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湿空气性质图
- 格式:pdf
- 大小:1004.92 KB
- 文档页数:8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旧教材差异内容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P1:文字描述部分做了精简,更换(含C919大飞机)P2-P3:图1保留(增加制作工艺和简介),图2-5全部替换(商代四羊青铜方尊、西汉雁鱼青铜釭灯、东汉酿酒画像砖、天工开物局部图)。
文字介描述中增加:“拉瓦锡等化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删除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的研究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的表述,保留“先后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表述P4: 图7-10 替换为:高强度芳纶复合材料、碳化硅单体反射镜、国产航空发动机P5: 结束语提到: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化学的概念未涉及)。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1-1 (删除胆矾及相关实验)(结晶水合物相关知识不做要求)图1-1 :水的沸腾图1-2 :蜡烛的融化(新增实验及图示)图1-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新增图示)图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表述“石灰石”改为“大理石”)新增:方法引导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化学变化举例:天然气燃烧、铁生锈、粮食酿酒化学变化的概念表述: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
”改为“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
”“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改为“大理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删除原教材P8最后一段“例如,当温度升高时,——————————”原教材P9 表1-1 数据保留4位有效数据铝的沸点改为:2467;氧气的熔点改为 -218.8,无色无味改为无色无臭练习与应用(题目全部更新)【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顺序调整:“走进化学实验室”在前,观察及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在后;删除“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入部分图1-6(原教材P11)替换为“中学化学实验室”一、走进化学实验室当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时,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布局,知道疏散通道、灭火器材的位置。
一、填空题:1、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3、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当φ=0时。
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__。
4、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均恒定。
5、在一定温度下,物料中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___而定的;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是根据__________而定的.6、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7、已知某物料含水量X1=0.4kg水/kg绝干料,从该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可知:临界含水量X C=0.25kg水/kg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0。
05kg水/kg绝干料,则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可除去的结合水分为________。
8、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温度愈_______,表明空气的吸湿能力愈__________,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____________都要经______________。
