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考点考场考号姓 名座位号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九年级 语文(考试时间:120 分钟 考试分值:150 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共 23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伤(zhòng) 恣睢.(suī) 拮据.(jù) 箪.食壶浆(dān) B.愧赧.(něi) 摧残.(cán) 筵.席(yán ) 歇.斯底里(xiē) C.阔绰.(chuò) 找茬.(cá) 糟蹋.(tà) 不省.人事(xǐng) D.逞.能(chěng) 干.系(gān) 拜谒.(yè) 根深蒂.固(dì)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抑扬顿挫 深恶痛绝 正襟危坐 广袤无垠 B. 必恭必敬 根深蒂固 锐不可当 狼狈不湛 C. 错落有至 无可置疑 天翻地复 郁郁寡欢 D .循序渐进 因地治宜 潜移默化 暝思遐想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 不懂艺术的人,偏要将家里摆满艺术品,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几个学校的教师来我校参加观摩课大赛。
B.新疆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他聚精会神的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D.他对自己能否学好语文,充满了信心。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答卷时,请将密封线左侧的内容填写清楚,将答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1-6题23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句子。
(每空1分,共8分)(1)________________,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_____。
(2)望西都,意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彰显了诸葛亮的人生志趣,他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明志。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断章取义前仆后继镊手镊脚斟酌损益B.死心塌地寻章摘句心恢意冷滔滔不绝C.面面厮觑一气呵成痛心嫉首引喻失义D. 哗众取宠眼花燎乱翻天覆地不屑置辩3.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
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3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寿终崩.殂,这是自然规律,望你节哀顺变,多多保重!”B.“这才八点(晚20时)就让我们睡觉,你把我们当成更定..及睡的老人了!”C.在儿子十六岁的生日宴上,父亲教导儿子:“若在古时候,早已加冠..,以后做事要稳重些。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竹篾(miè) 简陋(lòu) 迷茫(máng) 菌子(jūn)B.冗长(chén)慎重(shèn)妥帖(tiē)拖沓(tà)C.累赘(zuì)悔恨(huǐ)鞠躬(gōng)生疏(shū)D.驿路(yì)晶莹(yíng)陡峭(qiào)溢出(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葺折损陡峭以身作责B.监督失意排解如释重负C.商酌别扭修润悔人不倦D.悠闲达观循环悲天闵人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无丝竹之乱耳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D.濯清涟而不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C.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通过典型的事例,凸显出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B.《爱莲说》一文中作者托“莲花”的形象突出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勾.当(gōu)庖.官(páo)商酌.(zhuó)精血诚聚.(jù)B.怄.气(òu) 逞.辩(chěn) 尴尬.(gá) 剜.口割舌(wān)C.禀.请(bǐng) 绰.刀(chāo) 腻.烦(lì) 啐.在脸上(cuì)D.谮.害(zèn) 腆.着(tiǎn) 仄.声(zè) 恃.才放旷(shì)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面面相觑趋严附势拭才放旷前倨后恭B.桑梓好友尖嘴猴腮唯唯连声忙忙碌碌C.死心塌地挖心搜胆精血诚聚起承转合D.对答如流茶饭无心狗血喷头急功近利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A.在工作中我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
B.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自暴自弃....,努力开拓各项工作新局面。
C.杨修是曹操帐下的行军主簿,因过于恃才放旷....,招致杀身之祸。
D.这个主犯为了让有些青少年死心塌地....地给犯罪集团做事,往往利用毒品控制他们,手段十分卑劣。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5.下列各项文学常识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A.《智取生辰纲》——《水浒》——施耐庵——元末明初B.《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明代C.《杨修之死》——《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D.《香菱学诗》——《红楼梦》——曹雪芹——清代【点拨】吴敬梓是清代人。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一部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白露未已(2).在水之涘(3).寂寥无人(4).凄神寒骨(5).阡陌交通(6).鸡犬相闻【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已”“涘”“寥”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很善良,请你不要用卑鄙(_____)的手段骗取他的信任。
(2)我们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不会因为你的挑拨(_____)就反目成仇。
(3)虽然每天我们都要重复着做一些________(kūzào)无味的事情,但是我们仍然不能马马虎虎。
(4)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燃放烟火,火树银花,________(xu ànlì)无比。
【答案】(1).(1)bēibǐ(2).(2)tiǎobō(3).(3)枯燥(4).(4)绚丽【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此题应该注意“鄙”应该读三声,“燥”的偏旁不要写错。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矫建湛蓝色彩辉煌B. 两侧中轴宝坐鼓楼C. 元旦既位皇帝烟雾D. 檀香轮廓休息气氛【答案】D【解析】A项“矫建”应写作“矫健”B项“宝坐”应写作“宝座”C项“既位”应写作“继位”故选D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澄碧(chéng)爆竹(bào)吊唁(yán)挽联(wǎn)B. 云锦(jǐn)昏沉(chén)绷带(bēng)皱纹(zhòu)C. 不朽(xiǔ)枯树(kū)茅屋(máo)胭脂(yān)D. 灯罩(zhào)退缩(tuì)怒号(háo)瘦削(xiāo)【答案】A【解析】A项“吊唁”的“唁”应读作“yàn”故选A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关雎》和《蒹葭》都是“风” 是属于地方民歌民谣B. 贺敬之的《回延安》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句式丰富多样短句急促有力长句酣畅淋漓陕北安塞腰鼓具有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特点D. 《灯笼》写于抗战时期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意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苏轼表达的是杀敌卫国的主题作者说“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鲜明地表达了抗敌卫国的感情【答案】D【解析】D项“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4.请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填人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关羽、文天祥、方志敏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杜甫、朱自清_______________——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答案】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解析】首先应明白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该句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再对照题干所给的名人中他们所表现出的意志对号入座根据日常积累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死水》《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选》等()(2)《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3)《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答案】(1)√, (2)×, (3)√【解析】(1)说法正确(2)《资治通鉴》为司马光主持编撰而非其自己编写(3)说法正确6.