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一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350.40 KB
- 文档页数:16
电路原理总结第一章基本元件和定律1.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
2.功率平衡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3.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4.负载大小的意义: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5.电路的断路与短路电路的断路处:I=0,U≠0电路的短路处:U=0,I≠0二.基尔霍夫定律1.几个概念: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2)表达式:i进总和=0或:i进=i出(3)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
(2)表达式:1或:2或:3(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非闭合回路三.电位的概念(1)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称为接地。
(3)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4)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5)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四.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1.理想电压源(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
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2.理想电流源(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电路原理1复习题一、填空题1. 如果受控源所在电路没有独立源存在,它仅是一个无源元件,而当它的控制量不为零时,它相当于一个 。
在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分析中,特别要注意:不能随意把 的支路消除掉。
2. 已知实际电流源模型中的电流I s =4A ,电阻R s =2Ω,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可算出等效的实际电压源模型中的电压U s = V ,电阻R ’s = Ω.3. 对于一个电路,如果设定一个参考结点,则其他结点到参考点的___称为该结点的节点电压,显然,结点电压数___于支路电压数。
4. 利用叠加定理分别求出某电阻R=2Ω中的电流I (1)=1A,I (2)=3A ,那么该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为_________W 。
5. 若L1、L2两电感串联,则其等效电感L=_____;把这两个电感并联,则等效电感L=_____。
6. 正弦稳态电路的三个要素分别是 、 和 。
7. 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 为 ,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 。
8. 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 路,但允许 路。
9. 已知某含源一端口网络的端口伏安关系为U=20-4I ,那么该一端口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中的开路电压U oc =_______V ,等效电阻R eq =_______Ω.10. 动态电路中初始状态是指换路后瞬间电容的 和电感的 。
11. 理想电流源与理想电压源串联对外部电路可等效为 。
12. 电路中,某元件短路,则它两端的电压必为 。
13. 理想电压源在某一时刻的电流由 来决定。
14.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相当于 ,电感相当于 。
15. 一阶RC 电路时间常数τ = 、一阶RL 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
16.RLC 串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的 最大,且为纯电阻性。
17. 已知接成Δ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Ω,则等效Y 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
18. 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S I A ,内阻=i R Ω。
1.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 吸收功率6 W ,则电压U 为____3__V 。
2. 理想电压源电压由 本身 决定,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以及外电路 决定。
3.电感两端的电压跟 成正比。
4. 电路如图所示,则R P 吸= 10w 。
5.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电压与电流同向 。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有效值6.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 相同 。
7. 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将 改变 ,但任意两点间电压 不变 。
8. 下图中,u 和i 是 关联 参考方向,当P= - ui < 0时,其实际上是 发出 功率。
9.电动势是指外力(非静电力)克服电场力把 正电荷 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10.在电路中,元件或支路的u ,i 通常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 关联参考方向 .11.电压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电动势 的差值。
12. 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 参考点 而言。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内阻=i R 1 Ω。
15.根据不同控制量与被控制量共有以下4种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 电压控电流源 、电流控电压源 、 电流控电流源 。
16. 实际电路的几何 近似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集总参数电路。
17、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若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则需列出 b-n+1 个独立的KVL 方程。
18、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及外电路 无关 。
