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特效教程】龙卷风的制作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9
AE中制作风暴和龙卷风特效的教程Adobe After Effects(简称AE)是一款广泛应用于特效制作和动画合成的软件。
在AE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和技巧来制作各种特效效果。
本教程将介绍如何使用AE来制作逼真的风暴和龙卷风特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段背景视频素材。
可以选择一段城市天空或乡村风光的视频作为背景,在其中加入风暴和龙卷风特效。
接下来,我们将一步步教你如何实现。
第一步,创建风暴效果。
在AE中,我们可以利用多种特效滤镜和调整来模拟风暴的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创建一个新的复合图层,并将背景视频素材拖拽到该图层中。
然后,在效果面板中搜索“CC Rain”滤镜,将其拖动到图层上。
调整滤镜的参数以获得逼真的雨滴效果,比如调整雨滴的速度、密度和大小等。
同时,你也可以尝试添加其他效果,如“Turbulent Displace”、“Fast Blur”等,以增强风暴效果的真实感。
第二步,制作龙卷风效果。
在AE中,我们可以使用“旋转”、“曲线运动”和“放大”等效果来模拟龙卷风的旋转和扭曲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创建一个新的形状图层,并绘制一个长方形或圆形作为龙卷风的主要形状。
然后,在效果面板中搜索“CC Twister”滤镜,将其拖动到形状图层上。
调整滤镜的参数以获得适合你的龙卷风形状的效果。
接下来,可以通过使用“旋转”、“曲线运动”等效果将形状图层旋转和扭曲,从而呈现出龙卷风的旋转效果。
最后,通过使用“放大”效果来增加龙卷风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
第三步,合并风暴和龙卷风效果。
在AE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合成模式和蒙版来将多个特效效果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更加逼真的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创建一个新的复合图层,并将风暴效果和龙卷风效果的图层分别拖拽到该图层中。
然后,在合成模式下拉菜单中选择“加亮”或“滤色”等模式,以使两个效果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接下来,你可以使用蒙版工具,在需要调整的地方添加蒙版,并通过调整蒙版的不透明度和边缘模糊等参数来使特效效果更加自然和真实。
Maya打造龙卷风特效流程解析广东汇众出品导言:我们在电影中观看过《Discovery.Weather.Extreme.Tornado》和《后天》影片,那么场景中一定对影片中凌空飞舞的汽车动物、宛如雨下的断木残瓦,还余悸猶存!很多观众看到Tornado时,似乎很难实现,本教程将告诉大家如何将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通过MAYA的Expression与MEL的结合制作出真实的Tornado画面。
我们重点是在于理清制作思路,从而达到我们的效果。
首先我们使用Maya中的Dynamics(动力学)模块,Dynamics(动力学)模块是很多使用MAYA制作特效用户的一个核心。
那么我们在Dynamics(动力学)模块找到particles(粒子系统)的Create Emitter (创建发射器)。
(图01)图01接下来点开Create Emitter(创建发射器)的属性来设置一下发射器的属性设置。
(图02)图02创建完粒子我们播放一下观察粒子的动态,这时我们发现粒子的动态在三维空间里成球状发射。
(图03)那么我们现实中的Tornado是旋转的,但是Maya中的particles发射方式是放射型,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去叫particles形成一个旋转。
这个时候我们要理清以下思路,看看能有那一种方法去叫particles旋转出来,但是Tornado的旋转需要带扭曲、摆动、而且Tornado 是强冷暖对流形成是从上到下对接,这样不能单单的用场去控制。
目前制作龙卷风的方法有很多,但形成后控制不是很方便,尤其是龙卷风的质感很难制作。
那么我们得知MAYA里有fluid(流体),fluid制作火和烟尘很真实,但是fluid非常不容易控制,我们制作的思路就是利用MAYA的particles形态驱动fluid的烟尘效果,把这两个系统融入到一起。
我的制作思路是使用Maya中的函数控制particles的空间位置。
Maya的函数是给我们制作特效人员的一个了精髓,这样我得知两个函数是我们制作Tornado的重要部分,他们分别为 sin、cos ,我们简单说明以下两个函数的原理:Sin与Cos函数取某个角并返回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值。
幼儿园物理奇趣:龙卷风实验方案解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物理实验是一种极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活动。
而关于天气现象中的龙卷风,更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惊奇的话题。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简单的龙卷风实验,可以引发孩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一种适合幼儿园阶段的龙卷风实验方案,并共享一些观点和理解。
实验方案解析:1. 材料准备- 一个透明的塑料瓶- 一些水- 一些洗碗液- 一些食用色素(可选)- 一些闪光颜料(可选)2. 实验步骤- 将塑料瓶底部剪去,制成一个短的漏斗状口。
