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8.50 KB
- 文档页数:11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diàn)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xūn)他是当之无愧的B. 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fàn làn)着一种热情C. 任何不称(chèng)职的或者愚蠢(chǔn)得不可救(jiù)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D. 我从此也有了血(xuè)气方刚的魂魄(pò)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liè)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答案】C【解析】C项“称”应读作“chèn”2.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B. 1936年斯诺带着好奇和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并搜集到了大量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C. 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徙”是指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D.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朱德【答案】D【解析】D.依据原著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中“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可知题干中提到的人物是“周恩来” 选项中“朱德”表述错误故选D.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东营区把旅游业作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整合资源______ 突出特色强力推进力争用3年的时间把东营区建成省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量增长50%以上(2)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等10余种类型都在探索市场化运作之路随着“非遗名录”的增加“非遗保护”________(3)运动场上百米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你追我赶场外的观众_____加油呐喊场面真是别开生面十分壮观A. 因地制宜迫在眉睫拍手称快B. 因地制宜迫不及待欢声雷动C. 因人而异迫在眉睫欢声雷动D. 因人而异迫不及待拍手称快【答案】C【解析】(2)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根据“随着‘非遗名录’的增加”的提示选“迫在眉睫”恰当(1)(3)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根据“加油呐喊”的提示选“欢声雷动”恰当故选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4.请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填人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关羽、文天祥、方志敏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杜甫、朱自清_______________——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答案】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解析】首先应明白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该句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再对照题干所给的名人中他们所表现出的意志对号入座根据日常积累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5.(1)金榜题名是古代文人寒窗苦读的愿望有一副楹联“高祖当朝一品文孙及第三元” 对联涉及的这位中国科举考试最后一个“三元及第”的人(桂林人)是A_______________(人名)孟郊高中进士后写下“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留下了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两个成语5.(2)“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中共同的植物是A_______________和B_______________【答案】(1)A陈继昌, B春风得意, C走马观花【解析】(1)桂林王城正阳门内侧“三元及第”楹联说的是广西的第二位连中三元的人——陈继昌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出自“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成语是“春风得意”“走马观花”【答案】(2)A梅, B竹【解析】(2)“花中四君子” 即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二者共同的植物是梅和竹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6.(2)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6.(3)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使用对比手法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和自己被贬后乐观心态的句子是“”6.(4)《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答案】(1)夜阑卧听风吹雨【解析】(1)注意“阑”的写法【答案】(2)有朋自远方来。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英雄辈出”“工匠精神”“共筑梦想”“绿水青山”,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B. 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
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C.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在“人境”中独享安闲是源于心志淡远。
D.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答案】D【解析】D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________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________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________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________2.(2)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3)仔细阅读两篇短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4)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1)①研究儒家经典, ②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③用简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④振奋精神【解析】(1)①句意: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②句意:和一个人分别多日之后,就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德馨(xīn)商酌(zhuó)累赘(zhuì)妥帖(tiè)B. 驿路(yì)晶莹(yínɡ)拖沓(tà)恍惚(huǎnɡ)C. 契约(qiè)监督(dū)生疏(shū)淤泥(yū)D. 譬如(bì)亵玩(xiè)案牍(dú)喷香(pèn)【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解答】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A项中“帖”应读tiē;C项中“契”应读qì;D项中“譬”应读pì。
