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节 第一课时乙烯
- 格式:ppt
- 大小:536.00 KB
- 文档页数:24
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1课时乙烯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广东7月学考)乙烯是不饱和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甲烷都是不饱和烃B.甲烷和乙烯互为同系物C.乙烯分子中只含碳碳单键D.乙烯能与H2O发生加成反应2.(湖南6月合格考)下列试剂中,能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A.水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湖北襄阳高一期末)与乙烯所含碳、氢元素的百分含量相同,但与乙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环丙烷()B.乙烷C.甲烷D.CH3CH CH24.(辽宁沈阳高一期末)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5 L,完全燃烧消耗相同状况下O2 12 L,则甲烷和乙烯的体积比为( )A.2∶1B.1∶2C.3∶2D.2∶35.(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月考)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有( )A.CH3CH CHCH3B.CH3CH2CH3C.D.CH3CH36.(山西吕梁高一期末)使1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A.3 molB.4 molC.5 molD.6 mol7.(河北唐山高一期末)标准状况下,0.56 L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0.28 g(假设C2H4完全被吸收),则乙烯占混合气体体积的( )A.20%B.40%C.60%D.80%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8.(山东潍坊高一期末)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部分产品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成反应有①、②,加聚反应有③B.氯乙烯、聚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D.反应④中乙烯发生还原反应9.(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为某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
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1课时乙烯课程解读课标要点学科素养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初步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从微观碳原子的成键角度,分析乙烯的结构特点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特点结合化学实验,从分子的结构理解实验现象的本质了解乙烯的主要用途和工业制取原理从生活中乙烯及其产品的用途,体会化学在改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见学生用书P65)知识点一乙烯的组成与结构组成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只有__碳__、__氢__两种元素__C2H4____H··C··H__····C··H__··H____CHHCHH__结构简式球棍模型空间充填模型空间构型CH2===CH2__平面__结构知识点二乙烯的性质和用途1.乙烯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__无__色__气__体稍有气味__难__溶于水比空气的__略小__2.乙烯的化学性质(1)实验探究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火焰__明亮__且伴有__黑烟__乙烯易燃烧2酸性KMnO 4溶液__褪色__乙烯易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褪色__ 乙烯易与溴反应(2)氧化反应(3)加成反应 ①概念:有机物分子中的__不饱和__碳原子与其他__原子或原子团__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乙烯的加成反应(4)聚合反应①乙烯能发生自身的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CH 2===CH 2――→催化剂CH 2—CH 2__。
②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__化合物分子__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__聚合物__的反应。
乙烯的聚合反应同时也是加成反应,这样的反应又被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简称__加聚反应__。
③链节、聚合度、单体:聚合反应生成的高分子是由较小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的。
在聚乙烯分子中“__—CH 2—CH 2—__”称为链节,链节的数目n 称为聚合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烯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呈现一些现实生活中乙烯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习题讨论
1. 请学生回顾已学乙烷、乙炔的结构式,并简要介绍其分子式和官能团;
2. 请学生讨论乙烯分子结构,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
1. 乙烯的基本性质:分子式、分子结构、物理性质等;
2. 乙烯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有机物与卤素氧化物反应等。
四、实验设计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展示乙烯的性质,如乙烯的不饱和性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通过问题讨论或小测验来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新知探究
1. 乙烯的化工应用:乙烯的制取方法、聚乙烯的生产及用途等;
2. 展示一些乙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互动
分组讨论乙烯的环境问题,如乙烯的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环保措施。
四、课堂总结
总结乙烯的基本性质及化工应用,强调乙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
布置乙烯相关的练习题或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乙烯样品、相关实验器材及资料。
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及理解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乙烯》教学设计——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思路学习乙烯的结构、性质与应用一、教材分析“乙烯”是《新课标》中必修课程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中二级标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典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认识乙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帮助学生构建有机物的认知模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体会物质结构对性质和用途的决定作用;二是对比乙烯和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并总结异同,锻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在新人教版教材中位于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与旧人教版相比,新人教版在知识点设置上会有所变化,如:删除了关于乙烯的用途的讨论,删除了石蜡油分解制乙烯的实验,增加了乙烯参与的聚合反应和加聚反应的介绍,增加了聚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局部)示意图,对乙烯参与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了更详细的介绍等等。
这意味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乙烷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对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流程已经建立了模糊的认知模型。
因此,课堂学习活动可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问题可集中在乙烯和乙烷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初中化学曾简单介绍过小分子相互连接形成高分子的聚合反应,因此教材在这里侧重通过化学方程式、结构式和分子结构模型具体展示化学键与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在聚合反应前后的变化,使学生初步认识加成反应与聚合反应的关系,了解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深化对结构决定性质这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
同时,教材还以聚乙烯为例介绍了链节、单体、聚合度等高分子基本概念,以利于接下来学习合成高分子与生物高分子。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以不饱和烃的代表物—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为模型,帮助学生认知不饱和烃的结构和性质。
2.通过介绍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和乙烯的加聚反应,让学生知道合成新物质是有机化学研究价值的重要体现,也让学生体会到合成高分子材料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