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锦园小区绿地规划及植物配置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景观绿化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之一,其良好的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能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营造美好的居住氛围,还能提升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平衡。
而植物是居住区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居住区景观绿化的效果。
一、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能够完美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并具备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生命力。
比如,南方地区的居住区可以选择热带、亚热带广泛分布的植物品种,如芒果、香蕉、栀子花、牡丹等。
而北方地区的居住区可以选择生命力强、耐寒抗旱、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如银杏、松树、槐树、玉兰等。
二、考虑植物的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植物的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
比如,可以在居住区中配置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草坪、灌木丛等,以增添居住区的美观度;还可以配置具有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空气品质、减少噪音的植物品种,如仙人掌、龟背竹、吊兰等;也可以配置具有香味、药用价值的植物品种,如薰衣草、紫罗兰等。
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布局植物,防止植物相互干扰,影响生长发育。
比如,应该注意植物的生长速度,合理配置植物品种,以保证植物相互平衡;还应该注意植物的成长习性,比如灌木丛、树木等应该布局在较开阔的区域,同时应该留有充分的空间,避免影响行人通行;草坪等植物品种则应该放置在较平坦的区域,以利于其生长。
总之,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以达到优美、健康、生态、宜居的绿化设计效果。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景观绿化是指在居住区内通过植物配置设计来打造美丽的环境。
植物配置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提升居住区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从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植物选择和设计技巧三个方面,对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进行浅谈。
植物配置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适宜性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的植物。
其次是景观性原则,选择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的植物,如花卉、灌木和乔木。
再次是生态性原则,选择具有生态效益和生态适应性的植物,如空气净化植物、水生植物和蓄水植物。
最后是可持续性原则,选择生长快速、易于养护和更新换代的植物,以减少植物配置带来的维护成本。
植物配置设计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植物。
从美观度来看,可以选择具有鲜艳花朵和各类形态的花卉,如玫瑰、牡丹和郁金香。
从生态效益来看,可以选择种植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和吸收噪音的植物,如绿萝、仙人掌和银杏树。
从生态适应性来看,可以选择具有抗病虫害和适应干旱和寒冷等恶劣环境的植物,如仙人球、薰衣草和柏树。
从可持续性来看,可以选择具有生长快速和易于养护的植物,如多肉植物、金鱼草和榕树。
植物配置设计应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是植物的高低错落布局,可以通过在高楼附近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来打造垂直绿化效果。
其次是植物的色彩搭配,可以根据花卉和植物的颜色搭配,来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再次是植物与硬装结合,可以将植物与建筑物、花坛和健身器材等硬装融为一体,增加景观的整体性。
最后是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可以选择具有四季观赏效果的植物,如春季的樱花、夏季的荷花、秋季的红叶和冬季的黄梅,来给居住区带来不同的景致。
植物配置设计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选择植物、科学布局和巧妙搭配,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中,要注重植物配置设计的细节,从选择植物到布局设计,都要考虑多个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居住区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体验,而景观绿化作为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对居住区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进行一些浅谈,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植物配置设计的基本原则要进行好居住区的植物配置设计,首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阳光、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
要考虑植物的功能需求,包括美化、遮荫、净化空气等功能,在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
