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品德教学设计-我随爸爸去做客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随爸爸去做客》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做客的礼仪和规矩;(2)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细节和礼仪;(3)掌握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礼貌用语。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其实际交往能力;(2)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让其了解什么是道德、什么是规矩;(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其知道感恩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助人,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受美好人生的意义。
教学重点:1.学习做客礼仪和规矩2.学习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感悟做客的意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贺卡、拼图等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课前热身(5分钟)1.询问上一节课家庭作业情况,引导学生渐入课堂气氛。
2.通过问答交互的方式,启发学生对做客的认知:你们是否做过客?做客的时候有哪些礼仪呢?Step 2: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视频:《爸爸带我走》的片段。
视频中小女孩跟爸爸一起走过古老的城镇,品尝当地的美食,观看博物馆和历史古迹。
题目为:当爸爸带你去旅行时你要做的事情。
从中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营造温馨的亲子氛围。
2.呈现掌握目标,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利用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导入(请老师自备)。
Step 3:新课讲解(10分钟)1.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与做客礼仪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做客规矩的存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做客观念。
2.讲解礼貌用语的概念和应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日常交际技巧,例如:说话的声音要轻柔有礼貌,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候等。
Step 4:巩固练习(15分钟)1.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利用贺卡等素材制作并发送一个祝福信,其中需要含有本节课所学的礼仪和礼貌用语。
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11家里来了客一、教学总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儿童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从内心对客人友好的感情与态度。
2、行为与习惯:通过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融知识于行为之中,让学生学习待客的礼节,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
3、知识与技能: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经验,妥善解决“陌生人来访”的问题。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待人接物,增进主客间的友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生活中遇到问题能想办法解决。
4、过程与方法:通过“家里来了客”和“陌生人到我家|”的防真性表演活动,指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生活体验和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要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学会礼貌待客。
难点: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待人接物,增进主客间的友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生活中遇到问题能想办法解决。
指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生活体验和智慧。
三、教学准备1、歌曲《祝你生日快乐》、《乖乖熊请客》的磁带。
2、组织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待客礼仪的名句或格言。
3、学生每人自带一张自己的照片。
4、绘制一幅“文明礼仪树”的彩图。
5、接待外宾或学校领导、老师的录象。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儿童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从内心对客人友好的感情与态度。
2、行为与习惯:通过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融知识于行为之中,让学生学习待客的礼节,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儿童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从内心对客人友好的感情与态度。
难点:通过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融知识于行为之中,让学生学习待客的礼节,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议一议,感受接待礼仪1、师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今天老师带来几段录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师述:录象中的外宾和外校的老师是客人,我们是怎样接待他们的?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客人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会怎样想呢?3、回忆1:你做过客吗?别人怎样接待你的?你的心情怎样?4、回忆2:你家经常有客人来吗?你喜欢他们吗?你是如何接待他们的?5、揭示主题:家里来了客。
小学品德与生活《我随爸爸去做客》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做客的基本礼仪。
2.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掌握基本的做客礼仪。
2. 培养学生的礼貌待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礼仪。
2.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礼仪的习惯。
教学准备:1. 课件:介绍做客礼仪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学道具:仿真家庭场景布置。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做客的基本礼仪,如敲门、问候、自我介绍等。
2. 学生模拟做客场景,练习礼仪动作。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4. 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做客经历,互相交流学习。
第二章:家庭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家中尊敬长辈、关心家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掌握家庭礼仪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自觉遵守礼仪。
2. 如何培养学生关心家人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件:介绍家庭礼仪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学道具:家庭场景图卡。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要求,如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等。
2. 学生模拟家庭场景,练习家庭礼仪。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4.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礼仪实践,互相交流学习。
第三章:餐厅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餐厅礼仪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在外就餐时遵守礼仪、文明用餐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掌握餐厅礼仪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的文明用餐习惯。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就餐场景中运用所学礼仪。
