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部分楼盘价格暴跌
- 格式:docx
- 大小:17.21 KB
- 文档页数:3
2023年温州市房地产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独有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温州市的房地产行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繁荣度。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供需关系、政策环境等方面对温州市房地产行业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方面,温州市的房地产市场规模较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温州市房地产市场年销售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年销售金额超过2000亿元。
房地产市场成为温州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无论是商业房产还是住宅房产,市场需求旺盛,投资者眼馋。
大量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也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供需关系方面,温州市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供应方面,房地产开发商加大了土地储备和项目投入,不断推出新的项目。
但是,由于土地成本的上升、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使得新供应的速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需求方面,温州市的居民购房需求仍然较高,投资需求也仍然存在。
另外,温州市还存在着大量外来人口的购房需求,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
政策环境方面,温州市的房地产市场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
房地产调控政策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
房地产企业需要符合政府的政策要求,满足购房者的购房条件。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土地供应的力度,控制土地价格的上涨,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温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体来看,温州市的房地产市场在规模、供需关系和政策环境方面都呈现出较为繁荣的状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流动的增加,房地产市场将持续保持较高的需求。
但是,也需要重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避免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和泡沫的出现。
此外,要同时重视住房的实际需求和居民的购房能力,为购房者提供适宜的住房选择。
只有在合理调控和政策引导下,温州市的房地产行业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2023年温州市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温州市房地产行业市场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
以下是其市场发展现状的详细介绍。
1.市场状况总览温州市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其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建设不断进行。
房地产业市场呈现出稳步上涨的趋势,各种住宅项目、商业项目、办公楼等不断涌现。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温州市新建住房面积在全国排名中位列较前。
同时,随着城市经济不断发展,温州市的房价也有所上涨,成为全国平均房价排名的前列。
2.房地产市场的细分情况目前,温州市房地产市场根据产品类型被分为住宅、商业、写字楼等多个细分市场。
其中,住宅市场作为市场的主流,市场规模占据了总体市场的绝对优势。
既有城市新区的开发项目,也有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
此外,商业项目市场受到众多开发商的关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不断涌现各类大型商业项目。
写字楼市场也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明显上升。
3.市场竞争状况温州市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
众多的开发商、建筑公司和房产经纪人在市场上相互竞争。
但是,随着该市市场的持续扩展,市场入口门槛不断提升,竞争也就日渐白热化。
一些大型开发商、国际品牌企业等占据市场份额较大的优势,从而形成了形势悬殊的局面。
同时,中小型建筑公司、经纪行等在市场中也有所发展。
4.政策环境和市场前景为了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多次出台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
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温州市政府逐渐加大对于住房保障的投入,助推了市场的发展。
同时,温州市的商业发展、金融业的壮大也为房地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
未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温州市的房地产市场将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势。
总之,温州市房地产行业市场实力较强,市场规模占据全国的领先地位。
然而,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其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
面临未来的市场机遇,需要各方开发商和企业共同努力,为温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黄岛区作为青岛市的一个重要区域,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