要考虑植物的景观效果,包括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在居住区的景观绿化中,常见的植物配置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公共绿地绿化等。
针对不同的场所和功能需求,需要进行不同的植物配置设计。
1. 道路绿化道路绿化是居住区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供遮荫、净化空气等功能。
在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耐旱、耐污染、抗风等特性的植物,如梧桐、法国梧桐、国槐等。
这些植物生长迅速,树冠茂密,能够有效地改善道路两侧的环境,并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适合作为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2. 庭院绿化庭院是居住区的私人空间,其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到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在庭院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进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观赏植物,如玫瑰、茶花、木兰等,也可以选择一些果树,如柑桔、苹果、樱桃等,既美化了庭院环境,又能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
3. 公共绿地绿化公共绿地是居住区的开放空间,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其绿化设计需要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
在公共绿地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一些功能性植物,如草坪、灌木、地被植物等,能够形成开阔的绿地景观,并且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方法初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园林景观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中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园林景观绿化更是备受关注。
合理的绿化设计和施工方法,以及植物的合理配置,将极大地提升小区的居住品质和美观度。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方法和植物合理配置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方法。
1. 合理利用空间住宅小区的绿化面积通常较有限,因此在进行绿化施工时,需要合理利用空间,尽可能地将绿化景观布局到每个角落。
可以通过设计小型花坛、种植绿植、布置造型石、设置水景等方式,使得小区每个位置都成为美观的绿化景观。
2. 确保树木健康成长在选用树木时,需要根据小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树种。
在栽植时,需要留意树木的根系情况,保证其生长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树木的修剪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对树木进行修剪和清洁,保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3. 注重细节处理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细节处理至关重要。
在草坪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草坪的平整度和质量,避免出现杂草和凹凸不平的情况。
在花卉的种植中,需要注意不同花卉搭配的效果,以及颜色的搭配和比例搭配,使得整体景观更加美观。
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进行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时,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选择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的植物和施工材料。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持景观绿化的生态平衡。
1. 根据功能区域进行植物配置在小区内不同的功能区域,应根据其具体功能和性质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在休闲娱乐区域,可以选择一些高大的乔木和草坪,以营造开阔明亮的氛围;而在住宅区域,应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和花卉,以提升居民居住的舒适感。
2. 考虑植物生长特性在选择植物进行配置时,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包括树种的高度、生长速度、阳光需求、土壤适应性等因素。
避免选择生长过快或者生长过高的树木,以免引起绿化景观的混乱和不协调。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配置探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小区园林景观绿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是小区的“面子”,直接关系到小区的环境质量和居住品质。
而其中的植物配置和施工工艺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园林景观绿化的整体规划、植物配置和施工工艺三个方面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进行探析。
一、园林景观绿化的整体规划在进行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的整体规划时,需要考虑到小区的环境特点、居民的需求以及现有的土地资源。
首先要对小区的地形、地势、自然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小区内适宜发展的绿化区域和不适宜发展的区域。