10、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____________,物料表面始终保持被润湿,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而在干燥的降速阶段物料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
11、固体物料的干燥,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12、在对流干燥器中最常用的干燥介质是_______________,它既是__________又是______。
大气一、单元知识结构二、各节的知识结构1。
第一节知识结构2。
第二节知识结构.3.第三节、第四节知识结构5.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知识结构三、重点、难点知识分析1.分析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点(1)温度垂直变化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上的能量,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增热升温,远离地面的空气受热少。
使得对流层的气温下暖上冷,垂直方向上变化的规律是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2)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地球上水平方向因太阳能量随纬度分布不均而不均,即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
以及对流层下暖上冷,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这两个因素的同时作用,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
简言之:对流层垂直方向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高空冷空气收缩下沉,导致水平方向空气密度差异,从而使空气流动起来,这就是对流运动.(3)厚度随纬度而变化对流层是地球大气贴近地表最薄的一层,厚度不足20千米,厚度大小因地理纬度而有差异.这是因为,低纬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厚度大;纬度越高,受热越少,对流越弱,对流层厚度越小.(4)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由于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及几乎全部水汽,致使空气在上升运动过程中,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形成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
云雨的形成、天气的多变、气温日变化大、有适宜人类生存的水热条件。
2.分析大气环流与季风环流(1)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表面因纬度而异的冷热不均。
假设地表性质均匀,那么大气在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形成三圈环流。
仔细分析原因:高低纬两圈环流属于热力环流;中纬环流属于动力环流。
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对全球的热量、水量平衡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直接影响。
具体地说:凡低压带(上升气流)控制的地区,湿润多雨;凡高压带(下沉气流)控制的地区,干燥少雨;凡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控制的地区,湿润多雨;凡高纬吹向低纬的风控制的地区,干燥少雨。
如:信风带、极地东风带干燥少雨;西风带湿润多雨。
土,稍湿,可塑。
(8-2)层,粉质粘土:褐灰、深灰、青灰色,含铁锰质氧化物,含灰白色高岭土,局部地段夹粘土,稍湿,硬塑。
(9-1)层,中粗砂:褐灰色,含少量砾石,局部夹粉土团块,饱和,松散。
(9-2)层,中粗砂:褐灰色,粘粒含量多,局部夹薄层粉土,饱和,中密。
(10)层,漂石:漂石成分为石英岩,灰白色,岩体完整,岩质坚硬。
元古代地层(Pz):(11-1)层,花岗岩:灰白、青灰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锤击易成粉末状,强风化。
(11-2)层,花岗岩:灰白、青灰色,中-细粒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岩性坚硬,中等风化。
(2)、厂址区位于海岸边,厂区地下水为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中粗砂、砾砂、细砂等地层中,靠近海边地带由于海水入侵,地下水可能为海水污染,地下水位埋深一般1.0~3.5m。
