个345()1234.待诊5123.试述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
4.试述循证医学的主要应用。
5.试述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D4.E5.ABCD6.ABCDE7.ABCDE8.ABCDE9.ABCE10.ABCDE二、填空题1.临床实践科学思维2.直接诊断排除诊断鉴别诊断3.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性评价荟萃分析或称为汇总分析4.大56781.+21兴学2系统、定量和定性的综合性统计分析的方法。
西安医学院流行病学期末考试专业班级《流行病学》试题A卷一、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2。
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理论流行病学3。
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A、传染病B、非传染病C、健康问题D、一切疾病和健康4。
疾病分布是指()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5。
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A、患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续发率7。
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8.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9。
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10。
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11。
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为()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多级抽样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13.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A、支气管炎病人B、胃病病人C、意外损伤病人D、肠道传染病人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未患某病的人群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C、患某病的人群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15。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是()
A. 观察性
B. 控制性
C. 可比较性
D. 统计性
答案:C. 可比较性
2. 下列哪种研究设计用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与效果的关系()
A. 病例对照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纵向追踪研究
D. 断面调查
答案:C. 纵向追踪研究
3. 流行病调查中的“发病率”指的是()
A. 病例数与人口数的比值
B. 人群某一时间内发生疾病的个体数
C. 病例在总体中所占比例
D. 发病人数与总病人数比值
答案:A. 病例数与人口数的比值
4. 下列属于偏倚的是()
A. 选择偏倚
B. 测量偏倚
C. 回忆偏倚
D. 急性偏倚
答案:B. 测量偏倚
5. 流行病学仅仅研究了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与遗传无关。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错误
二、问答题
1. 请解释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答:人群平均期望寿命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群中,从出生到死
亡平均所经历的岁数。
其计算方法是将人群年龄分布情况与相应年龄
组的生存人数相乘,再将乘积相加,最后除以人口总数,得到人群平
均期望寿命。
2. 请列举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研究设计,并简要说明其适用场景。
答: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有: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以及
纵向追踪研究。
- 横断面研究适用于了解某一时点上个体的暴露与某一疾病之间的
关系。
通过对不同暴露程度的人群进行调查比较,可以初步了解暴露
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 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研究低发病率的疾病。
通过选取病例组和对
照组,在回顾性的基础上比较两组的暴露情况,从而寻找与疾病发生
相关的因素。
- 纵向追踪研究适用于了解某一暴露因素与某一疾病的发生原因与
效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长期追踪被研究个体的暴露与疾病发生情况,
可以分析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流行病学中的“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概念。
答:感染源是指某一疾病的病原体在人群中存在的来源,可能是患者、带菌者或者是环境中的某种物品。
传播途径是指感染源通过某种
途径传播给易感人群的方式,可以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食物水
源传播等。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感染易发生疾病的人群,
其易感性可能与年龄、性别、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2. 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疫苗有效性指标是什么,该指标的计算方法是
怎样的?
答: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疫苗有效性指标是疫苗的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 RR)。
其计算方法为,将已接种疫苗的人群罹患疾病的风险除以
未接种疫苗的人群罹患疾病的风险,得到的比值即为疫苗的相对风险。
疫苗的相对风险越小,表明疫苗的有效性越高。
四、案例分析
某市突然出现疫情,大量市民陆续出现相似症状。
请结合流行病学
原理和方法,分析该疫情的可能原因和传播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控制
策略。
答:根据突然出现大量患病市民的现象,可以初步判断该疫情可能
为传染病。
结合流行病学方法,可以进行疫情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追踪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和活动范围,以确定可能的感染源。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采集和分析疫情相关的数据,包括病例的
暴露历史、流行病学特征等,以确定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比如,若发现食物中存在
病原体,则可以加强食品的消毒和监管措施;若发现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则可推行口罩佩戴、室内通风等防护措施。
同时,应加强公众宣传,普及个人卫生知识,提醒大家注意个人防护和保持清洁,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