选B.2.【答题】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卸却鸿儒陡峭诲人不倦B. 丁卯修茸循环颠沛流离C. 竹蔑契约恳切如释重负D. 朦眬案牍甚蕃悲天悯人【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解答】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中“茸”应为“葺”;C项中“蔑”应为“篾”;D项中“眬”应为“胧”。
选A.3.【答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B. 叶老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C.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D. 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
【答案】A【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解答】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它们都是儒家的主要经典B.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C. 我几日前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D.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四联其中第三句和第四句称为颈联【答案】A【解析】B项《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C项“家父”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不能用来称别人的父亲表达不得体D项律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为颔联第五句和第六句为颈联故选A2.关于下面一段文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一天 A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堪怜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变驴变马也要报效!”不久 A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他的“长生牌” 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 A发现了B 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B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B取为秀才过后不久 B又去应考中了举人A. 上面一段文字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B. 选文中两个人物都是封建科举文人他们分别是 A严监生 B范进C. 人物B中举前饱尝了科举制度迫害下落第文人的辛酸中举后喜极发疯他醉心功名迂腐可笑D. 选文中的A早年破落受人鄙视不得已随姐夫金有馀等人外出经商帮忙记账路经济南时参观贡院触动了多年来压抑的情绪才有了头撞号板一幕【答案】B【解析】B项根据“一头撞在了号板上”“捐了个监生”“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可知A是周进而不是严监生3.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收成(shōu)丰满(mǎn)苞蕾(bāo)B. 菜畦(qí)铁路(tiě)俗话(shú)C. 稻草(dào)轨道(guǐ)柏油(yóu)D. 秧苗(yāng)夏天(xià)绵长(mián)【答案】B【解析】B项“俗话”的“俗”应读作“sú”故选B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实验又一次以失败告终但是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决不放弃一定会undersetcdot重undersetcdot振undersetcdot旗undersetcdot鼓!B. 他是一位著名画家擅长画花鸟虫鱼笔下的金鱼姿态各异 undersetcdot 栩undersetcdot栩undersetcdot如undersetcdot生富有感染力C. 这两本词典undersetcdot各undersetcdot得undersetcdot其undersetcdot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D. 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undersetcdot不undersetcdot由undersetcdot自undersetcdot主地抖动起来已经多年不写东西了【答案】C【解析】A.重振旗鼓比喻失败后重新整顿再起使用正确B.栩栩如生某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却像要活过来一样用来形容画作或者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使用正确C.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此处应用“各有所长”D.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使用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死水》《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选》等()(2)《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3)《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答案】(1)√, (2)×, (3)√【解析】(1)说法正确(2)《资治通鉴》为司马光主持编撰而非其自己编写(3)说法正确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6.(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6.(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符合非遗教育活动要求的一项是()6.(4)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内容和论述方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6.(5)非遗教育应该如何体现“以人为中心”?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A. 非遗教育和传播要重视社群环境和社会生态有机整合社会文化资源这是因为所有的非遗资源都具有明显的群众性B. 开展非遗教育要使全体学生知部分学生会以此为专业技能的学生精实现这一目标要靠顶层设计给予政策和制度保障C. 中心任务不明确、资金来源无保障的非遗教育只是热热闹闹的作秀这是非遗教育主管部门缺乏主体意识、不作为导致的后果D. 00后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数字化对他们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网络媒体是他们获取非遗信息的重要渠道【答案】B【解析】(1)A项“所有的非遗资源都具有明显的群众性”有误原文表述为“大多数非遗项目都是群体拥有” 且“群体拥有”不等于“群众性”C项“这是非遗教育主管部门缺乏主体意识、不作为导致的后果”强加因果D项“网络媒体是他们获取非遗信息的重要渠道”中的“他们”指的是“大学生” 而不是“00后”学生故选B【答案】A【解析】(2)A项“就能做好非遗教育和传播工作”有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和材料二可知还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答案】D【解析】(3)D项顶层设计欠合理缺少非遗传承人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实施过程没有体现跨界合作不符合非遗教育活动要求【答案】(4)①论述内容上材料二侧重阐释非遗教育顶层设计的具体内涵材料三侧重阐述非遗教育如何利用数字技术②论述方法上材料二主要运用事理分析的方法材料三主要运用事实(调查数据)论证的方法【解析】(4)①论述内容上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做好顶层科学设计是非遗教育突围解困的重要前提” 第二段中“首先要明确非遗教育在非遗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第三段中“其次要明确非遗教育主体和政策导向” 第四段中“最后要调动跨界力量共同致力非遗教育”等内容可知材料二主要阐释了非遗教育顶层设计的具体内涵根据材料三第一段中“00后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数字化对他们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对网络、数字技术有天然的亲切感” 