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行为迟缓的歇后语
- 格式:docx
- 大小:18.99 KB
- 文档页数:8
形容消极懒惰的歇后语导读: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通俗、生动、幽默、含蓄、风趣,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形容消极懒惰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草包竖大汉———能吃不能干】本义指用草包捆扎着竖立起来的“大汉”,外表高大而内里空虚。
用时责备人只能享受不能吃苦受累。
曲波《桥隆飙》六:“桥隆飙的鲁劲又上来了,向四个青年连吼带叫:‘你们是草包竖大汉,能吃不能干;吃饭抢大碗,干活白瞪眼。
’”【唱戏的跑圈儿———走过场】本义指戏曲演员上场后,不多停留,从一端穿过舞台到另一端,然后下场。
比喻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郎绣春《捏纸蛋》:“又捏纸蛋哩,那是唱戏的跑圈儿———走过场哩。
其实人心里早有底了,我去也是白跑。
”【出嫁女上轿———迟迟不出门】本义指女子出嫁上轿前,总是迟迟不肯出门。
用时指动作迟缓或故意拖延时间。
陈残云《香飘四季》三三章:“‘肖容怎不跟你一道来?’何桂珍问道。
‘你们呀,都像出嫁女上轿,迟迟不出门。
’”【大海里的浮萍草———漂到哪儿算哪儿】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上的水草,须根垂在水中,漂流无定。
比喻无前进目标或因看不清前途而随波逐流。
李英儒《女儿家》四章一:“‘你若真有地方,俺们也不死啦,眼下兵荒马乱,你朝哪儿去呢?’‘你干女儿是大海里漂着的一棵浮萍草,漂到哪儿算哪儿。
’”【大象的屁股———推不动】形容人疲沓,支使不动。
孙景瑞等《紧要军情》四章二:“上课不好好听讲,猴子的屁股———坐不住;你要批评他吧,还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要贯彻什么条令条例、首长指示,他又像大象的屁股———推不动!”【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条,放下一堆】形容人无所作为,不上进,无论怎样对待他,都不在乎。
聂海《靠山堡》一五:“杨林信一听乱妮的话,赌气地说:‘好,你反映吧。
我反正是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条,放下一堆。
’”【佛顶珠———虽拨不动】佛顶珠:佛像头顶上的明珠。
佛爷头顶上的明珠,即使拨它,也不会动。
形容动作缓慢的歇后语导读:歇后语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是汉语言的精华,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形容动作缓慢的歇后语,欢迎阅读!形容动作缓慢的歇后语拖拉出嫁女上轿―州迟迟不出门【注释】出嫁的女儿难舍娘家,花轿到门前等候迎娶,她也迟迟不肯出来上轿。
比喻人的行动迟缓、磨蹭。
【例句】肖容怎不跟你一道来?”何桂珍问道。
“你们呀,都像出嫁女上轿,迟迟不出门。
”(陈残云《香飘四季》)大闺女上轿―磨蹭【注释】大姑娘在坐上娶亲的花轿之前,一般扭捏,拖延时间,故为“磨蹭”。
形容动作特别慢,不利落。
【例句】“真像大闺女上轿,你还磨蹭啥?”随着声音,王燕气喘吁吁地闯进蒙古包来。
钝刀割肉―不爽快【注释】指做事不直截了当、不直爽。
【例句】这个人就是这样,啥事都钝刀割肉,很不爽快。
(沙汀《么木匠的故事》)狗吃糖稀―哩哩啦啦【注释】糖稀:含水分较多的麦芽糖,呈胶状。
哩哩啦啦,液体断续滴淌a腻的样子。
狗吃糖稀,吃不利落,故为“哩哩啦啦”。
