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台的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1.65 KB
- 文档页数:2
门式移动操作平台施工设计方案门式移动操作平台(Gantry Mobile Operating Platform)是一种可移动的工作平台,常用于高空施工和维修作业。
它由两个立柱和一个横梁组成,横梁上设有起重设备和操作台,可以通过电动驱动系统进行垂直和水平移动。
下面是门式移动操作平台的施工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1.工作高度:根据具体施工项目的要求确定工作高度,确保平台的高度满足项目需求。
2.工作负载:根据预计的物料和工作设备的质量,选择适当的梁和起重设备。
3.移动方式:平台可以选择轨道式移动或轮式移动,根据具体场地情况确定合适的方式。
4.安全性:设计应考虑到平台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操作台布局: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设计合理的操作台布局和人机交互界面。
二、平台结构设计1.立柱:根据需求确定立柱的高度和材料,确保足够的刚性和承重能力。
2.横梁:设计稳固的横梁结构,考虑到起重设备和操作台的安装位置和负载要求。
横梁的材料可以选择钢材或铝材,根据经济效益和耐用性做出选择。
3.移动方式:根据场地情况和移动要求,选择轨道式移动或轮式移动方案。
轨道式移动需要安装轨道,确保平台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平稳移动。
轮式移动需要选择合适的轮胎和移动机构。
4.安全装置:设计安全装置,包括防护栏、扶手、安全门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安装防倾覆控制和风速传感器,保护平台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5.防滑措施:在操作台和工作平台上铺设防滑材料,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感。
三、起重设备和操作台设计1.起重设备:选择适当的起重设备,可能是吊车、起重吊索等,根据工作负载确定起重能力和形式。
起重设备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容易操作和负载分布均匀的要求。
2.操作台:设计操作台的布局和人机交互界面,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操作台应设有操作按钮、报警装置和显示屏,确保施工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平台的状态。
四、施工流程1.场地准备:根据平台的尺寸要求,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没有障碍物并且地基坚固。
操作台技术要求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操作台技术要求:
1、操作台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满足工作环境中的功能性,符合美学的要求,符合目测距离、角度、键盘高度、膝位空间和人性因素设计的要求。
2、该操作平台共分为6个单元部分,尺寸为3600*850*900(长*高*深)
3、操作平台每单元之间左右拼装,方便进场和安装需求。
4、操作平台前门为对开摇门,后门为脱卸门,均开散热孔。
5、操作台台面为木质台面,两侧装饰侧板也为木质,操作台面后部设置屏风围挡,显示器放置在屏风围挡内,在台面中间设置斜面,放置电话机、语音对讲、摇杆、控制器等设备和文件资料夹。
6、每单元配置1个键盘抽屉,配置1块托板于操作台内部。
7、操作台底部空置,以备进线,在底座上设置一个接地螺钉。
8、操作平台柜体采用国产优质冷轧钢板经数控设备加工而成,框架以及主要承重部分为2mm,门板、附件为,表面经酸洗磷化后进行静电粉末喷塑。
颜色待定。
9、操作台每米2400元,韩市区运费、组装费和17%税收。
港口门座起重机的操纵操作台布局与人机界面设计操纵操作台是港口门座起重机的核心控制设备,它能够实现起重机的动作控制、监控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一个合理的操纵操作台布局和人机界面设计对提高操作效率、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提升整体效能至关重要。
一、操纵操作台布局设计1. 界面布局合理操纵操作台应具备清晰、直观、易操作的特点。
首先,整体布局应简洁明了,重要的控制元素和指示器应该集中放置,以便操作人员一目了然。
其次,布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各项功能按钮和控制设备应根据人体活动的自然轨迹和手臂的活动范围进行布置,保证操作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2. 控制元素分组为方便操作员的操作,操纵操作台的控制元素应根据功能进行分组,具体分为主要操作区域和辅助操作区域。
主要操作区域包括主要控制按钮、平衡摇杆、电动把手等,它们应位于操作员可以方便直接操作的范围内。
辅助操作区域包括一些次要功能按钮、预警指示灯等,它们可以位于操作员的侧边或顶部,以便操作员可以方便地查看和操作。