第二段中“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非遗信息网络媒体是大学生获取非遗信息的重要渠道……或者说学生借助手机了解非遗的比例越来越高”等内容及材料出处可知材料三侧重阐述非遗教育如何利用数字技术②论述方法上结合材料二中“首先”“其次”“最后”等字眼可知材料二主要运用事理分析的方法根据材料三第一段中“对上海10个区的15所学校15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分别占38.13%、33.17%” 第二段中“调查数据显示选择‘网络媒体’的占51.89%”等内容可知材料三主要运用事实(调查数据)论证的方法【答案】(5)①重视对社群环境的阐释研究非遗和生态的关系②做好顶层设计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③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和影响力推动非遗教育进校园④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重视互动体验善用数字技术【解析】(5)解答本题要注意“非遗教育”与“人”的密切联系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大多数非遗项目都是群体拥有因此在非遗教育和传播中要重视对社群环境的阐释研究非遗和生态的关系”可概括出第①点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对传承人的保护一直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 最后一段“当下推进此项工作需要更多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培养新生代传承人群和激发文化自觉意识”及材料二第二段“非遗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专业精通的非遗传承人……并加以政策明确和制度强化”可概括出第②点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传承人积累了与项目相关的丰富知识……在传播过程中还能带动非遗项目保护”可概括出第③点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以兴趣维系是非遗教育的一大特征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受众制定课程体系能够极大激发受众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可有效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及材料三第一段“这说明学生更多的是喜欢以互动体验式的方式……他们对网络、数字技术有天然的亲切感”可概括出第④点7.(1)下列关于材料中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7.(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7.(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7.(4)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它由三个命题组成前两个命题是推理的前提后一个命题是结论请仿照示例梳理出材料三画线语段中隐含的逻辑思路示例a.所有科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前提)b.逻辑学的规律是科学规律(小前提)c.所以逻辑学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论)语段梳理a.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所有新技术都曾引发人们的焦虑但最终都与人达成和解(大前提)b.________ (小前提)c.________ (结论)7.(5)有同学看过某科幻电影后对人工智能与其创造者权力反转的恐怖后果产生了深深的担忧进而认为人类不应该发展人工智能你是否认同他的看法?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A. 人工智能可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品牌的联名价值及销售潜力为国货跨界提供支持B. 教育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劳动但涉及道德、价值、情感培养等工作除外C. 教育人工智能正处于起步阶段它未来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人机信任这一关键要素D. 人工智能的独特力量在于既真实又虚构给人类带来未来可能被异化的巨大焦虑【答案】D【解析】D.陈述对象混乱而是一种既有真实材料三中说的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图景”故选D【答案】A【解析】A.“精准定位爆款商品”错材料一说“通过数据分析、文化现象等)和品牌用户的重合度更高预测联名后卖出爆款的可能性” 材料一中说只能预测但是选项说是“精准定位爆款商品”故选A【答案】D【解析】A.论证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变化B.强调宏观大环境对教育人工智能的重要性C.说的是阿里云城市大脑各领域这与教育人工智能无关D.为突破教育人工智能困境进行的尝试和发展故选D【答案】人工智能是一种新技术, 所以人工智能(开始会引发人们的焦虑)最终会与人达成和解【解析】本题仿照示例的推理“电话、广播、互联网等所有新技术都曾引发人们的焦虑由“新技术与人的理想融合在一起这句话说的是人工智能是一种新技术“人工智能难道不能走这样的道路吗”的意思是人工智能也能走这样的道路最终会与人达成和解”这样的情况由前两个前提推出的结论就是“所以人工智能(开始会引发人们的焦虑综上分析把“所以人工智能(开始会引发人们的焦虑【答案】不认同①科幻电影中关于人工智能的描述是基于幻想的博取收视率不可全信所有新技术都与人类和解人工智能最终也会如此人工智能正在经济其发展势在必行认同①虽然是科幻电影不能完全否定对未来的这种预测、互联网等曾经也被视为科幻②阿法狗的实施证明因此无法完全否认它不能替代人类这一可能【解析】本题首先要明确回答自己的看法是“不认同”或“不认同”如果是“不认同”的看法理由是“新媒体越喜欢对社会恐惧推波助澜其真实目标是增加新媒体的点击量”“人工智能的未来图景并非全部真实又有虚构的东西”“人工智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摧毁人类其目的是借助想象激发恐惧含有虚构成分“所有新技术最终都与人达成了和解新技术与人的理想融合在一起人工智能难道不能走这样的道路吗”概括为到目前为止成为现代生活有机组成部分材料一“旺旺与独立设计师品牌联名款红色毛衣成为当晚的焦点在这场盛典开始的四天前合作款卫衣甚至带动了七十万粉丝涌入旺旺天猫官方旗舰店跨界效应显现” 人工智能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等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虽然当前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和影响”概括为目前看来、教育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应该发展人工智能如果是“认同”的看法理由是“在此之前电话、电视担心人类就此异化”概括为虽然是科幻电影不能完全否定对未来的这种预测、互联网等曾经也被视为科幻“阿法狗已经充分展示了这一进展速度最后只能把它停下来继续发展它的棋力已无意义”“更多时候而不是一个必然结果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幻构想”阿法狗的实施证明因此无法完全否认它不能替代人类这一可能”概括为阿法狗的实施证明因此无法完全否认它不能替代人类这一可能答案(1)D(2)A(3)D(4)b.人工智能是一种新技术.所以人工智能(开始会引发人们的焦虑(5)不认同①科幻电影中关于人工智能的描述是基于幻想的博取收视率不可全信所有新技术都与人类和解人工智能最终也会如此人工智能正在经济其发展势在必行认同①虽然是科幻电影不能完全否定对未来的这种预测、互联网等曾经也被视为科幻②阿法狗的实施证明因此无法完全否认它不能替代人类这一可能8.(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提出的?8.(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8.(3)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8.