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尘爆炸火灾的危害

粉尘爆炸火灾的危害

粉尘爆炸火灾的危害
粉尘爆炸火灾的危害

粉尘爆炸火灾的危害

被破碎成细小颗粒的固体物质称作粉尘。固体物质被粉碎成粉尘以后,其燃烧特性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是不燃物质可能变成可燃物质,原来是难燃物质可能变成易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发生爆炸。粉尘爆炸前没有任何征兆,其后果却会使建筑毁于一旦。而能导致粉尘爆炸的情况很多,从农产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以及工业废物的产生,到药物、食品、有机、无机物的生产等众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的爆炸时有发生,危害性极大。

粉尘包括的范围很广,但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爆炸,要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首先,物质必须是可燃的。可燃粉尘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受热后发生分解,放出可燃气,并留下可燃的碳。无机粉尘如金属粉,虽不会热分解出可燃气,但能熔融蒸发出可燃蒸气进行燃烧,有些金属颗粒本身能进行气固两相燃烧。

其次,粉尘粒子必须具有合适的粒径和分布状态。粉尘能否悬浮在空气中关键在干粉尘的粒径。大的颗粒难以悬浮,即使悬浮在空中也会很快沉积下来。粒径越少,其扩散作用大于重力作用,粉尘易形成爆炸层云,再加上粒子周围有足够的助燃空气,粒子才易燃烧。粉尘粒子浓度太小,燃烧放热太少,难以形成持续燃烧,不会发生爆炸;浓度太大,混合物中氧气浓度太少,也不会产生爆炸。

粉尘爆炸的另一个必备条件是引燃源。象电弧、火焰、火花和机械碰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正式版)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作业场所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安全管理, 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保障公司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依据《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作业场所粉尘爆炸危险区的粉尘防爆安全管理。 3.职责 3.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制定、修订、解释, 安全主任审核, 公司主要负责人核准、签发。 3.2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依规范要求设置粉尘作业场所, 保证本制度规定的安全投入, 以及组织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 并向政府部门如实报告事故。 3.3安全主任负责组织编写, 并监督本制度的落实, 指导粉尘车间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3.4车间主管负责落实本制度中相关的事故预防措施, 及时处置粉尘火灾爆炸事故。

3.5公司生产部负责依本制度规定和引用的相关规范, 正确安装粉尘车间设备, 敷设电气线路等, 对相关安全设施及时检修,对规定的相关检测项目实施检测。 3.6粉尘作业岗位人员应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除尘设施设备, 检查本岗位消防器材和安全标志, 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 报告事故隐患。 4.管理规定 4.1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划分 1)20区:铝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释放存在连续级释放源, 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a.吸尘排风管道及除尘器内部b.持续进行铝制品机械磨削、打磨、抛光加工设备内部的加工部位c. 抛丸喷砂设备内部的抛丸喷砂加工部位。 2)21区:铝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释放存在一级释放源, 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a. 持续进行铝制品机械磨削、打磨、抛光加工的作业区域b. 除尘器的清灰口及清灰作业区域c. 如果粉尘的扩散受到实体结构(墙壁等)的限制, 它们的表面可作为该区域的边界。 3)22区:铝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释放存在二级释放源, 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a.吸尘排风管道的清灰口及清灰作业区域b.抛丸喷砂设备的清灰口及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参考文本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几年来,我国化工系统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由于 火灾爆炸导致的人员死亡为各类事故之首,由此导致的直 接经济损失也相当可观。如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油品罐 区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个罐区一 片火海,死亡9人,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亿元以 上。1993年深圳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 事故,死亡15人,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 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这些事故都是由于化学品自身的火 灾爆炸危险性造成的。因此了解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 害,正确进行危险性评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搞好安 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