比喻做事很不麻利,拖拖拉拉。
【例句】我们听他说什么“技术高超”,想考考他,就搬出个振荡器来,要他发报。
这家伙拍得点划不清,拖泥带水,简直像狗吃糖稀,哩哩啦啦。
过冬的咸菜缸―泡着【注释】从前北方的冬天是蔬菜淡季,冬天的咸菜缸里因而总是腌着菜,故为“泡着”。
比喻故意消磨时间。
有时也指把东西泡着不管。
【例句】我们把他们地里的水也给放出来呀!由我的性子,把他们的地头都上捻子,过冬的咸菜缸,泡着去吧!(浩然《金光大道》)皇上家的工―慢慢儿的蹭【注释】指工作时拖延时间。
【例句】旁边人道:“这还浅!你一锹,我两锹也不能那样深。
你瞧,你挖了多大一片,我才挖了这一点儿。
俗语说的,“皇上家的工,慢慢儿的蹭。
”你要这末做,还能吃的长么?”(《三侠五义》)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注释】形容做事磨蹭。
【例句】沈振新冷静而爽快地回答说:“困难是有的,我们可以克服!援助,用不着!”“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明天!”(吴强《红日》)【也作】老牛施破车―一摇三摆老婆穿双老汉鞋―不赶紧【注释】旧时女人缠足,男人脚大,老婆穿双老汉的鞋,自然不跟脚。
关于消极懒惰的歇后语一身二心双黄蛋———一身二心双黄蛋:指有两个蛋黄的鸡蛋。
比喻做事不认真,不专一,也指对某人不忠实。
一身咸(闲)六月里的鲞鱼———一身咸(闲)酱缸里的萝卜———咸(闲)的鲞:狓犻ǎ狀犵。
鲞鱼:剖开晾干供食用的鱼,夏天制作的鲞鱼,为了防腐,鱼身都要加盐。
咸:谐“闲”。
指人很清闲,无事可干。
一抹擦猴洗脸———一抹擦本指猴子洗脸,只用手抹擦一下,转指人做事不负责不认真,只稍稍应付一下。
一拖再拖浅滩上放木排———一拖再拖木排:放在江河里的成排地结起来的木材。
为了从林场外运的方便,有水道的地方常把木材结成木排,使顺流而下。
拖:双关,本指拖拽、牵引,转指拖拉、拖延。
指做某事时一再拖延时间。
一点儿神气也没有Yan过了的草鸡———一点儿神气也没有形容人失去自信,提不起一精一神,情绪低落。
又不顺眼,又慢老母猪过街———又不顺眼,又慢形容动作既不美观,又很慢。
不打不转贱陀螺———不打不转贱陀螺———不打不得转陀螺:螺形玩具,通常用木头制成,玩时用绳子或布条缠绕,用力拉开绳子或布条,使直立旋转,越一抽一打转得越快。
转:双关,本指转动,转指行动。
本指陀螺不一抽一打就不转,转喻人不施加压力就不服从,或不督促,就不行动。
不在星(心)上瞎子挡秤———不在星(心)上挡:指移动秤砣。
星: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谐“心”。
指没有把某人或某事放在心上。
不闻不问捏鼻子捂嘴巴———不闻不问闻:双关,本指用鼻子嗅气味,转指用耳朵听。
不听也不问,指对周围事物不关心。
不赶不会上道懒驴上磨———不赶不会上道磨:犿ò。
懒驴:不一爱一干活儿的驴。
上磨:拉磨。
上道:双关,本指走上磨道,转指干事情。
指人不督促或不施加压力就不会主动去干。
少露面属赤虫的———少露面赤虫:方言,蚯蚓。
露面:双关,本指露出地面,转指出现在一定的公众场合。
指人很少出头露面,与人接触。
什么也不管甩手掌柜———什么也不管甩手:扔下(事情或工作)不管。
形容办事拖拉的歇后语歇后语诙谐、幽默并使人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能令人更加理解,更加形象生动得表达所要说的意思。