本报告通过对黄岛区房价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价格走势、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和购房者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黄岛区房地产交易中心、中国房价行情网等官方渠道,数据时间跨度为2015年至2023年。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统计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黄岛区房价走势分析1. 整体走势从2015年至2023年,黄岛区房价整体呈上升趋势。
2015年,黄岛区平均房价约为每平方米8000元,而到2023年,平均房价已达到每平方米15000元,涨幅达到87.5%。
这一趋势表明,黄岛区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升温状态。
2. 年度走势(1)2015-2017年:这一阶段,黄岛区房价上涨速度相对较慢,平均涨幅约为5%左右。
主要原因是该阶段房地产市场政策相对稳定,市场需求相对平稳。
(2)2018-2020年:这一阶段,黄岛区房价上涨速度明显加快,平均涨幅约为10%左右。
主要原因是国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使得市场需求得到释放,房价逐渐攀升。
(3)2021-2023年:这一阶段,黄岛区房价继续上涨,平均涨幅约为8%左右。
主要原因是黄岛区作为青岛市的重点发展区域,吸引了大量企业和人才,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3. 季度走势从季度走势来看,黄岛区房价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上涨幅度较大,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相对稳定。
这可能与季节性因素有关,第一季度为春节期间,第四季度为年底,市场需求相对较弱。
四、影响黄岛区房价的因素分析1. 政策因素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通过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2. 供需关系黄岛区作为青岛市的重点发展区域,吸引了大量企业和人才,市场需求旺盛。
浙江各地市2023年房价排名(出炉)浙江各地市2023年房价排名第1名,杭州市,46,297元/平方米,环比 1.85%第2名,宁波市,28,437元/平方米,环比 -2.08%第3名,丽水市,23,273元/平方米,环比 0.99%第4名,温州市,22,489元/平方米,环比 -2.80%第5名,金华市,21,308元/平方米,环比 0.85%第6名,嘉兴市,20,916元/平方米,环比 -0.15%第7名,绍兴市,20,738元/平方米,环比 -2.74%第8名,台州市,18,397元/平方米,环比 2.58%第9名,衢州市,16,835元/平方米,环比 -1.72%第10名,舟山市,14,627元/平方米,环比 -0.58%第11名,湖州市,14,167元/平方米,环比 -0.06%各市增速简析2023年3月份,与上一个月的房价比较,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的房价总体上处于下跌的态势。
全省总共11个地级以上城市,上涨的城市4个,下跌的城市7个。
其中,环比增速最快的是台州市,相比上个月上涨2.58%。
环比下跌幅度最大的是温州市,相比上个月下跌2.80%。
哪些因素决定了房价1、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迅速,居民收入相应提高,购买力增强,住宅价格就会提升;反之,则会使住宅价格下降。
2、物价、工资及就业水平:物价变动导致货币价值变动而波及住宅价格,由于房地产具有保值性,一般物价上涨时住宅价格上扬幅度更大;工资及就业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会促使住宅价格升高,反之则令住宅价格降低。
3、储蓄率:储蓄率提高,表示居民购买能力增强,住宅价格也会跟着上涨;反之,则房价下跌。
4、财政及金融状况:其实财政和金融状况反映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住宅价格。
不良的财政状况会导致政府购买力下降,金融状况恶化会导致银根紧缩,二者都会使住宅需求减退、价格下跌。
5、利率:那较高的银行利率会增加住宅买卖双方融资成本,使住宅交易行为受到抑制,从而导致住宅价格下跌;而较低的银行利率则会对住宅者起到激励的作用,有利于住宅市场价格的上扬和市场的繁荣。
1、2011年,越来越多原本应该风光无限的温州老板身背巨额债务逃离他们的故乡。
仅仅是半年多的时间,温州负债老板有90多个跑路。
这些温州老板被称为“温跑跑”,这次规模空前"跑路"的直接原因,公认为是"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利率比银行高很多,而这些企业继续选择民间借贷而不是选择银行呢,原因是,民间借贷速度快,借贷资质要求低,手续简便,除了综合利率高以外,其他贷款条件都比银行优惠。
越高的利息意味着越高的风险,如果最后的接盘者能从实体经济和正常投资活动中善其终,游戏还能勉强继续。
而进入2011年,小商品出口受阻、国内消费增长缓慢、房地产和股票等高利润传统投资领域面临资产价格下跌风险,有数据显示,在温州做实业的中小企业毛利润一般在3%至5%,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出现资金链断裂实属必然。
引发温州老板跑路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不可否认,紧缩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企业的资金成本一直处在高位,但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到的困难其实是一系列更为根本性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因看,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三座大山”——人民币升值、税赋及行业准入门槛高的压迫。
人民币升值不仅直接削弱广大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影响企业出口盈利,还会因为带来汇率风险的上升而给中小出口企业造成损失。
由于出口企业的接单时间与结汇时间往往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缺乏有效汇率风险规避措施的中小企业就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遭受汇兑损失,谨慎接单则又会放弃原本可以盈利的机会,并影响到企业出口业务的开展。