根据取水化验结果,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4.4气象条件东方市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如下(1971~2005年):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6.5 ℃多年平均气温25.0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 5.0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多年最小相对湿度21 %多年平均气压1009.8 hPa多年年平均蒸发量2409.0 mm多年年平均降雨量961.3 mm多年年最大降水量1528.8 mm多年1d最大降雨量447.9 mm (1996.09.20)多年最大一次降雨量841.0 mm多年实测10min平均最大风速33.7 m/s(1992.06)多年瞬时极大风速40.8 m/s (S)采用东方市多年实测最大10min平均最大风速资料统计得到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35.6 m/s查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得到东方市50年一遇风压为0.8kN/m2,推算出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36.1 m/s多年平均风速 4.3 m/s多年年平均日照时数 2628 h多年年平均大风日数 16 d多年最长一次连续降雨日数18 d多年年平均雾日数 4 d多年年平均雷暴日数79 d多年年平均降雨日数120 d全年主导风向NE (频率为22%)夏季主导风向S (频率为34%)冬季主导风向NNE (频率为40%)4.5 煤质资料本期工程煤质资料如下:煤质分析灰成分分析4.6 电厂主要设备参数机组与脱硫系统有关的主要设备参数见下表:5.设计条件考虑到煤质及排烟温度变化,脱硫系统的设计工况按校核煤种2并增加25%的裕度,并将设计条件中锅炉烟气量调整为1260000 Nm3/h(标准状态,湿基,实际O2)。
二、湿空气的焓湿图(I-H 图)及其应用1.I-H 图的构成图10-3是在总压力p =100kPa 下,绘制的I-H 图。
此图纵轴表示湿空气的焓值I ,横轴表示湿空气的湿度H 。
图中共有五种线,分述如下。
(1)等焓(I )线平衡于横轴(斜轴)的一系列线,每条直线上任何点都具有相同的焓值。
(2)等湿度(H )线为一系列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每条线上任何一点都具有相同的湿含量。
(3)等干球温度(t )线 即等温线将式(10-12)写成 H t t I )249088.1(01.1++=当t 为定值,I 与H 成直线关系。
任意规定t 值,按此式计算I 与H 的对应关系,标绘在图上,即为一条等温线。
同一条直线上的每一点具有相同的温度数值。
因直线斜率(1.88t +2490)随温度t 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等温线互不平行。
(4)等相对湿度(ϕ)线由式(10-4)、式(10-6)可得:饱饱p p p H ϕϕ-=622.0 等相对湿度(ϕ)线就是用上式绘制的一组曲线。
ϕ=100%时称为饱和空气线,此时的空气被水汽所饱和。
(5)水蒸汽分压(水p )线由式(10-4)可得 HpH p +=622.0水 它是在总压p =101.325kPa 时,空气中水汽分压水p 与湿度H 之间的关系曲线。
2.I-H 图的应用利用I-H 图可方便的确定湿空气的性质。
首先,须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然后由I-H 图中读出各项参数。
假设已知湿空气的状态点A 的位置,如图10-4所示。
p、露t 可直接读出通过A点的四条参数线的数值。
可由H值读出与其相关的参数水的数值,由I值读出与其相关的参数湿t≈绝t的数值。
通常根据下述条件之一来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已知条件是:(1)湿空气的温度t和湿球温度湿t,状态点的确定见图9-5(a)。
(2)湿空气的温度t和露点温度露t,状态点的确定见图9-5(b)。
(3)湿空气的温度t和相对湿度 ,状态点的确定见图9-5(c)。
项目一:室内热水供暖工程施工模块二: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计算单元2 冷风渗透耗热量1-2-2-1围护结构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的方法1.冷风渗透耗热量常用的计算方法在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室内、外产生了压力差,室外冷空气从门窗缝隙渗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使这部分冷空气被加热到室温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
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时,应考虑建筑物的高低、内部通道状况、室内外温差、室外风向、风速和门窗种类、构造、朝向等影响,凡暴露于室外的可开启的门窗均应计算这部分耗热量。
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常用方法有缝隙法、换气次数法和百分数法。
2.用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缝隙法是计算不同朝向门窗缝隙长度及每米缝隙渗入的空气量,进而确定其耗热量的一种方法,是常用的较精确的一种方法。