- 在瓶口口放入食用色素和闪光颜料(增加视觉效果)。
- 将水倒入瓶中,填满1/3至1/2。
- 加入洗碗液,大约是水的1%-2%。
- 用手拧紧瓶盖,将瓶子摇匀。
- 在安全的室外空间,迅速将瓶子倒转并旋转,形成龙卷风。
3. 观察和总结- 观察龙卷风的形成和运动轨迹。
- 总结洗碗液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导致龙卷风形成的原理。
观点和理解:通过这个简单的龙卷风实验,可以引发幼儿园孩子对于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他们既可以亲身参与到制作龙卷风的过程中,又可以通过观察龙卷风的形成和运动轨迹,了解洗碗液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导致龙卷风形成的原理。
通过添加食用色素和闪光颜料,可以增加视觉效果,让实验更加生动有趣。
而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培养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也将得到提升。
这个龙卷风实验方案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在幼儿园阶段为孩子们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自然现象。
假设在幼儿园进行了龙卷风实验之后,孩子们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
他们开始对天气现象和其他自然现象展开了更多的好奇和探索。
幼儿园的老师们也意识到,孩子们对于科学的学习具有极高的潜力和热情,因此决定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增加更多的科学元素。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劳动。
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说明出处:【游戏特效Tommy原创教程】游戏中自然现象效果制作——龙卷风====================================================================== ====这一系列教程,将由浅入深地讲讲常见自然现象类的特效“风,火,水,电,烟。
”等效果的制作。
自然现象特效制作流程相对简单,但对美术感觉的要求却很高!因为这些是常见的效果,你必须做得像,如果不像大家一眼就看得出来!游戏中的特效,又不能支持像流体效果之类的高端CG特效技术,我们应该学会用简单的特效元素,做出合理的运动规律,从而让效果更有说服力!====================================================================== ====老规矩,先看图找规律: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
其破坏性极强。
弯弯的扭动的。
(下图)人造龙卷风,德国产的。
(下图)俯瞰龙卷风。
(下图)画出来的龙卷风,能够找到一点灵感。
(下图)游戏里的龙卷风,估计这个要绑定骨骼做动画了。
(下图)且不说“龙吸水”或者“龙吸火”那些罕见的龙卷风现象,普通的龙卷风Tommy也没有亲眼见过,都是在电视或者网络视频里面才有机会目睹它。
反复多次观察后,我们总结规律如下:1、旋转运动,有一根或者多根主轴。
2、主轴的形态多变,常常缓慢的扭动。
3、龙卷风常常夹杂各种烟尘和杂物,一起运动。
4、破坏力惊人,房屋树木,无坚不摧。
=====================教程开始:呵呵,废话过后我们进入这节的例子:制作一个“龙卷风”攻击技能。
这里拿之前一个女性角色风属性攻击技能做范例,讲讲它的制作流程。
使用Photoshop制作龙卷风效果的技巧Photoshop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广泛应用于设计、摄影和图像编辑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使用Photoshop制作龙卷风效果的技巧,帮助你创建逼真的龙卷风效果。
首先,打开Photoshop并选择一个适合的背景图像。
这个图像应该有一个具有足够空间的区域用来添加龙卷风效果。
可以选择一张风景或城市背景图像。
接下来,使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图像中的想要添加龙卷风的区域。
确保选框覆盖到需要添加效果的整个区域。
在选框选中的区域上,使用筛选器菜单找到“涡旋”滤镜。
通过调整滑块的角度、尺寸和光亮度等参数来设置龙卷风的外观。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效果需求来调整这些参数。
在添加龙卷风效果后,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个性化调整。
可以使用调整图层功能来改变颜色、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从而使龙卷风效果与背景图像更加融合。
要使龙卷风效果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特效来增加细节。
例如,可以使用画笔工具添加一些细小的涡旋形状,或者使用矩形选框工具添加一些光线效果。
这些额外的元素将提高效果的逼真度。
此外,可以使用模糊工具对龙卷风进行模糊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加自然。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模糊工具和不同的模糊效果,找到最适合的设置。
最后,对整个图像进行最后的调整和修饰。
可以使用曲线调整、色彩平衡等功能来改变整体的色调和色彩平衡。
还可以添加一些纹理或滤镜效果,进一步增强龙卷风的真实感。
在制作龙卷风效果时,创造力和实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尝试不同的滤镜效果、调整参数以及添加额外的元素,可以创造出不同风格和效果的龙卷风效果。