从内因看,转型升级困难是当前中小企业生存困境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小企业过去所依赖的廉价劳动力、低资源环境成本的优势逐渐丧失,相应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
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部分中小企业倒闭乃是转型升级困难的必然结果,也很可能是一种无需过分担忧的产业升级淘汰。
2024年温州市房地产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温州市作为一个发展迅速且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其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温州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介绍市场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市场概况温州市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多元化、活跃度高的市场。
房地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温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市内涌现了一批知名的房地产企业,而且商品房销售额不断攀升。
市场特点1.高房价:由于温州市经济发展迅猛,房地产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导致房价居高不下。
尤其是市区核心区域的房价更是达到了较高水平。
2.土地资源紧张:作为一个地域较小的城市,温州市土地资源有限,土地供应严重不足,这也是导致房价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3.投资投机热:由于温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回报较高,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涌入市场,其中一部分是投机客群,他们倾向于购买物超所值的房产并追求快速回报。
趋势分析1.日益严格的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一系列调控,尤其是对投机行为的打击,这对温州市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房企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而投机客群的炒房行为也被抑制了一定程度。
2.二手房市场的活跃: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州市房地产市场的二手房市场逐渐兴起。
二手房市场的活跃使得购买者有更多的选择,也带动了二手房交易的繁荣。
3.隐性需求的崛起:随着温州市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隐形需求逐渐崛起。
一些别墅、高端公寓等高品质房产开始受到关注,这为房企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结论温州市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呈现出高房价、土地资源紧张和投资投机热的特点。
在政府政策的调控下,温州市房地产市场正逐渐发展成熟,二手房交易市场逐渐兴起,并且隐性需求的崛起也为房企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尽管市场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但温州市房地产市场仍然具备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吸引力。
温州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温州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便了解市场情况并提供有关的信息和建议。
报告主要包括市场现状、供需情况、价格走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现状温州市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市场供应充足,项目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
同时,房地产开发商对于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较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项目规划和推广。
3. 供需情况温州市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情况表现平衡。
新房供应量与购房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但仍有一定的供求缺口存在。
购房需求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和发展新区,而远郊区的需求相对较低。
4. 价格走势温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房价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房价逐渐上升,但增速有所放缓。
城市核心区和发展新区的房价相对较高,而远郊区的房价相对较低。
5. 发展趋势未来温州市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加快,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受到关注。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监管和调控,以维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6. 建议基于对温州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市场供需情况,合理进行项目规划和开发。
- 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投资项目,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风险。
