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404.13 KB
- 文档页数:28
成都市2020届高三二诊统一考试全真模拟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共有五个书名:《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和《红楼梦》。
《风月宝鉴》代表道学眼光,《情僧录》代表痴男怨女的口味,《金陵十二钗》代表“写女儿之书”的看法。
《石头记》和《红楼梦》是两个最好的名字,也是读《红楼梦》最深入的两个角度。
把眼光局限于“道学”,便把《红楼梦》当成“劝世文”或“意淫书”来读。
以“情僧”来看的人,就把苏曼殊个人的遭遇告诉他,相信也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了。
以“女儿之书”来看,大可以说它是《镜花缘》,不过文字写得好、人物画得真、结构更紧密。
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不也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吗?她是聪慧明智的女作家,在包涵广摄的意旨上,却无论怎样都不够与曹雪芹相比了。
《石头记》原是此书的本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意旨之一——欲望之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终于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
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意义,亦不容易从此名而一目了然。
第二,《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彩,不大能表现出现实与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间”上的主题。
《红楼梦》却不同,“红”是颜色,“楼”是建筑,“梦”是虚幻,三字合在一起,把所有内容都尽包进去。
“红”可以表示万花千彩的女子,见得到“色”。
“楼”是现实中的“相”,摸得着的实体,有人工在其中而建成的“楼”,代表现实世界。
“红楼”两字合起来,是“千娇百媚所居的世界”——大观园,或“金粉繁华”的世界——书中所云“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或如一位译者所说的,“红楼”就表示佛家所指的“红尘”——现实世界。
这就有“色”有“相”了,是此书“实”“成”“有”的“正”的一面。
绝密★启用前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 ),这个“气”是个多义词,常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诊释药的特性,是为“四气”。
中医还有“补脏气”之说,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气”则指生理功能,“补脏气”即指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这就是许多人中药的原因之一。
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如果“以热益热,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纳入信奉相辅相成若非如此B.纳入笃信相反相成反之C.写入信奉相反相成反之D.写入笃信相辅相成若非如此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用中药治病是中医的特点,中药有“气”的概念B.中医治病常用中药,中药的概念讲究“气”C.中医治病常用中药,中药有“气”的概念D.用中药治病是中医的特点,中药的概念讲究“气”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试卷第2页,总12页A .中药的这种特性,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认识这种特性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B .中药的这种特性,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这种特性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2020届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现代文阅读Ⅰ(每小题3分,共18分)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
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 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
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使用棍子、“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
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
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 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
成都市2020届高三二诊统一考试全真模拟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共有五个书名:《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和《红楼梦》。
《风月宝鉴》代表道学眼光,《情僧录》代表痴男怨女的口味,《金陵十二钗》代表“写女儿之书”的看法。
《石头记》和《红楼梦》是两个最好的名字,也是读《红楼梦》最深入的两个角度。
把眼光局限于“道学”,便把《红楼梦》当成“劝世文”或“意淫书”来读。
以“情僧”来看的人,就把苏曼殊个人的遭遇告诉他,相信也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了。
以“女儿之书”来看,大可以说它是《镜花缘》,不过文字写得好、人物画得真、结构更紧密。
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不也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吗?她是聪慧明智的女作家,在包涵广摄的意旨上,却无论怎样都不够与曹雪芹相比了。
《石头记》原是此书的本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意旨之一——欲望之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终于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
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意义,亦不容易从此名而一目了然。
第二,《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彩,不大能表现出现实与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间”上的主题。
《红楼梦》却不同,“红”是颜色,“楼”是建筑,“梦”是虚幻,三字合在一起,把所有内容都尽包进去。
“红”可以表示万花千彩的女子,见得到“色”。
“楼”是现实中的“相”,摸得着的实体,有人工在其中而建成的“楼”,代表现实世界。
“红楼”两字合起来,是“千娇百媚所居的世界”——大观园,或“金粉繁华”的世界——书中所云“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或如一位译者所说的,“红楼”就表示佛家所指的“红尘”——现实世界。
这就有“色”有“相”了,是此书“实”“成”“有”的“正”的一面。
成都市2020届高三二诊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共有五个书名:《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和《红楼梦》。
《风月宝鉴》代表道学眼光,《情僧录》代表痴男怨女的口味,《金陵十二钗》代表“写女儿之书”的看法。
《石头记》和《红楼梦》是两个最好的名字,也是读《红楼梦》最深入的两个角度。
把眼光局限于“道学”,便把《红楼梦》当成“劝世文”或“意淫书”来读。
以“情僧”来看的人,就把苏曼殊个人的遭遇告诉他,相信也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了。
以“女儿之书”来看,大可以说它是《镜花缘》,不过文字写得好、人物画得真、结构更紧密。