(填写有关/无关)。
19、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电路 有关 。
(填写有关/无关)20、电压源中的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本身和 外电路 共同 决定21、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短路 代替。
22、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开路 代替。
第10章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指的是PN结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阻断的特性。
6. 本征半导体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形成的是P型半导体,其多子为空穴。
7. 某晶体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是:V1=2V,V2=1.7V,V3=-2.5V,可判断该三极管管脚“1”为发射极,管脚“2”为基极,管脚“3”为集电极,且属于锗材料PNP型三极管。
三、选择题:2. 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 A )元素构成的。
A、三价;B、四价;C、五价;D、六价。
4.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压分别是V1=2V,V2=6V,V3=2.7V,由此可判断该晶体管的管型和三个管脚依次为(B)。
A、PNP管,CBE;B、NPN管,ECB;C、NPN管,CBE;D、PNP 管,EBC。
5. 用万用表R×1K的电阻挡检测某一个二极管时,发现其正、反电阻均约等于1KΩ,这说明该二极管是属于( D )。
A、短路状态;B、完好状态;C、极性搞错;D、断路状态。
7.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
A、多子扩散而成;B、少子扩散而成;C、少子漂移而成;D、多子漂移而成。
四、计算题2. 在图7.2所示电路中,设D为理想二极管,已知输入电压u i的波形。
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图。
解:此题的考查点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以及电路的基本知识。
yingg首先从(b)图可以看出,当二极管D导通时,理想二极管电阻为零,所以u o=u i;当D截止时,电阻为无穷大,相当于断路,因此u o=5V,即是说,只要判断出D导通与否,就可以判断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要判断D是否导通,可以以接地为参考点(电位零点),判断出D两端电位的高低,从而得知是否导通。
u o 与u i的波形对比如右图所示:第11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 射极输出器具有电压放大倍数恒小于1、接近于1,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同相,并具有输入电阻高和输出电阻低的特点。
电路原理复习题加答案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学科中的基础课程,以下是一些复习题及答案,供学生复习使用。
一、选择题1. 欧姆定律的基本表达式是什么?A. V = IRB. V = I/RC. I = V/RD. I = V * R答案:A2.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电压源不允许短路,电流源不允许开路B. 电压源不允许开路,电流源不允许短路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允许短路D.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允许开路答案:A3.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阻抗是频率的函数,其表达式是什么?A. Z = jωLB. Z = 1/(jωC)C. Z = R + jωLD. Z = R - j/ωC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内容。
答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任何电路节点处,流入节点的总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总电流。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指出,在任何闭合电路中,沿着闭合路径的电压降之和等于零。
2. 什么是叠加定理?它在电路分析中有什么应用?答案:叠加定理是指在多电源电路中,任何节点的电压或任何支路的电流都可以看作是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节点或支路产生的效应的代数和。
叠加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用于简化复杂电路的计算,通过分别计算每个电源对电路的影响,然后进行叠加。
三、计算题1. 给定一个串联电路,其中包含一个电阻R1=100Ω,一个电容C1=10μF,以及一个电源Vs=10V。
如果电源频率为50Hz,求电路的总阻抗Z。
答案:首先计算电容的阻抗,Zc = 1/(jωC),其中j是虚数单位,ω是角频率,ω = 2πf,f是频率。
将给定的值代入公式,得到Zc =1/(j * 2π * 50 * 10^-6)。
计算后得到Zc的实部为0,虚部为负值,表示电容对交流电路呈现感性特性。
串联电路的总阻抗是各个元件阻抗的代数和,即Z = R1 + Zc。
电路原理复习知识点十一章. 三相电路1.瞬时电压Ua ,Ub ,Uc 值得表达式2.对称三相电路,不对称三相电路的中心点特征3.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线电流,及相位有关联系4.例题11-2,例题11-45. 2.已知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V U 3801=(电源端),三角形负载阻抗Ω+=)145.4(j Z,端线阻抗Ω+=)25.1(1j Z 。
求线电流和负载的相电流,并作相量图。
解:本题为对称三相电路,可归结为一相电路计算。
先将该电路变换为对称Y -Y 电路,如题解11-2图(a )所示。
图中将三角形负载阻抗Z 变换为星型负载阻抗为 Ω+=+⨯==)67.45.1()145.4(3131j j Z ZY题解11-2图令VU U A︒∠=∠=0220031,根据一相( A 相)计算电路(见题解11-1图(b )中),有线电流A I 为 A78.6508.3067.6302201-∠=+∠=+=j Z Z U I YA A根据对称性可以写出 A 78.18508.302-∠==AB I a IA 22.5408.30∠==ACI a I利用三角形连接的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可求得原三角形负载中的相电流,有 A 78.3537.173031-∠=∠=''A B A I I而 A 78.15537.172 -∠==''''B A C B I a IA 22.8437.17∠==''''B A A C I a I电路的相量图如题解11-2图(b )所示。
6. 5图示对称Y -Y 三相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为1143.16V ,Ω+=)31515(j Z ,Ω+=)21(1j Z 。