- 政府应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和调控,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7. 结论本报告对温州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市场供需平衡,价格呈稳定增长,未来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我们希望该报告可以为市场参与者和决策者提供有关的信息和建议,以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房价下跌最惨10大城市一览房价下跌最惨10大城市1、温州:跌幅36.7%;2、石家庄:跌幅29.3%;3、郑州:跌幅27%;4、青岛:跌幅23.3%;5、天津:跌幅22.6%;6、贵阳:跌幅21.7%;7、太原:跌幅21.5%;8、中山:跌幅19.4%;9、济南:跌幅17.9%;10、深圳:跌幅17.7%;开发商可以随意调整房价吗商品房最终成交金额和房管局备案销售价的区别1、不同的性质。
房管局备案的销售价是网签价,即一开始房子打算销售时的评估价。
商品房最终成交金额是成交价,就是指购房者最终支付给卖家的总金额,是房屋的实际价格。
2、影响因素不同。
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备案是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请商品住房预售许可时,必须提交包括预售价格及变动幅度、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及监管协议、预订协议(认购书等)样本等内容在内的商品住房预售方案。
商品房最终成交金额与房地产商的促销、打折或者与消费者最后签订的购房合同的细节有关。
3、价格波动。
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备案预售价格变动幅度原则上不超过5%,具体由各地房地产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确定。
很多的商品房销售价一定是高于备案价格的。
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备案是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请商品住房预售许可时,必须提交包括预售价格及变动幅度、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及监管协议等内容在内的商品住房预售方案。
为什么要调整房价?1. 遏制投资投机需求:高房价和投机性购房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增加了经济风险。
政府希望通过调控措施,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高房价会给居民的居住条件带来压力,尤其是年轻人和低收入群体。
政府希望通过控制房价,使房屋更加负担得起,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 社会稳定和防范风险:高房价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政府希望通过降低房价,缓解社会压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非法降低房价的后果可能是:1. 违法行为:非法降低房价可能涉及欺诈、虚报房产信息、贿赂等违法行为,涉及者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和惩罚。
房地产经营困难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相关方]:咱得好好唠唠咱房地产这摊事儿,最近那可真是一个头两个大,感觉像是在泥沼里挣扎呢。
一、市场大环境的冲击。
1. 政策调控。
这几年啊,房地产政策就像那紧箍咒一样,一道又一道的。
限购政策一出,想买房子的人一下子就少了好多。
以前那些手里有点钱就想投资房产的人,现在都只能干瞪眼。
限贷政策也让很多刚需购房者望而却步,贷款不容易啊,利息还不低,这就好比给买房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
2. 经济形势。
经济大环境也不咋给力啊。
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大家兜里的钱不像以前那么宽裕了。
企业效益不好,员工工资不涨甚至还可能裁员,这种情况下,谁还敢轻易买房呢?大家都在想,先保住饭碗,把生活过稳当了再说,房子嘛,能凑合就凑合着住。
二、竞争激烈得像战场。
1. 同行挤压。
咱这房地产市场里的同行多得像蚂蚁,大家都在争那一块蛋糕。
为了吸引顾客,有些开发商那是拼了老命,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
今天这家推出特价房,明天那家又送一堆豪华装修。
咱要是不跟着降价或者搞点优惠吧,就根本没人来瞅一眼咱的房子。
可要是跟着降呢,那利润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少啊。
2. 产品同质化严重。
您瞧瞧现在盖的房子,大多都长得差不多。
户型、配套设施啥的都没太大区别。
就像满大街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东西,客户挑花了眼,也不知道该选哪家好。
咱想搞点特色吧,又怕成本太高,客户不买账。
这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三、成本高得吓人。
1. 土地成本。
拿地的时候就像是在跟财神爷抢钱一样。
土地价格一年比一年高,咱这房地产商还没开始盖房子呢,就已经把一大笔钱砸在土地上了。
而且好地段的土地那是越来越少,大家都争得头破血流,最后只能咬着牙出高价。
这就像在起跑线上就被绑了个大石头,还没跑就累得够呛。
2. 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
这建筑材料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钢材、水泥啥的价格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涨一会儿跌,可总体上还是涨得多。
人工成本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工人师傅们那都是大爷,工资低了人家根本不干。
温州部分楼盘价格跌幅达50% 首现二
成首付
11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温州市中梁国宾1号三期(审批定名为南滨锦园)样板房将于11月17日开放,售楼处销售人员称如果在11月17日前登记并成功购房,可享20%超低首付。
当地地产人士表示,温州第一套购房首付一般要求三成,第二套首付要求达到六成,该项目这次所推出二成首付在温州楼市尚属首次。
北京尚公律师事务所律师邢俊霞称,上述降低首付标准的行为还与我国目前实施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法规相冲突。
国内一房地产营销策划资深人士透露,从表面上看“20%首付”降低了购房门槛,减轻了购房者的资金负担,但实际可以让开发商尽快套现,缓解房贷收紧之下的资金压力。
有律师表示,有不法开发商在操作上使用两份合同,涉嫌向银行骗贷,对购房者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成首付购房重出江湖