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根据其状态不同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1.1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 (1)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非任何混合比例下都可以爆炸,而是固定浓度范围的,不同可燃物有不同的固定浓度范围。这一固定范围通常叫该物质的爆炸范围或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可燃物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能够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例如:乙醇爆炸范围为4.3%~19.O%。4.3%称为爆炸下限,19.0%称为爆炸上限。汽油的爆炸极限是 1.0%~6.0%;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4.8%~13.46%;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一氧化碳的极限是1 2.5%~74.2%;氨气的爆炸极限是15.5%~27%等等。爆炸极限

粉尘爆炸的条件及预防措施

经营全系列防护用品、劳保用品https://www.doczj.com/doc/2e17085580.html, 什么是粉尘爆炸?造成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或者在工业生产中,随处可见粉尘。粉尘的危害也是巨大的。粉尘爆炸的能量大,且能引起连续爆炸。而爆炸前又毫无征兆,危害性极大。粉尘爆炸事故在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一些可燃性粉尘生产、使用、储运企业因粉尘爆炸导致厂房垮塌、烧毁,经济损失巨大。 粉尘爆炸的条件: 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 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粉尘的种类繁多哪些具有爆炸危险呢? 经试验事实证明,以下七类粉尘具有爆炸危险,包含金属粉末(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煤炭、粮食(小麦、淀粉、糖、奶粉)、饲料(血粉、鱼粉)、农副产品(棉花、烟草、茶叶粉)、林产品(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塑料、染料)等。 预防粉尘爆炸有哪些措施呢? 一、减少粉尘产生 尽可能地减少粉尘的产生量,防止悬浮粉尘达到最低爆炸浓度,这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设备要力求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不让粉尘飞散逸出;安装有效的吸风除尘系统,加强通风排尘,加强清扫工作,清除墙壁、顶棚等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照明灯具等的积尘。

经营全系列防护用品、劳保用品https://www.doczj.com/doc/2e17085580.html, 水对粉尘爆炸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可利用水来控制粉尘飞扬。不同行业降低粉尘浓度方法有:如煤矿里往煤层注水,增加煤层的含水量,降低其强度和脆性,增加可塑性,这样采掘时煤尘的产生就会大大减少。 在某些研磨物中保持一定的水分,如小麦在磨粉时就可以避免因摩擦空气干燥引起爆炸;在某些产生粉尘的地方,可用喷雾的办法将空气的相对湿度提高到65%以上,除可减少粉尘飞扬外,还因为水分子能大量吸收粉尘氧化产生的热量,增加空气和粉尘的导电性能而减少静电。 二、降低氧气含量 主要是在研磨机内充灌一定的惰性气体(如氮气),使氧气的含量减少,防止发生爆炸。 三、控制引燃热源 凡是产生可燃粉尘的车间、工作面,应列为禁火区;有可燃粉尘产生的场所,电机应采用封闭式;其它的电器、仪表和照明灯具均应采用防尘型;研磨的物质在进入研磨机前,必须经过筛选、去石和吸铁(磁选)处理,不让石块、金属杂质进入研磨机内,以免撞击产生火花;轴承要勤加检查,保持油路通畅,以免摩擦聚热;另外还要防止静电放电。 为防患未然,应考虑一旦爆炸发生,也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主要措施是控制爆炸的范围,阻止其继续传播和发展。例如设置自动水幕、水带来阻止爆炸延伸;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在设计时应考虑设置防爆墙,并考虑泄压措施。 温馨提醒:有粉尘爆炸危险的作业场所一定要提前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尽量避免高粉尘浓度区域,同时在粉尘的爆炸点?由于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迅速形成爆炸点逆流,也会发生第二次爆炸。