要结合小区的定位和定位的居民群体进行整体规划,比如高档住宅小区应该有精心设计的景观绿化,而中低档住宅小区则更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
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休闲需求和活动习惯,合理规划绿地、广场、休闲设施等景观元素,打造出符合居民需求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配置植物是园林景观的灵魂,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性。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性植物的适应性是指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其对土壤、光照、水分等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以确保植物在小区内能够茁壮成长。
2. 视觉效果植物的视觉效果是指植物在整体景观中的外观效果,包括植物的色彩、形态、质地等。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视觉效果,根据景观的风格和主题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形成有层次、有变化、有节奏的园林景观效果。
3. 季节性植物的季节性是指植物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季节性,选择具有四季景观的植物,确保小区的景观在整个年份都能保持丰富多彩的风貌。
4. 品种多样性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选择多样的植物品种,避免过分单一的植被结构,以确保小区的植被具有丰富的生态景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持。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的探讨一、小区园林景观的意义小区园林景观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和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营造出宜人的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
它能够改善空气的质量,吸收污染物,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污染,降低城市噪音;防止风沙暴,减少风沙污染;能缓慢水流,减少洪水破坏;可促进大气圈恢复,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有效改善地表温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空气洁净宜人,把城市建设成人们高品质居住、休闲游乐的现代化度假胜地。
二、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基本要求1.在绿化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小区的实际情况,根据整体景观设计思路正确分析、确定绿化部件的数量和形状,保证其以完善的布局、美观舒适的形态来适应环境,优化整体景观。
2.绿化施工中,应根据季节、地形和气候条件准确选定合适的植物,保证植物的生长繁茂,丰富多彩的植物组合结构,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
3.施工人员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微小人工手段来调整绿化布局,使植物按照景观设计构型的方案来植栽,保证植物的数量和形状能够完美的搭配成整体景观。
三、小区园林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1.植物合理配置要以空间布局为主,把植物安置在能够有效保留和表现出室外空间美感的位置,因地制宜优化绿化布局;2.植物配置要考虑种植条件、植物配偶间的相互关系等因素,合理搭配植物种,切忌把整体景观设计构成重大变化;3. 要多注重个性化的植物组织,选择自然的、拙朴的植物,使小区景观具有大自然的造景灵感。
除此之外,绿化设计的整体协调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要以绿化布局的全面性、分散性和节点空间的必要性为原则进行绿化施工,使整个景观形成有机的整体,形成完美的景观美景。
四、结论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对于改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住宅小区宜人环境创造及绿化园林美观的重要措施,植物应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技术要求,结合植物的生长性状,视不同季节具体选择植物类型,结合特定空间特征,合理配置植物才能使植物更好的结合空间,营造出漂亮、壮观的景观,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环境。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的景观绿化是指在城市居住区内进行植物配置设计,以增加居住环境的美观性和舒适度,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植物配置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配置设计应考虑到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
不同的居住区有不同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植物配置设计。
在大型居住区的公共空地和道路两侧可以选择高大的树木和灌木,以增加居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和净化空气的功能;而在小型居住区的庭院和阳台上,可以选择花卉和藤蔓植物,以增加居住区的美观性和居住者的精神愉悦感。
植物配置设计应考虑到居住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
在气候寒冷、土壤贫瘠的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的植物,如松树、山楂等;而在气候温暖、土壤肥沃的地区,可以选择热带植物,如棕榈树、丽江木等。
植物配置设计应注重植物的品种多样性和色彩搭配。
品种多样性可以增加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和观赏性,使居住者在欣赏植物的感受到多样性的美。
