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8届高三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343.82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图1 10万年以来的世界人口增长图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对比[读图1、图2,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的两个特点:①时间差异: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②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2)由图可分析:生产力水平及发展是推动人口增长的根本动力。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图3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读图3,回答问题](1)构成指标:A 出生率、B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图中阴影部分)。
(2)填表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三项指标的特点:(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有何差异? 提示: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图文结合阐述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3)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4)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典例] (2016·天津高考)读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审答规范培养]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 D[冲关演练]1.(2015·上海高考)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回答(1)~(2)题。
(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解析:(1)B(2)B第(1)题,读图中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纲解读]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不同地区的人口问题特点,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2.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考点一世界的人口、国家与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区域地理]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1)时间差距①总趋势:不断增长。
②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提示]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示意图,要注意横坐标和纵坐标,在不同的图上可能单位和数值会不同,比速度应看增长同等数量的人口所用的时间,或者在同样的时间段增长的人口数。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人口增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特点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影响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变化趋势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2.世界的居民(1)人口分布不均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 亚洲东部,b 亚洲南部,c 欧洲,d 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等地。
黑色人种:非洲南部、大洋洲等地。
(3)世界三大宗教宗教 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3.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①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
②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2)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及亚洲的日本,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把发展中国家称为其他国家都位于北半球,因此把发达国家称为“北方”“南方”人口占16%占84%国民生产总值 占世界80%(2005年)占世界20%(2005年)工业 发达,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 薄弱,以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工业为主 农业 以大规模机械化为主以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为主主要出口商品 工业制成品、小麦、玉米和畜产品等少数几种农产品农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如橡胶、咖啡、石油、铁、铜等主要进口商品 原料和燃料工业制成品近年变化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制成品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增加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优势地位不利地位4.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基础题组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面积、人口密度(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1.(2016南昌文综模拟二)图中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16南昌文综模拟二)甲地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于其他三地的原因是( )
A.出生率低
B.死亡率低
C.外来人口迁移
D.养老制度完善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3.(2016北京朝阳期末)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4.(2016北京朝阳期末)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5.(2016北京朝阳期末)该国最有可能是( )
A.芬兰
B.中国
C.印度
D.尼日利亚
读某城市2014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6.(2016河北保定模拟)2014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课时作业(十九)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读我国X省人口部分资料,回答1~2题。
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低—低—低”模式D.以上都不对2.该省城镇和乡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差异显著,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环境污染程度B.医疗卫生条件C.人口迁移数量D.人口生育政策答案:1.C 2.C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各年龄段人口所占的百分比可知,该省0~14岁人口所占的百分比较低,60岁及以上占比达到13.9%,该省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目前该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正确答案是C项。
第2题,根据图中省外流入各年龄段的人口占比可知,其中省外流入的15~59岁人口占比远远超过60岁及以上占比,使得该省城镇和乡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差异显著,正确答案是C项。
读图,回答3~4题。
3.若X、Y分别表示2015年人口死亡率、出生率(单位:%),P1~P4代表四个国家,则P4可能表示的是()A.美国B.中国C.巴西D.苏丹4.若X、Y分别表示某城市2015年人口迁出量、迁入量(单位:万人),P1~P4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下列关于该市2015,年人口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净迁入人口数最多的季度是P1B.净迁入人口数呈波动上升趋势C.年内净迁入人口总数约9万人D.该城市的逆城市化现象明显答案:3.D 4.C解析:第3题,据图分析Z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即人口自然增长率,据图分析P4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3%,具体表现为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该类型国家主要分布于世界比较贫困的发展中国家,选项中只有D项的苏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项。
第4题,若X、Y分别表示某城市2015年人口迁出量、迁入量(单位:万人),则乙表示的是人口迁入量-人口迁出量,即该地的人口机械增长量(净迁入人口),P1~P4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由图可知四个季度的人口机械增长量持续增加,净迁入人口数最多的季度是P4;故A项错误;据图观察净迁入人口数呈持续上升趋势,故B项错误;据图观察四个季度净迁入量分别约为1.5万、2.11万、2.5万、3.1万,合计约为9万多,故C项正确;逆城市化指的是人口由市区迁入乡村,故D项错误。
第16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3)时间差异①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
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4)空间差异提示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不一定是正增长,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点拨(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中,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的老年人口死亡率一般较高。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提示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虽然属于现代型,但由于地广人稀等原因,自然增长率较其他发达国家高。
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成因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3.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公式: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
结论:自然增长率相同的地区,人口基数越大,年净增人口越多。
(2)曲线图:结论:自然增长率最大时人口不是最多,最小时人口不是最少;当自然增长率为零时,人口最多或最少。
考向一 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农业革命前:极其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速度加快 工业革命后:迅速增长 近100年来:急剧增长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综合变化 【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知识梳理】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总体趋势:不断增长2.决定因素: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 时间变化(4)空间变化二、人口中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标准: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四、人口的迁移1.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国际口人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图解四、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们为了寻找食物、土地而迁移,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工业社会:为了寻找优化配置而使劳动力不断迁移,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使其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也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有积极意义,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控制能力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环境难民:由于大坝、水库建设或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无法生存的人。
【要点名师讲解】一、通过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区分人口增长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增长类型,具体如下表所示:【例题】(2018·哈尔滨木兰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中国、法国和肯尼亚三国人口增长模式图(1990年)》读图回答完成第26题。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合理容量(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是“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2011年某地人口出生率为0.383%,死亡率为0.356%。