兰州石化公司“2010.1.7”火灾爆炸事故

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左右,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316#罐区发生了一起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 一、事故单位简介 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主要生产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和有机化工原料三大系列化工产品。现有8个联合车间,包括10万t/a丁苯橡胶装置、5.5万t/a丁苯橡胶装置、5万t/a丁腈橡胶装置、1.5万t/a丁腈橡胶装置、 2万t/aABS树脂装置、1.5万t/aSAN树脂装置、6万t/a苯乙烯装置、4.5万t/a碳四抽提装置、8万t/aMTBE 装置、丁钠橡胶装置和液体橡胶装置。 316#罐区位于兰州石化公司橡胶石化区的西北角,东面为24万t/a裂解装置,南面为烯烃装置,北面为丙烯腈装置,西面为公司内部铁路线。316#罐区共分两个区域,分别由合成橡胶厂和石油化工厂使用管理。罐区由储罐、火车装卸栈桥和汽车装卸栈桥组成。现有储罐30具,设计总容量10359.56m3。其中石油化工厂有22具储罐,储存物料主要为甲苯、轻、重碳九、裂解油、加氢汽油、正己烷、抽余油、丙烯、丙烷、1-丁烯、拔头油、轻烃。合成橡胶厂有8具400m3球罐,其中7具球罐主要储存裂解碳四和丁二烯物料,栈桥可装卸丙烯、拔头油、裂解油、加氢汽油、甲苯、抽余油、丁二烯、正已烷、1-丁烯等物料。 316#罐区主要作为24万t/a乙烯装置的中间罐区,接收外购及生产装置转送的原料,将储存在储罐内的原料输送至各装置。

二、事故经过 2010年1月6日零点班开始,合成橡胶厂316岗位开启P201/B泵外送R202(裂解碳四储罐)物料,同时接受来自石油化工厂烯烃装置产出的裂解碳四。此时,其余2具碳四储罐:R201罐内储存物料291m3,R204罐检修后未储存物料。7日15时30分,根据生产调度安排,停送R202(罐内当时有物料230m3)物料,并从烯烃装置接收裂解碳四(接收量约6吨/小时);R201物料打循环。 17时15分左右,316岗位化工三班操作工王某按班长指令到罐区检查卸车流程,准备卸丁二烯汽车槽车。当王某走到罐区一层平台时,突然发现R202底部2号出口管线第一道阀门下弯头附近有大量碳四物料呲出,罐区防火堤内弥漫一层白雾,便立即跑回控制室,向班长孙某汇报。 17时19分,班长孙某向合成橡胶厂调度室报告,称R202底部管线泄漏,请求立即调消防车进行掩护,并同时安排岗位操作人员关闭R202底部第一道阀门,随即孙某带领操作工谢某、马某、丁某等全班人员到现场查看处理,同时安排王某负责疏散4号货位等待卸车的丁二烯槽车。与此同时,与罐区邻近的石油化工厂丙烯腈焚烧炉和1号化污岗位人员分别向石油化工厂调度报告,称橡胶厂316#罐区附近有大量白雾,泄漏及扩散速度很快。 17时22,班长孙某再次与调度联系,报告R202底部物料大量泄漏,人员无法进入。17时24分,泄漏物料沿铁路自备线及环形道路蔓延至石化厂丙烯腈装置焚烧炉区,遇到焚烧炉内明火后引起燃烧,外围火焰在迅速扩张后回烧至橡胶厂316#罐区,8秒钟后,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爆炸气在316球罐区附近发生空间闪爆。闪爆冲击波造成罐区部分罐底管线断裂,大量可燃物料泄漏燃烧。冲击波造成石油化工厂F1/C、D(拔头油罐)气

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安全措施

编号:SM-ZD-19656 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 本安全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安全措 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建筑施工需要一定数量的可燃板材,这些材料如果处理不妥,防火措施不力极易发生火灾,在施工阶段,也需要用大量的乙炔和氧气,对钢筋进行焊割,如盛装乙炔和氧气体的钢瓶储存方法不当,使用不规范,也容易发生因气体泄露而产生的气瓶爆炸事故。因此,加强对可燃物的易燃物易爆物品的管理是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安全,企业利益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有限措施。 1、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安全措施 1.1 组织措施 1.1.1 要建立、健全消防机构。公司、项目部要成立义务消防对,并明确公司、项目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1.1.2 公司、项目部要加强对员工、外来工进行消防知