(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如何做新时代奋斗者【答案】(1)青年当做新时代奋斗者用李娟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解析】(1)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 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通读全篇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本文标题就是论点也可以说第一段最后一句就是论点论点的提出方法可以在第一段找答案第一段列举“励志女孩”李娟的事例引出论点【答案】(2)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伟人青春奋斗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生逢其时而又重任在肩不懈奋斗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解析】(2)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画线句列举伟人青春奋斗的事例因此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生逢其时而又重任在肩不懈奋斗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这一观点【答案】(3)现如今的时代光景同样激励当代青年为民族复兴接力奋斗【解析】(3)解答此题要根据前后文意思来判断根据横线前后的句子内容来看主要表示“时代激励青年奋斗” 前句写“百年前的近代图景激发了彼时青年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 补写的即为现如今的时代光景对青年的激发作用即为现如今的时代光景同样激励当代青年为民族复兴接力奋斗【答案】(4)示例做新时代的奋斗者需要在辛勤劳动、务实苦干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创造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解析】(4)本题是开放性问题感悟类问题要结合“胸怀理想”“不懈奋斗”两方面回答合情合理即可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示例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备选词语善良时光【答案】示例善良是一种让自己快乐的活着的心态善良是在最孤独的时候安慰自己的一剂良药善良是让人看到希望的一缕阳光【解析】根据例句可知三句的格式均为“……是……” “是”后面的“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均为“童心”的具体表现所仿写的句子能揭示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语意连贯即可10.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优秀的书法作品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而独特的光芒颜真卿的楷书________ 王羲之的行书________ 张旭的草书癫狂恣肆如暴风骤雨让猝不及防的人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答案】示例阔大端正如巍峨的大山静默中自有一份威严沉稳端庄飘逸如云集云舒时而恬静祥和时而悠闲缠绵【解析】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根据下文的内容可知补写的部分应该是颜真卿和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木兰诗》作者是郭茂倩,选自《乐府诗集》,《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
B.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当”是介词。
“时候”是副词。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D. 中国古代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答案】D【解析】A项,“《木兰诗》作者是郭茂倩”错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项,“‘时候’是副词”错误,“时候”是名词。
C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
故选D。
2.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先秦时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首,到了汉代叫作《诗》或《诗三百》。
B.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C.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D. 老生,传统戏曲行当之一,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男子。
小旦,主要扮演年轻女子。
【答案】A【解析】A项,选项表述有误,《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B. 《邓稼先》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检测试卷(共3个单元)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检测试卷C.《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XXX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XXX形象。
(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一)(二)(三)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A)(2分A.磐.石(pán)含蓄.(xù)白皙.(xī)群蚁排衙.(yá) B.XXX.(miù)。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 C.彷.徨(pánɡ)。
暑.名(shǔ)。
鞠.躬(jū)。
迥.乎不同(jiǒnɡ)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妇儒.皆知(rú)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鲜.为人知(很少)死而后已.(停止)B.家喻.XXX(了解)呕心沥.血(滴)C.乱七八糟.(条理)迥.乎不同(差得远)D.锋芒毕.露(全)可歌可.泣(可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XXX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XXX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XXX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分)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XXX先生,在30年代XXX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XXX师长教师和XXX师长教师,另有此外一、二位同伙在后边。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晶莹.(yín) 太阳寨.(zhài) 简陋.(lòu) 悲天悯.人(mǐn)B.揽.(lǎn) 商酌.(zhuó) 譬.如(pì) 如释.重负(shì)C.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à) 颠沛.流离(fèi)D.契.约(qiè) 修葺.(qì) 淤.泥(yū) 诲.人不倦(huì)(解析:A.“莹”应读作“yíng”;C.“沛”应读作“pèi”;D.“契”应读作“qì”。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3分)A.草率生疏亵玩不耻下问B.拖沓恍惚朦胧学而不厌C.撵走陡帩循环南腔北调D.恳切竹篾妥帖香气四溢(解析:C.“帩”应写作“峭”。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解析:A.“不耻下问”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放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4.下列语段画线处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6分)①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开阔,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进入多元时期。
然而艺术审美的风,无论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②也许总有尘埃落定的某个时候。
此次“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中的100多件作品,有水墨、油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③整体展示了对于“文化·家园”人文关怀的主题。
