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年1月修订)一、专业概况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创建于2003年。
本专业遵循高校人才培养规律、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着力塑造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学校和高等院校课程与教学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评估以及教师发展培训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依托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学科群体优势、学术研究氛围,融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力量,统整式、前瞻式地培养课程与教学研究、评价、管理和服务领域的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
往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教育科研机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管理部门,大中型国企的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的人才管培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严谨治学态度、良好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需要的课程与教学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1.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诚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2.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动向,掌握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
3.具有方法论意识,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并具有运用教育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54. 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在本学科使用外语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
5.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善于进行跨学科合作,能胜任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服务于课程与教学开发、设计与评估实践的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数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比较宽厚的教育专业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课程和教学论发展的动向与趋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拥有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是:1、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为科学研究、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2、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及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宽广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具有独立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的能力。
3、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书刊资料,并能撰写毕业论文摘要。
能较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三、学习年限我校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一般为三年。
课程学习时间和毕业(学位)论文撰写时间原则上各占一半。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学校允许其提前毕业;对于完不成学业,没有达到学校培养要求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得超过四年(含休学)。
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须自筹。
四、课程设臵及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含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含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学术活动、实践活动、补修课程(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研究生须补修)组成。
其中学位课程、补休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非学位课程由硕士研究生根据教学计划自选。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业务课二: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用于选拔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本考试是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入学资格专业基础课考试,主要检测考生对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检测考生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下,运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教学问题的能力。
(一)考生应具备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理解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与功能、基本理念与目标,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效实施语文教学。
(二)考生应具备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理解这门课程的价值和类型、体例与结构,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发挥教材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
(三)考生应具备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程序、方式等知识,尤其应注重体验和感悟、层次和角度、自主和探究的理解和掌握,结合现代语文多媒体教学,形成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四)考生应具备语文教师素养、教学实践、科学研究、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撰写论文、编写教材等教学实践。
(五)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分值及题型结构试卷满分为150分,题型结构及各题具体分值如下:1.名词解释题,共4个小题,每空5分,共20分;2.判断简答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教学设计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4.案例评析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三、考试范围(一)语文课程论1.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2.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3.语文课程的理念与目标;4.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5.语文课程的测试与评价: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和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著作类――1、[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3、[捷克]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4、[英]洛克著:《教育漫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5、[法]卢梭著:《爱弥尔》,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德]赫尔巴特著:《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英]怀特海著:《教育目的》,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8、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9、ralphw.tyler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汉对照版),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2110、[英]b.赫尔姆斯,m.麦克莱恩著:《比较课程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大威利姆斯:《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2、[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13、[日]佐藤正夫着,钟启泉译作:《教学论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4、[瑞典]托斯顿〃胡森(torstenhusen)和纳维尔〃波斯特尔斯威特(t.nevillepostlethwaite)主编,江山野主编译:《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5、[美]thomasl.good,jeree.brophy著,陶志琼,王凤,邓晓芳等译作:《投影课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存活―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18、厉以贤:《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9、叶澜着:《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目加 * 者为重点阅读书目。
1.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Ralph W. Tyler.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Prepar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9.3.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黄甫全,王嘉义.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张华.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1.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15.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6.[美]E.R.希尔加德,R.L.阿特金森,R.C.阿特金森.心理学导论(上、下)[M].周先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孙亚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0.[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1.[美]L.M.霍普夫. 世界宗教[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22.孙亚玲.课堂组织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
全日制语文教育硕士阅读书目一、教育学类1.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叶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教育哲学通论》,黄济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理解与教育》,金生鈜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什么是教育》(邹进译),雅斯贝尔斯著,三联书店1991年版《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被压迫者教育学》[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叶澜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钟启泉、高文、赵中建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石中英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民主主义与教育》[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史密斯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教育评价》[美]B·S·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人的教育》福禄贝尔(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和教师的谈话》,[苏]赞可夫(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教育的艺术》,[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皮亚杰教育论著选》,[瑞士]皮亚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版《教育学的建构》,陈桂生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硕士研究生读书目录(二)一、著作部分1.瞿葆奎主编:①《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②《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③《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④《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⑤《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1994年版。