求图示电路电流表的读数和线电压ABU 。
题11-5图解:图示电路为对称Y -Y 三相电路,故有0='NN U,可以归结为一相(A 相)电路的计算。
电路原理复习题单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共10小题,总共 30 分〕1题2图所示电路的I 和U 分别为I = A ;U = V 。
A. -2;3B.2;-3C. 1;3D. 2;32. 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为 。
A. 100ΩB. 50ΩC. 150ΩD. 200Ω 3 电路如下图,其中I = A 。
A. 6B. 1C. 2D. 4、4 电路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如题1图所示,U <0,I >0,那么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为A. a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a 至bB. a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b 至aC. b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a 至bD. b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b 至a题1图 题2图5. 如下图,u 、i 的参考方向 ,那么ui 的乘积表示 功率。
A. 关联,吸收B.关联,发出C. 非关联,吸收D. 非关联,发出答〔 〕题1图6. 在如下图电路中,电流I 的数值应该为A. -2AB. -1AC. 1AD. 2A答〔 〕a题2图3. 如下图直流电路中电流I 等于A. I U U R =-S 12 B. I U R =-11 C. I U U R U R =--S 1211 D. I U R UR =-S 211答〔 〕7 电路如下图,其中I = A 。
A. -6AB. -5AC. 6AD. 5A答〔 〕题3图 题4图8. 由图〔a 〕得其诺顿等效电路〔b〕,其中,I = ,R = 。
A.8 A ΩB. 4 A ,5ΩC. 8 A ,5ΩD. 4 A ,2.5 Ω答〔 〕+ U 1 -〔a 〕 〔b 〕题5图9. 图6电路中,R L 可变,R L 获得最大功率条件为R L = ,此时P max = 。
A. 9Ω 1WB. 2Ω WC. 9ΩD. 2Ω 2.5W〕题6图 题8图10 对于电感元件而言,在u,i 关联参考方向下,其正确的伏安关系〔VAR 〕应是 。
电路原理1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中的基础知识,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是理解和设计电子设备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电路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电路原理的全面理解。
首先,我们来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组成。
电源提供电流,负载消耗电流,导线连接电源和负载。
在电路中,电流沿着闭合回路流动,同时伴随着电压的变化。
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时的能量变化,是电路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电路中,电阻是另一个重要的参数。
电阻是指电流在电路中受到阻碍的程度,它的大小决定了电路的阻抗。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通常用Ω来表示。
在电路中,电阻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
电路中的电阻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改变电路的总阻抗。
另外,电路中还存在着电容和电感。
电容是一种储存电荷的装置,它可以在电路中储存和释放能量。
电感是一种储存磁场能量的装置,它可以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用来滤波、调节电压和电流等。
在电路分析中,基尔霍夫定律是非常重要的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电路中任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电路中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复杂的电路,找到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电路。
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它通常由直流电源和负载组成。
交流电路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路,它通常由交流电源、变压器和负载组成。
数字电路是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处理的电路,它通常由逻辑门、触发器和寄存器组成。
这些电路在电子工程中应用广泛,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中的基础知识,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基本概念。
通过对电路原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设计电子设备,为电子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电路原理的全面理解,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应用电子工程知识。
电路原理答案
1. 电路原理中的电流方向: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请注意,这与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2. 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的区别: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沿不同的路径流动,而电压相同;而串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沿一条路径流动,但电压会在不同元件间分配。
3. 电阻的作用:电阻是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的元件。
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
4. 电容器的作用:电容器用于储存电荷。
当电容器两端施加电压时,正极和负极会积累电荷,形成电场。
5. 电感的作用:电感是用来储存磁能的元件。
当通过电感的电流变化时,会产生磁场。
6.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交流电的电流方向和电压会周期性地变化,而直流电的电流方向和电压保持不变。
7. 电阻与电流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成正比。
即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