第四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酌.(zhuó)竹篾.(miè)驿.路(yì)陡.峭(dǒu)B.洗濯.(zhái)累赘.(zhui)隐逸.(yì)大抵.(dǐ)C.捷.报(jié)妥帖.(tiè)案牍.(dú)苔痕.(hén)D.打拱.(gōng)丁卯.(mǎo)赔.礼(péi)拖沓.(tà)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A.晶莹烦琐筹划修葺B.哀掉愣住简陋尴尬C.恩惠取谛震悚颠沛D.监督滞笨诘问抱谦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决赛中,我国选手苏炳添虽然没有拔得头筹....,却创造了9.99秒的成绩,成为第一个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
B.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C.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我们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综合性学习。
(8分)百善孝为先。
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
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形式我设计】(1)请你设计三项活动形式。
(3分)示例: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人教版语文(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搀.和(chān)冗.长(róng)监督.(dū)悲天悯.人(mǐn)B.指摘.(.zhāi)譬.如(pì)晦.涩(huǐ)鲜.为人知(xiān)C.商酌.(zhuó)契.约(qì)鸿儒.(rú)大势所趋.(qū)D.累.赘(lěi)甚蕃.( fān)亵.玩(xiè)颠沛.流离(pèi)2.下面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简明扼要慷概淋漓血雨腥风妥帖B.著作等身自顾不瑕鞠躬尽粹洗濯C.取义成仁草率了事不即不离赔礼D.街谈巷议以身作则高文典册论辩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杨绛先生在她的文章中表现出了悲天悯人....之心。
B.通过几天的辛苦,终于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大家如释重负....。
C.张老师用诲人不倦....的精神面对每一个学生,学生们都很喜欢他。
D.小明今天的作业才只完成了一科,他还任重道远....。
4.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梁启超,号任公,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著有《饮冰室全集》。
B.《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C.叶圣陶,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D.《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作者是唐朝时期的哲学家。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再就是虚荣心,在文学青年身上尤其突出。
②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
③年少之时,我们往往容易无病呻吟,夸大自己的痛苦,甚至夸耀自己的痛苦。
④把痛苦当作装饰和品位,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选聘.(pìn g)奠基马革裹.尸(guǒ)至死不懈B.秩.序(zhì) 背诵深恶.痛绝(è) 家谕户晓C.抱歉.(qiàn) 澎湃目不窥.园(kuī) 慷概淋漓D.抹.杀(mǒ) 涉猎鲜.为人知(xiǎn) 妇孺皆知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科学家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B.民族英雄那种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C.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D.做任何事,我们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相信成功最后会属于我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既然不内行,所以得老老实实地从头学起。
B.学生能否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C.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就是它的主题,它的思想。
②一个作品,几十万字也好,几百字也好,也总有它的核。
③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像没有灵魂一样。
④思想是主心骨,如果没有这个主心骨,那个作品也就变得松松垮垮不知所云了。
⑤思想是统帅,是灵魂。
A.①③④⑤②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④⑤③D.⑤①②④③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C.顽皮的雨滴最喜欢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D.她笑起来的样子像极了她的妈妈。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20分)姓名:细审题,规范书写。
相信你一定能按要求去做,在这张试卷上有创意的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 .累赘.(zhui ) 菌.子(j ùn) 驿.路( yì ) 悲天悯.人(m ǐn)B .竹篾.(mi è) 喷.香(p èn ) 监.督(jiān ) 如释.重负( shì)C .修葺.( qì) 撵.走(ni ǎn) 取缔.(d ì) 海阔.天空(kuò)D .妥贴.(ti ě) .德馨.(xīn ) 亵.玩(xiè) 亭亭净植.(zhí)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 恳切 幕色 拖沓 诲人不倦B . 恩惠 感概 恍惚 不耻下问C .陡峭 譬如 鸿濡 颠沛流离D .简陋 案牍 荆棘 以身作则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位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
B 、有点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还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
C 、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不懈的追求。
D 、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能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走进玫瑰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B 、是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 、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D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在孩子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但如此神奇和美丽的想象力,却如花蕊中的一点露珠一样脆弱,所以轻轻的一点外力,便可能摧残掉它。
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天然的想象力有多重要,他们天然的想象力又是如何表现的。
③我们很多成年人,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常无心扮演着这个非常可怕的角色。
④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清澈,晶莹,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⑤因此,我们常以各种名义轻而易举就把孩子那珍贵的想象力毁灭掉了。