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渗入冷空气所消耗的热量Q 2可按下式计算Q 2=0.28C p ρwn L(t n –t wn ) (1-2-9) 式中 Q 2——冷风渗透耗热量(W );C p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 p =1kJ/(kg·℃);ρwn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 3);L ——冷空气的渗入量(m 3/h );0.28——单位换算系数,1kJ/h = 0.28W 。
在工程设计中,多层(六层或六层以下)的建筑物计算冷空气的渗入量L 时主要考虑风压的作用,忽略热压的影响。
而超过六层的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层数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其他民用建筑)则应综合考虑风压和热压的共同影响。
3.计算冷空气的渗入量时,热压的作用冬季建筑物的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室内、外空气间存在密度差,室外的冷空气从下部一些楼层的门窗缝隙渗入室内,通过建筑物内部的竖直贯通通道(如楼梯间、电梯井等)上升,从上部一些楼层的门窗缝隙排出,这种引起空气流动的压力称为热压。
热压主要是由于室外空气与竖直贯通通道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
压力管道类别与级别! Z9 y- c1 ?" I一、ANSI / ASME B31.3对输送流体的分类美国国家标准ASME压力管道规范ANSI / ASME B31.3(以下简称B31.3)根据被输送流体的性质和泄漏时造成的后果,将化工厂和炼油厂管道输送的流体分为D 类、M类和性质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类流体。
D类流体不易燃、无毒,并且在操作条件下对人类肌体无害;设计压力不超过150lbf/in2(1.05MPa);设设计温度在-20ºF(-29℃)至366ºF(186℃)之间。
M类流体有剧毒,在输送过程中如有少量泄漏到环境中,被人吸入或接触人体时能造成严重的和难以治疗的伤害,即使迅速采取措施也无法挽救。
流体类别确定后即可按ANSI / ASME B31.3的有关章节具体要求对该流体的管道进行设计、施工和检验。
二、中石化对压力管道的类别划分: h( u/ A/ c4 [7 i& ^/ Q$ ]8 @1 m% q: W1 中国石化关于《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类别级别认可和安装单资格实施细则》,对压力管道的类别划分如下表所示。
# s, i- j% ]2 J压力管道的类别管道类别输送介质特征和设计条件GA(长输管道)GA1 1、有毒、可燃、易爆气体,设计压力p>1.6MPa) L1 t. t3 E$ @, u, h D2、有毒、可燃、易爆气体①,输送距离≥200km且DN≥300mm6 o1 L6 W1 }) a3、浆体,输送距离≥50km且DN≥150mmGA2 1、有毒、可燃、易爆气体,设计压力p≤1.6MPa2、GA1(2)范围以外的( }; i5 n" r4 H+ B" d: g9 e3、GA1(3)范围以外的+ e. h0 D; {8 T6 n0 wGB(公用管道)GB1 燃气! _ B9 w4 ]7 w/ l3 LGB2 热力GC(工业管道)GC1 1、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②9 w; l4 ?( N0 Z2 {1 t4 Y% H: l' H2、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液体③,且设计压力p≥4.0MPa% ^9 _' V: d( @* f7 j) M3、可燃流体、有毒流体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T≥400℃4、流体且设计压力p≥10.0MPa* c& R4 q+ q( RGC2 1、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液体,且设计压力p<4.0MPa) a" z5 x& D0 `9 ^: n, g2、可燃流体、有毒流体p<4.0MPa、T≥400℃7 p1 S& W1 D% u& x- L3、非可燃流体、有毒流体p<10.0MPa且T≥400℃1 n- y- q9 d0 g% k4、流体,p<10.0MPa且T<400℃9 t+ z1 ^/ ~$ y' c3 E! R4 B2 q/ r注:①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
《空气调节》习题1-1 某空调房间260C, 相对湿度60%,面积30m2,按120w/m2计算冷负荷,湿负荷为6个人产生的散湿量,每个人按110g/h计算。
问房间的热湿比是多少?在i---d图上画出ε。
1-2 广州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50C,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0C,空调室内温度260C,相对湿度50%,若新风比为30%,问混合后的空气状态参数是多少?(用计算法和作图法分别作一次)1-3 由干湿球温度计测得室内干球温度250C,湿球温度19.50C,计算相对湿度? 水蒸气分压力?室内空气焓值?1-4 房间空气温度280C,相对湿度60%。
为避免通入70C冷水的风机盘管在室内结霜,采用聚氨脂保温板。