大型油罐火灾爆炸危害性研究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901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大型油罐火灾爆炸危害性 研究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大型油罐火灾爆炸危害性研究详细 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引言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项目的实施,油罐的大型化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1]。1962年,美国首先建成了10×104m3浮顶罐;1967年,在委内瑞拉建成了15×104m3浮顶罐;1971年日本建成了16×104m3浮顶罐;沙特阿拉伯则成功地建造了20×104m3浮顶罐。目前世界上单罐容量已高达24万m3。我国于1985年从日本引进10万m3浮顶罐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其后十余年间建造10万m3大型储罐达20多台[2]。现在10万m3的储罐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如此巨大

的油罐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油罐的火灾爆炸事故危害极大,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还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例如:黄岛油库“八·一二”重大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600吨原油流入海里,使附近海域和沿岸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1994年11月,埃及艾斯龙特市石油基地储油罐发生火灾爆炸,死亡500人[3]。据统计,在油库事故中,火灾爆炸事故占事故总数的42.4%以上。而在油库着火爆炸事故中,油罐着火爆炸事故数占总爆炸事故数的 25.6%[4]。对于管理有素的现代石化企业来讲,尽管油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几率很低,甚至可以说是百年不遇的。然而,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处理起来较为麻烦。稍有不慎,便会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做好事故预防,

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

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 储存、运输及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火灾和爆炸事故,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某一个由人机器设备物质材料环境构成的储运或生产加工系统,由正常工作状态发展到火灾爆炸,都存在着基础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向事故状态,乃至向灾害状态的发展过程。 (一)基础原因 基础原因可认为是产生事故,并导致灾害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原因。可归纳为下面四个方面的原因: 1、管理的原因 管理的原因包括管理人员不称职;管理体制不适应;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人事管理及安排不当,技术力量不强等。 2、基础教育的原因 基础教育的原因有义务教育;工业教育(企业制度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教育的养成;社会的教育等。 3、社会的原因 社会的原因包括法律、规范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社会风气;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4、历史的原因 历史的原因有企业的历史沿革;企业的改造与革新;企业的人员组成及技术力量的历史状况;企业的固有状况等。 (二)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可认为是由基础原因诱发出来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技术的原因 技术方面的原因包括设计阶段对安全技术的研究不充分;工艺设计有误,设备计算出现差错,选择材料及结构设计不当等;对化学过程认识不足,灭火设施设计不当;工厂、仓库等的规划、设计不当;装置的布置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安装、制造、维修质量不符合要求;操作规程有误或不够全面;检查、保全没有可靠保证等。 2、管理的原理 管理方面的原因有操作管理不善(如分工不明确,人员分配不当,开车前督促检查不细,命令有误,操作把关不严等);工程管理不严(如对工程设计审核不细,有遗漏,缺乏工艺分析,对装置的环境缺少调查研究等);监督执行法律、规范不严,措施不够得力等。 3、教育的原因 教育方面的原因有缺乏防火安全思想和技术教育;轻视或误解消防法规、条令;业务技术训练不够,有坏习惯,凭不良经验操作;经验不足或技术生疏;擅作主张,缺乏组织纪律性等。 4、身体原因 身体原因有疾病;近视、耳聋等残疾;疲劳;醉酒、睡眠不足;体力与岗位不相适应等。 5、精神的原因

粉尘爆炸与粉尘火灾的特点及预防(2021年)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粉尘爆炸与粉尘火灾的特点及预 防(2021年)

粉尘爆炸与粉尘火灾的特点及预防(2021年)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随着公司安全管理的进一步细化,在日常的管理中公司对安全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公司安全管理中,粉尘治理是公司的安全关键点之一。在公司前处理车间的药材粉碎、配方、煮提投料,制剂车间的白糖粉碎、片剂的压片等工序中存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粉尘,如何正确预防粉尘爆炸和火灾以避免其带来的危害成为公司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 一、粉尘爆炸的基本概念 1、粉尘的定义: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金属;煤炭;粮食(如淀粉);饲料;农副产品(如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公司生产中所产生的粉尘主要有粉碎药材的粉尘和糖粉。 2、粉尘爆炸的定义: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