(1)_______________ 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6.(2)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___ (朱熹《春日》)6.(3)少小离乡老大回 _______________ (贺知章《回乡偶书》)6.(4)_______________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答案】(1)胜日寻芳泗水滨【解析】(1)注意“泗”“滨”的正确书写【答案】(2)万紫千红总是春【解析】(2)注意“紫”的正确写法【答案】(3)乡音无改鬓毛衰【解析】(3)注意“鬓”“衰”的正确书写【答案】(4)儿童相见不相识【解析】(4)注意“童”的正确书写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7.(2)露从今夜白 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7.(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向经受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的祝愿7.(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答案】(1)云横秦岭家何在【解析】(1)注意“横”的正确书写【答案】(2)月是故乡明【解析】(2)注意“故”的正确书写【答案】(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解析】(3)根据“向经受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可推知答案注意“婵娟”的正确书写【答案】(4)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解析】(4)根据“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柯”的正确书写【答案】(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5)根据“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可推知答案注意“帆”的正确书写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甲】处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8.(2)【乙】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加以修改【答案】应改为博雅塔成为集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解析】应改为博雅塔成为集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答案】“正襟危坐”改为“饱经风霜”【解析】“正襟危坐”改为“饱经风霜”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A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文中A是________(姓名)《水浒传》中和他一样明确坚决反对招安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主要意象是“___________”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歌手【答案】(1)①李逵, ②武松【解析】(1)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汲人物及故事情节等《水浒传》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结合A的语言可知 A是李逵《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还有武松、鲁智深、李逵、林冲、阮氏兄弟等任选其一答题即可【答案】(2)①土地, ②太阳与火把【解析】(2)结合平时的名著阅读积累可知《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而英勇斗争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太阳”这个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艾青也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自我综合评价(五)[测试范围:第五单元江山多娇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告诫(jiè) 推搡(sǎnɡ) 霎时(shà) 横溢(yì)B.寒噤(jìn) 蜷卧(quán) 闸口(zhá) 翌日(yì)C.懈怠(dài) 虔诚(qián) 苍劲(jìn) 蠕动(rú)D.隧道(suì) 恭顺(ɡōnɡ) 俯瞰(kàn) 穹顶(qión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C项注音有误,“劲”应读jì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安营扎寨勇往直前怒不可遏震耳欲聋B.风云变幻接踵而致川流不息漫不经心C.历历在目轻歌曼舞美不胜收纷至沓来D.名副其实亭台楼阁络绎不绝和颜悦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书写有误,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接踵而致”应为“接踵而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包头举办,来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B.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管,静静地停泊在波澜不惊的码头边。
C.我们总说防患未然,然而又有多少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彻底地排查隐患,坚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妖娆.(ráo)汹.涌(xiōng)嘶.哑(sī)呢.喃(ní)B. 风骚.(sāo)凝.望(níng)摇曳.(yè)飘逸.(yì)C. 分.外(fèn)稍逊.(xùn)娉.婷(pìn)丰润.(rùn)D. 今朝.(zhāo)天骄.(jiāo)冠冕.(miǎn)枉.然(wǎng)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C.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D.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3.下列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青年作家王刚到张编辑家做客,来到客厅,张编辑忙说:“小王今天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呀。
”王刚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
张编辑,我今天来舍下拜访,带来一篇拙作,想请您斧正。
”A.光临B.舍下C.拙作D.斧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日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B.短短几天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新修正版已迅速出现在各大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新一轮宪法学习潮火热。
C.通过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使我了解了许多航空知识,增强了国防意识。
D.喜剧演员宋小宝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沁园春·雪》的作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沁园春·雪”是本词的题目。
B.《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
C.《乡愁》的作者余光中,当代诗人、诗评家,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一、积累·运用(40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6分)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兹润你的生命。
只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
用心泉息灭如火的疾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生命才会获得无限的轻松。
倾听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纯净;倾听心泉,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
(1)给加点字注音。
(3分)洗濯.( ) 琐.碎( ) 丰盈.(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把事情搞成如此局面,就是他一意孤行....的结果。
B.他在当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书画家,他的书房里挂满了名人字画,闲暇时他总是约一两知己,欣赏揣摩,真是附庸风雅....呀。
C.语文书中的每幅插图都是精心绘制的,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使人赏心悦目,阅读轻松。
D.以他的个性,事情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chēn( )怒òu()气 guō( )噪 zèn ( )害2、在下列括号内插入适当的关联词语。
(2分)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别人,原来()晃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
()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
3、将下面的句子按合理的顺序排成一段话。
写序号即可。
(2分)①不要以为非长篇大论不算文章。
②文章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③长篇如是,短篇也是如此。
④文章跟别的艺术品一样,必须求精,出奇制胜。
4.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2分) 。