2.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餐厅礼仪的习惯。
教学准备:1. 课件:介绍餐厅礼仪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学道具:餐厅场景图卡。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餐厅礼仪的要求,如排队等候、礼貌点餐等。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随爸爸去做客》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主要饮食文化;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的主要饮食文化;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1.绘本《我随爸爸去做客》;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引言: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中国的主要饮食文化,明确此次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学习师生互动,用多媒体课件了解中国的主要饮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自由说出知道的文化元素。
3. 教师指导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分享他们了解到的文化元素,让学生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课时1. 教学内容以《我随爸爸去做客》为主题,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学生学习通过师生互动,听老师讲述主人公丰富的食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 教师指导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绘本的感受和理解,并通过分享,促进小组间的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第三课时1. 教学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做客场景,以此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能力。
2. 学生学习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即兴排练,表演出一个做客场景,学生体验一次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并让学生两两配对,互相扮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3. 教师指导老师要用激励和鼓励的话语,来激发和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分享和合作的乐趣。
第四课时1. 教学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学习老师提供一些聊天话题,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聊天,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 教师指导老师鼓励学生不离题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的表达越来越流畅,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聊天也可以有话题,通过和同学们的互动,让学生发现与人聊天的乐趣。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随爸爸去做客》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读出生词:做客、心底、盘子。
•了解做客的文化习俗和礼仪。
1.2 能力目标•能够说出和家庭生活相关的词汇和礼仪用语。
•能够与人友好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够熟练运用家庭生活领域的常用句式和语言表达。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习惯礼仪、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表达个性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2.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小女孩随父亲去做客的经历,包括做客礼仪、交际技巧等方面。
2.2 重点难点•重点:做客礼仪的介绍,如问候、道谢、用餐等。
•难点:在交际中学会聆听、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态度。
三、教学方法3.1 任务型教学法本节课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性。
3.2 合作学习法在学习过程中,要提倡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会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比如展示做客礼仪、生活用语等内容。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课文让学生听一遍目标课文,了解整个故事大概情节。
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掌握生词,做好备课。
4.2 导入话题以“做客”的话题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掌握做客礼仪、交际技巧等常识。
4.3 听讲解做客礼仪介绍做客礼仪、用餐礼仪等相关礼仪知识。
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讲解。
4.4 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完成任务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合作制定假如自己的同学到家中做客,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问候和招待的具体计划,然后进行组内交流。
4.5 教师点评对小组完成任务进行点评,提出宝贵建议,鼓励大家积极表达个性和态度。
4.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名帖书写等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课程结束后,教师将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小学品德与生活《我随爸爸去做客》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做客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良好品德。
1.2 教学内容:引出本课主题“我随爸爸去做客”。
讨论做客时需要注意的礼仪和礼貌行为。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做客的基本礼仪。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做客礼仪的认识和经验。
第二章:学习做客礼仪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做客时的基本礼仪和礼貌行为。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良好品德。
2.2 教学内容:讲解做客时需要注意的礼仪和礼貌行为,如敲门、问候、自我介绍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做客时的基本礼仪。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做客场景,实践所学礼仪。
第三章:培养尊敬长辈的品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敬长辈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3.2 教学内容:讨论尊敬长辈的表现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敬长辈并给出实际例子。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尊敬长辈的表现和重要性。
学生分享实例,讨论如何尊敬长辈。
第四章:学习礼貌用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礼貌用语。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4.2 教学内容:讲解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和使用场合。
引导学生学习和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和使用场合。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包括做客礼仪、尊敬长辈、礼貌用语等。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第六章:情景模拟与实践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运用所学礼仪和品德。