总结起来,使用Photoshop制作龙卷风效果的技巧主要包括选择背景图像、添加涡旋滤镜并调整参数、个性化调整、添加细节、模糊处理、最后的调整和修饰等步骤。
希望本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带来创作上的启发和灵感。
请开始你的Photoshop之旅,创造出惊人的龙卷风效果吧!。
2024年小班美术《龙卷风》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神奇自然现象》中第3节《龙卷风》。
通过该内容学习,让学生解龙卷风特征,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龙卷风动态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龙卷风形成、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龙卷风动态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等美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龙卷风动态美。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把握龙卷风特征,创作出富有创意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材、黑板、粉笔、画纸、颜料、画笔等。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龙卷风真实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龙卷风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龙卷风知识(10分钟)介绍龙卷风定义、形成原因、特征以及在自然界中重要作用。
3. 示范讲解(15分钟)以黑板为载体,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龙卷风动态美。
同时,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25分钟)学生在画纸上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心中龙卷风。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点评,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问题进行指导。
强调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发现生活中美。
六、板书设计1. 龙卷风定义、形成原因、特征。
2. 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3. 示范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龙卷风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要求: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出龙卷风动态美,作品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创作,提高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示范讲解3. 学生练习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学生对龙卷风产生直观、深刻印象,我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精心挑选真实龙卷风图片和视频。
在展示过程中,我要注意观察学生反应,引导他们关注龙卷风特征,如旋转形态、强烈气流等。
龙卷风的解决方案之一作者:李友淳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情况下,由强对流空气运动伴随产生的漏斗状云柱强风涡旋。
龙卷风形态各异,顶部为浓黑或者深灰的积雨云,尾部呈象鼻状。
风速一般每秒50-100米,有时可达每秒300米。
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稀薄,导致温度急剧下降,促使水汽迅速凝结,这也是龙卷风形成漏斗状的重要原因。
龙卷风一般表现为水龙卷、火龙卷、陆龙卷、多漩涡龙卷、龙吸水等现象。
在三维影视特效中,龙卷风的解决方案有很多,一般较现实加大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有单独使用粒子渲染解决的,有单独使用流体解决的,也有通过使用粒子(每粒子空间大小发射)带动流体发射解决的,模拟水龙卷的还有通过强大的流体软件realflow 制作再导入其他三维软件渲染解决的。
本期,我通过介绍dynamic粒子带动流体发射阐述一套陆龙卷风的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下面我们开始操作:1、打开maya切换到dynamic学模块。
2、创建一个圆柱体积粒子发射器,沿轴速度为5,粒子生命为恒定2.5,初始粒子发射速率为3000,控制形态后,再把这个参数成倍放大。
注意,此时发射器的粒子速度只受体积速度控制,不受方向速度的影响。
将时间轴缩放为1000,播放速率为真实时间,观察发射速率。
3、这个时候我常有的习惯是将文件保存一下,每一个步骤进行保存,有助于我们进行非线性修改,避免机器死机蓝屏等现象。
4、切换到动画模块,选择粒子节点,给粒子节点加上晶格变形;晶格细分STU三个方向分别为2-8-2。
参数:整。
7、给晶格添加twist变形节点,并且给顶部控制器的旋转k动画。
初始帧的时候为-500,500帧的时候为500。
8、K好动画后请注意保存文件,隐藏各类变形节点,让场景简约。
接着再切换回动力学模块给粒子添加一个扰乱场,增强粒子的形态和动势。