A.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B.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大学生们,谁看坏了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D.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张扬对李明抄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
5.仿照例句写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2分)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人的智慧之门。
仿句:书是书是6、填空(10分)①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
②《范进中举》选自我国古代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
作品主要通过()这一情节,反映了()对人们灵魂的残害。
③有一位作家曾对自己的作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是(),该作品是()。
二、阅读理解(50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25题。
(一)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
这六两多银子,老爹那了去。
”屠户把银子____(捏,抓,攥)在手里紧紧地,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_____(缩,收,取)了回去,往裤腰里(放,揣,摆),口里说:“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哩!他家就是我买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
’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死这砍头命短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
7、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2分)8、上文横线上所填的动词,刻画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9、中举前,范进称胡屠户为“岳父”,中举后称呼他为“老爹”,这种称谓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10、上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胡屠户这一人物的?试举例说明。
(2分)(二)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裙。
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凤腊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赫之子贾琏,娶的就是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乃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边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走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见了一个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连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也可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吃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东西行李都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以摆上了茶果上来。
熙凤亲为捧茶捧果。
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以放完了。
刚才带着人道后楼上好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
”因又说道:“改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熙凤道:“这倒是我闲聊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11、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12、“一双三角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的肖像描写,从直觉上给人什么样的印象?(2分)13、你怎样看待黛玉与凤姐见面时所说的那番话?如何理解“忙转悲为喜”的“忙”字?(2分)14、凤姐对黛玉提出的一连串问题是希望黛玉回答吗?如果不是,为什么要问?(2分)15、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问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三)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
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
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
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5天回家。
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地无法入睡,直到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
那年到家后,体力不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疼。
那天妈妈打电话说:“回来吧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
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
一如当年父母从湖南来到新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不选择回去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的轱辘落泪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
因为我是一粒树种,落在大树根下,荫翳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再结出新的树种。
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用生命来爱孩子。
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
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顺着转,而不能突然的停下来转回去。
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
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原载《视野》)16、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轮回:17、选出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A.上文写“回家的路”由土路变柏油路,由柏油路变铁路,目的是要表明家乡的发展快,变化大。
B.上文表现的是作者这样的思想认识:作为子女要爱父母,但不一定一辈子厮守在父母身边,好儿女应志在四方。
C.文章开始极力写“我”读书时回家的迫切心情和幸福感,与后面写“我”工作后“放飞”异地,无法留家的无奈形成对比,突出我的爱家、恋家。
D.作者本来就不想回家,因为家乡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无法和大都市相比,当年父母不愿回湖南老家,亦是如此。
18、用横线在原文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处。
(3分)19、读了本文,你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和理由。
(4分)(四) 《生命的暗示》欧阳斌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
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
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乐悠长的钟声。
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②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③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他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强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命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的遗弃么?④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⑤唯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的充当了生命地量尺。
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欢呼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的丧失了。
⑥这是一种无可挽回的丧失。
⑦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的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
生命似乎是永远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难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
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⑧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