分享了描写办事拖拉的歇后语,欢迎借鉴!形容办事拖拉的歇后语一、【仙女的裙子】——拖拖拉拉二、【浅滩上放木排】——拖拖拉拉;一拖再拖;拖拉三、【蚂蚁搬家】——拖拖拉拉;大家动口;倾巢出动(洞)四、【老婆婆纺线】——拖拖拉拉五、【矮子穿长袍】——拖拖拉拉六、【手不麻利(动作敏捷)怨袄袖】——怪物七、【沼泽地里的推土机】——拖泥带水八、【下雨天走路】——拖泥带水九、【瓦匠干活】——拖泥带水十、【水牛踩浆】——拖泥带水十一、【泥瓦匠干活】——拖泥带水十二、【泥水塘里洗萝卜】——拖泥带水十三、【老母猪的尾巴】——拖泥带水十四、【黄鼠狼过水田】——拖泥带水十五、【黄泥塘洗单子】——拖泥带水十六、【地板擦子刷地】——拖泥带水十七、【稻田里拉犁耙】——拖泥带水*、【稻田里干活】——拖泥带水十九、【池中捞藕】——拖泥带水形容办事认真的歇后语1.一根头发分八瓣---细得很2.二两棉花一张弓---细*(谈)3.丁是丁,卯是卯---办事认真4.七姐逢嫦娥---仙(现)对仙(现)5.三块铜板摆两处---一是一,二是二6.三根毛搓绳子---好细7.大脖子的人穿衣服---一套一套的来8.大店里卖钵子---一套一套的来9.天上选县长---管得宽10.火铲当锣打---小事大办11.打灯笼做事---照办12.扑在床上数蚂蚁---从床(长)计蚁(议)13.世界地图吞在肚里---胸怀全球14.*边洗萝卜---一个个来15.鸡毛当令箭---轻事重报16.刘备请诸葛---三顾茅庐17.老母鸡生蛋---尽力量18.竹板弓---一个劲19.吃多了腌鱼---净(尽)管咸(闲)事20.抓着荷叶摸藕---追根到底21.张飞穿针---粗中有细22.泥水匠无灰---砖(专)等23.*捉老鼠---好管闲事24.穿钉鞋走泥路---把稳做事25.闷心人做事---使暗劲26.要甜的拿糖碗,要*的拿醋碗---一行是一行27.诸葛亮当*师---名符其实28.鸭子凫水---暗中使劲29.铁路上的*察---各管一段30.麻雀开会---细商量31.湖广总督---管两省32.裁缝师傅戴眼镜---认针(真)33.瞎子跟绳走---摸索34.瘸子担水---一步步来35.篱笆爬竹竿---一节一节来。
形容消极懒惰的歇后语本文是关于形容消极懒惰的歇后语,感谢您的阅读!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通俗、生动、幽默、含蓄、风趣,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形容消极懒惰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草包竖大汉———能吃不能干】本义指用草包捆扎着竖立起来的“大汉”,外表高大而内里空虚。
用时责备人只能享受不能吃苦受累。
曲波《桥隆飙》六:“桥隆飙的鲁劲又上来了,向四个青年连吼带叫:‘你们是草包竖大汉,能吃不能干;吃饭抢大碗,干活白瞪眼。
’”【唱戏的跑圈儿———走过场】本义指戏曲演员上场后,不多停留,从一端穿过舞台到另一端,然后下场。
比喻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郎绣春《捏纸蛋》:“又捏纸蛋哩,那是唱戏的跑圈儿———走过场哩。
其实人心里早有底了,我去也是白跑。
”【出嫁女上轿———迟迟不出门】本义指女子出嫁上轿前,总是迟迟不肯出门。
用时指动作迟缓或故意拖延时间。
陈残云《香飘四季》三三章:“‘肖容怎不跟你一道来?’何桂珍问道。
‘你们呀,都像出嫁女上轿,迟迟不出门。
’”【大海里的浮萍草———漂到哪儿算哪儿】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上的水草,须根垂在水中,漂流无定。
比喻无前进目标或因看不清前途而随波逐流。
李英儒《女儿家》四章一:“‘你若真有地方,俺们也不死啦,眼下兵荒马乱,你朝哪儿去呢?’‘你干女儿是大海里漂着的一棵浮萍草,漂到哪儿算哪儿。
’”【大象的屁股———推不动】形容人疲沓,支使不动。
孙景瑞等《紧要军情》四章二:“上课不好好听讲,猴子的屁股———坐不住;你要批评他吧,还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要贯彻什么条令条例、首长指示,他又像大象的屁股———推不动!”【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条,放下一堆】形容人无所作为,不上进,无论怎样对待他,都不在乎。
聂海《靠山堡》一五:“杨林信一听乱妮的话,赌气地说:‘好,你反映吧。