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45492 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安监总管一字[2008]7号文件《关于印发陆上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写指导书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天然气处理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写内容。其中,包括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初步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护技术措施、安全设施设计后的风险状况分析等。 天然气及其处理过程产品都是易燃、易爆物质,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事故,同时也存在毒性、噪声、高温或低温、机械伤害和高空坠落等职业危害。本节仅重点介绍生产过程火灾、爆炸和噪声

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

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 在现代工业中,我们给粉体设备做防爆措施,不能只单独考虑某一个设备,要从整体出发,要作为一个防爆系统工程来设计,所以往往需要采取多种方案组合应用。如泄放和机械隔离方案、泄放和化学隔离方案、无焰泄放和机械隔离方案、无焰泄放和化学隔离方案、抑制和机械隔离方案等等,也可能需要所有方案的集合体。 粉体爆炸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这样的:在密闭的工业设备内部产生的许多粉末和灰尘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假如达到适当的浓度,万一产生了火花,就会由火花发展成小火球,如不抑制就会由小火球发展成大火球,并伴随有高温高压的产生,当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超出了设备的抗压强度,就会发生爆炸。在此过程中,升高的压力会产生冲击波,而且冲击波的传播速度远大于火焰传播的速度。 1.粮食仓储结构设计方面的防爆措施 在设计粮食筒仓车间时,要考虑粉尘爆炸问题,尽量使筒仓道线远离办公区和生活区,距离不小于30m,在小于150m的工作间,工作人员不超过10人,可设二个安全出口,疏散梯道宽不小于1.1m,走廊宽不小于1.4m,疏散门宽不小于0.9m,每个仓顶应设独立的人孔和空气置换装置,不能相互连通,主要产尘车间应设泄爆装置,人孔不小于 800×800mm。 2.从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电气的选型和布设采取的主要防爆措施 原则是工艺设计合理,选型正确,正常维修,遵守操作规程,控制和消除火源,防止磨擦发热、撞击打火,消除引火、引爆部位,简化工艺流程,避免多次提升,采用防爆式斗提机,设备要有可靠的接地,设有自动报警、自动停车等保护装置,设计制造储运设备时应考虑可拆卸或便于维修。同时要考虑便于通风除尘和防爆系统正常工作。从生产设备上要选择符合国家电气法要求的电器,有防尘防爆性能的设备,降低提升机和其他输送机的线速度,减少粮食破损,在原粮输送机上安装永久性磁铁,清除粮中的金属物。 3.减少产、扬尘点,控制环境粉尘浓度 对于储运生产过程中产尘或扬尘岗位,应减少产尘和扬尘点,控制粉尘扩散,降低周围空间的粉尘浓度,使粉尘浓度不超过10mg/m,我们控制了粉尘浓度远于爆炸极限之外,自然也就控制住粉尘爆炸的发生。 4.除尘和产尘设备的防爆措施

