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51
重庆市主要科研机构简介全市有市属以上独立科研院所有51家,其中,中央在渝科研院所有16家,市属公益类院所有25家,市属转制开发类院所有10家(不含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管理的8家)。
一、中央在渝科研院所有16家1、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2、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3、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重庆材料研究院)4、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6、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7、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8、电子科技集团第24研究所9、电子科技集团第26研究所10、电子科技集团第44研究所11、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12、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13、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4、重庆航天机电设计院15、中国舰船研究院重庆科技交流中心16、中国石化集团重庆一坪高级润滑油公司二、市属公益类院所名单:1、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重庆市中药研究院3、重庆市农业科学院4、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5、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6、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7、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8、重庆市中医研究院9、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1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11、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12、重庆市体育科研所13、重庆市肿瘤研究所14、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15、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16、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17、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18、重庆社会科学院19、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20、重庆市文物考古所21、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原重庆市医学情报研究所)22、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23、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24、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25、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三、市属独立转制类院所10家1、重庆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3、重庆市化工研究院4、重庆钢铁研究所5、重庆有色金属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6、重庆电子技术研究所(重庆电气科学研究院)7、重庆市纺织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8、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食品工业研究所)9、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10、重庆市城市害虫防治研究所四、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管理的转制院所8家1、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2、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3、重庆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4、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5、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6、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7、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8、重庆市机械工业理化计量中心。
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
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
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炭行业专家库人员名单的通知
渝煤监技装〔2010〕77号
各产煤区县(自治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工作站),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及所属煤矿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实施“科技兴安”、“人才强安”战略,完善重庆市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重庆市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专家的作用,确保重庆市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专家规范、有效地开展工作,特建立重庆市煤炭行业专家库,现将《重庆市煤炭行业专家库人员名单》印发给你们,便于工作中采用。
附件:重庆市煤炭行业专家库人员名单(150人)
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采矿工程专业组(69人)
通风安全专业组(25人)
机电工程专业组(27人)
地质测量专业组(29人)。
安徽省合肥市阜阳路355号邮编230041合肥煤炭设计研究院康忠佳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青年沟东路5号天地大厦6层邮编100013天地科技设计研究院王金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南段邮编232001淮南煤矿勘察设计院倪玉安北京市和平里青年沟东路5号邮编10001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王金华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乙88号中煤大厦四、五层邮编100011中国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刘新忠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大街德源胡同8号邮编100053北京市煤炭总公司设计所黄祖福北京西城德外安德路67号邮编100120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李明辉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五一中路124号邮编:350000福建煤炭工业设计院刘闽生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路279号邮编:730000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杨存部贵州省贵州市花溪区大水沟邮编:550000贵州煤矿设计研究院黄祖业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裕华西路452号邮编:050000石家庄煤矿设计研究院聂光辉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14号邮编:056031煤炭工业邯郸设计研究院朱杰利河北省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清华道邮编:063000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国华分院赵树彦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新华东道70号邮编:063018开滦矿务局设计院汤化河南