加大扰乱场的力量,减小扰乱场的频率。
此时加大粒子发射器的发射量,这里我加到20000,观看播放效果。
因为此前晶格精度太低,这里我把基础晶格参数STU改为2-8-2,让整个粒子形态圆滑一点。
2024年小班美术《龙卷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一课《龙卷风》。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龙卷风的形成、特点及表现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龙卷风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龙卷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龙卷风的动态和气势。
2. 教学重点:龙卷风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特点及其表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龙卷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龙卷风这一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龙卷风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让学生对龙卷风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龙卷风,并讲解绘画技巧。
(2)学生练习:学生在画纸上尝试绘制龙卷风,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龙卷风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
2. 龙卷风的表现方法及绘画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线条、色彩绘制一幅龙卷风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对龙卷风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龙卷风的动态和气势,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龙卷风的动态和气势。
2.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绘制练习。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在示范过程中,详细讲解线条的运用,如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等表现龙卷风的旋转和力量。
龙卷风是由强烈旋转的气流构成的大气现象,其成分主要是由快速旋转且密度、温度及湿度都不同的空气组成。
具体来说:
1. 核心结构:龙卷风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低压区域,其中包含强烈的上升和下沉气流。
这个核心区域内的气压极低,有时甚至比周围环境低得多,这导致周围的空气被“吸入”旋涡中。
2. 旋转气流:龙卷风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旋转气流,这是由于强烈的风暴系统中不同方向的风切变引起的。
在雷暴云内部,暖湿空气上升与冷干空气下沉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垂直的旋转轴心,从而产生一个旋转的漏斗状结构。
3. 水汽:龙卷风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能含有大量水汽,特别是在接触地面时,可能会卷起地面上的水雾、雨滴或雪粒,并将它们带入到旋转气柱中。
4. 碎片物质:随着龙卷风移动并加强,它能拾起地面的各种物体,如土壤、沙尘、小石子、树叶、建筑物碎片等,这些物质会被包裹在龙卷风的外层和漩涡中。
5. 电荷分布:虽然不是龙卷风的基本成分,但在某些情况下,雷暴活动伴随的电荷分离可能导致龙卷风带有静电荷,产生闪电。
综上所述,龙卷风的本质是极端天气条件下大气中特定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具有明确化学成分的实体。
科学小实验水中龙卷风的原理水中龙卷风是一种有趣的科学现象,它在实验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和材料展示出来。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会创建一个旋转的漩涡,类似于龙卷风形成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中龙卷风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实验材料和工具:- 一个透明的大容器(如玻璃瓶、大鱼缸等)- 水- 一个小容器(如小杯子、小瓶子等)- 食用色素(可选)- 一个搅拌棒或长木棍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大容器清洗干净,并确保其完全透明,以便观察实验过程。
- 填充大容器至约三分之一的高度,水的量需要足够形成旋涡。
- 如果希望观察更清晰的效果,可以添加少量的食用色素使水变得有色。
2. 创建旋涡:- 将小容器放入大容器中心,确保小容器与大容器底部之间有一段距离。
- 轻轻旋转小容器,使其在大容器中形成一个初始的旋涡。
这可以通过用手指或搅拌棒在小容器内部轻轻搅动来实现。
3. 加速旋涡:- 当旋涡开始形成后,用搅拌棒或长木棍继续搅动小容器中的水。
沿着一个方向持续搅动,可以逐渐加速旋涡的形成和旋转速度。
4. 观察效果:- 随着旋涡加速,你将看到水在大容器中形成一个漩涡状的旋转流动,类似于龙卷风的形状。
你可以观察到水的中心部分下降,并形成一个向上的漩涡。
实验原理解释:水中龙卷风实验的原理涉及到涡流和动量守恒的概念。