色彩搭配可以通过植物的花朵颜色和叶子颜色等不同元素进行,既可以创造居住区的丰富和繁荣感,又可以给居住者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
在春季可以选择一些开花早、花朵颜色多样的植物,如樱花、郁金香等;而在秋季可以选择一些叶子颜色鲜艳、层次感强的植物,如红叶李、银红杨等。
植物配置设计还应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管理。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养护管理的要求,需要根据植物的特点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
在居住区中可以选择一些生长速度适中、养护管理相对简单的植物,以减少对居住者的打扰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需要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和补植,以保持居住区的整洁和美观。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的探讨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绿化是提升小区整体品质和环境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因此,合理的施工与植物配置对于小区园林景观绿化的效果至关重要。
一、合理施工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置:合理的基础设置可以增加景观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例如,在道路和人行道上设置适当的排水系统,以防止水患和积水。
同时,为了增强小区的安全性,路灯、照明设施和警示标志也要进行合理设置。
2.绿化材料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绿化材料,如花草树木等。
同时,考虑到小区居民日常养护的便利性,选择耐寒、耐旱、抗污染等特性较好的植物。
3.景观布局: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景观布局。
例如,在公共区域设置花坛、草坪、健身设施等,供居民活动和休闲使用。
同时,在小区内设置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结合,以增加整体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4.施工流程: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安全,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确保施工与环境协调共生。
二、植物合理配置植物的合理配置是小区园林景观绿化的核心之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理配置:1.植物种类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如在北方地区选择耐寒的乔木和灌木,而在南方地区选择耐热和耐湿的植物。
同时,根据小区整体的风格和氛围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以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
2.植物布局:根据小区整体布局和功能需求,合理布局植物。
例如,在小区入口处和公共区域设置醒目的花坛和彩色植物,以增加整体的美感。
在住宅楼周围种植绿化带,增加居民起居的舒适感。
同时,在小区内设置休闲区和运动区,栽种一些草坪和树木,以供居民活动使用。
3.植物的生长习性: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配置。
一方面,要考虑植物之间的高矮搭配,避免高矮植物相互遮挡;另一方面,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避免植物生长过快而影响景观的整体效果。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居住区是人们生活的居住环境,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绿化成为居住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恰当地配置植物,以达到最佳的美化和宜居效果,是居住区景观绿化的关键。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设计理念、维护管理等方面探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首先,植物的选择要符合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能够适应居住区环境,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
需要考虑光照、气温、土壤、土层深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选择抗旱、抗风、耐寒、快速生长的植物。
同时,要避免野生害虫和病害,确保观赏性和安全性。
其次,要考虑植物的空间布局和色彩搭配,使之与周围建筑和环境相得益彰,不同植物之间要形成相应的层次和整体协调。
在三维效果上,应充分利用植物的高度、形态和树冠造型,形成生机盎然、合理饱满的景观形态。
颜色上,要注意避免过于花哨和对比强烈的搭配,一般以浅色系或中间色为宜,更好是自然色系。
最重要的是,应采取合理的维护管理措施,及时修剪、浇水、施肥、除虫、除草等措施,保持绿化带的整体卫生、干净、美观。
此外,还应按照季节变化,做好秋冬季植物管理,防止自然因素的侵害。
综上所述,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充分考虑气候、生态、颜色和季节等因素,使之达到美化环境、增强生态效益、提高居民舒适感的目的。
此外,为了保持好的效果,还需加强维护管理的措施,不断完善绿化布局和管理工作。
浅谈小区绿化植物配置园林环境景观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营造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和谐境界,本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为住户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态居住环境和人文景观环境。