3. 操作面板可调整不同操作员的个人身高和习惯有所不同,因此操纵操作台的操作面板应该可以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操作员的需求。
操作面板的高度应该能够使操作员的手臂和手腕处于自然的放松状态,减轻手部疲劳感,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重要指示器醒目起重机操作中,对起重货物的姿态、位置、重量等信息的监控十分重要。
因此,在操纵操作台上需要设置重要的指示器和显示器,以实时显示各项数据和信息。
这些指示器应该是醒目且易读的,以便操作员清晰地了解当前的工况情况,并做出准确的控制决策。
二、人机界面设计1. 图形化界面为提高操作员的直观性和易操作性,人机界面设计应采用直观的图形化界面。
起重机的运动状态可以采用动态图标来表示,操作员可以通过图形界面直观地了解起重机的位置、姿态等信息。
此外,界面上还可以显示一些关键参数的数值,如载重量、高度等,以便操作员更好地掌控起重机的工况。
3工位操作台的参数如下:
* 尺寸:不同型号的操作台尺寸可能有所不同,一般为长1300mm*宽500mm*高750mm。
* 台面材质:采用人造石或大理石台面,具有易清洁、耐热、耐磨、耐刮等优点。
* 结构:采用可调节桌面设计,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员工操作。
* 抽屉:桌面下设有三个抽屉,方便存放工具和零件。
* 承重:桌面承重为100kg/平方米,能够满足一般制造业的使用需求。
* 颜色:一般为黑色或灰色,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进行选择。
* 照明:桌面内置LED照明灯,方便员工操作和查看产品。
* 电源插座:桌面下方设有电源插座,可以提供更多的电力供应。
* 布局:三个工位呈品字形排列,中间为操作位,旁边为备用位和辅助位。
* 稳定性:采用优质材料和标准化生产,保证了操作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环保性:一般采用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制成,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总结来说,3工位操作台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可调节桌面、方便的存储空间、稳定的结构和环保性等特点,能够满足一般制造业的使用需求。
在选择3工位操作台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材质的台面、颜色、照明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操作台的安装和保养,确保其长期稳定的工作。
监控操作台标准尺寸监控操作台是监控室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承载着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对于监控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监控操作台的尺寸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监控操作台标准尺寸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监控操作台的宽度应该适中,一般来说,宽度在1.2米到1.5米之间比较合适。
这个宽度既能容纳监控设备的摆放,又能给监控人员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不至于显得局促拥挤。
而且,适中的宽度也有利于监控人员的视线覆盖,能够更好地观察到各个监控屏幕的画面。
其次,监控操作台的高度也需要合理设计。
一般来说,标准的监控操作台高度应该在0.75米到0.8米左右。
这个高度既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保证了监控人员长时间工作时的舒适性,又有利于监控人员与监控屏幕之间的视线角度,能够减少颈部和眼睛的疲劳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监控操作台的深度也需要考虑到。
一般来说,深度在0.6米到0.8米之间比较合适。
这个深度既能容纳监控设备的安装,又能给监控人员足够的活动空间,不至于显得拥挤。
而且,适当的深度也有利于监控人员的工作,能够更加方便地操作监控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监控操作台的材质和颜色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监控操作台的材质应该选择耐磨、防水、防静电的材料,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而颜色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监控室的整体风格和环境,一般建议选择深色系的颜色,既能减少眩光的影响,又能营造出较为安静的工作氛围。
综上所述,监控操作台的标准尺寸设计需要考虑到宽度、高度、深度等方面的因素,以保证监控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