在实验中,当你用搅拌棒或长木棍搅动小容器中的水时,水的初始速度会逐渐转移到整个水体中,产生一个旋涡。
这是因为液体具有流体特性,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们会迅速传递并分布力量。
通过不断搅动水,你输入了机械能,这在水中产生了涡旋运动。
当你在小容器中搅动水时,水开始围绕着中心点旋转。
这是因为搅动产生了旋转速度,而水由于惯性而倾向于保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
这导致了水在中心形成一个向上的漩涡。
在水中龙卷风实验中,动量守恒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在这个实验中,搅拌棒或长木棍施加了力量,将动量传递给了水体。
中班科学教案龙卷风小实验中班科学教案:龙卷风小实验引言:在中班阶段,科学教育应该引导孩子们从身边的现象中发现科学的奥妙。
本篇教案将介绍一种简单的龙卷风实验,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了解龙卷风形成的原理和一些相关的科学概念。
一、实验目标:通过本实验,帮助孩子们了解龙卷风形成的原理,并引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实施准备:1. 所需材料:- 一个透明的塑料瓶- 一些水- 一块小布- 风暴图(可自行制作或使用已有图示)- 彩色粉末(比如可可粉或肉桂粉)2. 实施步骤:- 将塑料瓶底切去,并将底部覆盖小布,用胶带固定。
- 将一些彩色粉末倒入瓶子里,使其均匀撒在瓶底。
- 倒入适量的水,但不要填满整个瓶子。
- 竖直地将小布覆盖的瓶口放在风暴图的中央。
三、实施过程:1. 引导问题:- 你们知道龙卷风是什么吗?- 你们看过龙卷风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 引导观察:- 展示风暴图,解释龙卷风形成的原理:在大气形成的条件下,当大气层中的暖气流和冷气流相遇,形成了旋转风暴。
- 要求孩子们观察风暴图中的旋转和卷曲形状,并与实际的龙卷风进行对比。
3. 进行实验:- 孩子们将穿过小布的塑料瓶口对准风暴图的中心。
- 领导教师或助教可以帮助孩子们尽量使瓶子保持垂直并以缓慢的速度旋转。
- 让孩子们观察水和彩色粉末的运动,以及它们是否形成了类似龙卷风的形状。
-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会形成类似龙卷风的形状。
4. 引导探索:- 提出问题:当我们旋转瓶子时,水和彩色粉末是如何形成旋转的?- 引导孩子们尝试解释实验现象,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启发。
- 让孩子们尝试改变实验条件,例如旋转速度、水量或瓶子形状,并观察结果的变化。
四、总结和延伸:1. 总结:- 引导孩子们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龙卷风形成的原理以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 强调孩子们在实验中的观察、思考和解释的重要性,并表扬他们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2. 延伸:- 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例如改变瓶子的形状或大小,观察是否会影响旋转形成的龙卷风。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教育:制作龙卷风的方法标题: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教育:制作龙卷风的方法导言:科学实验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操作,幼儿可以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在幼儿园教学中,制作龙卷风的科学实验是一种简单有趣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空气和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幼儿制作龙卷风的方法,并探讨相关的科学原理。
第一部分:制作龙卷风的材料准备在开始制作龙卷风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如500毫升的矿泉水瓶)2. 一张剪开的纸或塑料片3. 一些颜色鲜艳的液体(如食用染料或食用色素)4. 一些水第二部分:制作龙卷风的步骤1. 将塑料瓶清洗干净并倒空。
确保瓶口完全干燥。
2. 将一些水倒入瓶中,填满大约1/3到1/2的容量。
3. 加入几滴颜色液体以使水变得明显可见。
4. 打开纸或塑料片,将其剪成一个宽度较瓶口稍宽的带状条。
5. 快速将纸或塑料片盖在瓶口上,并紧紧地扭紧。
6. 将瓶子倒过来,并迅速旋转瓶子,使水形成涡旋状。
第三部分:科学原理和观点制作龙卷风的实验背后有着一些科学原理。
请注意以下观点和解释:1. 空气压力和气体流动:当我们迅速旋转瓶子时,瓶内的空气被迫跟随旋转一起移动,形成由高压到低压的气体流动。
2. 涡旋效应:涡旋是一种气流以涡状旋转的运动形式。
在制作龙卷风的实验中,旋转的水和空气形成了一个类似于龙卷风的涡旋结构。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亲自体验到涡旋现象,并理解涡旋是由旋转和气流所产生的。
3. 气象现象探究:龙卷风是一种强大的气象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
通过制作人造龙卷风,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龙卷风形成的原因以及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影响。
第四部分:总结和回顾通过制作龙卷风的实验,幼儿可以从简单有趣的活动中学到很多科学知识。