8. 电容器与电压关系: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储存的电荷量成正比。
即电容器所能承受的电压越大,储存的电荷量越多。
9. 电感与电流关系: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感与电流成
正比。
即通过电感的电流变化越快,产生的磁场越强。
10. 电路中的功率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可以通过电压乘以电流来计算。
即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第一部分 直流电阻电路一、参考方向、功率U -U图1 关联参考方向图2 非关联参考方向在电压、电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下,二端元件或二端网络吸收的功率为P =UI ;在电流、电压采用非关联参考方向时,二端元件或二端网络吸收的功率为P = -UI 。
例1、计算图3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指出该元件是提供能量还是消耗能量。
u u = -u =10(a)图3解:(a)图中,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元件A 吸收的功率为p=ui =10×(-1)= -10W<0 A 发出功率10W ,提供能量 (b)图中,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元件B 吸收的功率为p=ui =(-10)×(-1)=10W >0 B 吸收功率10W ,消耗能量 (c)图中,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元件C 吸收的功率为p=-ui = -10×2= -20W <0 C 发出功率20W ,提供能量 二、KCL 、KVLKCL :对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一节点,在任一瞬时,流入或者流出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为零,即Σi =0;KVL :对集总参数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瞬时,沿着任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绕行一周,该回路中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
即Σu =0。
例2、如图4中,已知U 1=3V ,U 2=4V ,U 3=5V ,试求U 4及U 5。
解:对网孔1,设回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有 -U 1+U 2-U 5=0 得 U 5=U 2-U 1=4-3=1V 对网孔2,设回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有 U 5+U 3-U 4=0得 U 4=U 5+U 3=1+5=6V三、电路元件 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受控源电容:q=Cu ,tu C i d d =,ξξ+=ξξ=⎰⎰∞-d )(1d )(1)(00i Cu i C t u tt ,2c )(21)(t Cu t W =电感:ΨL =Li ,t i L t Ψu d d d d L ==,ξξ+=ξξ=⎰⎰∞-d )(1d )(1)(00u L i u L t i tt ,2)(21)(t Li t WL = 图4例3、电路如图5所示,试写出各图中U 与I 之间的关系式。
《电路原理》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图1-1所示电路中,I 1 = 4 A ,I 2 = 1 A 。
2、 图1-2所示电路, U 1 = 4 V ,U 2 =10 V 。
3、 图1-3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0u =4 V ,+0d d tu C = 20000V/s 。
4、 图1-4(a )所示电路,其端口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图1-4(b )所示,其中u OC = 8 V ,R eq = 2。
5、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60W图1-13A6Ω3ΩI 1I 2图1-3+ u - + u C -2A2Ω2Ω 100FS (t =0)1eq+ u OC - 12+ 10V图1-4+ 4ii(a)(b)1+ U 1 -图1-2+U -2Ω 2A ∞ + +6、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1.5A 。
7、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为115V 。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设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和i,则( B ).(A)i的参考方向应与u的参考方向一致(B)u和i的参考方向可独立地任意指定(C)乘积“u i”一定是指元件吸收的功率(D)乘积“u i”一定是指元件发出的功率2、如图所示,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正方向下,电感电压u和电流i的约束方程为(A).(A)0.002didt-(B)0.002didt(C)0.02didt-(D)0.02didt图题2图3、电路分析中所讨论的电路一般均指( A ).(A)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B)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C)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D)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4、图所示电路中100V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100W,则电压U为( C ).(A)40V (B)60V (C)20V (D)-60V图题4图图题5图5、图所示电路中I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A)SUI IR=-(B)SUI IR=+(C)UIR=-(D)SUI IR=--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B)叠加原理只适用于非线性电路(C)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电路(D)欧姆定律适用于非线性电路7、图所示电路中电流比ABII为(B ).(A)ABRR(B)BARR(C)ABRR-(D)BARR-图 题7图8、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支路中电阻R ( C ).(A )对该支路电流有影响 (B )对该支路电压没有影响 (C )对该支路电流没有影响 (D )对该支路电流及电压均有影响9、图所示电路中N 为有源线性电阻网络,其ab 端口开路电压为30V ,当把安培表接在ab 端口时,测得电流为3A ,则若把10Ω的电阻接在ab 端口时,ab 端电压为:( D ). (A )–15V (B )30V (C )–30V (D )15VNIab图 题9图10、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 B ).