已知聚氨脂导热系数为0.02w/m0c,问保温层需要厚多少?1-5 欲将t=24C,=55%与t=14C,=95%的两种空气混合至状态3,t=20C,总风量为11000kg/h,求两种空气量各为多少?2-1试分析当室内平均辐射温度降低,其它条件不变时, t应怎样调整才感到舒适?2-2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夏季空调室外逐时温度可按下式计算:tτ=t wp+βΔtτ其中β为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而Δtτ=(t wg-t wp)/0.52。
由规范查得广州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为33.5℃,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30.1℃。
试用本法(日较差法)和简谐法列表计算广州夏季空调室外逐时温度并加以比较,指出差别最大的时刻和差值。
2-3 试计算广州地区某空调房间夏季围护结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已知条件: 1)屋顶:结构同附录2-9中序号10,K=1.10W/m2.K, F=40m2,ρ=0.75;2)南窗:单层玻璃窗, K=4.54W/m2.K,挂浅色内窗帘,无外遮阳, F=16m2;3)南墙:结构同附录2-9序号12的墙体, K=1.17W/m2.K,β=0.23, F=22m2;4)内墙和楼板:内墙为120mm砖墙,内外粉刷;楼板为80mm现浇钢筋混凝土,上铺水磨石预制块,下面粉刷.5)室内设计温度t N=24℃;6) 邻室为室温相同的空调房间,楼下为非空调房间;7)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力。
镧目录1基本信息2性质3发现4历史简介5性质与稳定性6贮存方法7合成方法8简介9来源10作用11其他12氧化镧13氢化镧14碳酸镧15镧系元素16镧石元素名称:镧(lán)CAS号:7439-91-0[1]元素符号:La元素英文名称:Lanthanum[2] 核内质子数:57核外电子数:57核电荷数:57质子质量:9.5361E-26质子相对质量:57.399所属周期:6所属族数:IIIB元素原子量:138.9元素类型:金属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20.73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002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太平洋表面0.0000026地壳中含量:(ppm)32原子序数:57氧化态:Main La+32性质编辑摩尔质量:139密度:6.7镧熔点:920.0沸点:3469.0外围电子排布:5d1 6s2核外电子排布:2,8,18,18,9,2电子层:K-L-M-N-O-P外围电子层排布:5d1 6s2晶体结构:晶胞为六方晶胞。
晶胞参数:a = 377.2 pmb = 377.2 pmc = 1214.4 pmα = 90°β = 90°γ = 120°莫氏硬度:2.5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2475电离能(kJ /mol)M - M+ 538.1M+ - M2+ 1067M2+ - M3+ 1850M3+ - M4+ 4819M4+ - M5+ 6400M5+ - M6+ 7600M6+ - M7+ 9600M7+ - M8+ 11000M8+ - M9+ 12400M9+ - M10+ 15900颜色和状态:银白色金属原子半径:2.74常见化合价:+3镧3发现发现人:莫桑德尔发现时间和地点:1839 瑞典发现人:卡尔·古斯塔法·莫桑德尔(Carl·Gustaf·Mosander)发现年代:1839年4历史简介镧于1839年1月,由在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Carl Gustav Mosander发现。
空冷器基本知识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工艺介质的冷却通常用水冷器,用得最多的冷却器是空冷器。
现将空冷器的基本知识简介如下:一、空冷器型号的意义1.管束型号的解释管程数及法兰密封面型式:S光洁面;b凹凸面;c榫槽面;d梯形槽翅化比/翅片管型式设计压力(MPa)及管箱型式S丝堵型;L法兰型;Q全焊型;J集合管型光管换热面积(㎡)翅片管排数管束公称尺寸:长×宽(m)管束放置方式:P水平式;X斜式;SL湿立失;SLX湿立斜式;XT斜顶式例:P9*3-4-13-1.575-23。
4/GJ-Ⅱa表示:水平式管束长9m,宽3m,4排翅片管,光管面积为130m2,设计压力为1.57 Mpa,丝堵型管箱,翅化比23.4GJ型翅片管,二管程,光滑面密封。
2.构架型号的解释风机直径×102mm/数量A :构架开式;B:闭式构架公称尺寸:长×宽(m)构架型式:JP水平式;JXT斜顶式;JS湿立式;JSL干、湿联合式;JSLX湿立斜失例:JP9*6B-36/2表示:水平式构架,公称尺寸为9m,宽6m,闭式,风机直径3600mm,风机2台。
3.风机型号的解释电机功率(kw)风机转动方式:a~k风机叶片数叶片型式:B标准型;C加宽型;W宽型叶片直径:×102mm风量调节方式:SF停机手调式;BF半自调式;ZF自动调节式通风方式G鼓风式;Y引风式例:G-SF36B4-K22鼓风式,停机手调式风机,叶轮直径3600mm,B型时片,4叶,K式行动,电机功率22KW。
4.百叶窗型号的解释公称尺寸(长×宽)(m)百叶窗C调节型式:S手调;Z自调例:SC6*3手动调节百叶窗,公称尺寸长6m,宽3m。
5.喷水装置型号的解释喷水装置代号及公称尺寸(m )例:PS6*3表示:喷水装置公称尺寸:长6m,宽3m. 6. 全套“空气冷却器”型号喷水装置型号/台数(干空冷无此单元)百叶窗型号/台数 构架型号/台数 风机型号/台数 管束型号/台数通风方式:引风Y ;鼓风G例:2939592/4362939⨯⨯-⨯--⨯⨯-SC SC JP B SF P P G表示:a . 鼓风式。