火灾和爆炸的类型及特点(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火灾和爆炸的类型及特点(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火灾和爆炸的类型及特点(标准版) 备注说明: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生产加工和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火灾和爆炸灾害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探讨防火和灭火的有效对策,需要对火灾和爆炸灾害进行分类。在此火灾是指那些火焰传播速度(或燃烧速度)较慢的燃烧型火灾,爆炸则包括火焰传播速度很快的化学性爆炸和某些物理性爆炸。在火场上,火灾有时会引起爆炸,爆炸有时会引起火灾。火灾和爆炸可大致分成由点火源直接点燃而引起的和不需要点火源直接点燃而引起的两种情况。火灾和爆炸类型划分见表(略)。 火源型、蓄热型火灾和爆炸的特点是发生了燃烧、分解等反应的化学变化过程,而潜热型蒸气爆炸特点是发生了液相向气相急剧相变而急剧升高压力的物理变化过程,亦即发生了物理性爆炸。发生潜热型蒸气爆炸的物质若为不燃气体,爆炸后则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一般不会进一步造成火灾;若为可燃气体,爆炸后则可能被点火源点燃,从而发生化学性爆炸或造成大范围的火灾。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638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在我国,由可燃性粉尘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多次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198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亚麻厂发生亚麻粉尘爆炸事故,造成58人死亡,65人重伤,112人轻伤。20xx 年以来,先后发生过饲料、木材、硫磺、色母粉、铝粉、硅铁粉、食糖等粉尘爆炸事故。尤其是20xx年2月24日,河北秦皇岛市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粉尘爆炸,厂房倒塌,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8人重伤、49人受伤。 粉尘爆炸事故在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据报道,近年来新西兰、马来西亚、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菲列宾等亚洲国家也发生过乳制品、面粉、奶粉、食糖、煤粉等爆炸事故。美国在1980~20xx年期间,共发生了280起粉尘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导致119人死亡、700人受伤,一些可燃性粉尘生产、使用、储运企业因粉尘爆炸导致厂房垮塌、烧毁,经济损失巨大。 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

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版)

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 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18

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安监总管一字[2008]7号文件《关于印发陆上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写指导书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天然气处理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写内容。其中,包括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初步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护技术措施、安全设施设计后的风险状况分析等。 天然气及其处理过程产品都是易燃、易爆物质,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事故,同时也存在毒性、噪声、高温或低温、机械伤害和高空坠落等职业危害。本节仅重点介绍生产过程火灾、爆炸和噪声等危险有害因素与防护。 1.天然气火灾爆炸因素 天然气及其处理过程产品均为易燃、易爆物质,只要存在空气(或氧气)等助燃物及火源,就可燃烧甚至爆炸。

天然气处理过程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不仅直接损失巨大,而且对周围环境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危害程度极大。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外力破坏、违章作业、设备和设施质量、腐蚀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设备、机械、管线、阀门、仪器仪表等出现泄漏。泄漏的天然气及其凝液等遇雷击火、电气或静电火花、机动车排烟喷火、明火或其他散发火时,将会引发火灾事故。如果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还将发生爆炸事故。 天然气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导致火灾爆炸的因素主要如下; (1)管线和压力容器破裂、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天然气处理过程中的管线和压力容器,在运行时可能因窜气、超压、腐蚀、选材不当和制造缺陷等导致破裂和泄漏,如遇火源即可发生火灾爆炸。 (2)静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是静电火花引发的最为严重的危害。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火花放电。如果所在场所存在天然气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即可由静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当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粉尘的危害 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如吸入铅、铜、锌锰等毒性粉尘,可在支气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带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铅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发烧,或者吃了某些药物和喝了过量的酒,也会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过量吸入铜的烟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锌在燃烧时产生氧化锌烟尘,人吸入后产生一种类似疟疾的“金属烟雾热”疾病;长期吸入锰及其氧化物粉尘或烟雾,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发生不良作用。 二、粉尘爆炸的条件: 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点火源)。和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所要求的最小引燃能较大,10毫焦耳以上,为气体爆炸的近百倍。 因此,一个足够强度的热能源也是形成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粉尘爆炸危害 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四、粉尘的预防 1.通风除尘:采用机械式通风除尘,安装相对独立的通风除尘装置和设置收尘设施(严禁直排,推荐采用布袋收尘或湿式收尘装置),收尘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物外露天场所,离明火产生处不少于6米,回收的粉尘应储存在独立的堆放场所。 2.清洁制度:每天对生产车间进行清理,视尘量及时对收尘装置进行清理,使作业场所积累的粉尘量降至最低,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清洁时必须停止抛光等产生粉尘的作业。 3.禁火措施: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严禁各类明火,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停止抛光作业,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不应敲击各金属部件。 4.器材配备: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与环境配备消防器材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1立方米的消防沙,可燃爆粉尘燃烧时必须使用消防沙灭火,灭火时应防止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严禁使用普通灭火器灭火。 5.电气电路:存在可燃爆粉尘的车间的电器线路采用镀锌钢管套管保护,在车间外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设备、电源开关应采用防爆防静电措施,严禁乱拉私接临时电线。电气线路符合行业标准。