他们可以了解空气的流动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学会观察并解释涡旋效应,并对气象现象产生兴趣。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幼儿在科学教育中建立坚实的基础,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巧。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教育:龙卷风的制作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教育:龙卷风的制作导语:龙卷风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它通常出现在强烈的气旋中心,伴随着风力旋转和强烈的气流现象。
让幼儿通过制作龙卷风模型的科学实验,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通过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有趣的龙卷风模型,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科学知识。
一、准备材料1. 一个透明的塑料瓶2. 一张色彩鲜艳的纸3. 剪刀4. 色彩丰富的纸屑或彩色水5. 胶带或胶水6. 水二、制作步骤1. 我们需要将透明的塑料瓶垂直放置在桌面上,确保瓶口向上。
2. 接下来,将纸剪成一条长条,宽度与塑料瓶的高度相同。
然后用胶带或胶水将纸条固定在塑料瓶的外侧,使其紧密地贴合在瓶身上,形成一个圆柱形的模型。
这个模型将代表龙卷风的外观。
3. 现在,将色彩丰富的纸屑或彩色水放入塑料瓶中,占据瓶的一部分底部。
4. 在模型的顶部,向瓶中倒入一些水。
务必注意,水的量不要太多,只需要适量即可。
5. 轻轻地将模型的顶部盖住,使其紧密封闭。
在关闭瓶盖之前,确保没有任何水能够外溢。
6. 现在,让孩子们轻轻地摇晃瓶子,并观察模型内部发生的变化。
三、观察现象1. 当孩子们开始摇晃瓶子时,他们将会看到纸屑或彩色水开始旋转,并形成一个小型龙卷风。
2. 孩子们可以观察到,龙卷风在塑料瓶内部向上升起,并形成一个真实的龙卷风模型。
3. 孩子们还可以注意到,龙卷风模型的中心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柱,周围的物质被旋转的气流环绕。
四、科学原理解释龙卷风是由于强烈的气旋引起的,而这种气旋是由不同温度和湿度的气流相互作用造成的。
在我们制作的龙卷风模型中,模拟的是同样的原理。
当孩子们摇晃瓶子时,顶部的水开始向下流动,形成一个旋转的气流。
随着水的流动,周围的彩色纸屑或水也开始跟随旋转,形成模型内的小型龙卷风。
模型内的空气柱形成的原因是因为旋转的气流使得空气受到一定的压力,空气被迫向上升起,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气流中心。
龙卷风实验原理龙卷风,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其强大的风力和破坏力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龙卷风的形成原理,对于预防和减少龙卷风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龙卷风实验的原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龙卷风形成的基本条件。
龙卷风是由强大的对流气流形成的,而对流气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模拟这些条件来观察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旋转的气流,这可以通过搅拌水或空气来实现。
其次,我们需要一个温度梯度,通常是在一个热源和冷源之间形成。
最后,我们需要一个适当的湿度,这可以通过向气流中添加水蒸气来实现。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透明的容器来模拟大气环境。
首先,在容器的底部加入热水或者加热器来提高底部的温度,然后在容器的顶部加入冷水或者冷却器来降低顶部的温度。
接着在容器中产生一个旋转的气流,可以通过搅拌器或者风扇来实现。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向容器中喷洒水蒸气来增加湿度。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就可以模拟出龙卷风形成的基本条件。
当我们模拟出了龙卷风形成的基本条件后,就可以观察到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随着底部温暖空气的上升和顶部冷空气的下沉,旋转气流会逐渐形成。
当湿度适当时,就会产生云团和龙卷风。
通过观察实验容器中的气流和云团的形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通过龙卷风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龙卷风的形成原理。
了解龙卷风的形成原理,有助于我们预防和减少龙卷风带来的损失。
同时,通过实验,我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大气环境中的对流气流和温湿度分布,对于气象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龙卷风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龙卷风的形成原理。
通过模拟龙卷风形成的基本条件,观察龙卷风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龙卷风的形成机制,为预防和减少龙卷风带来的损失提供重要的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龙卷风实验的原理。