A.①④⑤②③B.①③④②⑤C.④①③②⑤D.④⑤②③①6、判断下列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引用、双关)B、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设问)C.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对比)D.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头上,如何能躲?(反问)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他还是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养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②走着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③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④古语说的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它;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它。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B.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微风拂面C.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D.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9、根据提示默写:(6分)(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节操。
(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而不敢侮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一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应该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0、《陋室铭》的作者是:。
(1分)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1)惟吾德馨.(2)斯.是陋室12、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2分)13、《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____生活情趣。
(2分)14、本文题目为《陋室铭》,可是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3分)(二)阅读课外文言文【乙】《鲁恭重德化》,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鲁恭为中牢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
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④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
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据实报安”。
(选自《后汉书》)【注释】①中牢: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雉(zhì):野鸡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吾将速反.”的意思:。
(1分)16、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2分)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17、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2分)(三)课内精读:(10分)阅读【丙】段文字,完成18—21题。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③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④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⑤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
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
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感动。
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⑥原来她还不是梨花。
我问:“梨花呢?”⑦“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⑧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⑨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8、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2分)19、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方面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3分)20、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分)(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感动....。
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21、选文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抒发思古之幽情,缅怀宋将抗拒金兵、收复失地的功绩。
B.这“驿路梨花”是边境盛开的洁白梨花,是哈尼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的象征。
C.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D.含蓄而又形象地写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深刻含义,升华了中心思想。
(四)现代文选读:(15分)阅读【丁】段文字,完成22—26题。
父亲是一盏灯崔立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
”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
”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连黑,选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儿子害怕了。
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着见了点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于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了,说:“爸,志么还没到啊?”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于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跟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
儿子说:“爸,你怎么了?”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
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速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踩。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
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
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
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
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
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
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
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
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