(A )稳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B )稳态分量加瞬态分量 (C )稳态分量加零状态响应 (D )瞬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11、动态电路换路时,如果在换路前后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有:( D ). (A )()()+-=00C C i i (B )()()+-=00L L u u(C )()()+-=00R R u u (D )()()+-=00C C u u12、已知()015cos 31460i t A =-+,()0210sin 31460i t A =+,则1i 与2i 的相位差为( A ).(A )090- (B )090 (C )00 (D )0180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作业共8题)1、求图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电路 I 》复习题一、填空题1、 RC串联电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换过程中,不能突变的是。
2、一个电路有 n 个结点, b 条支路,它可以列条 KCL 方程、条 KVL方程。
3、三个 3KΩ的电阻星形连接,当转换成三角形连接时其每个等值电阻为KΩ 。
4、右图所示电路电压源功率为。
5、电阻的对偶是电导,阻抗的对偶是导纳,那么感抗的对偶是。
6、对称三相电源是由 3 个同频率、等幅值、初相依次滞后120°的正弦电压源连接成形或形组成的电源。
7、已知电路中某支路电流为i14.14sin(314t30 ) A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为,频率为,初相为。
8、理想变压器将一侧吸收的能量全部传输到另一侧输出,在传输过程中,仅仅将、按变比作数值的变换。
9、 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的固有频率是。
10、要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可在感性负载上适当的电容。
11、已知10cos(10030 )A,V,则i、u之间t u 25sin(100t 60)i的相位关系为。
12、右图所示电路中 I =。
13、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U P与线电压 U L的关系为,相电流 I P与线电流 I L 的关系为。
14、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公共连接点称为。
15、 RL串联电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换过程中,不能突变的是。
16、阻抗的对偶是导纳,电阻的对偶是电导,那么容抗的对偶是。
17、受控源中,被控制量和控制量成正比,这种受控源称为受控源。
18、已知电路中某支路电压为28.28 sin(31445 ),则该电压的有效值为,频率为,初相u t V为。
19、要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元件。
20、品质因素( Q 值)是分析和比较谐振电路频率特性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参数,当Q> 1时,电感和电容两端电压将信号源电压。
21、叠加定理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处用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处用代替。
22、某直流电源开路时的端电压为9V,短路时电流为3A,外接负载是一只阻值为6Ω的电阻时,回路电流则为() A,负载的端电压为() V。
23、试求图 1 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15V=()W;电流源发出的功率:P 2A=()W。
图1图224、如图 2 所示电路中,R1=R2=R3=R4=R5=12Ω,试求 S 断开时 AB 间等效电阻R AB=()Ω ;S闭合时AB间等效电阻 R AB=()Ω 。
25、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集中(总)参数的电路时,对于具有n 个结点 b 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 KCL方程;列出()个独立的KVL方程。
26、电路如图 3 所示,当开关S在位置“1”时,毫安表读数为40 mA;当开关S在位置“ 2”时,毫安表读数为-60 mA。
试求开关 S 在位置“3”时,毫安表的读数为()mA。
图3图427、如图 4 所示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已知U i=10 mV, R1=1 kΩ, R2=19 kΩ,则输出电压U o=()V。
28、电阻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表示为u = iR ;电感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电容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
29、动态电路的换路定则表现在储能元件电容的()和电感的()在换路前后不能产生跃变。
30 、已知正弦交流电动势有效值为100V ,周期为0.02s ,初相位是- 300,则其正弦量解析式为:();相量表达式为:()。
31、如图 5 所示电路若i(t)10cos(2 t),则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导纳ab)S。
Y =(图 5图 632、图 6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同向、反向串联的等效去耦电感分别为16mH和 10mH,则其互电感 M为()mH。
33、图 7所示电路中电流is(t )5cos( t ) A,则电流 i c(t) A 。
2图 7图 834、如果使10Ω电阻能获得最大功率,如图8 所示中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
35、在 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 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Ω,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W。
36、在三相四线制中,若负载不对称,则保险不允许装在()线中,否则可能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工作。
37、额定值为“ 220V 40W”的白炽灯,灯丝热态电阻的阻值为()Ω 。
如果把它接到110V 的电源上,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W。
38、试求图9 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P3V =()W;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P =()W。
2A图9图1039、如图 10 所示电路中,已知R2的功率为2W,则 R1= ()Ω ,R3=()Ω 。