同时,材质和颜色的选择也需要慎重考虑,以保证监控操作台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为监控操作台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站着工作时手工操作台的有关尺寸1.工作面尺寸:手工操作台的工作面应具有适当的面积来容纳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通常,一个合适的手工操作台的工作面尺寸应该在1000mm×600mm至1200mm×800mm之间。
2.高度调节:手工操作台的高度应该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
根据工作人员的身高,手工操作台的高度可以在750mm至900mm之间进行调节。
这样可以确保工作人员在站立工作时能够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减少肌肉疲劳和不适感。
3.足部空间:在设计手工操作台时,考虑到工作人员可能需要移动脚步,尤其是在进行重型操作或需要稳定身体平衡时。
因此,手工操作台下方的足部空间应该宽敞,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在站立工作时舒适地移动双脚。
4.存储空间:手工操作台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材料和工具的存储需求。
一些手工操作台的设计中会包括抽屉和架子等储物空间,以方便工作人员随手取用所需工具和材料。
5.工作台面倾斜度:根据工作需求,手工操作台的工作台面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度。
倾斜的工作台面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人员的工作姿势,减少疲劳和不适感。
一般来说,手工操作台的工作台面的倾斜度应在0度至15度之间,根据具体需求而定。
6.耐用性和稳定性:手工操作台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工作人员的操作和所需材料的重量。
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并进行适当的加固,以确保手工操作台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总之,手工操作台的尺寸应根据工作需求和工作人员的身体特征来确定。
通过合理的尺寸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和不适感。
此外,手工操作台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也是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操作台技术要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操作台技术要求:
1、操作台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满足工作环境中的功能性,符合美学的要求,符合目测距离、角度、键盘高度、膝位空间和人性因素设计的要求。
2、该操作平台共分为6个单元部分,尺寸为3600*850*900(长*高*深)
3、操作平台每单元之间左右拼装,方便进场和安装需求。
4、操作平台前门为对开摇门,后门为脱卸门,均开散热孔。
5、操作台台面为木质台面,两侧装饰侧板也为木质,操作台面后部设置屏风围挡,显示器放置在屏风围挡内,在台面中间设置斜面,放置电话机、语音对讲、摇杆、控制器等设备和文件资料夹。
6、每单元配置1个键盘抽屉,配置1块托板于操作台内部。
7、操作台底部空置,以备进线,在底座上设置一个接地螺钉。
8、操作平台柜体采用国产优质冷轧钢板经数控设备加工而成,框架以及主要承重部分为2mm,门板、附件为,表面经酸洗磷化后进行静电粉末喷塑。
颜色待定。
9、操作台每米2400元,韩市区运费、组装费和17%税收。
厨房操作台尺寸设计厨房尺寸设计介绍我们进行厨房美食加工时一定会用到操作台,它的尺寸设计是否科学关系到厨房主厨的使用。
厨房操作台尺寸设计若是不合理,我们在进行烹饪时就会感到很吃力,长此以往还会造成腰酸背痛等病症。
今天小编就来介绍厨房操作台尺寸设计有关介绍。
U型橱柜装修效果图一、工作台尺寸如果你家的厨房面积比较大,台面宽度最好是600mm,这样的宽度一般的水槽和灶具的安装尺寸都可以满足,挑选余地比较大。
600mm宽的台面使用起来也很舒服,洗菜做饭都很方便。
如果厨房面积较窄,宽度可以是500mm,但不能再窄了,否则选水槽和灶具会很困难,操作起来也不方便。
总之,宽度在500mm-600mm之间吧,视自己的情况来定。
而长度看你家厨房大小,中国大多厨房的橱柜总长在4米左右。
二、吊柜尺寸常用吊柜顶端高度不宜超过 230cm, 以站立可以顺手取物为原则。
面宽以 35-37cm, 底端与工作台面的距离为 60cm 左右 , 另外 , 长度方面则可依据厨房空间 , 将不同规格的厨具合理地配置 , 让使用者感到舒适。
早期厨房吊柜大都迁就厨房天花高度 , 往往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 如今厨房设计无论厨房高度如何 , 完全依据使用者的身高订制 ,才算是真正的用以人为本用的现代化厨房。
三、吸油烟机高度吸油烟机离灶台土完了的距离依据使用者的具体身高来确定 , 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越低越好 ,通常在 70cm 左右,超过80厘米就起不了很好的抽油烟作用了。