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不也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吗?她是聪慧明智的女作家,在包涵广摄的意旨上,却无论怎样都不够与曹雪芹相比了。
《石头记》原是此书的本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意旨之一——欲望之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终于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
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意义,亦不容易从此名而一目了然。
第二,《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彩,不大能表现出现实与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间”上的主题。
《红楼梦》却不同,“红”是颜色,“楼”是建筑,“梦”是虚幻,三字合在一起,把所有内容都尽包进去。
“红”可以表示万花千彩的女子,见得到“色”。
“楼”是现实中的“相”,摸得着的实体,有人工在其中而建成的“楼”,代表现实世界。
“红楼”两字合起来,是“千娇百媚所居的世界”——大观园,或“金粉繁华”的世界——书中所云“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或如一位译者所说的,“红楼”就表示佛家所指的“红尘”——现实世界。
这就有“色”有“相”了,是此书“实”“成”“有”的“正”的一面。
2020年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人与小鸟魏世杰①老人的时间大半消磨在一座商城的塔楼上。
这是一个被废弃被遗忘的角落,墙角胡乱堆放着尘封多年的杂物,大圆窗的玻璃混混沌沌且布满裂痕,像老人饱经风霜的脸。
老人每天准时到来,风雨不误。
②老人喘息稍定,便从随身带来的布袋中,抓出一些麦粒、米粒之类,从窗玻璃的破碎处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均匀地撒在窗外的平台上。
像约定一样,一只小鸟立刻飞来了,在平台上欢快地跳跃着,一边啄食,一边发出悦耳的叫声,老人面前有一本精装的英文书,他喜欢念出声来,像是朗读,浑厚而低沉,与鸟声的尖细婉转恰好配成和谐的交响,此刻老人的脸上总是浮现天真的笑容。
③小鸟似乎一点也不美,羽毛是灰色的,身材是娇小羸弱的,黑色眼睛圆而小。
老人从看到她的那一刻,便固执地认为这就是30年前的那只小鸟。
④老人耳边响起司令员的声音:“小声点,别惊动了她!”当年他们每次走进坑道,都会有人重复司令员这句话。
鸟窝筑在坑道口顶部的石缝间,芨芨草和红柳纤枝编成的巢房里,就住着这只美丽的小鸟。
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已不可考。
也许沙漠中的生命太珍贵了吧,从发现她存在的那一刻起,基地的官兵们备加呵护,甚至不敢多看一眼,惟恐她受到了惊吓。
在单调而枯燥的国防施工之余,特别是辗转难眠的长夜里,小鸟是单身汉们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她为什么住在这千里大漠中,为什么孑然一身独往独来,她的伴侣在哪里?她的美妙的歌为谁而唱?她凭什么法宝能在死亡之海中逍遥复逍遥?在这些荒漠开拓者的心中,她无疑是一种美丽、爱情和胜利的象征了。
⑤当人们终于知道,他们的使命是在沙漠中点燃一颗人造的太阳,周围几十公里内的生命也许在一瞬间就荡然无存时,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了。
大家立刻想到了这只可爱的小鸟。
一群年轻人就此召开了“紧急会议”,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有人建议立即编制一个简易鸟笼,让她委屈几天,等核试验结束再放出来;有人则主张将鸟窝移至坑道深处,和采样的仪器放到一块,亦可免除辐射的伤害;还有人说,核试验的零点位置离此尚远,小鸟未必就会受到伤害,大可不必慌乱。
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二诊测试语文试卷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向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电子阅报栏等来到群众身边,服务于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当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建起来之后,如何提升使用效率的问题便摆在了人们面前。
一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农家书屋“只见房子不见读者”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究其原因,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渐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趋势,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
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关键要在供给侧发力,找准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匹配程度。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需要改变此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内容单一、供给缺乏弹性等问题,更好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对接。
现实中,我国农村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相关需求也日益多元。
在这种背景下,围绕公共文化的投入不能是一次性的,应当在内容资源上不断进行更新,同时在载体上也应与时俱进,更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人们更便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
比如,现在的父母都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儿童图书馆经常人满为患, 儿童图书的借阅量占不少图书馆外借图书的一半。
这就应该加大儿童图书的采购量,扩大儿童阅览室的面积。
让服务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才能缩小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差距。
2020年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金希普莫言每年春节前,我们县的领导,会带上家乡的特产来北京设宴,招待老乡。
说心里话,我对这样大张旗鼓的聚会不以为然,但我还是每年都去参加,因为那家乡小麦磨粉后蒸出来的大馒头,总能引发我的乡情。
去年的聚会在宏都大饭店。
大厅里熙熙攘攘,欢声笑语,工作人员引导我进入,县里胡书记正与几位退休将军谈话。
正在此时,东北乡著名诗人金希普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金希普与我表弟是同学,我这表弟起初学习还不错,后来参加了金希普的女神诗社,学习便一落千丈,高考落榜后,游手好闲,成了村里的怪物。
我对金希普这人的印象很差。
他一进门,就直奔胡书记而去,握手、送名片,一遍遍地重复着:“对不起,来晚了,刚从北大那边赶过来,堵车实在令人头疼……”他在我身边落座。
“三哥,好久不见!”他递给我一张名片。
“诗人,最近忙什么?” 胡书记问他,同时向几位将军介绍,“这是我们的诗人,金希普,俄国有个普希金,中国有个金希普。
”在众人的笑声中,他说:“今年,我在全国一百所大学做了巡回演讲,我要掀起一个诗歌复兴高潮,让中国的诗歌走向世界。
”我看到他名片上赫然印着:普希金之后最伟大的诗人:金希普。
大家开怀畅饮时,金希普说:“各位领导,各位老乡,我即席创作了一首诗歌,献给你们!”我有些烦,但还是为他鼓掌。
“请允许我先做个自我介绍。
我从小就热爱诗歌,三年级时写的一首诗被编进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材,初中时我成立的女神诗社,成为全国最有名的学生诗社。
我已出版诗集五十八部,荣获国际国内重要文学奖项一百零八个。
我去美国访问时,曾与克林顿在林肯中心同台演讲……尽管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家乡父老的期望还相差甚远。
我深知,一个诗人,离不开乡亲的提携帮助……”有将军悄悄说:“咱们县竟然出了这么伟大的人物!”“我知道很多人以为我在吹牛,我不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