我反正是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条,放下一堆。
’”【佛顶珠———虽拨不动】佛顶珠:佛像头顶上的明珠。
形容慢的歇后语歇后语大全形容慢的歇后语1、慢火炖猪脚慢慢来2、老太太吃硬饼慢慢磨3、文火爆牛肉慢工夫4、大象的表演动作太慢5、长线放风筝慢慢来6、细火焖鱼慢慢来7、吹火筒子当眼镜慢慢看8、船上充油灰慢慢来9、文火熬蹄膀慢慢来10、小火烧猪蹄慢慢来11、老婆纺棉花牵住头儿慢慢拉12、老大娘纺花慢慢儿上劲儿13、大把儿萝卜慢慢儿挪对14、三天拣了两泡牛屎慢工出细活15、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16、老木虫钻青杠慢点喀17、温火爆牛肉慢工夫18、老牛拖烂车慢慢来19、乌龟爬沙慢慢来20、蜗牛赛跑慢慢爬21、心慌吃勿得热粥慢慢来22、一两棉花四张弓慢慢谈;慢慢弹23、慢火煎鱼熟的透24、走得摩冇鼻哥(走得慢者,没好下场)25、快打酒,慢打油会做生意26、蜗牛爬在荆刺上又慢又费力27、油灯上炖蹄筋慢慢来28、三天刺绣一朵花真慢;针慢29、属老牛肉的慢火细炖30、瘫子上高楼慢慢往上爬31、老牛拖木犁慢腾腾32、油灯上炖猪蹄慢慢来33、京戏走台步慢慢挪;慢慢蹭34、全昌达写对联慢慢来35、八丈长的袍子慢慢拖36、拉着驴子当马骑不知快慢;硬上37、蚂蚁筑长城慢慢来38、冷水沏茶等着吧;慢慢来;无味39、乘慢车来的人不速之客40、洞房的动静慢慢听吧41、芙蓉开花慢慢红42、蜗牛走路慢腾腾43、船家佬充油灰慢慢来44、书生赶牛慢慢来45、咸肉骨头慢慢啃46、到站的火车叫得响,走得慢47、慢火煮肉别性急48、文火煎鱼慢慢来49、老牛拉大车费劲大;跑得慢;费劲大,跑得慢50、没牙老太吃蚕豆慢慢磨51、老太婆吃炒豆慢慢嚼52、秀才读文章慢条斯理53、老妈妈纺棉花慢慢地拉54、大闺女上轿慢慢蹭55、快鼓配慢锣不合拍56、蜗牛爬在荆棘上又慢又费力57、属钟表的不快不慢老走着58、蜗牛爬架慢腾腾;想高升;快不了59、凉水沏茶泡了;硬充;慢慢浓;硬冲60、三年无洗身慢多;垢多61、皇上家的工慢慢儿地蹭62、慢火炖甲鱼一点一点加柴63、慢娘的拳头早晚一顿64、二两棉花两把弓慢慢谈;慢慢弹65、田螺爬行动作太慢66、小脚女人走路东倒西歪;慢腾腾67、老牛拖破车一摇三摆;慢吞吞68、头发上刻字慢工出细活69、老婆婆走路慢吞吞的70、懒婆娘干活慢慢磨71、一锅稀米汤全靠熬;慢慢熬72、乌龟爬岸上慢腾腾73、狗吠太阳紧一声慢一声74、乘慢车来的不速之客75、老鼠**慢上梁76、百岁老人跑步动漫;动慢77、小船儿慢划拉着;不堪载重78、厨子跌了汤罐里慢来79、细火煎鱼慢慢来80、老奶奶纺线慢慢上劲81、鹅学鸭步越学越慢82、老太婆上楼慢慢来83、懒婆娘接生慢慢来。
十二生肖的歇后语十二生肖是以道家学说为基础的一种宇宙观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十二生肖的歇后语很多,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十二生肖的特征和意义。
下面就是一篇关于十二生肖的歇后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歇后语以其简练的语言和幽默的表达方式深受人们喜爱。
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1. 鼠目寸光:形容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2. 牛气冲天:形容人自负、傲慢,不可一世。
3. 虎头蛇尾:形容开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却变得懒散无为。
4. 兔子不吃窝边草:形容人不敢触及自己的利益,宁愿去剥削别人。
5. 龙争虎斗:形容两个势力、集团或个人之间的激烈争斗。