四、物品存放高度为了取、放方便,常用物品应该放置在70-185厘米的高度范围内,这样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才会感觉舒适。
吊柜的进深也不宜过大,40厘米为最佳。
在柜门的形式上,可以采用向上或向两边折叠的柜门,或者玻璃推拉门。
同样,底层的存储柜应当采用抽屉式,这样保证了所有放置于内的物品一目了然,同时也保证了物品的整洁性和条理性,操作起来更加舒适。
五、厨柜间距随着厨房设计的多样化,各种形式和尺度的样式纷纷出现,这样情况下,操作台面越宽,吊柜与它之间的距离就应当那个越拉近。
实验室操作台说明实验室操作台是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区域,它是进行实验工作的场所,也是实验人员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装置安装的地方。
一个合理、安全、高效的实验室操作台,能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有助于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就实验室操作台的设计、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
一、实验室操作台的设计1.尺寸和高度:实验室操作台的尺寸和高度应根据实验需要和实验人员的身高进行设计。
通常情况下,操作台的长度应大于1.5米,宽度应大于0.6米,高度应根据实验人员的身高和实验需求进行调整,一般为0.9-1.2米之间。
2.材质选择:实验室操作台应采用耐腐蚀、耐磨损、易清洁的材料制作,常见的材料有不锈钢、实验室专用板材等。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防止化学物品的侵蚀,还可以防止实验样品和试剂粘附在台面上,从而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3.台面结构:实验室操作台的台面应平整,台面的四周要有边缘保护,以防止溢液流到地面。
同时,操作台的台面应具备一定的抗划伤和抗磨损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
4.实验台面布局:实验室操作台通常具有多个实验台面,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设置不同功能的实验台面。
例如,可以设置带有排气装置的化学实验台面,用于处理有害气体的排放;也可以设置带有电源插座和开关的电子实验台面,用于接通和操控实验设备。
5.台面配件:实验室操作台的台面上应设置有必要的配件和设施,例如,可移动式和可调节高度的操作灯、可调节高度和仰角的显示屏架、耐酸碱的实验室移动架、抽屉和储物柜等,这些配件和设施能够提供更方便的工作环境和存储空间。
二、实验室操作台的功能1.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室操作台是实验人员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的主要场所。
实验人员可以在操作台上进行实验装置的安装和组装,进行实验样品的处理和制备,以及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操作台除了提供足够的工作空间外,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工具和测量设备,如试剂瓶架、计时器、量杯等。
2.设备和仪器放置:操作台可以用来放置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显微镜、离心机、搅拌器等。
第一节工作台的基本类型工作台一般均由面板和支承部分构成。
根据组合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桌式工作台、柜式工作台和平台式工作台三种。
1)桌式工作台桌式工作台是常见的工作台,它包括各种办公桌、课桌、微机操作台及各类服务性柜台等(图 6.45)。
桌式工作台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视野开阔,采光好,桌面上可任意组放各类供操作使用的物品。
桌面下方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分割出供储备的使用空间。
桌式工作台的桌面一般多做成水平的,也可根据需要做成带10°-20°倾角的斜面。
因为桌式工作台在使用时多采用坐姿,所以,在设计和选用时必须充分考虑工作座椅的配套问题。
图6.45 桌式工作台2)柜式工作台柜式工作台是指控制器和显示器均固定安装在面板上的专用工作台。
按工作台面板组合形式的不同,一般又可分为直柜式工作台、弯折式工作台和弧面形工作台等。
①直柜式工作台该形式工作台的支承部分多是一字形排列的箱柜,台面由几块面板按平面、竖面或斜面组合而成。
其特点是台面沿横向尺寸较大,既可单件使用,也可多件组合使用;既可一人操作,也可供多人同时操作(图6.46)。
图6.46 柜式工作台②弯折式工作台该形式工作台是在直柜式工作台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即根据需要把直柜式工作台的左、右两边各弯折一次,形成三面相交的形式。
其基本要求是,弯折后各面板的中心距人眼的垂直距离应大致相等,并保证在最佳视野范围内(图6.47)。