⑥其他相关教育学文集。
2.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4.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5.赫尔巴特著:《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杜威系列著作:《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布鲁纳著:《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大河内一男等著:《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9.胡森等主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唐莹著:《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左藤正夫:《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5.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6.唐文中主编:《教学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7.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研究生阅读书目(推荐)一、教育学、心理学类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王策三著:《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
5.[美]拉尔夫·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著:《学校教育研究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二、语文教育类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张志公著:《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李海林主编:《1978~2005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学科教学专业研究生阅读书目单(修订版)一、哲学类1、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3、卡西尔著:《人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4、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理解》,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6、(法)拉贝,(法)毕奇著,潘林,刘岩,王川娅译:《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龙春华著:《北大人生哲学课》,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版8、陆有铨著:《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9、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10、邓友超著:《教育解释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二、语言学类1、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刘润清编著:《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3、邢福义、吴振国主编:《语言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申小龙著:《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主义——20世纪中国语言学思辨录》,学林出版1989年版5、申小龙著:《文化语言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6、陆俭明、沈阳著:《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8、索振羽著:《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9、丁迪蒙主编:《汉语语言文化学教程》,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0、刘富华,孙炜主编:《语言学通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三、文学与美学类1、赵志军著:《文学文本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申丹著:《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4、傅道彬,于茀著:《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曲卫国著:《话语文本学导论:文体分析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7、王宁著:《比较文学:理论思考与文学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8、姚斯、霍拉勃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9、李建盛著:《美学:为什么与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0、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四、心理学类1、施良方著:《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杜晓新著:《元认知与学习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5、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唐全腾著:《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7、(美)法伯(Farber,B.A.)等主编,郑钢等译:《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8、(爱尔兰)卡尔著,张建新等译:《儿童和青少年临床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版9、王坤等编著:《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治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10、(美)斯滕伯格,(美)威廉姆斯著,姚梅林等译:《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五、教育类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编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3、保罗·弗莱雷著:《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5、周洪宇、刘居富主编:《迈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金林祥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郑金洲、瞿葆奎著:《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9、丁钢主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0、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11、杜成宪、丁钢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2、顾明远著:《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3、喻本伐、熊贤君主编:《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4、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5、吴文侃、杨汉清主编:《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6、熊明安,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7、熊明安,喻本伐主编:《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8、田建荣编:《中国考试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91、谢青,汤德用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黄山书社出版社2004年版20、刘海峰等著:《中国考试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1、申国昌、史降云著:《中国学习思想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2、田正平、肖朗主编:《中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3、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4、董远骞著:《中国教学论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5、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6、周谷平著:《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27、陈时见主编:《当代世界教育改革》,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28、黄书光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29、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0、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1、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2、高天明著:《20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变革》,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33、熊明安主编:《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34、王建军著:《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5、任长松著:《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6、王旭东编:《国外中小学教育面面观——国外师生关系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37、钟启泉等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8、黄书光、王伦信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9、汪霞主编:《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0、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41、郝德永著:《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42、从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43、李定仁等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4、李定仁等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45、裴新宁著:《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46、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二十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7、张大均著:《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8、丁朝蓬著:《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9、朱永新著:《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50、何菊玲著:《教师教育范式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51、赵福庆著:《教育每天从零开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52、东缨著:《从教师到教育家(洪宗礼评传)》,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