6. 蛇行鼠逃:形容受到惊吓时人们的逃离行为。
7. 马到成功:比喻行动迅速、取得成功的意思。
8. 羊入虎口:指人处境危险,有可能受到伤害。
9. 猴子捞月:比喻做事莫名其妙,没有实际效果。
10. 鸡犬不宁:形容事态紧张、混乱不堪。
11. 狗急跳墙:比喻人在绝境中采取无法预料的行动。
12. 猪突猛进:形容人行动莽撞,缺乏理智。
十二生肖的歇后语,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十二生肖所代表的特征和意义。
1. 鼠目寸光:形容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这个歇后语可能源自于老鼠的习性。
老鼠天生以觅食为生,它们的视力较弱,通常只能在近距离内看清周围的事物。
因此,形容一个人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而忽视大局,就被比喻为“鼠目寸光”。
2. 牛气冲天:形容人自负、傲慢,不可一世。
这个歇后语可能与牛的威武形象有关。
牛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象征着坚韧和力量。
当一个人过于自负,傲慢无礼时,就好像牛变得气势汹汹,冲天而起一般,因而被形容为“牛气冲天”。
3. 虎头蛇尾:形容开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却变得懒散无为。
这个歇后语用来比喻一个事物或一个人开始时表现出很大的势头,但后来却无法维持这种势头,变得懒散无为。
以虎头蛇尾来形容,是因为在十二生肖中,虎是力量和威慑的象征,蛇则是智慧和灵活的象征。
24、走得摩——冇鼻哥(走得慢者,没好下场)25、快打酒,慢打油——会做生意26、蜗牛爬在荆刺上——又慢又费力27、油灯上炖蹄筋——慢慢来28、三天刺绣一朵花——真慢;针慢29、属老牛肉的——慢火细炖30、瘫子上高楼——慢慢往上爬31、老牛拖木犁——慢腾腾32、油灯上炖猪蹄——慢慢来33、京戏走台步——慢慢挪;慢慢蹭34、全昌达写对联——慢慢来35、八丈长的袍子——慢慢拖36、拉着驴子当马骑——不知快慢;硬上37、蚂蚁筑长城——慢慢来38、冷水沏茶——等着吧;慢慢来;无味39、乘慢车来的人——不速之客40、洞房的动静——慢慢听吧41、芙蓉开花——慢慢红42、蜗牛走路——慢腾腾43、船家佬充油灰——慢慢来44、书生赶牛——慢慢来45、咸肉骨头——慢慢啃46、到站的火车——叫得响,走得慢47、慢火煮肉——别性急49、老牛拉大车——费劲大;跑得慢;费劲大,跑得慢50、没牙老太吃蚕豆——慢慢磨51、老太婆吃炒豆——慢慢嚼52、秀才读文章——慢条斯理53、老妈妈纺棉花——慢慢地拉54、大闺女上轿——慢慢蹭55、快鼓配慢锣——不合拍56、蜗牛爬在荆棘上——又慢又费力57、属钟表的——不快不慢老走着58、蜗牛爬架——慢腾腾;想高升;快不了59、凉水沏茶——泡了;硬充;慢慢浓;硬冲60、三年无洗身——慢多;垢多61、皇上家的工——慢慢儿地蹭62、慢火炖甲鱼——一点一点加柴63、慢娘的拳头——早晚一顿64、二两棉花两把弓——慢慢谈;慢慢弹65、田螺爬行——动作太慢66、小脚女人走路——东倒西歪;慢腾腾67、老牛拖破车——一摇三摆;慢吞吞68、头发上刻字——慢工出细活69、老婆婆走路——慢吞吞的70、懒婆娘干活——慢慢磨71、一锅稀米汤——全靠熬;慢慢熬72、乌龟爬岸上——慢腾腾。
成语的歇后语大全成语是中国语言中的瑰宝,每个成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而歇后语则是以成语为基础,通过语言幽默的方式传达出一种特殊的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对应的歇后语,希望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笑声和思考。