根据温州市房管局旗下的房地产市场信息数据显示,这个位于温州瓯海区南白象街道的中梁国宾1号为推广名,审批定名为南滨锦园,温州当地媒体《温州都市报》推广宣传显示,该楼盘将于11月25日开盘,开发商为温州市中梁华成置业有限公司。
中梁国宾1号售楼处有关销售人员11月5日介绍称,该楼盘三期的洋房样板房将于11月17日开放,如果11月17日样板房开放前登记购房,并成功购房,可享20%超低首付。
据介绍,洋房的户型面积为180平方米~280平方米,并带有泳池等配套设施,总售价在600万~700万元左右。
销售人员称,样板房即将开放,可以去售楼现场领取邀请函,除首付20%外,即日起登记并成功认购赠价值30万车位。
对于目前所推出的购房首付款只需付20%等具体情况须购房者到现场面议。
温州市当地一房地产业从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介绍称,目前,在温州首套购房一般都要支付总售价的三成,第二套则要达到六成,该项目这次所推出二成首付为温州楼市首次。
针对该项目首付只需要二成,售楼处销售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称,购房者只要在11月17日样板房开放前登记购房,并成功购房,确实可享20%超低首付,开发商只要收到总房款的二成即可,其余银行按揭部分则由银行最终确定。
《每日经济新闻》查询温州市房管局旗下的房地产市场信息数据获悉,截至昨日(11月7日)17时,中梁国宾1号(南滨锦园)一期共508套房源已售34套,登记423套,成交价格在3万元/平方米左右;二期则共有388套房源,已售86套,登记253套。
低首付暗藏套现玄机
其实,温州楼市在出现二成首付降低购房标准时,一些城市却出现了房贷收紧的消息。
接触房产官司较多的北京尚公律师事务所律师邢俊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眼下房地产调控仍未现放松迹象,在北京,一些楼盘首套房贷不仅没有30%首付,而且还提高至50%。
与温州同属浙江省的
杭州市,浙江省当地媒体《青年时报》11月6日报道称,杭州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全面收紧。
同时有公开消息显示,目前,已经有包括广州、深圳、上海、武汉、长春、无锡等14个城市开始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
在温州楼市,类似于“零首付”、“10%首付”、20%首付”等购房付款模式主要出现在楼市特殊期,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温州楼市转暖,市场上也出现个人房贷悄悄松绑,部分房源首付可低至二成。
另外则是在2008年,彼时经济同样面临严峻形势,温州市试图通过采取若干措施来刺激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北京尚公律师事务所律师邢俊霞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对购房者来说,这种“零首付”、“10%首付”、20%首付”、“零月供”等多为开发商的揽客噱头,是否真正降低首付标准还有待进一步认定。
邢俊霞称,上述降低首付标准还与我国目前实施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法规相冲突。
根据《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对于贷款对象和条件则要求,不享受购房补贴的以不低于所购住房全部价款的30%作为购房的首期付款;享受购房补贴的以个人承担部分的30%作为购房的首期付款;
然而,国内一房地产营销策划资深人士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称,从表面上看,“零首付”、“10%首付”、20%首付”等不仅降低了购房门槛,减轻了购房者的资金周转负担,实际上还可以实现开发商的尽快套现。
据该人士解释称,一些楼盘公开销售时对房屋价格先进行一定提升后,再对首付进行“减免”。
比如一套原价在100万元的房源,按照惯例,首付30万元,银行按揭70万元,眼下房价已经出现“跳水降价”,在操作中,开发商则保持原价不变,首付由开发商说了算,可以操作的就在首付,比如开发商实现存10万元抵30万元,这样下来,房屋实际总价确实降了,购房者愿意接受,同时开发商可以开出收到30万元的首付款的收据,银行根据开发商收据放出来的依然是70万元的按揭,但这部分按揭进入的是开发商的账号,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有律师表示,根据上述操作方式就存在两份合同,一份是名义上的,房子的价格为100万元,而另外则是真实的成交价格,只有80万元,但从银行贷出了70万元,实际上,上述做法涉嫌向银行骗贷,同时对购房者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遇到信誉不好的开发商,开发商最后可能要求购房者按照名义上的合同进行履行。
11月6日,中梁国宾1号上述销售人员未对银行最后是否愿意同意二成首付的付款方式予以置评,当记者试图提出进一步采访公司负责人时,售楼处以公司负责人不在售楼处,不便联系为由拒绝了记者的要求。
温州房价领跌全国
与中梁国宾1号降低首付标准的同时则是温州房价的大幅“跳水”,最大跌幅超过50%。
如位于温州鹿城区的中瑞公园大地,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在售均价为23500元/平方米起,而在当初开盘时则高出不少,记者以购房者咨询售楼处销售信息获悉,目前在售价格在30000多元/平方米,而温州市房管局旗下的房地产市场网显示,当初开盘时该楼盘消息均价为60000元左右,降幅达到了50%。
此外,还有豪宅卖出了住宅价,当年的“楼王”置信原墅,最初定价高达8万多元/平方米,现在开盘最低价卖到3万元/平方米,降幅更大。
同样香缇半岛楼盘售价也遭到腰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2009年香缇半岛开盘价为2.5万元/平方米。
开盘5个月后,二期的价格涨至3.8万元/平方米;2010年时该楼盘的最高售价高达8万元/平方米,如今该楼盘回到了3.5万元/平方米左右。
“平均降幅在30%~50%。
”温州当地一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浙江省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商品房价从前几年的“领涨”转向“领跌”。
与8月份相比,温州9月商品房价格环比下降0.8%,跌幅居70城市之首。
金华、宁波分别环比下降0.3%和0.2%,环比跌幅分别居第5位和并列第6位,杭州则上涨0.3%。
其实,不仅9月份,温州楼市的降幅多次领先全国。
据温州住建委网上销售系统显示,截至11月5日19时,温州全市库存公开发售房源为28783套,9月份的1716套是截至目前的最高单月成交数据,倘若按此计算,单消化这部分房源就需要超过16个月。
浙江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三季度全省房地产业景气指数显示,虽然受近期房价持续反弹和刚性需求持续扩大影响,三季度全省房地产业景气指数为100.6,同比下降8.8点,环比上升0.2点,但继续运行于“微景气”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