标签:植物;景观配置;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住宅小区园林环境景观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营造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和谐境界,本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为住户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态居住环境和人文景观环境。
1、住宅小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1)小区的绝大多数建筑为行列式布置,较少为混合式布置。
建筑密度大,人均绿地少。
(2)综合光照强度大。
居民楼有的是瓷砖贴面,有的封阳台以及大窗户也用了大量的玻璃,使阳面光照更大。
阴面也不再是浓荫,尽管造成了眩光现象,但对喜光树种的生长却有着积极作用。
(3)植物配置所有的植物种类单一,植物栽植过于杂乱,养护管理工作不能及时跟进。
(4)植物配置多为平面化,在立面绿化方面有所欠缺,景观的文化功能等考虑不够。
(5)由于建筑垃圾及废弃物的回填,使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较差,植物生长受到抑制,使生态效益大打折扣。
2、住宅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
在植物配置特色营造时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住宅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植物造景为主题的可持续性为使命,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营造有益身心健康的自然景观植物群落。
充分考虑居民享用绿地的需求,建设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性和再生功能,维护小区生态平衡。
浅谈锦园小区绿地规划及植物配置摘要:居住区的绿化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针对小区绿地规划及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促进小区进一步和谐发展。
关键字:锦园小区;绿地规划;植物配置;问题及措施锦园小区位于温岭市东南锦屏新区。
根据小区的整体规划布局,形成相应的绿地结构。
纵观整个小区,绿地可以分为中心绿地(居住区公园)、集中绿地(组团交往空间)、院落绿地(邻里交往空间)、宅旁绿地及各公共设施的专用绿地。
小区的绿地结构形成以中心绿地向四周辐射,各点相互串联的系统。
中心绿地间各组团开敞,与组团内的集中绿地形成视觉共享。
各组团与中心绿地、组团与组团之间均凭游步道贯通。
而植物正是根据绿地规划情况而配置,可谓因地制宜。
1、绿地规划特色及设计要点1.1绿地规划特色小区整体环境规划设计最主要的特色是采用了“场所精神途径”的景观规划手法,进行空间的分隔、及创造,同时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进行指导。
根据小区中各绿地所处的位置、性质、功能的不同,从绿地的使用对象出发,考虑进行绿地空间分隔,通过所创造的不同氛围来定性质不同的空间形态。
根据绿地的空间定性进行具体的布置。
主干道与中心绿地(居住区公园)是小区内最开放的空间,在功能上应该满足各年龄阶层居民的活动需求,组团中心绿地是开放和私有兼有的空间,主要以儿童、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为布局重点,院落绿地是私有空间,考虑以邻里交往场地为主,宅旁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
专用绿地中小学校园环境,强调文化氛围的创造及教育意义的体现,幼儿园的绿地以体现轻松、活泼氛围为主题。
1.2设计要点根据小区的总体布局,以及相应的绿地结构,各场所的空间模式和定性,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
1.21 中心公园:生态群落肌理中心公园必须集中体现小区的景观特质,必须考虑“过去”对它的影响。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更着眼于未来。
因此,中心公园设计中一般的常规标准变的模糊。
中心公园的布局不单单与最终目的以及客观功能有关,设计者赋予其一种情绪的主观因素。
因此,通过动态体系展开设计。
在主轴线上串接两条动态轴线,其中一条是曲折的浅水溪在地上延伸,另一方向由一组膜结构小亭在空中伸长。
这一动态规划实现的前提一方面是表层空间规划的可变性与灵活性,另一方面是空间的可用性与识别性。
这一过程中人的行为交往有着诸多的可能性,这也体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
公园的植物形成不同的生态群落,如公园西南片密密的水杉林。
中部区的复合混交林,同时有很多散布园中的小型植物群落。
轴线上的动态元素,穿行在水杉林中的线性土丘,草地、硬地广场、水系、起伏的坡地,不同肌理叠加、混合,营造各具趣味的空间,同时共同形成一个极具张力的结构体系。
1.22、A组团绿地:秩序嵌块此组团绿地位于小区西北角,由主入口往右即可进入。
8排住宅围合了一个长达150米,宽50米的大绿地,如同一个宽敞的大厅,从组团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尺度并不特别宜人。
为克服这个难题,规划好这个大空间,以使居民在其中感到舒适,必须再进行一定空间细分。
因此,在几条互相垂直的轴线上,设计者为这一空间铺设相对复杂的地面。
铺以不同的几何形状,嵌入不同的修剪整齐的灌木色块,以获得丰富的空间氛围。
一条笔直的白色花岗岩步道,作为联结基地组团的轴线,其本身由相同模数的石块组成。
其右侧与草地融合,步道的旁边为从住宅中出来活动的居民设计了一个弧形区,由一堵弧形花墙围合而成。
中间有石块从地上突起,组成一个可游可憩的休闲空间。
1.23、B组团绿地:自然此组团核心景观由北部逸云广场及榉树广场和南部疏林草坪和健身步道构成,榉树广场提供了绿色基调中自由的运动和休憩空间,这成功地利用了组团绿地,改善了景观。
逸云广场主要由三个圆形小广场及南部休憩亭廊组成三个圆形小广场,两个为儿童提供了游戏场所和游乐设施,另一个则利用沙、石、白与蓝色铺装等多种介质表达了自然的多样化与白云的飘逸、广场南部采用新材料卡普隆板,人们在其下既能受到荫凉,同时也可观察到白云的运动,真切地感受到自然,这同自然主题相呼应,让人更感觉到了自然。
同组团南部为小乔木和花灌木及草坪共同形成的自然疏林景观,并将其中的游步小道等以大小不等卵石、木质铺装、细砂及周围随景放置的健身器械共同组成健康步道。
同时,又和组团西部更大范围的道路共同联接起来形成总长约500米的健康步道,这条步道穿行在由植物形成的不断变化的开阔与幽闭空间,为人们散步、健身等休闲活动提供了非常好的线性场所。
1.24、C组团绿地:自由此组团设计着重考虑居民心理情感及功能需求,并同时创造良好的空间与景观效果,构图上自由和规则两种要素互为补充、核心构图为圆形主广场及正六形羽毛球场,周边采用低矮灌木、小乔木及地被组成流畅的自由曲线。