1. 狐假虎威——狸猫换太子狐假虎威原本意味着借势欺人,而歇后语“狸猫换太子”则比喻用假象欺骗他人。
2.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亡羊补牢意味着事情发生后才想办法解决,而歇后语“为时不晚”则提醒我们,不管何时,都应该及时修复错误。
3. 纸上谈兵——口说无凭纸上谈兵原本意味着只是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而歇后语“口说无凭”则告诫我们,不仅要说,更要付诸行动。
4. 守株待兔——傻等守株待兔原本意味着坐等机会,而歇后语“傻等”则暗指那些坐失良机的人。
5. 骑虎难下——进退两难骑虎难下意味着已经陷入困境而无法摆脱,而歇后语“进退两难”则形容在做决策时面临两个糟糕的选择。
6.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原本意味着自欺欺人,不愿意面对问题,而歇后语“自欺欺人”则警示我们,不要逃避现实。
7. 心照不宣——心意相通心照不宣原本意味着心照不宣的默契,而歇后语“心意相通”则描述出心灵交流的美丽。
8. 自相矛盾——自打嘴巴自相矛盾原本意味着说话或行为前后不一致,而歇后语“自打嘴巴”则形象地展示了自相矛盾行为的荒谬。
9.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画蛇添足原本意味着多此一举,做了不必要的事情,而歇后语“多此一举”则强调了画蛇添足的可笑之处。
10. 杯弓蛇影——杞人忧天杯弓蛇影原本意味着想象中的威胁,而歇后语“杞人忧天”则形容草木皆兵的人。
11. 班门弄斧——故弄玄虚班门弄斧原本意味着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而歇后语“故弄玄虚”则描述了故意制造迷惑的行为。
12. 守株待月——痴心妄想守株待月原本意味着过于幻想,而歇后语“痴心妄想”则形容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13. 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一石二鸟原本意味着一举两得,而歇后语“一箭双雕”则形容同一行动中达到双重目的。
见不得人好的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以对仗、押韵、意境相契合的句子形式表达一种含蓄、鲜明、深入人心的幽默意味。
见不得人好的歇后语是一种具有一定讽刺、挖苦意味的歇后语,它在表达幽默的同时也暗示了某种不良行为、思想或性格。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见不得人好的歇后语。
1.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这句歇后语暗示了某些人平时表面温顺,但一旦发起脾气来却十分凶狠,具有欺人的不良性格。
2. 骗子无中生有,官员懒散无为。
这句歇后语以幽默的方式暗示了某些官员的不作为、懒散的工作态度,意味着他们什么也不做,却声称做了很多。
3. 撒谎的鸟,都会早晚飞回来。
这句歇后语表达了说谎的人迟早会被揭穿,具有讽刺和警示的意味。
4. 春天不回来,爱情不腐败。
这句歇后语暗示了某些人对爱情的不忠诚和不珍惜,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5. 心狠手辣,狼心狗肺。
这句歇后语描述了某些人的心肠狠毒,具有贬低和嘲讽的含义。
6. 打抱不平,却自私自利。
这句歇后语表达了某些人只在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才会表现出义愤填膺的一面,而对他人的困难却视而不见。
7. 嘴巴像喷泉,说的话不真切。
这句歇后语以夸张的方式暗示了某些人说话虚伪,经常说一些虚假的话,不值得相信。