40、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集中(总)参数的电路时,对于具有n 个结点 b 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 KCL方程;列出()个独立的KVL方程。
41、电路如图11 所示的线性网络N,只含电阻。
若I S1=8 A , I S2=12 A , U x为 80 V ;若 I S1=- 8 A, I S2=4 A ,U x为 0 V 。
当 I S1=I S2=20 A 时 U x为()V。
图11图1242、如图 12 所示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已知U i=10 mV, R1=1 kΩ, R2=19 kΩ,则输出电压U o=()V。
43、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磁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电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元件,它们都是无源的二端元件。
44、动态电路的换路定则表现在储能元件电容的()和电感的()在换路前后不能产生跃变。
3();相量表达式为:()。
46、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和相位关系为();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和相位关系为()。
47、图 13 所示电路中电流i s(t ) 5cos( t ) A ,则电流i c ( )A。
t图13图1448、如图 14 所示线圈11′中的 1 端子与线圈22′中的()端子是同名端。
49、 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若电容两端电压为100V,电阻两端电压为10V,则电感两端电压为()V,品质因数Q为()。
50、如图 15 图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为()。
i s1001H1F图 16图 1551、如图 16 所示为对称三相电路,若线电压 U AB 38030 V,Z100 j100,则相电压UAN ()V;线电流IA() A;对称三相负载为Y(星型 ) 连接。
52、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和。
对结点和闭合面可应用定律,对回路应用定律。
53、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无等效可言。
当端子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54、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为;相量关系式为。
电容的电压相量于电流相量π /2 。
55、如果响应与激励属于同一对端子,则网络函数称为函数,如果响应与激励不属于同一对端子,则网络函数称为函数。
56、已知u 100cos(314 45)V,则U=Vt57、一阶 RL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在一阶 RL电路中,若 L不变, R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58、工程上常用并联电容器的办法来提高功率因数,并联电容C值的计算公式。
59、在三相四线制中,若负载不对称,则保险不允许装在线中,否则可能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工作。
60、同名端产生的磁通起作用,异名端产生的磁通起作用。
61、在使用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电路;在各分电路中,要把不作用的独立电源置零。
不作用的理想电压源用代替,不作用的理想电流源用代替,原电路中的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62、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为;相量关系式为;电感的电压相量于电流相量π /2。
63、换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和.6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中的三个要素:、、。
65、在分析具有理想运放的电路时,有两个很重要的规则,分别是和。
66、图 17 所示电路中 ,R abΩ 。
67、图 18 所示电路中,电压源的功率为P W。
图17图1868、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
69、如果响应与激励属于同一对端子,则网络函数称为函数,如果响应与激励不属于同一对端子,则网络函数称为函数。
二、选择题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 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
A、 7AB、 6AC、5AD、 4A2、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A、L =L +L +2M B 、L=L +L -2M C2 D 、 L2、L =LL-M=LL-Meq12eq12eq12eq1 2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
A、负载串联电感B、负载串联电容 C 、负载并联电感 D 、负载并联电容4、 1电阻和 2H 电感并联一阶电路中,电感电压零输入响应为_______。
)e 0. 5t C 、u L(0 )(1 e 2t ) D、 u L (0)(1e 0.5 t )A、u L(0)e 2tB、 u L (05、已知一个20Ω的电阻上流过电流i0.2cos(wt45 ) A ,则其电压为()A、4 cos(t45 ) B 、4 cos(t45 ) C 、4 cos(t135 )D、4 cos(t 135 )6、动态电路是指含有_______元件的电路,其电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A 、电阻B、动态C、独立源D、受控源7、 10电阻和 0.2F 电容并联电路的时间常数为_______A、 1sB、 0.5sC、 2sD、 3s8、 RLC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I R3A,I L1A, I C5A 则总电流为_______A。
A、 8B、 5C、4D、 69、图 19 示直流稳态电路中电压U等于()A 、3V B、 -3V C、-6V D、 -4V10、图 20 示电路中电流 i 等于() A 、 1A B 、-1A C、2AD、12A12V-++-US+iU 362+6V-1H3A36-图 19图 2011、已知右图所示电路中的 E=2V,I k =2A 。
电阻 R 1 和 R 2 消耗的总功率为( )。
A.4WB.0WC.16WD.8W12. 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I 1=11mA,I 4 =12mA,I 5=6mA 。
I 2,I 3 和 I 6 的值为 ( )。
A.I 2 =-7mA,I =-5mA,I =18mA3 6B.I 2=-7mA,I =5mA,I 6=18mA3C.I 2 =-7mA,I 3=10mA,I 6=18mAD.I 2 =7mA,I 3=5mA,I 6=18mA13、RLC 串联电路,当外加信号源的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对外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