培养学生实际应对做客场合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做客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引导学生运用礼貌用语和尊敬长辈的品德。
6.3 教学活动:教师设计做客情景,分配角色给学生。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随爸爸去做客》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孩子在做客时应该具备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增强孩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让孩子了解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增长见识,提高适应能力。
•通过本教学活动,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如何在做客时做到文明礼貌。
•如何与不同生活环境的家庭进行沟通交流。
难点•如何将做客时应注意的礼仪和行为规范融入到生活中。
•如何提高孩子的接受新事物和新生活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案。
•学生准备自己礼物并准备做领队和记录员。
•教室中准备息膳和容器。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问题导入,例如:“你们曾经去过别人家里吗?在别人家里,你们应该怎样做?”第二步:讲授(15分钟)老师给予一些具体的关于做客时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如:•入门应该先敲门,并询问是否可以进入房间。
•在进门后,应该问候房主。
•应注意不要乱动房间中的物品,不要嗅闻或触摸奇怪的东西。
•学生应该说请、谢谢等基本礼貌用语,还应该向家长介绍自己。
老师还可以通过情感课件展示,让学生更好地亲自体会、感受。
第三步:亲子活动(30分钟)老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小礼物,做领队和记录员的学生可以准备纸笔。
老师主持序言和讲解,然后安排学生成对家与自己去做客。
每位伙伴到家后,就像介绍书中的公主一样,向主人问好,并适时递上礼物。
然后,学生可以在主人的陪同下自由参观。
在自由参观时,领队和记录员可以记录下主人家中的特点,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方式、饮用水及厕所的位置等。
第四步:整理(10分钟)学生回到教室,将餐具放回容器中,将树枝碎段等要处理好的环保垃圾放入相应容器,然后清理教室。
第五步:总结(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回忆和分享做客的情景,鼓励学生谈论他们所学习到的信息和见闻,并简述自己遵守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五、教学评价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们了解到了做客时应该遵循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并能够自由地参观主人的家庭环境,学习如何适应不同的家庭环境。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做客的基本礼仪,如敲门、问候、自我介绍等。
2.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良好品德。
3. 引导学生学会在客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做客的基本礼仪。
2. 学会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品德。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礼仪。
2. 如何培养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品德。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realistic situations,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客礼仪和尊敬长辈。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榜样示范法:教师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品德。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品德与生活》相关章节。
2.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3. 准备一个模拟家庭环境,如客厅、卧室等。
一、导入新课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提问:你们知道做客时需要注意什么吗?二、课堂讲解1. 教师结合教材,讲解做客的基本礼仪,如敲门、问候、自我介绍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三、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做客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所学礼仪。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体验。
四、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如敲门、问候、自我介绍等。
2. 家长监督并签字,下周课堂上分享子女的表现。
六、教学内容:1. 通过家庭作业的实践,了解学生对做客礼仪的掌握情况。
2. 分析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做客礼仪。
七、教学步骤:1. 教师发放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如敲门、问候、自我介绍等。
2. 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后,家长监督并签字。
3. 课堂上,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我随爸爸去做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情境,仿真性表演等活动,诱发儿童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他们乐于交往、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学会做客的基本礼节,在叫门、问候、用餐、谈话和道别时,做到有礼貌,作一名文明小客人。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情境,仿真性表演等活动,诱发儿童参与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流中体会如何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难点:能够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熟记做客的基本礼仪,做到讲文明懂礼貌。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
1.教师播放欢快乐曲:同学们好,新学期新气象,今年春节过的怎么样啊?开不开心呀?过节有没有去亲朋好友家做客呢?哪位小朋友能给我们讲讲应该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呢?
2.找几位小朋友谈谈去别人家做客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比如如何打招呼?如何进门、用餐等等。
3.讨论:书上“乐乐猴”是怎样做客的,他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吗?哪些地方还有待改正呢?
活动二:情景再现
1.过渡:乐乐猴是怎样做客的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2.教师讲述故事:瞧,乐乐猴向我们回忆它做客的故事啦!临出门时,妈妈再三嘱咐它“一定要注意礼貌”,可是乐乐猴的心早就飞到鹿大叔家去啦!它满不在乎地说:“小事一桩。
”就跨上自行车不见人影啦!乐乐猴骑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鹿大叔家门口啦!乐乐猴使劲敲门,到了家里乱翻玩具,乐乐猴觉得鹿大叔不和他玩,气呼呼地走了,鹿大叔看着乱七八糟的家里,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活动三:小小点评台
1.小朋友,看到乐乐猴这种种表现,鹿大叔的心情会怎样?为什么?鹿大叔的不高兴,乐乐猴没看到,它光顾着生闷气啦!同学们听完了乐乐猴的回忆,
赶紧帮它想想办法吧!
2.该怎样做才能变成一个受欢迎的客人呢?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你是怎么做客的,想好了,快来告诉乐乐猴该怎么做吧!
3.交流:我们准备去做客,在叫门、问候、用餐、谈话和道别时,怎么做才算是文明小客人呢?
4.小黑板出示题目,先交流再在书上填写。
乐乐猴,你可以这样做客:
敲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面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人谈话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小主人一起玩时:_________________
告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结:去别人家做客首先要讲文明懂礼貌,要尊重他人的隐私,玩耍时要懂谦让,千万不能发脾气耍小性子,道别时要记得向主人道谢,只有这样才能给主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才能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