8. 落井下石,无情无义。
这句歇后语暗示了某些人在别人遇到困境时不仅不给予帮助,反而对他人雪上加霜,表现出一种无情无义的态度。
9. 铁公鸡,不下蛋。
这句歇后语以夸张的方式暗示了某些人贪婪、吝啬的性格,不愿意付出,而只是占便宜。
10. 口是心非,两面三刀。
这句歇后语暗示了某些人口头上说一套,心里却想着另一套,具有一定的讽刺和批评意味。
以上是一些见不得人好的歇后语,它们以幽默的方式暗示了某些人的不良行为、性格或思想。
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既可以娱乐人们,又可以反映社会现象,让人们在笑声中思考。
然而,我们也要明确,这些歇后语只是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并不代表现实中所有的人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描写人行为迟缓的歇后语
拖拉出嫁女上轿—州迟迟不出门
【注释】出嫁的女儿难舍娘家,花轿到门前等候迎娶,她也迟迟不肯出来上轿。
比喻人的行动迟缓、磨蹭。
【例句】肖容怎不跟你一道来?”何桂珍问道。
“你们呀,都像出嫁女上轿,迟迟不出门。
”(陈残云《香飘四季》)
大闺女上轿—磨蹭
【注释】大姑娘在坐上娶亲的花轿之前,一般扭捏,拖延时间,故为“磨蹭”。
形容动作特别慢,不利落。
【例句】“真像大闺女上轿,你还磨蹭啥?”随着声音,王燕气喘吁吁地闯进蒙古包来。
钝刀割肉—不爽快
【注释】指做事不直截了当、不直爽。
【例句】这个人就是这样,啥事都钝刀割肉,很不爽快。
(沙汀《么
木匠的故事》)
狗吃糖稀—哩哩啦啦
【注释】糖稀:含水分较多的麦芽糖,呈胶状。
哩哩啦啦,液体断续滴淌a腻的样子。
狗吃糖稀,吃不利落,故为“哩哩啦啦”。
比喻做事很不麻利,拖拖拉拉。
【例句】我们听他说什么“技术高超”,想考考他,就搬出个振荡器来,要他发报。
这家伙拍得点划不清,拖泥带水,简直像狗吃糖稀,哩哩啦啦。
过冬的咸菜缸—泡着
【注释】从前北方的冬天是蔬菜淡季,冬天的咸菜缸里因而总是腌着菜,故为“泡着”。
比喻故意消磨时间。
有时也指把东西泡着不管。
【例句】我们把他们地里的水也给放出来呀!由我的性子,把他们的地头都上捻子,过冬的咸菜缸,泡着去吧!(浩然《金光大道》)
皇上家的工—慢慢儿的蹭
【注释】指工作时拖延时间。
【例句】旁边人道:“这还浅!你一锹,我两锹也不能那样深。
你瞧,你挖了多大一片,我才挖了这一点儿。
俗语说的,“皇上家的工,慢慢儿的蹭。
”你要这末做,还能吃的长么?”(《三侠五义》)
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
【注释】形容做事磨蹭。
【例句】沈振新冷静而爽快地回答说:“困难是有的,我们可以克服!援助,用不着!”“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明天!”(吴强《红日》)
【也作】老牛施破车—一摇三摆
老婆穿双老汉鞋—不赶紧
【注释】旧时女人缠足,男人脚大,老婆穿双老汉的鞋,自然不跟脚。
指办事不抓紧,不马上动作。
【例句】行政常说他是老婆穿双老汉鞋,不赶紧。
(柳青《种谷记》) 老太太坐牛车—慢透了
【注释】老太太坐在缓慢的牛车上,故为“慢透了”。
指速度太慢。
【例句】你快来帮帮我吧。
大家要我算账,唉,我是老太太坐牛车,慢透了!来,你比我打得快,你来算,我专管写。
(丁玲《窑工》)
老头子拄拐棍—半天一步
【注释】指行动、做事不迅速。
【例句】张雄看得时间长了,感到庞大的石碾虽然挺有气派的,但它步履艰难,走动时吱呀、咬呀的刺耳响声,像是全身的关节都在响动,又有点扫兴:“这简直是老头子拄拐棍,半天一步嘛!”(刘先平《云海探奇》)
凉水冲茶—泡上了
【注释】开水冲茶,才能一冲即成。
用凉水冲茶很难冲开,需要很长时间,故为“泡上了”。
比喻拖延磨蹭时间或长时间地纠缠。
【例句】小李子干活最懒了,出工不出力,真叫是凉水冲茶,泡上了。
对待这号人,你有啥办法?