龙卷风简单原理嘿,朋友!你有没有看过那种特别震撼的龙卷风画面呀?那巨大的、旋转着的黑色或者灰色的柱子,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愤怒的怪物在大地上横冲直撞。
每次看到龙卷风的新闻或者视频,我就觉得既害怕又好奇,这玩意儿到底是咋形成的呢?今天呀,我就来给你唠唠龙卷风的简单原理。
咱先想象一下,空气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
在平常的时候呢,它们就安安静静地在大气层里待着,有的地方空气暖和点,就像小孩子在晒太阳,懒洋洋的;有的地方空气冷一点,就好比小孩子躲在阴凉处,有点缩手缩脚的。
这时候呢,大家相安无事。
可是呀,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情况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地面上有一块地方特别热,热得像个大火炉。
这就好比是在这群小孩子中间突然出现了一个超级大的游乐场,充满了吸引力。
那暖空气呢,就像一群急着去游乐场玩的小孩子,开始拼命往上跑。
这一跑可不得了,它就把上面的冷空气给挤开了。
冷空气被挤开了心里能舒服吗?肯定不舒服啊,就像你在排队的时候突然有人插队一样,你肯定想把他挤回去。
于是呀,冷空气就开始往下降,想要把暖空气的地盘抢回来。
这一上一下的,空气就开始变得混乱起来了。
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就像两个打架的小团体,你推我搡的。
这个时候呢,地球也来掺和一脚。
地球一直在自转,就像一个巨大的旋转木马。
这一转呀,就给空气的流动加上了一个旋转的力量。
你想啊,本来就乱成一团的空气,再加上这么一个旋转的力量,就像是本来就混乱的人群里,突然有人开始拉着大家转圈一样,那就更乱套了。
随着这种混乱越来越厉害,空气就开始围绕着一个中心旋转起来。
这个中心就像是一个漩涡的中心,所有的空气都围绕着它快速地转动。
这时候的空气啊,速度越来越快,力量也越来越大。
就好像是一个小小的陀螺,刚开始转得慢的时候,没什么力量,但是随着它越转越快,你要是想伸手去碰它,肯定会被它打到手的。
我有个朋友,他以前就经历过龙卷风。
他说呀,当时看到龙卷风来的时候,感觉就像世界末日一样。
那风呼呼地吹着,声音大得吓人,就像有成千上万头野兽在咆哮。
龙卷风图1
✿用到堆积条形图的制图原理,如果系列的值中有负值,数值为负的数据点会在数值轴的负向堆积。
负数正数Group 1-2015Group 2-1612Group 3-129Group 4-86Group 5-43Group 6
-2
1
Step 1:
✿根据B3:D9单元格做数据
“插入”选项卡--“图表”--柱形图---堆积条形图
Step 2:
✿右键点击图表中部的“垂直类别轴”---设置坐标轴格式---逆序类别、最大类别---主(次)刻度线:无,坐标轴标签:低
25
20
15
10
5
5
10
Group 1Group 2
Group 3Group 4Group 5Group 6
负数
正数
-30
-20
-10
10
Group 1
Group 2Group 3Group 4Group 5Group 6Group 1Group 2
Group 3Group 4
Group 5
Step 3:
✿右键点击图表中部的“水平类别轴”---设置坐标轴格式---数字---自定义--0;0--隐藏负号
Step 4:
✿美化图表:在"布局"里面进行设置J 负数颜色调为红色,正数为蓝色J 网格线--主要网格线--无
J 设置图标区域格式--边框样式--圆角
OK!
-30
-20
-10
10
Group 6
30
20
10
10
Group 1Group 2
Group 3Group 4Group 5
Group 6
数值轴的负向堆积。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劳动。
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说明出处:
【游戏特效Tommy原创教程】游戏中自然现象效果制作——龙卷风
====================================================================== ====
这一系列教程,将由浅入深地讲讲常见自然现象类的特效“风,火,水,电,烟。
”等效果的制作。
自然现象特效制作流程相对简单,但对美术感觉的要求却很高!因为这些是常见的效果,你必须做得像,如果不像大家一眼就看得出来!游戏中的特效,又不能支持像流体效果之类的高端CG特效技术,我们应该学会用简单的特效元素,做出合理的运动规律,从而让效果更有说服力!
====================================================================== ====
老规矩,先看图找规律:
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
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
其破坏性极强。
弯弯的扭动的。
(下图)
人造龙卷风,德国产的。
(下图)
俯瞰龙卷风。
(下图)
画出来的龙卷风,能够找到一点灵感。
(下图)
游戏里的龙卷风,估计这个要绑定骨骼做动画了。
(下图)
且不说“龙吸水”或者“龙吸火”那些罕见的龙卷风现象,普通的龙卷风Tommy也没有亲眼见过,
都是在电视或者网络视频里面才有机会目睹它。
反复多次观察后,我们总结规律如下:
1、旋转运动,有一根或者多根主轴。
2、主轴的形态多变,常常缓慢的扭动。
3、龙卷风常常夹杂各种烟尘和杂物,一起运动。
4、破坏力惊人,房屋树木,无坚不摧。
=====================
教程开始:
呵呵,废话过后我们进入这节的例子:制作一个“龙卷风”攻击技能。
这里拿之前一个女性角色风属性攻击技能做范例,讲讲它的制作流程。
先放上里面比较重要的两张贴图,有需要的拿走:
==========================
“龙卷风”这样效果有很多种表现方式,比如之前我们在
“模型特效技巧篇(二)——巧妙利用模型的“本能””中讲到的方式,
比如用粒子配合贴图,还有纯粹的模型旋转动画也可以制作。
要看具体的效果要求而定。
相信大家看到图就能明白一些了,这个龙卷风的主体是用粒子配合贴图制作的。
看到效果我们先不着急动手,分析一下它的难点所在:
1、龙卷风的高低变化和自身的扭动效果比较麻烦?!