省平顶山市建设西路281号邮编:467002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平顶山选煤设计研究院周少雷河南省平顶山市矿工中路南55号邮编:468600平煤集团设计院陈建生黑龙江鸡西市鸡冠区红旗路10号邮编:158100鸡西矿务局设计院孙若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民益街2号邮编:150001哈尔滨煤炭设计研究院刘金贵黑龙江省鹤岗市向阳区红军路邮编:154100黑龙江鹤岗矿务局规划院施伟远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武珞路442号邮编430070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吴嘉林湖南省长沙市新军路3号邮编410011长沙煤炭设计研究院李超群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建设街62号邮编134300通化矿务局设计院姜卫吉林省长春市保街12号邮编130012长春煤炭设计研究院孙力翔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东路20号邮编210031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孔祥国江苏省徐州市淮海西路241号邮编221006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兰贵枝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23号邮编330029江西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李立新辽宁省抚顺中央大街25号邮编113008抚顺矿务局设计院吕品内蒙古省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西街43号邮编010010内蒙古自治区煤矿设计研究院李明英青海省银川市新市区塑方路138号邮编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矿设计研究院李继平山东省济南市堤口路114号邮编250031济南煤炭设计研究院郭小平山西省大同市新平旺校北街邮编037003大同矿务局设计院王玉锦山西省太原市青年路18号邮编:030001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贺天才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西矿街318号邮编:030053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设计院武华太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并州南路256号邮编:03000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张彦禄陕西省铜川市红旗街铜川矿务局办公院内邮编:727000铜川煤矿设计院梁陆顺山西省阳泉市北大西街5号邮编:045000阳泉集团设计院任福耀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雁塔路64号邮编710054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王燕宾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52号邮编71005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董书宁上海市天钥桥路1号煤科大厦10层A座邮编200030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何敬德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先农坛路12号邮编110011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刘庆田新疆省乌鲁木齐市南昌路22号邮编830000乌鲁木齐煤炭设计研究院王梦銮云南省昆明市白塔路18号邮编650011昆明煤炭设计研究院孙涛河南省郑州市中原西路210号邮编:450007郑州煤炭设计研究院杨彬重庆市大坪马家堡长江二路179号邮编:400042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杨勇翔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三村55号邮编:400037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邵军。
重庆煤科院笔试:
重庆煤科院(通常指的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的笔试内容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具体取决于申请的职位和研究方向。
一般来说,笔试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知识测试:针对所申请职位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测试,例如煤炭开采、矿井通风、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煤矿安全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英语能力测试:对于需要与国际接轨或阅读英文文献的职位,可能会进行英语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理解、翻译等。
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可能会通过一些逻辑题、推理题或案例分析来测试应聘者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合素质面试:笔试过后,往往还有面试环节,面试可能会涉及个人背景、职业规划、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非技术性方面的评估。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根据煤炭科学总院重庆研究院对我矿19号煤层进行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论为:“xxx煤矿19号煤层在+150m标高以上区域,评价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
但根据地方上级有关文件要求:高瓦斯矿井按照突出矿井进行管理。
为此特制订我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石门揭穿煤层时的震动爆破、采掘工作面的远距离爆破、反向风门、自救器、避难所和压风自救系统等内容。
1、震动爆破。
震动爆破的实质是一种诱导突出的安全措施,用于掘进工作面。
它是通过多打眼、多装药、一次爆破,使地应力的含高压瓦斯的煤体在强大的震动力作用下突然暴露,给突出创造有利条件。
由于爆破前人员已撤到安全地点,所以即使诱导突出也不会伤人。
在突出危险煤层厚度小于0.3m或瓦斯压力小于0.74MPa的煤层中,可直接采用震动爆破揭穿煤层;在严重突出危险煤层中,还必须采取其他防突措施。
震动爆破必须有独立的回风系统,其进风侧应设置两道坚固的反向风门,回风系统严禁人员通行或作业并停电。
如果震动爆破未能一次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仍必须采取预防突出的措施。
所有石门揭穿煤层必须执行震动爆破措施,不得揭露煤层,震动爆破的距离:距煤层法线距离大于10m2、远距离爆破。
在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采用爆破作业时,必须采用远距离爆破。
远距离爆破的操纵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所内,距工作面的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得小于300m。
远距离爆破时,爆破工操纵爆破的地点,配备压风自救系统或自救器。
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以及有人作业的地点,都必须停电撤人,爆破30min后,方进入工作面检查。
3、反向风门。
突出危险区设置反向风门,应遵守下列规定:①反向风门必须设在石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以控制突出时的瓦斯沿着进风道进入进风系统。
②反向风门必须牢固,并须设两道。
风门墙垛可用砖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性质确定,但不得少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少于0.8m。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是我国煤炭工业唯一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成立于1957年。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配套、科研队伍素质较好、科研设施完善的全国煤炭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1999年底,全院在职职工558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65名,占职工总数的67.4%,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务院参事1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达1477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曾先后直属于原煤炭工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国家煤炭工业局管辖。