麦糠揩屁股—一点不利落
【注释】讽刺某人做事拖泥带水,不爽快。
【例句】桥隆飘说:“哎呀!特务先生,你们净办这‘麦糠揩屁股’的事,一点不利落!你们一起来多好,免得我们一次一次地忙活。
”(曲波《桥隆飘》)
猫拉稀屎—拖拖沓沓
【注释】指做事迟缓,不抓紧时间。
【例句】“没有干过农业劳动的人,认为那只要有力气就行,熟能生巧嘛。
其实不然。
我见过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农,干起活来仍是拖拖杳杳—当地人叫‘猫拉稀屎’,和写了一辈子文章的人还是行文I,唆相同。
”(张贤亮《绿化树》)
娘儿们出门—等死拾轿的
【注释】旧时一般妇女出嫁前总是很拖沓,让抬轿人久等,故为“等死抬轿的”。
比喻做事磨磨蹭蹭,让人等得心烦。
【例句】范可君还要说些什么,但是,那个年老的土匪又出现在门口了,不耐烦地嚷道:“真是‘娘儿们出门,等死抬轿的’!快走吧,司令一瞪眼睛,连我这条老命也得贴上!”(孙景瑞《粮食采购队》)
糯米做饭—猫糊
【注释】指人行动迟缓,或精神委靡。
【例句】见节振国虽然心中怒火燃烧,却在那儿沉吟,夏连凤心里想:真是糯米做饭,貂糊!用刺耳的声音高嚷:“有种的就去!”(王火《血染春秋》)
浅滩上放木排—一拖再拖
【注释】拖:指拖拽、牵引,转指拖拉、拖延。
指一再延误。
【例句】一个支委说:“谁还真心实意帮他修城墙,我们来他个浅滩上放木排—一拖再拖,拖在修城完工前举行暴动。
”三点水儿加个包字—泡了
【注释】指有意拖延时间。
【例句】程咬金说:“这事交我了。
咱们三点水儿加个包子,先在这儿泡了,非给他们泡出个样儿来不可!”(陈荫荣等《兴唐传》)
温开水泡茶—慢慢来
【注释】指行事迟缓。
【例句】汪一洲说:“我正准备同几位副院长研究,派一些教师出去寻找。
过几天就放寒假了,到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多派些人出去。
”朱怀镜听着心里就有火,人命关天的事,他还在温开水泡茶慢慢来!(王跃文《国画》)
下汤锅的驴—一步迈不了三步
【注释】汤锅:屠宰牲畜时煮热水褪毛的大型锅。
指做事或动作缓慢、磨蹭。
【例句】连秧儿却像下汤锅的驴—一步迈不了三步,聋拉着脑袋跟在后面。
(刘绍棠《草窝》)
扎脚婆娘—不敢走路
【注释】扎:捆,束。
形容某人做事放不开手脚,畏首畏尾。
【例句】何牛朗声回话:“惜华:怎么你也像个扎脚婆娘的样子,不敢走路?”(陈残云《香飘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