预防火灾和气体爆炸的注意事项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821 预防火灾和气体爆炸的注意事项通用 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预防火灾和气体爆炸的注意事项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了预防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而造成设备和厂房的破坏、物资的损失及人员的伤亡,必须研究发生火灾爆炸后,阻止火势蔓延、泄放爆炸压力以及阻挡爆炸冲击波和热辐射作用对周围的危害等预防火灾爆炸危害扩大化的基本对策。 (一)检测报警 1、检测报警控制 在工业生产尤其是石油化工等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中,为了预防火灾爆炸危害扩大化,就应尽早检测出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征兆和现象。遇到温度上升、压力上升、产生气体、产生碳化物、冒烟、发光、异常臭味及异常声音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消除火险隐患。 检测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征兆和现象,除了依靠操作人员到现场观察之外,还要大量借用控制工艺参数的有关检测仪器和仪表。常见的检测仪器和仪表有压力计、真空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57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 施标准版本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在我国,由可燃性粉尘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多次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198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亚麻厂发生亚麻粉尘爆炸事故,造成58人死亡,65人重伤,112人轻伤。20xx年以来,先后发生过饲料、木材、硫磺、色母粉、铝粉、硅铁粉、食糖等粉尘爆炸事故。尤其是20xx年2月24日,河北秦皇岛市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粉尘爆炸,厂房倒塌,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8人重伤、49人受伤。 粉尘爆炸事故在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据报道,

近年来新西兰、马来西亚、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菲列宾等亚洲国家也发生过乳制品、面粉、奶粉、食糖、煤粉等爆炸事故。美国在 1980~20xx年期间,共发生了280起粉尘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导致119人死亡、700人受伤,一些可燃性粉尘生产、使用、储运企业因粉尘爆炸导致厂房垮塌、烧毁,经济损失巨大。 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 粉尘爆炸是指可燃性粉尘在助燃气体中悬浮,在点火源作用下急剧燃烧,引起温度、压力明显跃升,从而发生爆炸。粉尘爆炸包括5个条件:可燃性粉尘、助燃气体(一般指氧气)、点火源、扩散(形成粉尘云)、受限空间。前3个条件一般称为“燃烧三要素”。可燃性粉尘云的燃烧速度比堆积的粉尘燃烧速度要快得多,会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燃烧热,气体温度

爆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与分级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1282 爆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与分级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爆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与分级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 1.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 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2.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而划分为不同危险等级的区域。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757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 施正式样本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在我国,由可燃性粉尘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多次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198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亚麻厂发生亚麻粉尘爆炸事故,造成58人死亡,65人重伤,112人轻伤。20xx年以来,先后发生过饲料、木材、硫磺、色母粉、铝粉、硅铁粉、食糖等粉尘爆炸事故。尤其是20xx年2月24日,河北秦皇岛市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粉尘爆炸,厂房倒塌,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8人重伤、49人受伤。 粉尘爆炸事故在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据报道,近年来新西兰、马来西亚、韩国、澳大利亚、新加

坡、印度、菲列宾等亚洲国家也发生过乳制品、面粉、奶粉、食糖、煤粉等爆炸事故。美国在 1980~20xx年期间,共发生了280起粉尘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导致119人死亡、700人受伤,一些可燃性粉尘生产、使用、储运企业因粉尘爆炸导致厂房垮塌、烧毁,经济损失巨大。 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 粉尘爆炸是指可燃性粉尘在助燃气体中悬浮,在点火源作用下急剧燃烧,引起温度、压力明显跃升,从而发生爆炸。粉尘爆炸包括5个条件:可燃性粉尘、助燃气体(一般指氧气)、点火源、扩散(形成粉尘云)、受限空间。前3个条件一般称为“燃烧三要素”。可燃性粉尘云的燃烧速度比堆积的粉尘燃烧速度要快得多,会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燃烧热,气体温度迅速升高,体积剧烈膨胀,如果空间受限,就会发生