2、怎样制作出龙卷风身上的那一道高光?
呵呵,这两个问题如果解决掉了,剩下的就简单多了,花瓣粒子和烟气粒子跟着动一动就完成了。
OK,我们先讲难点,单看一下这个龙卷风的主体效果:
呵呵,这里利用了两个过程来实现这样的粒子动态,一是粒子拾取物体做发射器,
物体为棍状模型,二是为这个棍装模型制作扭动和高低缩放的动画,让它带着粒子运动。
看看这个棍装的粒子发射器:
OK,在动画里我们看出来,整个运动规律都是和它一样的,或者说,
它控制着整个效果的运动规律!
这个动画的制作应该不难搞定吧,会骨骼动画的,这是最简单的骨骼动画,
我没有用骨骼动画,用的是“FFD 3X3X3”的点控制器。
拖动几下,设置关键帧就可以了。
(啊?啥?我为什么给它加了切片修改器?看下面你就明白了。
)
运动规律定下来,我们让粒子发射器(我这里用的是PArray(粒子阵列),用粒子云也可以的),
拾取这个棍状模型就可以了,粒子参数设置如下:
那么,第一个难点,运动规律的问题我们解决了。
=========
再看下龙卷风身上那道光,呵呵,这个与其说是难点,不如说是技巧,很多游戏特效里面,高光叠加方式和普通叠加方式都是不能同事存在的,但是没有了拿到高光,画面看起来很平:
看到没,高光是另外加上去的,呵呵,可是他们都是粒子啊,我们该怎么给他们加这道光呢?呵呵,动动脑子嘛,贴图给你们看一下就明白了:
看出来了吧,发射器还是上面的发射器,只是它读取的贴图换掉了。
我们擦掉了外缘的贴图,只留下想要的地方,让它作为风的高亮部分,
龙卷风的层次和体积感就制作出来了。
这也算个小技巧吧,很多东西的体积感都是用类似的方式制作的。
=============
估计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会有疑问,既然是粒子发射器拾取棍状模型,
那为什么这个龙卷风能做出上面粗下面细的效果?粒子大小是怎么控制的?
呵呵,这就是上面的“切片”修改器的作用,我在制作的时候也是想了又想,
最后采用了把模型分段的方式。
先复制3条棍装模型,切成了3段,但是连起来看的似乎还是统一的一根在运动。
然后用3个粒子发射器分别拾取,每个粒子发射器的例子大小不同。
这是个比较麻烦的方式,截个图看看会明白一点:
没办法,想要好效果,“不怕麻烦”也是必要途径之一。
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有的话也来告诉Tommy~
============
OK,这几个难点聊完之后,效果基本就完成了。
花瓣和烟气粒子的跟随不用讲了吧,看过前面写得那几篇教程的朋友应该都会了。
旋转下落的流光也讲过的,注意下落过程和龙卷风的形成过程,注意节奏,相接的要流畅。
最后说说这个效果的设计思路:
1、注意龙卷风的运动动态规律,是出效果的关键,大部分游戏特效里的“龙卷风”都是直挺挺的,很假。
2、造型上要上面大一点,下面小一点,加上扭曲才比较真实。
3、突出它的破坏力,我要让它运动速度很快才行。
4、注意元素的结合,从造型到颜色,分清主次。
好了,说到这里,觉得有必要的朋友可以自己制作一下试试,这个例子还是包含了不少技巧的。
=================
风的其他种类后面也会讲,比如屏幕的风沙效果,旋风的其他制作方式。
下节课应该会讲“闪电”,也是自然现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