图6.47 弯折式工作台图6.48 弧形面工作台③弧面形工作台该形式工作台是在弯折式工作台基咄上的进一步变形(图6.48)。
弧面形工作台的特点是,弧面上布置的各显示器与操作拘视距相等,观察时不需调节视距,因而准确、便捷。
各控制器与人肢体活动距离一致,因而操作也能较为方便、快捷。
若不需观察和监视台外情况,还可做成球面形。
柜式工作台的操作一般多采用坐姿或站、坐姿。
因此在没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操作姿势的座椅配套问题,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容膝空间问题。
操作台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操作台是指用于控制和操作设备的工作台,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现代化生产和管理中,操作台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操作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就操作台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操作台设计原则。
1. 人性化设计,操作台的设计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人体工程学特点,保证操作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2. 安全性设计,操作台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避免尖锐边角、易碎材料等设计缺陷,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功能性设计,操作台应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保证其功能的完备性和实用性。
4. 美观性设计,操作台的外观设计应简洁大方,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三、操作台实施方案。
1. 确定需求,在实施操作台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操作台的使用需求,包括使用环境、操作对象、操作频率等方面的要求。
2. 设计方案,根据需求确定操作台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外观设计等方面的考虑。
3.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和配件,进行采购工作。
4. 制造加工,将采购到的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操作台零部件。
5. 组装调试,将制造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进行操作台的整体调试和测试。
6. 安装使用,将调试通过的操作台安装到指定位置,进行最终的使用测试和调整。
四、操作台实施方案的注意事项。
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确定设计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操作台的使用需求和实际情况,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2. 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在采购材料时,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操作台的设计要求。
3. 制造加工的精度要求,在制造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零部件的精度和质量,避免因加工不到位而影响操作台的使用效果。
4. 组装调试的细致性,在组装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每个零部件和连接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调试,确保操作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安装使用的安全性考虑,在安装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车辆操作台改装方案范本一、背景车辆操作台是车辆驾驶员日常驾驶和操作控制的中心,其合理、便捷和舒适的设计往往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效率和舒适性,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
因此,车辆操作台改装便备受车主和车辆生产商的关注。
虽然每种车型、每种用途的车辆所需的操作台设计有所不同,但是总的原则和方法是相同的,这里提供一套改装方案的范本,供车主和车辆生产商参考。
二、改装原则和方法1. 安全原则车辆操作台最重要的原则是安全。