粉尘爆炸火灾的特点及防范措施

编号:AQ-JS-09361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粉尘爆炸火灾的特点及防范措 施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dust explosion fire

粉尘爆炸火灾的特点及防范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引言 被破碎成细小颗粒的固体物质称作粉尘。固体物质被粉碎成粉尘以后,其燃烧特性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是不燃物质可能变成可燃物质,原来是难燃物质可能变成易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发生爆炸。粉尘爆炸是工业企业防火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粉尘爆炸的事故发生,而且还常常引发重大、特别重大火灾。在这些火灾中,最严重的是铝粉尘爆炸;其它发生爆炸事故较多的粉尘还有煤粉、饲料粉、塑料粉、钛酸酐粉、木粉等。 在现代企业生产中,设备在不断地更新,对粉尘爆炸控制的措施也在不断地加强,但粉尘爆炸事故仍有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能产生爆炸危险的粉状固体物料处理量的大量化,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可燃粉尘物质,以及粉尘的燃烧特性、工艺操作特性等因素所造成的。粉尘爆炸不仅多发于石油、化工、冶

金、机械、轻纺等工业企业,煤炭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中也较为常见。因此掌握粉尘爆炸火灾的特点和处置对策对于消防部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 粉尘爆炸前没有任何征兆,其后果却会使建筑毁于一旦。而能导致粉尘爆炸的情况很多,从农产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以及工业废物的产生,到药物、食品、有机、无机物的生产等众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的爆炸时有发生,危害性极大。粉尘包括的范围很广,但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爆炸,要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⑴粉尘本身必须是可燃的。可燃粉尘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受热后发生分解,放出可燃气,并留下可燃的碳。无机粉尘如金属粉,虽不会热分解出可燃气,但能熔融蒸发出可燃蒸气进行燃烧,有些金属颗粒本身能进行气、固两相燃烧。 ⑵粉尘粒子必须具有合适的粒径和分布状态。粉尘能否悬浮在空气中关键在干粉尘的粒径。大的颗粒难以悬浮,即使悬浮在空中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 近几年来,我国化工系统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由于火灾爆炸导致的人员死亡为各类事故之首,由此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也相当可观。如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油品罐区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个罐区一片火海,死亡9人,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亿元以上。1993年深圳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15人,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这些事故都是由于化学品自身的火灾爆炸危险性造成的。因此了解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正确进行危险性评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 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根据其状态不同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1.1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 (1)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非任何混合比例下都可以爆炸,而是固定浓度范围的,不同可燃物有不同的固定浓度范围。这一固定范围通常叫该物质的爆炸范围或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可燃物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能够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例如:乙醇爆炸范围为4.3%~19.O%。4.3%称为爆炸下限,19.0%称为爆炸上限。汽油的爆炸极限是1.0%~6.0%;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4.8%~13.46%;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一氧化碳的极限是12.5%~74.2%;氨气的爆炸极限是15.5%~27%等等。爆炸极限的数值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越大。 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等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这一范围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有变化。 (2)最小点火能 最小点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能量。如氢的最小点火能为0.019mJ,甲烷为0.25mJ,乙烷为0.25mJ,环氧乙烷为0.065mJ,乙烯为0.096mJ。 最小点火能数值愈小,说明该物质愈易被引燃。 (3)爆炸压力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物品在密闭容器中着火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称爆炸压力。爆炸压力的最大值称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压力通常是测量出来的,但也可以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或气体的内能进行计算。物质不同,爆炸压力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因周围环境、原始压力、温度等不同,其爆炸压力也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