该地人口增长所处的阶段是()A.Ⅰ B.Ⅱ C.Ⅲ D.Ⅳ2.下列社会现象主要在阶段Ⅲ出现的是()A.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B.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C.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D.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下图为“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反映中国()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B.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4.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数量柱状图(图甲)”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图乙)”,完成第5~7题。
5.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D.土地承载力6.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接纳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7.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读下表,完成第8~9题。
8A.婴儿死亡率、城市人口比重B.老龄人口比重、婴儿死亡率C.人口增长率、人均耗能量D.城市人口比重、人均耗能量9.下列推断最可能的是()A.甲国能源利用率最高B.乙国人口死亡率最高C.丙国能源消费量最多D.丙国人口迁入率最高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突破70亿大关,联合国指定该日为“世界70亿人口日”,这向全世界敲响了人口警钟,也引起了各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忧虑。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4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师版)【细化考纲预测】【构建知识体系】【自主梳理归纳】——课前填写落实梳理归纳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体趋势:不断 。
2.决定因素:______和______。
3.时间差异移能力;其【答案】增长出生率死亡率4.空间差异(1)特点:地区上。
(2)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______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高低高 低低低 原始型 现代型传统型 现代型 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 【注意提示】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和类型差异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1)实质:环境能 。
(2)衡量指标: 。
2.环境人口容量(1)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以及 等。
(2)估计: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 左右。
【答案】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资源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100亿3.人口合理容量(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2)保持措施①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之内;建立。
②地区:尊重的客观规律,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A.产业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20世纪70年代后2.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3~4题。
3.)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原因是()A.营养好B.女性比例高,寿命长C.人口结构年轻D.文化教育水平高读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6-7题。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和区别。
(重难点)3.掌握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阅读教材P 12至P 13上部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环境承载力(1)含义: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3)不同估计:乐观者、悲观者、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三种。
正误判断:(1)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 )(2)某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数值是不会随时间变化的。
( )(3)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提示】 (1)× 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而环境人口容量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载能力。
(2)×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不断扩大。
(3)√ 人类生存必须不断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环境供养的人口数量。
教材整理2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阅读教材P 13至P 14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意义⎩⎪⎨⎪⎧影响人口战略影响人口政策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正误判断:(1)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 )(2)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
( )(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质量,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 )【提示】 (1)√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保证人口、社会、生态合理、健康、协调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2)× 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越高,说明消耗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越多,则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少。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
【考纲解读】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点梳理】
一、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
模式
“低—低—低”
模式
原始人口
增长模式
传统人口
增长模式
特点
出生率高高高低
死亡率高高低低
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
人均寿命短有所延长继续延长进一步延长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变化图”
图中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属于“高—高—低”模
式。
第二阶段属于“高—低—高”模
式。
第三阶段属于“低—低—低”模
式。
“高—高—低”模式的特点
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
增长率,是与生产力的低水平相
适应的;而“低—低—低”模式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此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高。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快慢不同,对人口发展进程的影响不同。
这种影响有利有弊。
“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能够满足农业社会时期对劳动力增长的需求,但也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或过剩,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的“利”是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利于经济发展;“弊”在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有利于经济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往往伴随着人口的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问题。
【例题1】甲市201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
型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例题2】(18年四川文综卷)如图为甲、乙两国人
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
据此回答1--3题。
1.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
家是
A.韩国B.古巴C.新西兰D.埃及
2.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
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
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3.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
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例题3】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
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
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右图,回
答1~4题。
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2.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
3.根据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得出的结论为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较小
4.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 B.中国.印度 C.加拿大.美国 D.美国.英国
【例题4】(汕头市六都中学高三级2018-2018模拟)左图为某地区地形图,右图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回答1~2小题。
1.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
2.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A 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 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课堂限时训练】
1.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
地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
拉丁美洲
大洋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
1. 9%
2. 8% 0. 3% 0. 7% 2. 2% 1. 2%
A. 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B. 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
C. 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
D. 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 2.下图表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时期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B.②时期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C.③到⑤期间,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D.②到④期间,受人口数量的影响,经济水平不断下降
读图,回答3~5题。
3.若X 轴表示距市中心距离,且km a 10=,Y 轴表示土地利用租金,且100=b 元/平方米,则图中四地点最有可能为商业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A B
A B
4.若X 轴表示出生率,且%4=a ,Y 轴表示死亡率,且
%4=b ,则图中四点表示“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若X 轴表示昼长,且24=a 小时,Y 轴表示正午太阳高
度且
90=b ,则6月22日,四点中纬度最低和最高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完成下列问题。
(1)A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在A 、B 、C 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年约6‰)相似的是 国。
(2)与A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乙中标出A 点,以表示A 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2018年A 、B 两国人口年龄构成(%)
15岁以下 15岁到64岁 65岁及以上 A 国 50 45 5 B 国
17
65
18
(4)分析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A 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 和 等。
【教与学反思】
年
龄
国
家
(2001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答案
【例题1】CA
【例题2】DCA
【例题3】CC BA
【例题4】BA
【课堂限时训练】 D CC DA
6(1)30 A C (2)A (3)
(4)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压力(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