操作台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驾驶员因操作不当或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因此,在对操作台进行改装时,必须考虑到以下安全原则:•操作控制件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避免驾驶员因操作不当而发生事故。
•操作控制件的大小、形状和手感应符合驾驶员的习惯和使用方式。
•操作控制件应具有明显、易懂的标识和指示,使驾驶员了解其功能并正确操作。
•操作控制件的装置应该牢固、稳定,并避免对驾驶员造成伤害。
2. 实用原则车辆操作台的设计不仅要符合安全原则,还应该满足实用原则。
操作控制件应该便于驾驶员操作和使用,方便驾驶员查看和掌握车辆状态。
在设计操作台时,应该考虑到:•操作控制件的位置应该符合驾驶员的习惯和使用方式,同时又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和安全驾驶。
•操作控制件的排列顺序应该合理,方便驾驶员掌握和记忆。
•操作控制件应该易于识别和操作,从而减少驾驶员因操作不当而发生的事故。
3. 舒适原则车辆操作台的设计还应该符合舒适原则,使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保持舒适和必要的休息状态。
因此,在操作台的设计上,应该注意:•座椅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舒适和支撑力度。
•操作控制件的手感和材质应该符合驾驶员舒适的使用需求。
•车内温度、通风系统和灯光设计应该符合驾驶员的舒适状态。
三、改装范本方案基于以上原则和方法,提供以下改装范本方案:1. 装备显示板第一步是安装车载显示板。
这种显示板可以用于显示车辆信息、音频和视频媒体。
操作台的搭设⽅案⽬录⼀:⼯程概况: 21:⼯程概述: 22:现场情况: 3⼆:隧道操作台的搭设⽅案 3三:操作台与施⼯通道的协调 5四、编制依据 5五、施⼯部署 51、扣件式钢管脚⼿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5六、施⼯⽅法 71、脚⼿架的搭设规定 72、搭设顺序内容为横向杆在上搭设 83、脚⼿架的拆除规定 94;构配件允许偏差(详见表4-1) 105;脚⼿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法(详见表4-2) 126、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及质量判定标准(详见表4-3) 147、质量保证注意事项 14七、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架设计算书 151.计算参数设定 151)钢管截⾯特征 172)作⽤于脚⼿架上的⽔平风荷载标准值ωk 173)横向⽔平杆与⽴杆的连接扣件抗滑移验算 202.⽴杆计算 213. ⽀撑⽀承⾯验算 234.计算结果 24七、技术组织措施 251.脚⼿架的使⽤规定 252 临边防护措施 263 防雷避电措施 26⼋、⽂明施⼯要求 27北站枢纽隧道操作台搭设⽅案⼀:⼯程概况:1、⼯程名称:深圳北站枢纽(隧道)操作台搭设2、建设单位:3、⼯程规模:深圳北站枢纽(隧道)安装装饰1:⼯程概述:本⼯程线路平⾯呈东南—西北⾛向,共设两条隧道,每条隧道设三车道。
隧道左线设计总长1181.587m,右线设计总长1188.371m,全线采⽤挖法施⼯,其中封闭段长795m双线,U型槽段长230m,挡⼟墙段长319m封闭段左右线分离,隧道间净距为1.45~8.3m,U型槽段和挡⼟墙段左右线合并,结构内净宽29.0~34.8m。
结构顶板最⼤埋深为17.0m。
单线隧道净宽14.5m,净⾼5.85m或8.025m,为单箱框架结构,断⾯形式有矩形断⾯(KO+830~KO+930,纵断受平南铁路新线控制,共100m双线),直墙圆拱型(KO+425~KO830,KO+930~K1+220,共695m双线),U型槽(KO+315~KO+ 425,K1+220~K1+340,共230m)和挡墙(ZKO+235~ZKO+315,ZK1+340~K1+420,共156.587m,YKO+235~YKO+315,YK1+340~K1+420,共163.37m)。
操作台的设计
操作台有独立式和附接式两种,前者适用于控制室独立安装,后者附接于框架盘或柜式仪表盘上。
操作台上布置设备不仅要考虑设备能否安置下,而且要考虑安装设备后台面能否正常开启,在操作台立面上安装仪表时,要注意仪表后部的深度,不能超过操作台立面的深度H。
按操作台的结构形式,台面左右两边均有支撑脚,所以从电气元件到侧面的最小尺寸不应小于75mm,操作台上靠近盘面开启处一排电气设备到台的边框最小尺寸为60mm,因此操作台台面可供布置设备的有效面积只能在中虚线之内。
就操作台而言,台面深度有600mm及800mm两种,但中的均为311mm。
因此为保证台面正常开启,台面最前排仪表布置尺寸与仪表深度有直接关系。
图5-9 附接操作台结构形式
(a)—附接操作台;(b)—附接操作台台面
表5-15 前排仪表离台边尺寸与仪表深度对应关系(mm)
注:1.表格中b为台面前排仪表的表壳到台面边缘距离。
2.如仪表尾部接线较多,布置时需要考虑留出导线拐弯余地。
图5-10 操作台结构
(a)—操作台台面开启形式; (b)—盘、台靠近开启处两边设备位置
另外,操作台台面打开后,台面与台架形成夹角为50°。
为了保证台面打开后,台面靠近开启处设备与盘正面设备不相碰,两边设备安装尺寸要满足下列要求
(1)台面有突出手柄时,则a1/a2<0.84
(2)盘面有突出手柄时,则b1/b2<0.84
(3)台面和盘面都有突出手柄时,则arctana1/a2+arctanb1/b2<40°。