53、(美)韦布,陈朝阳译:《美国教育史:一场伟大的实验》,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54、(美)克伯屈著,孟宪承,余庆棠译:《教育方法原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55、檀传宝等著:《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56、朱士群,胡璋剑,张群著:《教师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57、程方平著:《教育能真正改变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58、杨东平著:《有多少状元能够真正成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59、查有梁著:《教育的生命怒放:科学与人文纵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60、章夫,蒲薇:《谁来为教育买单》,台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61、杨斌编:《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62、郝志军等编著:《当代国外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63、赵福庆著:《教育每天从零开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64、汪明帅编著:《读一点教育史——教育史上的人和事(今日如何做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65、王宏甲著:《教育的良心》,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66、刘铁芳著:《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67、张康桥著:《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68、杨斌著:《教师职业的幸福的秘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69、雷玲著:《教师要学陶行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70、李镇村著:《教师的体态语》,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六、语文教育类1、费锦昌主编:《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2、语文出版社组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3、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二十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李杏保编:《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6、李树编:《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史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7、刘国正编:《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8、张志公著:《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9、顾黄初著:《语文教育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10、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1、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1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1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15、庄文中编:《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16、黎泽渝等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7、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18、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19、王文彦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远方出版社2006年版20、王松泉等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21、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22、陈黎明、林化君著:《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3、郑国民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4、陈雪虎著:《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5、张伟忠著:《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6、赵志伟编著:《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7、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编:《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2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8、吴忠豪著:《外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29、刘正伟著:《国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0、刘永康主编:《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31、蔡美惠著:《台湾中学国文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32、王爱娣著:《美国语文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3、朱绍禹、庄文中主编:《本国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4、钱理群著:《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5、钱理群,孙绍振著:《对话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6、李杏保、陈钟梁著:《纵论语文教育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37、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38、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9、倪文锦著:《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0、倪文锦,何文胜编著:《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语文教育初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1、曹明海张秀清编著:《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2、曹明海主编:《语文教学解释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43、曹明海主编:《语文教学本体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44、潘庆玉著:《语文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45、刘占泉著:《汉语文教材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6、刘淼著:《当代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47、周庆元著:《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8、郑国民等著:《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49、郑国民著:《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0、潘新和著:《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51、韩军著:《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2、程红兵著:《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53、董菊初著:《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4、王荣生著:《语文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5、王荣生等著:《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56、于源溟著:《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57、曾祥芹主编:《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58、王文彦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59、张正君主编:《河南语文教育专家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60、张正君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61、耿红卫著:《革故与鼎新——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62、耿红卫著:《语文教育新论》,长江出版社2007年版63、耿红卫主编:《和谐语文教育建构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64、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65、李海林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6、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67、王尚文主编:《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68、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69、王丽主编:《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70、江明主编:《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71、钟晓雨主编:《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2、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3、刘能镛,马长安著:《网络语言与语文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4、于漪著:《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75、任苏民著:《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6、董蓓菲著:《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77、苏立康主编:《语文课程的基础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78、邰启扬,徐志勤著:《语文教育论:心理学视角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79、陈弦章著:《语文教育文化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0、施茂枝著:《多维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81、张心科著:《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2、黄灵庚著:《训诂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3、姚竹青著:《大语文教学法(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84、蔡伟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5、蔡伟主编:《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6、厉复东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87、郑桂华著:《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8、王相文,王松泉,韩雪屏主编:《语文课程教学技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89、雷玲主编:《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0、韩雪屏,王相文,王松泉主编:《语文课程教学资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91、耿红卫主编:《网络语文教育建构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92、耿红卫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93、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94、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95、肖川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96、温儒敏、巢宗祺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