第七章 干 燥湿空气的性质【7-1】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P a ,(1)试计算空气为40℃、相对湿度为%60ϕ=时的湿度与焓;(2)已知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为9.3kPa ,求该空气在50℃时的相对湿度ϕ与湿度H 。
解 湿空气总压.1013p k P a =(1).06ϕ=,40℃时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7375s p k P a = 湿度..../ (0673750622)0622002841013067375ssp H kg kgp p ϕϕ⨯==⨯=--⨯.水干气焓 ()..1011882492I H t H =++ (...)../= 10118800284402492002841133k J k g +⨯⨯+⨯= (2) 湿空气中水汽分压.93V p kPa = 5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1234s p k P a = 相对湿度 ..9307541234V s p p ϕ===.湿度. (93)0622=062200629101393V Vp H kg kgp p =⨯=--.水/干气【7-2】空气的总压为101.33kPa ,干球温度为303K ,相对湿度%70ϕ=,试用计算式求空气的下列各参数:(1)湿度H ;(2)饱和湿度s H ;(3)露点d t ;(4)焓I ;(5)空气中的水汽分压V p 。
解 总压.,.101333033007p k P a t K ϕ====℃, (1) 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4241s p k P a = 湿度... (0742410622)06220018810133074241ssp H kg kgp p ϕϕ⨯==⨯=--⨯..水/干气 (2) 饱和湿度 (4241)0622062200272101334241s s sp H kg kgp p ==⨯=--.水/干气(3)露点d t 时的饱和湿度.00188s H kg kg =水/干气.0622s s sp H p p =- (10133001882970622062200188)s s spH p kPaH ⨯===++从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2.97kPa 查得水的饱和温度为23.3℃,故空气的露点.233℃d t =(4) .3000188t H kg kg ==℃,水/干气时,空气的焓为()..1011882492H H t H=++(...)../= 1011880018830249200188782kJ kg +⨯⨯+⨯=干气 (5) t=30℃时的.4241s p k P a =水汽分压 ...074241297V s p p kPa ϕ==⨯=【7-3】在总压为101.3kPa 下测得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50℃,湿球温度为30℃,试计算湿空气的湿度与水汽分压。
第九章思考题1、试述角系数的定义。
“角系数是一个纯几何因子”的结论是在什么前提下得出的?答:表面1发出的辐射能落到表面2上的份额称为表面]对表面2的角系数。
“角系数是一个纯几何因子”的结论是在物体表面性质及表面湿度均匀、物体辐射服从兰贝特定律的前提下得出的。
2、角系数有哪些特性?这些特性的物理背景是什么?答:角系数有相对性、完整性和可加性。
相对性是在两物体处于热平衡时,净辐射换热量为零的条件下导得的;完整性反映了一个由几个表面组成的封闭系统中。
任一表面所发生的辐射能必全部落到封闭系统的各个表面上;可加性是说明从表面1发出而落到表面2上的总能量等于落到表面2上各部份的辐射能之和。
3、为什么计算—个表面与外界之间的净辐射换热量时要采用封闭腔的模型?答:因为任一表面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包括了该表面向空间各个方向发出的辐射能和从各个方向投入到该表面上的辐射能。
4、实际表面系统与黑体系统相比,辐射换热计算增加了哪些复杂性?答:实际表面系统的辐射换热存在表面间的多次重复反射和吸收,光谱辐射力不服从普朗克定律,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有关,辐射能在空间的分布不服从兰贝特定律,这都给辐射换热计算带来了复杂性。
5、什么是一个表面的自身辆射、投入辐射及有效辐射?有效辐射的引入对于灰体表面系统辐射换热的计算有什么作用?答:由物体内能转变成辐射能叫做自身辐射,投向辐射表而的辐射叫做投入辐射,离开辐射表面的辐射叫做有效辐射,有效辐射概念的引入可以避免计算辐射换热计算时出现多次吸收和反射的复杂性。
6、对于温度已知的多表面系统,试总结求解每一表面净辐射换热量的基本步骤。
答:(1)画出辐射网络图,写出端点辐射力、表面热阻和空间热阻;(2)写出由中间节点方程组成的方程组;(3)解方程组得到各点有效辐射;(4)由端点辐射力,有效辐射和表面热阻计算各表面净辐射换热量。
7、什么是辐射表面热阻?什么是辐射空间热阻?网络法的实际作用你是怎样认识的?答:出辐射表面特性引起的热阻称为辐射表面热阻,由辐射表面形状和空间位置引起的热阻称为辐射空间热阻,网络法的实际作用是为实际物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描述了清晰的物理概念和提供了简洁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