1999年7月1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9]18号、国科发政字[1999]143号和国办函[1999]38号文的要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整体转制为中央直属的大型科技企业,成为中央企业工委管辖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之一。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目前拥有15个分院所,分布在全国11个大中城市,总部设在北京。
总院设有7个国家级质检中心、6个部级质检中心和1个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国家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设在本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要从事煤炭工业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难题和煤炭基础科学的研究,包括煤田地质勘探与矿山测量、矿井建设、煤炭开采、采掘机械化与煤矿自动化、煤矿安全、爆破技术等与煤炭生产相关的技术开发和推广;以煤炭洗选、型煤加工、管道输煤、煤炭液化与气化、水煤浆、煤矿环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还承担矿山、隧道、建筑物基础和城市地铁等地下工程特殊施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科技服务和工程承包任务。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一直是国家和行业科技攻关的主要承担单位,也是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支撑单位。
40多年来,全院共取得科研成果4000多项,其中5项获国家发明奖,70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各类专利500多项,形成了系统、配套的工业技术。
在"八五"和"九五"期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承担了行业内74%的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附件2
批准的检测检验能力范围 1.机构名称: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检测中心)
2.机构名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中心、安全检测中心)
3.机构名称: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
证书编号:(2013)国安监检甲04005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日
4.机构名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爆破技术研究所
5.机构名称:长沙安全技术检测中心
6.机构名称: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
证书编号:(2013)国安监检甲04011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日
7.机构名称: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8.机构名称:南阳市爆炸与火灾安全防范重点实验室
9.机构名称:洛阳正方圆重矿机械检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04015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日
证书编号:(2013)国安监检甲
说明:“检测检验对象”的依据标准、项目/参数、限制范围、说明详见资质证书。
DGXL多功能烟热模拟训练系统DGXL多功能烟热模拟训练系统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设计并制造,系统主要由模拟训练室、中央控制室组成。
烟热模拟训练系统旨在通过仿真模拟事故现场的严峻环境,人为设置测试条件,训练人员佩戴呼吸器,在黑暗、噪音、烟雾、高温等条件下,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程序,穿越各种障碍。
烟热模拟训练系统能丰富他们抢险救灾的经验,提高实战中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大幅度提高战斗员的综合作战技能。
用数据说话,科学地评定人员额训练水平。
系统功能烟热模拟功能:可模拟出火灾现场的高温浓烟环境。
集成控制:采用先进的PLC控制技术具有中央控制盒现场控制两种模式。
可视化:视像监控系统由多个监控点组成,能实现黑暗浓烟环境下的监控,监控无死角。
灾区巷道环境模拟:可模拟隔断、塌方、竖井、圆筒、竖梯、斜井、矮巷等灾区各种障碍。
人员定位:可准确定位训练人员位置。
通讯:可实现训练人员和控制台指挥员的通话。
训练科目1、高温浓烟训练2、灾区侦查训练3、心理承受能力训练4、通过各种障碍训练5、佩用呼吸器训练总体布置该训练系统由模拟训练室、中央控制室组成。
模拟训练室模拟训练室设有金属棚网通道、模拟巷道和排烟道,可模拟黑暗、噪音、烟雾、高温、障碍等各种灾害环境,使队员得到科学合理的抢险救灾训练,未队员进入灾区实战积累经验。
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中枢,采用先进的PLC控制技术,集成化程度高,全都由总控制台电脑集成控制,它不仅担负着系统的监控和指挥任务,还为训练过程的观摩提供场地。
主要有电视墙、控制台等。
控制系统具有中央控制盒现场控制两种模式,在中央控制室的授权下能实现现场控制。
徐永圻1934年8月生,浙江鄞县人。
195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原采矿工程系主任。
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主持创建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地下开采方向的学科建设,曹树刚,1955年10月生,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采矿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庆大学77级地下采煤专业本科毕业,中国矿业大学81级采矿工程专业(1984年12月)硕士毕业。
1985年1月起在重庆大学从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
其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获工学博士学位。
勾攀峰,男,汉族,1966年7月出生,河南省商水县人,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系,1998年在中国矿业大学获采矿工程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教授职称,现任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采矿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采矿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煤巷锚杆支护、围岩注浆加固、锚喷支护、大倾角煤层开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研究提出了煤巷锚杆支护围岩强度强化理论,提出了锚杆支护系统设计方法、巷道围岩稳定的判别准则,开发出高强增塑粘性材料。
科研成果《高强增塑粘性材料固化破碎区研究》获200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极软煤层复合顶板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获1998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新方法及支护新技术》获200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倾角煤层开采的顶板活动规律研究》2004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著作《煤巷锚杆支护》获1999~2000度江苏省优秀图书二等奖。
樊克恭,男,硕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1993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土工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现为资环学院资源工程1系副主任,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