整体上形成周边密集,中心开阔的空间效果。
圆形广场铺装形式活泼、飘逸,与广场中心“风、光与影”雕塑相呼应。
“风、光与影”雕塑利用金属构件来形成不同的点线面表达了风、光与影的运动,表达了一种自由和无拘束的意念。
圆形广场为人们提供了开阔的活动场地。
广场南向游廊为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停留休憩的场所。
南向林荫小广场为老人下棋、遛鸟提供了场地。
方形羽毛球场为青少年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场所,球场周围为方形金属花棚架,花棚架上爬有藤本花卉,这既为运动的人们提供了休憩场所,同时,自身也构成了很好的景观,并增加了绿量。
1.25、D组团绿地:温馨宜人位于小区东北角的组团,规划设计创造一种居民户外活动的温馨、宜人气氛。
组团中心绿地基本为长方形,约6400平方米。
规划设计利用地形的升降来划分不同的空间,以主要使用对象老人、儿童的活动需求来定性。
整体布局以45度转向,连接道路两侧绿地,在近道路一侧,以台地、景墙进行空间限定,局部放大形成广场,作为居民的健身广场,通过台阶与上部空间相连,以相同的铺装样式与道路另一侧的绿地形成统一的关系。
上部空间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安排了石韵广场、藤影回廊、游戏沙坑等。
各部分通过地面铺装形式,贯穿其中石材的不同形态,统一连接整块绿地。
1.26、E组团绿地:简洁连续该组团有着大片的硬地,以满足消防登高的需要,因此,简洁是该组团本应具有的个性。
三块绿地以连续的肌理覆盖,只在进入的空间做一些变异处理。
1.27、院落空间为较私密的活动空间:在本设计中,采用南方庭院的设计手法,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绿地空间和适宜的硬质铺装和活动场所,使之真正成为居民的“室外起居室”。
庭院绿化布置时注意选择具特色树种,从而增加院落的可识别性。
1.28、专用绿地:包括校园绿地和幼儿园绿地。
校园绿地根据整体的规划布局,基本以植物造景为主,布置适量的游步道、休息广场。
强调校园文化氛围的创造,在植物种类上结合科普教育。
幼儿园绿地主要是创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充分考虑儿童的猎奇、好动等心理需求。
游戏设施造型奇特,色彩丰富。
植物材料选用树、叶形或花形独特、无毒、无刺的树种。
1.29、主干道的设计时以两排行道树将小区各部分有机联系在一起,并做到人车分离,另外主干道设计注重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局部处理成双排树林荫道或放大为休息小广场,并提供坐凳供行人停留休息,人行道采用当地石块铺装,表达一种地方文脉特色。
2、绿化种植配置根据小区环境的总体布局特点,进行具体的种植规划。
环境设计的风格是以现代构图为主,强调场所感。
因此在植物配植时考虑整体氛围的创造、到视觉和使用上的特点,小区所在的区域特征,创造出特色明显的植物景观。
基于上述考虑,小区的基调树种为香樟、鹅掌楸,以广玉兰、合欢为补充。
在具体的规划配植时,注意和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2.1、尊重生态规律植物配植时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进行布置,建成符合自然生态、群落的景观,同时引入“保健树种”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乔、亚乔、灌、亚灌、地被、草、花等相互间的搭配,最大限度地增加绿视率和绿量,提高生态质量。
2.2、体现地方特色锦园小区所在地温岭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在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特色,引进少量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材料。
2.3、强调植物的季相变化景观因当地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在景观创造中充分考虑这一点,在植物材料的使用上突出各季的特色景观。
春季的繁花;夏季的浓荫;秋季的绚烂;冬季的苍翠。
2.4、充分考虑到小区规划用地对种植的限制,小区的组团集中绿地基本上是地下车库的顶部,在植物材料上以浅根条,落叶的灌木、小灌木为主。
同时利用构架结合绿化,用攀援植物增加绿量。
2.5、植物配植与整体环境氛围的创造居住区中心公园,植物配置创造出模拟生态群落景观。
整体布局上通过点植大乔木香樟,广玉兰,支撑整个绿化景观结构,通过地形的起伏结合植物景观的创造;根据所属空间的不同类型摸拟不同的植物群落。
植物材料上选择乡土树种为主,如:香樟、银杏、鹅掌揪、紫楠、湿地松、三角枫、紫楠、枫香、水杉、碧桃、垂丝海棠、桂花、杜鹃等。
位于小区西北部的A组团,根据整体的布局,植物配置强调群体感和秩序感。
集中绿地中,以色块的平面图案种植方式,体现植物色彩的群体感。
周围的院落绿地配置强调相互间的秩序感,与中心绿地相联系。
集中绿地位于车库顶上,色块材料以灌木为主,选用金叶女贞、红花继木、春鹃、瓜子黄杨等,同时辅以整形修剪的球类(龙拍球、瓜子黄杨球等)。
位于小区西南部的B组团,强调创造一种自然的氛围,植物配置时以生态的理论为出发点注重植物间的相互搭配关系,强调复层混交的景观效果。
创造出一种“小群生态”系统,局部引入保健群落。
中心绿地通过植物来分隔空间,创造出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植物材料可选香樟、银杏、白玉兰、枇杷、女贞、碧桃、杜鹃、南天竺、春鹃、石蒜、麦冬等。
位于小区东南部的C组团,设计突出一种自由、欢快的气氛。
植物配置时,通过小灌木自由的林缘线,植物的组合来创造。
中心绿地是一围合的空间,突出中心花灌木林的景观(紫玉兰)。
植物材料上自然形态的为主,如鸡爪槭、婴桃、桂花、杜鹃等。
位于小区东北角的D组团,强调是一种温馨宜人的空间氛围。
植物配植以人的正常视觉出发,以自然种植的方式进行相互搭配,注重细部的景观效果。
材料上选择居民常见的、熟识的树种,如海棠、玉兰、桂花、腊梅、杜鹃等,同时选用形态柔和,有动势,能引人接近的树种,如鸡爪槭、红枫、碧桃等。
小学绿化,考虑、植物材料丰富,便于开展教育,同时选用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树种,如银杏、玉兰、桂花等。
幼儿园选择形异、有趣味、无毒无刺的植物,创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如紫薇、合欢、蒲包花等。
2.6、植物与灯光的有机结合,在中心绿地及重点区域,植物配合灯光照明,使植物具有光影的变化,明与暗的对比,强与弱的对比,使植物更趋生动、活泼,丰富小区夜间景观。
2.7、树种规划绿化树种拟选用温岭地区生活健壮,少病虫害,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