97、周小蓬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98、吴忠豪著:《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专题行动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99、潘新和著:《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00、潘新和著:《语文:审视与前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01、顾明远,赵国忠著:《说课最需要什么:中外优秀教师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02、于漪著:《语文教师如何成长》,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版103、于漪著:《涌动生命的课堂》,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104、曾祥芹著:《曾祥芹文选(上、中、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10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洪宗礼与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06、龚春燕,冯友余,查慧著:《魏书生特色教育》,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107、人民教育编辑部编:《教学大道:写给语文老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108、谢保国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稿》,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09、朱晓斌,倪文锦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110、张哲英著:《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观察: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中心》,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102、林忠港著:《语文教学形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03、程翔著:《程翔与语文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04、胡适,鲁迅,梁启超:《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版105、刘正伟著:《名家解读:语文教育意蕴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106、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著:《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107、余映潮著:《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108、曹明海主编:《本题与阐释: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109、钱理群著:《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10、刘华著:《经典语文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111、潘庆玉著:《语文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112、温儒敏著:《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13、宋运来著:《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14、何永康编:《高考语文试题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115、席玉虎主编:《初中语文教师科研入门》,首都师大出版社2012年版116、席玉虎主编:《高中语文教师科研入门》,首都师大出版社,2012年版117、徐林祥主编:《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18、戴前伦著:《中美语文教育比较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版119、王文著:《零距离美国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120、石鸥主编:《美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21、周小蓬著:《中外母语教学策略》,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122、董蓓菲著:《全景搜索: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23、唐燕儿编著:《华文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124、彭俊主编:《华文教学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25、郭熙主编:《华文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126、孙浩良著:《海外华文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127、蔡昌卓:《东盟华文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28、张向前:《世界华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年版129、陈荣岚著:《全球化与本土化: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策略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30、连榕等编:《华文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131、何强生著:《语文研究性学习论》,安徽出版社2008年版132、李政涛、吴玉如著:《“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33、许书明著《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134、叶圣陶著,周益民编:《怎样写好作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135、叶圣陶著,周益民编:《怎样学好语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13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37、甘其勋著:《文章教育学》,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138、刘济元著:《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39、贺卫东主编:《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40、桑哲主编:《语文新课程名家访谈》,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七、语文教材类人教版:1、小学语文教材全套12本2、初中语文课本全套6本3、高中语文教材新课标全套必修选修20本苏教版:4、小学全套12本5、初中语文全套6本6、高中语文必修选修20本北师大版:7、小学语文教材全套12本8、初中语文教材全套6本9、高中语文必修选修20本语文版:10、小学语文全套12本11、初中语文全套6本12、高中语文教材全套必修选修12本语文教育学教研室耿红卫修订2013年6月。
课程与教学论文献书单《教学原理》参考文献:一、教材和通用类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李秉德、李定仁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田慧生、李如密主编:《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5、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
6、[美]加涅著:《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日]佐藤正夫著:《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三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台湾]单文经著《教学引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裴娣娜主编:《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Cruickshank,D.R.等著,时绮等译,教学行为指导(TheAct of Teaching),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
15、Gary D.Borich (2000),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4th edition, Prentice-Hall,Inc . [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Richard I.Arends (2007), Learning to teach, 7th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panies.17、Donald C.Orlich, etc (2007), Teaching Strategies:A Guide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 8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8、William Wilen, etc (2004), Effective secondary teaching, 5th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19、W.R.Miller & /doc/961795220.html,ler (2002), Instructors and their jobs, 3rd edition, American Technical Publishers,Inc.20、Harvey Daniels & Marilyn Bizar (2005), Teaching the best practice way: methods that matter, K-12. Stenhouse Publishers.二、各部分对应类Ⅰ、教学引论见“教材和通用类”文献。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精读书目
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Cook, V.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
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Richards, J., et al.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陈琳, 王蔷, 程晓堂主编.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陈琳, 王蔷, 程晓堂主编.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泛读书目
Arthur, H.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1981.
Gibaldi, Joseph.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Larsen-Freeman, Diane,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龚亚夫, 罗少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胡鉴明. 交际法和中国英语教学.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罗先达, 尹世寅. 初中英语新课程学与教.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2008.
王立非. 现代外语教学论.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泛读书目
Arthur, H.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1981.
Gibaldi, Joseph.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Larsen-Freeman, Diane,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龚亚夫, 罗少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胡鉴明. 交际法和中国英语教学.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罗先达, 尹世寅. 初中英语新课程学与教.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王立非. 现代外语教学论.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学术期刊
1.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1990年至今.
2. 中小学外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主办,1978年至今.
3.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主办,1978年至今.
4. 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1990年至今
5.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1999年至今.
6. TESOL Quarterly,1967年至今
7. ELT Journal,1981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